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闽南的端午节_说明文
- 格式:docx
- 大小:15.93 KB
- 文档页数:2
【五年级】闽南的端午节家乡的民俗作文500字华夏大地上各地有着各自不同的民俗传统,而闽南地区的端午节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下面就让我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家乡的端午节庆祝方式以及相关民俗。
作为南方人的我们,自然少不了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
而闽南粽子的种类可谓千奇百怪,有猪油肉粽、草仔粽、斋粽、菜肉粽、花生咸蛋粽等等不同种类的口味,让人目不暇接。
这些粽子种类都是以闽南地区独有的食材为原料,并且加入许多当地特产,口感美味独特。
在庆祝端午节的时候,闽南地区的村民们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赛龙舟”。
赛龙舟是一项非常流行的体育竞技活动,也是我们闽南地区独有的传统节日活动。
居住在沿海的地区,村里或者城中大街小巷,都会有很多茶馆,年轻人会在这里相聚,多次讨论着当日的龙舟赛事路线。
这场盛大的龙舟比赛是由船头的龙华、船尾的鼓手、以及划手一起组成的,组成一个精神饱满的团队,漂浮在岸边的河流中,让人看得非常过瘾。
而赛龙舟的节目之类的,都会被当地电视台进行实况直播,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和了解到这项传统文化活动。
此外,端午节期间,闽南地区还有一些有趣的民俗活动,像是“挂艾叶”和“草人”等等,这些都是为了祈求平安健康而做的民俗活动。
“挂艾叶”这种民俗的做法是在端午节的时候垂于门后,闽南人相信挂上艾叶可以驱邪祟,防瘟疫,保平安,让人的家里更加的安稳。
而“草人”这种民俗作为闽南端午节的一大特色之一,每年在端午节前后,村民们都会有一个普遍的风俗习惯,大家就会用稻草制作出各种各样形态的人物,让这些稻草人放在田间地头,可以保佑未来的收成不至于受到自然的侵扰,而且也为村里带来了不少的欢笑和乐趣。
总的来说,闽南的端午节庆祝方式非常丰富多彩,从吃粽子到赛龙舟,到民俗活动,每种活动都是我们家乡独特的文化,让闽南端午节呈现出了无限的魅力和魄力,也让这个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的心中更加的显得鲜活生动。
家乡的风俗闽南端午节500字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家乡的风俗闽南端午节500字作文篇1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节日的习俗丰富多彩: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清明节吃清明团……而到了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吃粽子。
每逢端午节那日,我们要赛龙舟、吃粽子,吃咸鸭蛋、挂艾草……习俗多种多样,其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吃粽子和赛龙舟了。
关于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个故事:在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当初他因国破家亡,悲愤不已,抱石投入汨罗江中,人们怕江里的鱼虾,把屈原的尸体吃掉,便包了粽子扔进江里,希望他们吃粽子,而不要吃屈原的尸体。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在端午节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仅来历奇异,而且粽子的种类,也有很多,有咸蛋黄酱肉粽、枣泥粽、红豆沙粽、绿豆粽……种类繁多,令人垂涎三尺。
眼花缭乱的粽子,个个都是我的.最爱。
吃完香喷喷的粽子,我们就会赶去西溪湿地看龙舟比赛。
彩绘的龙舟,整齐的着装,如潮的人群,那热烈的场面实在令人兴奋。
龙舟赛开始了,舵手们意气奋发,随着鼓手击打出富有节奏的激越鼓声,划船的姿势整齐有力,小舟如离弦之箭飞速向前,两岸挤满了观众,呐喊声如同响雷一般,热闹的气氛顿时涨到了最高潮。
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陶醉在龙舟赛的比拼中…端午节,一个热闹的节日,一个蕴涵着丰富民主文化的节日,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家乡的风俗闽南端午节500字作文篇2家乡的风俗闽南端午节大家好,我来自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地方——福建省。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我们这里就会过一个别具特色的节日,那就是闽南端午节。
端午节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呢!因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挂艾蒿、赛龙舟,热热闹闹的,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
包粽子是端午节的一大重头戏。
粽子的馅料五花八门,有肉粽、蛋黄粽、豆沙粽等等,个个香喷喷、甜蜜蜜的。
妈妈每年都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材料,然后一家人在一起学包粽子。
包粽子可不容易,需要学习裹粽、扎粽的手艺,我和弟弟常常包不好,被妈妈批评个没完。
闽南风俗端午节作文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闽南地区非常重要的节日之一。
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在闽南地区,人们举家出游或回家与亲人团聚,共聚一堂,庆祝这一传统佳节。
在闽南地区,人们过端午节的方式是将糯米粉做成粽子,里面放入各种馅料,如肉、蛋、蘑菇等,然后用竹叶或粽叶包裹起来,蒸煮而成。
吃粽子成为了端午节最重要的风俗之一。
此外,闽南地区还有赛龙舟的习俗。
赛龙舟源于中国古代的祭龙活动,后来逐渐演变为一项体育竞技活动。
到了端午节时,人们会聚集在河岸边观看龙舟比赛,欣赏龙船划水、鼓点喊声的壮观场面。
闽南地区的端午节风俗丰富多彩,除了吃粽子、赛龙舟外,还有一些当地特有的习俗。
比如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举行花车巡游,车上装饰着各种鲜花和装饰物品;另外一些地方,人们会在端午节期间摆放菖蒲,以求祈福。
总之,闽南地区的端午节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人们通过庆祝这一佳节,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阐述生命情感。
闽南的端午节作文300闽南的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闽南地区,端午节更是深入人心。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让我们感受到了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的来历源于古代中国,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因忧国忧民而投身于汨罗江之中,以自己的生命来表达忠君爱国之情。
后来,人们便在端午节这一天用粽叶裹米、粽子形如三角锥,象征屈原下江之水和平安。
传统的端午节还包括划龙舟、挂艾叶等习俗。
在闽南的众多传统文化中,端午节显得尤为特别,闽南人将端午节与闽南自己的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端午习俗。
在闽南,端午节前夕,人们会在家里悬挂艾叶,吃五色粽子,喝雄黄酒。
而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不仅会举行古老的划龙舟比赛,还要去参拜玄天上帝、配上龙舟、锣鼓、巡游等。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端午习俗,闽南的端午节更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闽南人民将端午节视为彰显民族魂的日子,端午粽子的形状象征了勾起老百姓的爱国情怀,反映了古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和民族特色的独立性,这种文化气息和民族精神传承至今不衰。
然而,尽管端午节言传身教的民族精神遗产已有千百年历史,但是近年来,端午节的习俗和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人已经不再重视端午节,甚至有人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和文化内涵。
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的倒退,也是一种文化的淡忘。
如何让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不断延续,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传承和发扬这一文化精粹,让更多的闽南人民能够领会到文化的魅力,这是我们需要思考和去尝试的。
总结来说,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而闽南地区的端午节则承载了文化的独特美丽,闽南人民将端午节视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这种节日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至今仍有着深远的意义。
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发扬好这份独特的文化,为传统文化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五年级】闽南的端午节家乡的民俗作文500字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我所生活的地方是闽南地区,这里有蓬勃发展的经济,还有独特的民俗风情,端午节也是我们这里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下面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家乡的民俗风情。
闽南的端午节最有名的就是赛龙舟了。
这可不是一支普通的龙舟比赛,而是闽南地区特有的水陆联动的龙舟比赛。
比赛分成陆上比赛和水上比赛两个项目,陆上比赛中每个队伍有10个人将一个长约3米的木棍,“船尾柄”,放在肩膀上面欢快地奔跑。
“船尾柄”上方嵌有一个可以旋转的木环,称为“牙枋”。
当“牙枋”停稳在队伍员的肩膀上时即算胜利。
水上比赛就是传统的龙舟比赛了,每条龙舟上有20人划桨,采取左右对称,齐力划桨。
这两个比赛项目都需要队员们时刻保持合作,全力以赴,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除了赛龙舟,我们家乡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其他的民俗活动。
比如过午活动,每到端午节,乡村农民都会厚厚地涂上红绳,以驱除邪恶和瘟疫,保平安。
还有祭拜活动,人们会烧香、献果、祭拜祖先,并在毛虫上系上丝线,象征着驱邪。
闽南地区的端午节还有一种特别的食物,那就是“角糕”。
每到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做角糕来供奉祖先和亲朋好友。
角糕是一种用糯米制作的食品,外形圆滚,中间是一块红褐色肉馅。
闽南地区的角糕制作工艺独特,风味独特,吃起来口感香软,味道鲜美。
闽南地区的端午节还有一个著名的习俗是包粽子。
每到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都要忙着包粽子。
包粽子需要用到竹叶,糯米、豆沙、瓜子、熟肉等各种配料。
在包粽子的时候,大家都是一起动手,有的包豆沙粽,有的包肉粽,有的还包咸蛋黄粽。
包好的粽子要在锅里煮上几个小时,才能使米粒更加糯软,粽子更加香甜。
闽南的端午节,不仅有独特的民俗活动,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食物。
这些民俗和食物都是代代相传的,是我们这个地区的独特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相信保持这些传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代表了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闽南端午的习俗作文《闽南端午的习俗》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在闽南,端午节那可真是热闹非凡,有好多特别有趣的习俗呢!每年一到端午节,我就特别兴奋,为啥?因为有好多好玩的呀!就比如说包粽子,那场面,可热闹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奶奶是主力,她那双手就像会魔法一样,把糯米、红枣、猪肉还有粽叶,三下两下就变成了一个个漂亮的粽子。
我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心里直痒痒,也想试试。
“奶奶,让我也包一个呗!”我着急地喊道。
奶奶笑着说:“行,来,宝贝,奶奶教你。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折过来,再把糯米放进去,哎呀,这糯米咋不听话,老是往外跑呢?难道它们也想出来透透气?我手忙脚乱的,奶奶却不着急,耐心地帮我收拾“烂摊子”。
除了包粽子,还有赛龙舟呢!那场面,简直就像一场激烈的战斗!一条条龙舟就像巨龙在水面上飞驰,船头的鼓手拼命地敲着鼓,“咚咚咚”,那鼓声好像在说:“加油!加油!”划船的叔叔们喊着整齐的口号,手里的桨快速地划动着,水面上溅起了一朵朵白色的浪花。
岸上的人们也没闲着,扯着嗓子喊加油,那声音,震耳欲聋!我站在人群里,激动得又蹦又跳,“哇,他们好厉害呀!”说到端午节,怎么能少了挂艾草和菖蒲呢?大人们会把艾草和菖蒲挂在门口,据说可以驱邪避灾。
我看着那绿绿的叶子,闻着那特别的香气,心里想:这小小的艾草和菖蒲真的有那么大的魔力吗?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能打败所有的妖怪一样?还有啊,闽南的端午节还有喝雄黄酒的习俗。
大人们会在小孩子的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一个“王”字,说是可以驱毒防虫。
我看着镜子里自己额头上的“王”字,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威风凛凛的小老虎,哈哈!闽南的端午节可真是丰富多彩,就像一个装满了惊喜的大礼盒!每一个习俗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
我喜欢这样的端午节,它不仅让我品尝到了美味的粽子,还让我看到了精彩的赛龙舟,更让我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就是闽南的端午节,难道你们不觉得特别有意思吗?我觉得,这些习俗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珍宝,应该一直传承下去,你们说对不对?。
闽南端午节风俗作文600字端午节这天很热闹,在这个热闹的端午节之中,大家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闽南端午节风俗作文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闽南端午节风俗作文600字【一】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
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
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
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
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在这天,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
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
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
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
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
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
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去欢迎你。
闽南端午节风俗作文600字【二】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十分深厚,每一个节令都对应一个节日,在这诸多节日中,我最喜欢端午节。
【五年级】闽南的端午节家乡的民俗作文500字闽南的端午节是我家乡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以其独特的习俗和风俗而闻名于世。
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欢聚一堂,共庆这个重要的节日。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早早地起来,先去祭拜祖先,然后做一些特别的事情。
最有趣的就是赛龙舟了。
赛龙舟是中国传统的活动,也是闽南地区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人们会在这一天组织龙舟比赛,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
参与比赛的人们身穿统一的服装,手持扁担,齐心协力地划动着船桨,使得龙舟在湖中迅猛前行。
一路上,观众们站在湖边为他们加油喝彩。
而这些龙舟都非常讲究,龙头上还雕有眼睛和短角,龙船的上可载十多人。
据说这是为了吸引水中的龙,让它带来好运。
赛龙舟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活动,家家户户都会聚集在一起,观看这个令人激动的比赛。
这个活动也寓意着团结合作,追求胜利,是人们向往和祈求好运的象征。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还会包粽子。
粽子是用箬叶包着糯米、肉、豆子等食材制成的美味佳肴。
传说,是为了纪念古代的屈原,人们把粽子扔进江中,以免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
现在,人们已不去江里扔粽子了,但包粽子依然是家家户户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包粽子的做法和包装也各有不同。
家家户户还会在门口挂艾草和菖蒲,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人们相信这样可以避邪驱瘟疫。
也有人会在房子的四角放上雄黄酒,以祓除疾病和恶运,保佑家人平安健康。
对我而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赛龙舟了。
我曾经有幸参与过一次赛龙舟比赛,那种蓄势待发的感觉让我激动不已。
我们一群人齐心协力,奋力划动着龙舟,最后不负众望,取得了胜利。
那一刻,我仿佛能够感受到这个节日传承下来的魅力和意义。
端午节不仅是一场民俗盛会,更是一种智慧与勇气的传承。
端午节对于我们闽南人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的延续,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其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和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一直以来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彼此亲近,共同庆祝,传承着祖先留下来的智慧和勇气。
【五年级】闽南的端午节家乡的民俗作文500字我生长在美丽的闽南小镇,这里有独特的端午节民俗,让人流连忘返。
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我们家乡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让我感到十分自豪。
一大早,当我刚刚睁开眼睛的时候,耳边就传来了一阵阵鞭炮声,这是我们家乡的传统习俗之一。
人们相信鞭炮能够驱邪,保护家宅平安,所以每逢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
我记得从小到大,每到端午节,我都会被鞭炮声吵醒。
我揉揉惺忪的睡眼,立刻感到节日的气氛弥漫在空气中。
端午节的当天,我和家人一起身穿盛装出门,我们走到镇上的广场。
广场上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摊位,有农民画、有手工艺品、还有许多可口的小吃。
我闻到一阵阵诱人的香味,忍不住走到一个小摊位前,看到了我最喜欢的端午节食品——粽子。
粽子香气四溢,看起来色彩斑斓,真是让人垂涎欲滴。
我忍不住拿起一个,打开锡纸,粽叶展开,满满的糯米、鲜美的咸蛋黄和各种口味的肉末扑面而来。
我尝了一口,顿时感到口舌生津,美味无比。
除了吃粽子外,我们家乡还有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龙舟比赛。
龙舟比赛是端午节的重头戏,既有观赛的乐趣,也能增强团队协作的精神。
我曾经参加过其中的一个龙舟队,负责的是划桨的工作。
我拿起扁担,用力划水,沉稳而有力,凌驾于波浪之上。
当我们齐心协力,和其他队伍一决胜负的时候,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
我们不仅赢得了比赛,更是收获了一份浓浓的友谊。
端午节的晚上,是享受清新草香的最佳时刻。
我和小伙伴们来到了田野边,我们看到了一朵朵绿色的草丛中钻出小虫子,那是河豚草。
我们违背了长辈的劝告,调皮地把小手伸进河豚草丛中,一阵痒痒感顿时涌上心头,我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
这个过程中,我们一起欢笑、一起嬉戏,犹如进入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闽南的端午节民俗让我感到十分自豪和幸福。
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不仅品尝了美味的粽子,还参与了龙舟比赛,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我也学到了团队合作和尊重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家乡,爱着我们传统的民俗习惯。
闽南端午节风俗作文600字作为一个在闽南地区生活的高中生,我对闽南端午节的风俗有着深刻的印象。
闽南端午节,也被称为“五月节”,是闽南地区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精心准备各种食品和活动,以表达对端午节的热爱和敬意。
闽南端午节有丰富多样的风俗。
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赛龙舟了。
端午节当天,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每个队伍都会装扮得非常精美,用力划桨,竞相比拼,争取胜利。
除了赛龙舟,人们还会邀请舞狮队演出,制作粽子和挂菖蒲。
还有些地方会在端午节举行踩高跷、提炉、打鸟等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据说,闽南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一个神话故事。
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大臣屈原忠诚职守,却被奸臣陷害,最终跳入了汨罗江,以抗议奸臣的腐败。
后来,屈原的信奉者为了纪念他,就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举行各种仪式,以表达对他的思念和敬意。
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在闽南地区,人们在这一天要吃粽子,挂菖蒲,以及进行各种活动,已久远超过了纪念屈原的源头,成为了自己的风俗文化。
对于我来说,闽南端午节是一个富有传统文化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可以感受到古老的习俗和浓郁的地方文化。
也是因为这个节日,我对闽南的文化深深着迷,在学习中更加认真努力,希望自己能够更好地传承并发扬这份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个独特的文化。
此外,闽南端午节也让我更好地了解了自己的根源和文化背景,从而更好地热爱祖国文化,珍爱民族传统文化。
总的来说,闽南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是闽南地区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一种象征着团结和和谐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
让我们愿每个端午节都能过得快乐祥和,感受到祖先对传统文化的执着和坚守。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闽南的端午节
文章中小作者讲述了闽南端午节的风俗特色,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内容详情如下。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闽南的端午节
古代有一个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
因受奸人挑拨,被皇上驱逐。
但他仍然爱自己的国家。
最后投江自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地方的节日特色已经不复存在了。
可是闽南一带却还有着浓浓的民风民俗。
上午,大家都会去割艾草。
割来的艾草都被挂在门前屋后。
整条街都是绿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万条绿色的丝巾迎风飞舞。
这艾草寓意驱蚊除虫,驱灾避邪。
艾草驱邪的民俗流传至今,而十二点的光阴更让人难以忘怀。
正午十二点。
家家户户都端着盆子,到河边取水。
用晶莹剔透的水来冲洗脚或脸,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气。
之后,人们还会聚集在河边跪拜祭祀。
不仅是跪拜,在贡台上还供着不少供品,有鸡鸭鱼肉、美酒果蔬等。
当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棕子。
最后,将其中6个棕子投下河去喂鱼虾。
(好让屈原的遗体继续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毕了。
其余的贡品便可以自己带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气,带来好运。
午后,端午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采莲。
由一个打扮不堪入眼的1 / 2
醉汉为导,抬一尊木雕龙头。
龙头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严。
身后跟着锣鼓队、花童等。
这个游行队伍要进入每家每户舞旗拂尘。
主人则要行待客之礼,送一些糖果饼干给他们。
队伍十几米长,上百人组成。
鞭炮声持续不断,锣鼓声响彻云霄。
气势真是不同凡响!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兴的莫过于得到一件礼物——香包。
它的色彩多以红黄紫为主,表面细绣着一些美丽的图案。
据大人们说,香包里还有许多好东西。
喻吉祥如意,带有长辈们对孩子的美好祝愿。
闽南的端午总是那么别具特色,那么令人难以忘怀!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