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疾病控制(中级)模拟试卷(二)及答案详解(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10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 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四种基本的概率抽样方法为A.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偶遇抽样、简单随机抽样B.单阶段抽样、多阶段抽样、雪球抽样、便利抽样C.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配额抽样D.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E.多阶段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机械抽样2.免疫系统中的成分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是A.免疫抑制B.自身免疫耐受C.自身免疫病D.免疫缺陷病E.超敏反应3.参与组成免疫系统的是A.免疫组织和器官、免疫细胞及免疫活性分子B.皮肤黏膜、补体C.骨髓、外周淋巴器官D.淋巴结、脾及中枢淋巴器官E.血液、体液、淋巴组织4.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μ到μ258σ的面积为A.99%B.95%C.90%D.495%E.47.5%5.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A.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实验效应B.处理因素、处理指标、实验效应C.处理效应、受试对象、实验效应D.受试对象、实验效应E.处理因素、受试对象6.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用的指标是A.算术均数B.中位数C.几何均数D.平均数E.百分位数7.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
称为A.最低价格B.政府规定的价格C.均衡价格D.最高价格E.消费者期望的价格8.一般来说,在相对数计算中,总和理论上为 100%的指标是A.率B.构成比C.相对比D.环比E.标化率9.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执行者是A.皮肤、黏膜B.吞噬细胞C.T 及 B 淋巴细胞D.血液和体液E.自然杀伤细胞10.关于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的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情况下,卫生经济分析和评价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B.不将成本和效果联系起来,就不能正确进行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C.卫生经济学评价不受时间影响D.敏感性分析是卫生经济学评价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E.卫生经济学分析与评价方法主要有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11.决定医疗需要量的基本因素是A.社会经济B.医疗保健制度C.人口特征及患病率水平D.文化水平E.人口数量12.卫生服务需求形成的必要条件是A.消费者有获得卫生服务的愿望B.消费者有支付能力C.消费者有卫生服务需要D.消费者既有获得卫生服务的愿望又有支付能力E.消费者既有提供卫生服务需要又有支付能力13.患有哪种疾病时不能从事直接接触食品的生产或经营工作A.心脏病B.关节炎C.甲状腺肿D.伤寒E.再生障碍性贫血14.进行方差分析时要求A.各个总体方差相等B.各个样本均数相等C.各个样本来自同一总体D.各个总体均数相等E.各个样本方差相等15.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 Ig 是A.IgGB.IgMC.IgAD.IgDE.IgE16.卫生服务是专业性和技术密集性服务,不同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可相对自由进入供给市场,这说明卫生服务供给具有A.技术性B.垄断性C.公益性D.即时性E.外部性17.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不包括A.主动性B.信息的不对称性C.不确定性D.费用支付的多源性E.利用的效益外在性18.游泳池的从业人员需多长时间体检一次A.一年B.两年C.半年D.三年E.五年19.现场调查中,无法用样本对总体推论的调查方法是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目的抽样E.分层抽样20.不能成为卫生行政执法主体的是A.县级卫生行政机构B.卫生行政机构依法委托行使一定范围执法职权的某组织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D.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E.法律明确授权执行某执法职权的组织21.卫生行政机关在调查取证或者进行监督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A.1 人B.2 人C.3 人D.4 人E.5 人22.常见的获得性免疫缺陷性疾病是A.艾滋病B.慢性甲状腺炎C.红斑狼疮D.麻疹E.哮喘病23.在卫生经济评价分析中,医疗工作中某种疾病的治愈率指标属于A.效果指标B.效益指标C.效用指标D.成本指标E.效应指标24.在直线相关分析中,ρ=1 表示两变量间的相关关系为A.正相关B.负相关C.完全正相关D.完全负相关E.无相关关系25.处罚的范围是A.对个人处以指导或 50 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组织处以警告或 1000 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B.对个人处以警告或 50 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组织处以指导或 1000 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C.对个人处以警告或 50 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组织址以警告或 1000 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D.对个人处以指导或 50 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组织处以指导或 1000 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E.对个人处以指导或 50 元以下罚款,对法人或组织处以指导或10000 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2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中的职责不包括A.实施传染病预防控制规划和方案B.开展传染病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学鉴定C.组织实施免疫规划D.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传染痛防治知识E.疫区的封锁27.动物实验感染证明,接种立克次体后两周出现的凝集素仅为 IgM,1 个月末开始转向 IgG,而待 2~3 个月后,则A.只剩 IgGB.只剩 IgMC.IgM 多于 IgGD.IgM、IgG 都没有E.IgG、IgM 一样多28.发生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的,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A.特别重大(Ⅰ级)B.重大(Ⅱ级)C.较大(Ⅲ级)D.大(Ⅳ级)E.一般(Ⅴ级)29.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对研究对象A.实施分组B.随机分配C.施加干预D.设立对照E.均衡处理30.对应每个服务单位的产出都发生相应的固定成本的增加,卫生经济学将此类成本行为称为A.半固定成本B.半变动成本C.平均成本与直接成本的总和D.边际成本E.变动成本31.负责职业病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的组织是A.各级经贸委安全生产局B.人社部C.技术监督检验检疫局D.各级卫生行政部门E.各级工会组织32.下列不能测定 T 细胞功能的是A.T 细胞增殖试验B.细胞毒试验C.细胞因子检测D.皮肤试验E.抗体形成细胞测定33.某医院某年住院病人中肝癌患者占 7.5%,则 7.5%是A.绝对数B.构成指标C.危险度指标D.强度指标E.说明肝癌在人群中的严重性34.欲计算 2010 年某县人群肺心病的死亡率,对分母的平均人口数的算法。
2009年疾病控制(中级)模拟试卷(二)及答案详解基础知识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T细胞介导B.需有抗原刺激C.特异地杀伤靶细胞D.不需非T细胞参与E.释放淋巴因子引起迟发型炎症【答案】D【解析】细胞免疫是由T细胞介导的。
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为A.只有病例组B.只有实验组C.实验组和对照组D.病例组和对照组E.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答案】C【解析】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概念。
3.将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机体后,使人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它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在流行病学中将此方法称为A.被动免疫B.主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被动自动免疫E.人工被动免疫【答案】C【解析】人工自动免疫的概念:指将抗原物质接种于人体,使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
4.在统计分析中,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少,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人员和设备B.增加样本含量C.降低系统误差D.降低实验误差E.提高显著性水平【答案】B【解析】样本量一定时,Ⅰ类错误减小,Ⅱ类错误增大;工类错误增大则Ⅱ类错误减小,要同时减小两类错误,必须增加样本含量。
5.生物标志将有病、无病及不同程度病情区别开来的功能是A.筛选B.判别C.评价D.预测E.监测【答案】B【解析】生物标志的判别、评价和预测功能。
6.不同观察者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期利用生物标志所得观察结果一致是指A.一致性B.可行性C.真实性D.可重复性E.可信性【答案】D【解析】可重复性定义。
7.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A.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B.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C.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D.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E.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疾病控制中级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内含三套试卷及答案解析)试卷一【基础知识】1.手术止血钳遗留在病人腹腔内,应对医生采取的处罚是A.民事处罚B.刑事处罚C.行政处罚D.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E.以上均不是【答案】A【解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根据本规定此情况属于典型的医疗事故,医生应对其承担民事责任。
2.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履行是由A.医疗机构B.卫生监督机构C.妇幼保健机构D.药品检验机构E.医学教育机构【答案】B【解析】根据行政法学的定义,“卫生监督”的全称应为“卫生行政监督检查”,即卫生行政法机关为实现管理职能,对个人和组织是否遵守卫生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对其是否执行卫生行政决定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检查。
这里前者是指对个人和组织是否遵守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而后者是指对个人或组织是否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监督检查。
3.下列食品中不能够进行生产的是A.保健食品B.辐射食品C.新资源食品D.转基因食品E.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普通食品【答案】E【解析】《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七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必须先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方可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登记营业执照。
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进行全面审查,对于符合卫生条件者发给卫生许可证。
未取得卫生许可证者不得进行生产和经营。
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伪造、涂改、出错卫生许可证。
4.《化妆品卫生标准》开始实施的时间是A.1987年12月1日B.1988年12月1日C.1989年12月1日D.1998年12月1日E.1999年12月1日【答案】E【解析】为向广大消费者提供符合卫生要求的化妆品,确保化妆品的卫生质量和使用安全,加强化妆品的卫生监督管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卫生部颁布了《化妆品卫生标准》及《化妆品卫生化学标准检验方法》、《化妆品微生物标准检验方法》和《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2009年05月8日—9日疾控中心中级考试真题回忆汇总1、鼠疫的症状表现2、霍乱弧菌的形态3、乙肝两对半7{(W7q5}{ob:R Ax"fy2m}'Y3Z9U4、伤寒的发病年龄和高发人群["g-Mu2xV#|{ u1C5、我国艾滋病的首发时间1985l$sMi#a6、埃博拉出血热的病死率是多少7、RR和AR定义的计算$aO_/r(Bb/Y$y8、脊髓灰质炎1%—千分之一的感染者出现急性单侧性弛缓性麻痹b9QG-w%kp)CIfd9、肥胖的的数值2h vb&D6\;G.U3Z5v10、SRAS里R代表什么N-_].\0x$@Un11、标准高血压数值Z:s2j JLjE12、从因素出发猜测该因素与发病有关,按其时间顺序是A.回顾性研究[8{"V&A6Q1Q5i0V]'W*x|,n6]#whB.前瞻性研究&A)Fk~Em^;WRC.探索性研究s-xe/J7P,fq_D.验证性研究z.`Bq5] o;w9Yx)|+}E.回顾前瞻性研究【答案】B'N(]%h6{n1O&@9d+im}-L/v H13、均数和方差相同的是哪一种?t检验,u检验,F检验,二项分布,泊松检验D1~-WFjN+A14、革兰染色阳性的有哪些|]'oq/E2D+z15、乙肝疫苗第一二针初种,第三针加强16、反应计划免疫实施人群免疫状况gZ c)f%o'n7k'I0ye+B*\ M/T3U17、细菌型痢疾中毒型的治疗方法JZ-C'@ h~/qe-l5eva/H]y18、灭钉螺全水浸19、体育锻炼一周3次1do/d z T$q'_20、一月饮几次酒每次多少2fX&Wj6u-A21、锻炼量最少的年龄组22、胃镜内镜它们哪个用消毒哪个用灭菌P6h3i.F@g23、炭疽的传播途径@pZQ ^)y J24、地方病防治措施最重要的25、尖锐湿疣的最主要预防措施{A!yV?:n6U26、性病的预防措施"a-X0~dq\|27、水痘的传播途径28、姬鼠繁殖高峰期GW}8r0^\.f ^@o'g'}0LN s~7ZB$F29、脊髓灰质炎的密切接触者隔离期是多少21天?K'Y%bD:^30、hpv致癌主要是哪个型号31、医德提高主要靠什么?医学实践?I-N Gb{5l@ J4C C"x*T&n7]DX5S p`K32、大骨节X线机房是什么颜色灯33、大骨节X线机房是什么颜色灯q s"o4K/];T[34、流腮有症状者是百分之几35、Vero毒素大肠杆菌(VTEC)是一组对Vero细胞和Hela细胞有细胞毒性的大肠杆菌,其主要代表菌株是近来倍受关注的大肠杆菌O157∶H7 -t3_I"l(GW)T#Z.Y36、地方病的防制重点是什么?$_LUmVIy X37、不进行行政处罚的是多大年龄?S Br`V+u38、布病病原和什么需要鉴别39、结核病我国发病特点AmnWC%Qt8H O4F"N pQ40、麻疹病例分为哪几种41、在中国幽门螺杆检出率是多少?j3\d#h g_8NF$h9v42、军团菌预防有效措施,V|b}-{*A-t,p,Q43、乙脑预防措施X}X*I p\?3wC-Q^$@F;]%j8{-_d Y44、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首选用什么? G"N] ZT8C&n7L3@*U.X+C)l6Eb45、软下疳潜伏期是多长46、什么叫获得性风疹?47、中国人每周进行锻炼的人占全部人口比例是多少?'v6Un'y-j[Zl:O m] nO-e TI Lg#G/IT ^48、倾向评价总结是健康教育s|1~M b^a)wK+|&z49、阿米巴痢疾是什么样的大便?2G CSC0zPoQ#k U)c'}-aa@ w%HO#T50、2级高血压的标准是多少V/|b.Cx,~P51、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是多少?0gZ%\Slx52、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7U$wjI*Z CZ8I53、乙型脑炎疫苗在流行区主要免疫对象是-by:R+{,[mNN2m-W54、指出A群链球菌引起的严重综合征的重要症状1MP*|_[-X-B\rp%G;{ Yv*cA.脓血便*O3C)\ ?:W4u`JdB.引起化脓w9{8xO? X.H yz*^re8E!b+fC.低血压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D.广泛性肌肉坏死,脓液有粪臭味;X)a%t!R} GW Q!p%oE.一旦挤压脓肿,细菌入血引起败血症d.zdGHY7{ ?MB{ AmMb)j]K n0t55、计划免疫的定义是-q@1vg ~)xvvT-wA.计划免疫是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水平,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B.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利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乃至最终消灭针对传染病的目的C.计划免疫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
2009年疾病控制(中级)模拟试卷(一)专业知识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的诊断和处理中,采取留医院观察并收入单人观察的是A.病原确诊者B.临床确诊者C.疑似SARS病例D.不像SARS病例E.不是SARS病例2.我国乙型肝炎疫苗预防的主要对象是A.全体人群B.全体儿童C.高危人群D.全体新生儿E.全体青少年3.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损害的靶细胞是A.巨噬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中性粒细胞D.CD4+T淋巴细胞E. CD8+T淋巴细胞4.艾滋病病毒的核酸型为两条相同的A.单链DNAB.负链RNAC.双链DNAD.双股正链RNAE.单股正链RNA5.我国用于脊髓灰质炎预防的疫苗是A.灭活死疫苗B.提纯疫苗C.亚单位疫苗D.减毒活疫苗E.基因重组疫苗6.出血热病毒的核酸型是A.双链DNAB.单链DNAC.双链RNAD.正链RNAE.负链RNA 7.埃博拉出血热1976年发现,至今只见于A.亚洲B.澳洲C.美洲D.非洲E.大洋洲8.下列哪项不是预防流行性感冒的主手段A.隔离病人B.房间通气C.药物预防D.接种疫苗E.宣传教育9.流行性感冒病毒的血清型有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10.狂犬病的主要症状在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泌尿系统D.神经系统E.皮肤系统11.麻疹预防在我国1965年开始应用A.灭活疫苗B.胎盘球蛋白C.免疫球蛋白D.半灭活疫苗E.减毒活疫苗12.麻疹免疫策略在我国的初种时间定为A.4月龄B.5月龄C.6月龄D.7月龄E.8月龄13.乙型脑炎病毒主要的传染源和中间宿主是A.野生犬B.家养猪C.野生猫D.家养猫E.野狼14.乙型脑炎病毒感染人体后,显性和不显性感染比例约为A.1:50B.1:100C.1:500D.1:1000E.1:1000015.登革热病毒的血清型有A.1个B.2个C.3个D.4个E.5个16.腮腺炎病毒引发的脑炎约占病毒性脑炎的A.3%B.5%C.7%D.10%E.15%17.风疹病毒感染的最大危害者是A.新生儿B.儿童C.青年人D.老年人E.孕妇及胎儿18.疯牛病与人类克雅病的病原称A.传染性核酸B.传染性蛋白粒子C.传染性球蛋白D.传染性核酸酶E.传染性类脂体19.森林脑炎的传染媒介是A.革螨B.伊蚊C.吸血蜱D.恙螨E.蚤类20.水痘病毒分类于A.痘类病毒科B.疱疹病毒科C.黏液病毒科D.黄热病毒科E.副黏液病毒科21.尖锐湿疣通常发生在A.四肢B.会阴C.胸部D.背部E.面部22.鼠疫菌在分类位置上属于A.弧菌属B.沙门菌属C.大肠杆菌属D.耶尔森菌属E.变形杆菌属23.鼠疫的传播媒介是A.蚊类B.蝇类C.螨类D.蚤类E.蜱类24.霍乱的病原体是A.霍乱弧菌B.耶尔森菌C.炭疽杆菌D.结核杆菌E.副溶血性弧菌25.霍乱的传染源是A.家养猪B.家养牛C.家养马D.啮齿动物E.患病和带菌的人26.引起痢疾的细菌属于A.沙门菌属B.志贺菌属C.布氏菌属D.分枝杆菌属E.耶尔森菌属27.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是A.霍乱B.风疹C.丝虫病D.血吸虫病E.流行性感冒28.伤寒和副伤寒抗原成分中的耐热抗原是A.OB.HC.KD.ViE.M29.白喉的传染源是A.家养羊B.家养马C.家养牛D.啮齿动物E.患者和带菌者30.百日咳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空气飞沫B.接触C.粪-口D.蚤叮咬E.蚊叮咬31.一般百日咳症状表现中鸡鸣吼声出现在A.卡他期B.痉咳期C.肺炎期D.恢复期E.潜伏期32.炭疽杆菌的性状和形态是A.革兰阴性长杆菌B.革兰阳性球菌C.革兰阴性短小杆菌D.革兰阳性方头大杆菌E.革兰阴性短小弯曲杆菌33.确诊人类炭疽病最重要的依据是A.临床症状B.疫情分析C.流行病学调查D.实验室病原诊断E.动物病流行状况34.猩红热的致病菌是A.霍乱弧菌B.肺炎球菌C.空肠弯曲菌D.副溶血性弧菌E.乙型溶血性链球菌35.布鲁菌有A.3个生物型B.6个生物型C.9个生物型D.15个生物型E.19个生物型。
2009年疾病控制(中级)模拟试卷(三)及答案详解基础知识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统计学研究的指标特性是A.可加性B.变异性C.对称性D.稳定性E.正态性【答案】B【解析】统计学研究的指标既有同质性又有变异性。
2.下面哪条符合实验性研究的情况A.必须设立对照B.随机分配实验对象到实验组和对照组C.实验进行的方向是随着实验开始向前进行的D.对实验组施加控制的干预措施或消除某种因素E.以上都正确【答案】E3.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的特点是A.IgG为主B.IgM为主C.亲和力低D.持续时间短E.没有免疫记忆【答案】A【解析】二次应答的特点:潜伏期短,抗体浓度增加快,达到平台期快,平台高,时间长,下降期持久,用较少量抗原刺激即可诱发,产生抗体主要为IgG,抗体的亲和力高。
4.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A.MφB.K细胞C.T细胞D.浆细胞E.NK细胞【答案】C【解析】CD4+T细胞识别由13~1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抗原肽,CD8+T细胞识别8~10个氨基酸组成的抗原肽。
5.地方性氟中毒是A.生活习惯病B.遗传性疾病C.急性中毒性疾病D.化学元素性疾病E.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答案】E【解析】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地壳中化学元素分布不均衡所引起的一组地方病,包括元素水平过低所引起的缺乏性疾病,例如碘缺乏病;元素水平过高所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例如地方性氟病。
6.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有A.疾病伤害健康B.疾病弱智身心损害C.传染病非传染病健康D.一切疾病残疾生理功能障碍E.传染病地方病非传染性疾病【答案】A【解析】流行病学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有疾病伤害健康。
7.迟发型过敏反应的特点不包括A.可用抗体被动转移B.活化的Mφ有重要作用C.对抗原发生反应的细胞是T细胞D.γ-IFN的产生对反应出现起关键作用E.再次抗原进入体内至反应出现需24小时以上【答案】A【解析】迟发型超敏反应是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后,引起的以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为主要特征的炎症反应,此超敏反应发生较慢,但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通常需经24~72小时方可出现炎症反应,此超敏反应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而与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或细胞毒性介质有关。
2009年疾病控制(中级)模拟试卷(二)及答案详解专业知识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有传染病暴发流行时,除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外,当地政府经上一级地方政府批准可采取以下紧急措施A.停工、停业、停课B.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C.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饮用水源D.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活动E.以上措施都包括【答案】E【解析】当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切断传染途径;必要时,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采取下列紧急措施:①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其他人群聚集的活动;②停工、停业、停课;③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④封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公共饮用水源。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接到下一级政府关于采取上述紧急措施的报告时,必须在规定的24小时内作出决定。
紧急措施的解除,由原决定机关宣布。
2.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与当地疾病控制中心的关系A.疾病控制中心是领导机构B.疾病控制中心是合作伙伴C.疾病控制中心提供有偿服务D.疾病控制中心是业务指导机构E.疾病控制中心有项目时才有关系【答案】D【解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疾控中心),是由政府举办的实施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3.某地肺癌高发,为制定干预计划,下列因素中,你主要了解当地人群的哪方面情况A.吸烟B.食盐C.睡眠D.饮酒E.运动【答案】A【解析】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危险因素。
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由吸烟,包括被动吸烟引起的,男性吸烟者肺癌死亡率是不吸烟者的8~20倍,同时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呈剂量一效应关系,如果每天抽烟25根,连续抽烟20年以上,肺癌的发病率就是227/10万,如果每天抽烟15~24根,肺癌的发病率为139/10万,如果每天抽1~14根,肺癌发病率会降低到75/10万。
2012广州市疾控笔试题8道简答题1、患病率(时间、期间)与发病的区别2、为什么现况研究不能计算发病率3、计算灵敏度及阳性预测值-4、合并标准化率的思想5、计算资料的集中化趋势的指标及使用条件6、流行病学的三个主要特征7、解释样本、变异等等的意思8、没有对照组的解释论述题1、配对的研究设计,卡方值及OR值2、方差分析的表格选择题有20道什么是甲类传染病传染病传播的基本环节一级预防,二级预防三件分布统计图表百分位数的上下限都挺基础的还有1个小时的案例分析,一个是列出筛检的四格表,另外一个就是求RR及AR%2012广州越秀区疾控笔试题选择题(30题)食道有几处生理狭窄——三处大脑由什么动脉供血——双侧颈内动脉及椎动脉铅在体内哪个器官蓄积——骨以下哪类属于丙类传染病——麻风病(麻风病、病毒性肝炎、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尸体的处理方法——经卫生处理后立即火化医师执业活动的权利——保护患者的隐私(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从事医学研究;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保护患者的隐私)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执业医师法》规定,构成犯罪的处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按()类传染病报告——甲简答题(10分/题)1、病区的消毒范围;消毒方法的分类;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及腋下体温表,以其中一样为例,描述在其清洁基础上的消毒过程2、采集样本的原则及采集粪便的注意事项3、越秀区疾控的公共职能论述题(20分/题)1、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项目及其内容2、公共卫生医师需具备的条件。
成为一名优秀的公共卫生医师,你是规划是什么?2012广东省厅考试笔试题1、名词解释:meta分析,伤残调查寿命年,残差,RR,选择题比较简单,考了一个问卷的信度和效果,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大题目一个是标化率,第二个是介绍系统综述,第三个有点变态现场根据提供的材料用英文写个introduciton,材料主要是关于PM2.5的污染,以及用时间滞后模型(话说这个都不知道用英文怎么翻译,LZ造了一个time-lagging non-linear model),来进行分析。
疾病控制中级模拟试卷题目一:病毒传播途径与防控1.1 什么是病毒传播途径?病毒传播途径是指病毒通过何种途径传播给宿主或其他潜在感染者的方式。
常见的病毒传播途径包括:•空气飞沫传播:病毒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等方式释放到空气中,无形飞沫中的病毒被他人吸入引发感染;•接触传播:病毒通过直接接触被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进入宿主身体;•经皮传播:病毒通过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人体;•水源传播、食物传播、昆虫传播、血液传播等。
1.2 如何防控病毒传播?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以下措施可以采取:•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与病毒携带者近距离接触,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室内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室内的滞留;•定期消毒:对公共场所、常用物品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口罩:在病毒流行期间,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
题目二:疫苗接种与免疫力2.1 什么是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指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内,以产生针对特定疾病的免疫反应。
疫苗接种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关抗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2.2 疫苗接种对免疫力的影响是什么?疫苗接种对免疫力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主动免疫:疫苗接种可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特定疾病的抗体,使人体在遭遇相同疾病时能够迅速产生免疫反应,防止疾病的发生;•被动免疫:疫苗接种后,人体可能通过乳汁、胎盘传递给婴儿,增加婴儿的免疫力;•免疫记忆:疫苗接种后,免疫系统会形成记忆,一旦再次遭遇相同疾病,免疫系统能够更快地做出应答,提高抵抗能力。
2.3 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按照疫苗接种计划进行接种,遵循相应的接种间隔;•注意个体接种禁忌症,如过敏史、免疫系统异常等,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接种后可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发热、注射部位红肿等,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消失;•接种完成后应妥善保留接种记录,定期进行免疫力检测。
2009年疾控中级考试真题回忆1、人类感染鼠疫后的共同临床表现包括A.肌痛B.腹泻C.呕吐D.低热、咳嗽E.高热和严重的中毒症状【答案】E【解析】鼠疫(Pestis)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症等。
2、霍乱弧菌的形态A.螺旋杆菌B.球形或卵圆形C.竹节状的长链状D.短小稍弯曲的杆菌E.直或稍弯曲细长杆菌【答案】D【解析】霍乱弧菌是弧菌属的一个种,按照菌体(O)抗原的不同,分为若干血清群。
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是霍乱的病原菌,这两个血清群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机制大致相同。
自然人新分离的O1群霍乱弧菌为革兰阴性短小稍弯曲的杆菌,无芽孢,无荚膜,菌体两端钝圆或稍平,一般长1.5~2.0μm,宽0.3~0.4μm。
菌体单端有一根鞭毛,常可达菌体长度的4~5倍,运动极为活泼。
O139群霍乱弧菌的形态及运动与O1群霍乱弧菌近似,但O139群霍乱弧菌菌体周围有一层比较薄的荚膜。
3、伤寒的高发人群是A.婴儿B.老年人C.儿童和青壮年D.中年男性E.中年女性【答案】C【解析】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
终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
病后常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本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以温带和热带地区多见。
本病以儿童和青壮年居多。
4、我国发现第1例HIV感染者的时间为A.1980年B.1985年C.1991年D.1992年E.1993年【答案】B【解析】艾滋病亦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引起的以T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的一种免疫缺陷病。
我国1985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此后AIDS在我国的传播呈快速增长趋势。
2009年疾病控制(中级)模拟试卷(二)及答案详解基础知识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关于细胞免疫,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T细胞介导B.需有抗原刺激C.特异地杀伤靶细胞D.不需非T细胞参与E.释放淋巴因子引起迟发型炎症【答案】D【解析】细胞免疫是由T细胞介导的。
2.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为A.只有病例组B.只有实验组C.实验组和对照组D.病例组和对照组E.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答案】C【解析】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概念。
3.将病原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机体后,使人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
它是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方法。
在流行病学中将此方法称为A.被动免疫B.主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D.被动自动免疫E.人工被动免疫【答案】C【解析】人工自动免疫的概念:指将抗原物质接种于人体,使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疫。
4.在统计分析中,为了使显著性检验的两类错误同时减少,可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人员和设备B.增加样本含量C.降低系统误差D.降低实验误差E.提高显著性水平【答案】B【解析】样本量一定时,Ⅰ类错误减小,Ⅱ类错误增大;工类错误增大则Ⅱ类错误减小,要同时减小两类错误,必须增加样本含量。
5.生物标志将有病、无病及不同程度病情区别开来的功能是A.筛选B.判别C.评价D.预测E.监测【答案】B【解析】生物标志的判别、评价和预测功能。
6.不同观察者或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期利用生物标志所得观察结果一致是指A.一致性B.可行性C.真实性D.可重复性E.可信性【答案】D【解析】可重复性定义。
7.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是A.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B.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C.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D.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E.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8.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中,下列哪一个是不正确的A.是一种基本的卫生保健B.是整个卫生保健工作的第一要素C.费用是社区或国家负担的卫生服务D.体现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E.是社区的个人和家庭积极参与普遍能够享受的【答案】C【解析】初级卫生保健的基本内容。
9.《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A.三类,35种B.四类,35种C.二类,35种D.五类,36种E.三类,37种【答案】E【解析】1989年2月1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35种。
2003年4月8日将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列入《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进行管理。
10.下面对健康的描述,正确的是A.躯体没有疾病B.身体强壮,性格开朗C.生理没有疾病,人际关系良好D.生理和心理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E.一种生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答案】E【解析】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体弱。
11.关于碘缺乏病严重程度比较,下列哪组不对A.山区>平原B.内陆>沿海C.农村>城市D.河谷冲刷带>平原E.河谷冲刷带<平原【答案】E【解析】碘缺乏病的地区分布。
12.用数量的变化来估计疾病流行的强度常用的术语有A.个例群组超国界B.少数续发大量C.散发暴发流行D.散在显著大流行E.零星聚散普遍【答案】C【解析】疾病的流行强度常以散发、流行、暴发表示。
13.正态分布曲线下,横轴上,从均数到均数±1.96倍标准差的面积为总面积的A.95%B.90%C.45%D.47.5%E.97.5%【答案】A【解析】正态分布曲线下,取值在区间均数±1.96倍的标准差上的概率为95%,即横轴上,从均数到均数±1.96倍标准差的面积为总面积的95%。
14.在相对数计算中,一般说___的总和理论上应是100%A.率B.构成比C.标化率D.相对比E.动态数列【答案】B【解析】构成比的概念及公式:构成比一某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
15.计数资料用下列哪组统计图形较为适宜A.条图、直方图B.条图、百分条图C.条图、线图D.百分条图、直方图E.线图、半对数线图【答案】B【解析】根据统计图的适用条件。
16.阿米巴痢疾在疫情管理上属何类传染病A.甲类B.乙类C.丙类D.急性传染病E.不属于法定管理传染病【答案】B【解析】法定传染病的分类。
17.艾滋病的学术全称是A.先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B.感染性免疫缺陷综合征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主动性免疫缺陷综合征E.被动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答案】C【解析】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8.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A.病原体必须从传染源排出B.有易感人群存在,使大批人发病C.有病原体存在,并且传播容易实现D.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人群易感性低E.有传染源,有能实现的传播途径,有易感性高的人群存在【答案】E【解析】传染病的流行条件。
19.下列关于二项分布特征错误的是A.二项分布图当π离0.5越远,对称性越差B.二项分布图当π接近0.5时,图形是对称的C.二项分布图的形态取决于π与n,高峰在μ=nπ处D.二项分布图当n趋向于无穷大,二项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E.二项分布图当π远离0.5时,随着n的增大,分布趋于对称【答案】D【解析】二项分布图当n趋向于无穷大,只要不太靠近0或1,[特别是当nP和n(1-P)都大于5时],二项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20.以下哪种不是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案A.交叉设计B.配对设计C.分层设计D.完全随机设计E.随机区组设计【答案】C【解析】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案有: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交叉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21.发现伤寒、副伤寒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人时,疫情上报的时间是A.城镇和农村均<48小时B.城镇和农村均<12小时C.城镇<12小时,农村<24小时D.城镇<24小时,农村<36小时E.城镇<6小时,农村<12小时【答案】C【解析】伤寒和副伤寒属乙类传染病要求城镇12小时内,农村于24小时内报告。
22.在抽样研究中,由于抽样而产生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误差,称为A.系统误差B.抽样误差C.随机误差D.过失误差E.样本误差【答案】B【解析】由于抽样而产生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误差,称为抽样误差。
23.8名新生儿的身长(cm)分别为58,50,51,52,54,55,54,53,其中位数为A.53.5B.53C.54.5D.54E.52【答案】A【解析】中位数的概念,即第50百分位数。
24.用标准差和均数可全面描述___资料的分布特征A.对称分布B.正态分布C.左偏态分布D.右偏态分布E.任何计量资料分布【答案】B【解析】均数与标准差是描述正态分布特征的统计量。
25.我国儿童服用的脊灰疫苗为下列哪一种A.灭活疫苗B.减毒活疫苗C.亚单位疫苗D.DNA疫苗E.合成疫苗【答案】B【解析】脊灰疫苗有减毒和灭活两种,我国儿童服用的为减毒活疫苗。
26.脱敏疗法常用于A.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B.青霉素引起的过敏反应C.接触皮毛引起的过敏反应D.食用鱼虾引起的过敏反应.用抗毒素治疗,皮试阳性而又急需用者【答案】E【解析】脱敏疗法的应用。
27.单因素方差分析目的是检验A.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B.多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C.多个样本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D.多个总体方差的差别有无统计学意义E.以上都不对【答案】A【解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目的是检验多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28.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不包括A.即时生效B.受领生效C.告知生效D.附条件生效E.转达生效【答案】E【解析】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包括ABCD项。
29.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应当是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几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3天B.7天C.15天D.20天E.30天【答案】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应当是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方式A.留置送达B.登报送达C.直接送达D.传真送达E.邮寄送达【答案】D【解析】规定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委托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登报送达等。
31.行政复议实行几级复议制A.一级复议制B.三级复议制C.五级复议制D.二级复议制E.四级复议制【答案】A【解析】行政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
32.下列哪一项不是法律的基本特征A.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B.法律以权利和义务为其内容C.法律有时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D.法律主要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E.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答案】C【解析】法律有下列基本特征: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规定人们权利与义务的特殊的社会规范;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④法律具有普遍的约束力;⑤法律是建立和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一种手段。
3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部门法为主体,由下列哪项组成的统一的规范体系A.法规B.规章C.基本法律和法律D.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规范性文件E.以上均是【答案】E【解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涵义。
34.不属于我国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是A.麻疹B.流脑C.狂犬病D.肺结核E.回归热【答案】E【解析】法定传染病的三类中均不包括回归热。
35.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以下列哪项数值表示其平均水平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百分位数D.中位数E.平均数【答案】B【解析】几何均数适用于观察值变化范围跨越多个数量级的资料,血清滴度属于这类资料。
36.提起行政诉讼应符合何种条件A.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B.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C.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D.被告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行政组织并且明确E.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提起诉讼应符合下列条件:①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②被告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授权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并指出明确的被告;③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④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37.责任疫情报告人的确切定义是A.医生与护士B.所有的防疫医师C.医院和防疫站的医务人员D.分工负责疫情的防疫站站长E.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卫生防疫人员【答案】E【解析】凡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包括个体开业医生皆为疫情责任报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