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2010年清华五所高校自主招生_物理试题_赏析_中的疑点
- 格式:pdf
- 大小:711.31 KB
- 文档页数:1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题全解全析(全国卷1)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原子核23892U 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23490Th ,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23491Pa ,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23492U 。
放射性衰变 ①、②和③依次为A .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 .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C .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D .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答案】A【解析】Th U 2349023892−→−①,质量数少4,电荷数少2,说明①为α衰变. Pa Th 2349123490−→−②,质子数加1,说明②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U Pa 2349223491−→−③,质子数加1,说明③为β衰变,中子转化成质子.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主要考查根据原子核的衰变反应方程,应用质量数与电荷数的守恒分析解决。
15.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m 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 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a 、2a 。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有A .1a g =,2a g =B .10a =,2a g =C .10a =,2m M a g M +=D .1a g =,2m M a g M += 【答案】C【解析】在抽出木板的瞬时,弹簧对1的支持力和对2的压力并未改变。
对1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mg=F,a 1=0. 对2物体受重力和压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g Mm M M Mg F a +=+=【命题意图与考点定位】本题属于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瞬时加速度问题,关键是区分瞬时力与延时力。
16.关于静电场,下列结论普遍成立的是A .电场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只与这两点的场强有关B .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高,电场强度小的地方电势低C .将正点电荷从场强为零的一点移动到场强为零的另一点,电场力做功为零D .在正电荷或负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中,场强方向都指向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答案】C【解析】在正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高,离正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低;而在负电荷的电场中,离正电荷近,电场强度大,电势低,离负电荷远,电场强度小,电势高,A 错误。
一.选择题1.(2013北约自主招生)在一个绝热的竖直气缸里面放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绝热的活塞原来是固定的。
现拆去销钉(图中未画出),气体因膨胀把活塞及重物举高后如图所示。
则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 A.压强不变,温度升高B.压强不变,温度降低C.压强减小,温度升高D.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参考答案】:D【点评】此题考查绝热膨胀、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相关知识的运用。
2.(2012北约自主招生真题)相同材料制成的一个圆环A 和一个圆盘B,厚度相同,且两者起始温度和质量也相同,把它们都竖立在水平地面上,现给它们相同的热量,假设它们不与任何其他物体进行热交换,则升温后的圆环A 的温度t A与圆盘B的温度t B的大小关系是()A.t A>t B B.t A<t BC.t A=t B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
【名师解析】:现给它们相同的热量,升温后二者都体积增大(膨胀),由于圆环A重心升高比圆盘B大,重力势能增加A比B大,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升温后的圆环A 的温度t A小于圆盘B的温度t B,选项B 正确。
【点评】此题以圆环和圆盘切入,意在考查散热与形状的关系。
3.(2012年华约自主招生)如图所示,绝热容器的气体被绝热光滑密封活塞分为两部分A、B,已知初始状态下A、B 两部分体积、压强、温度均相等,A 中有一电热丝对A 部分气体加热一段时间,稳定后( )A .A 气体压强增加,体积增大,温度不变B .B 气体的温度升高,B 中分子运动加剧C .B 气体的体积减小,压强增大D .A 气体的内能变化量等于 B 气体的内能变化量 【参考答案】:BC【点评】此题以绝热容器内的气体切入,意在考查热学相关知识。
4.(2012卓越自主招生)在两端开口竖直放置的U 形管内,两段水银封闭着长度为L 的空气柱,a 、b 两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现保持温度不变,则 A .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变大 B .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不变 C .若再向右管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变大 D .若两管同时注入些水银,稳定后h 变大 【参考答案】:BCD【名师解析】:若再向左管注入些水银,由于右管空气柱上端的水银柱高度不变,水银稳定后h 不变,选项B 正确A 错误。
清华北大自主招生测评试题物理自主招生物理测评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试题说明: 1 、考试中不准使用计算器2 、计算中,重力加速度一律取g10m / s23 、考试时间 90 分钟,试题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选项。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开关闭合后,灯泡 A 、B 均发光。
现将滑动触头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灯变亮、 B 灯变暗(B )A 灯变暗、 B 灯变亮(C)电源路端一定电压增大(D )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2 、如图所示,质量为m1和 m2的两个小球固定在长为2l 的轻杆两端,m1m2。
杆的中点是一水平转轴O ,系统可在竖直面内无摩擦转动,空气阻力不计。
若从杆处于水平位臵由静止释放系统,系统转过900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已知)(A)该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守恒(B )球m1的机械能守恒(C)可以求出杆竖直时两球的速率(D )可以求出杆竖直时轴O 对杆的作用力大小第2题图第3题图3、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正电粒子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射入平行金属板间竖直的匀强电场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下各情况,粒子均能穿过电场)(A)增大初速度大小,其他条件不变,粒子穿过电场的偏转位移变大(B )滑动触头向上移动,其他条件不变,粒子穿过电场的偏转位移变大(C)适当增大两板间距离,其他条件不变,粒子穿过电场的偏转位移变大(D )适当增大两板间距离,其他条件不变,粒子穿过电场的时间变大4、粗糙水平面上一物体以一定初速度向前滑行,从开始滑行到停止,物体的运动位移为S,运动时间为t ,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位移 S 随初速度增大而增大,随质量增大而减小(B )运动时间 t 随初速度增大而增大,与质量无关(C)加速度大小 a 随质量增大而减小(D )位移 S、运动时间 t 、加速度大小 a 都随初速度增大而增大5 、如图所示 ,直角三角形框架ABC(角 C 为直角)固定在水平面上,已知 AC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0。
2010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试题第一二部分(略)第三部分如下白骨一堆粉丝李国文中国文学,一直有大众化和小众化的分野。
唐代的白居易,则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学大众化的典型诗人。
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唐代宗大历七年),终于公元846年(唐武宗会昌六年),活了74岁。
经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六朝。
无论当时,无论后世,谈及这位诗人,离不开以下三点:一,他在诗坛领袖群伦,推动潮流的地位;二,他在朝野引起轰动,遐迩知名的程度;三,作为诗人,他在当时中国人之大多数心目中的无与伦比的尊崇,非同凡响的声望,他的粉丝,可以说是举国上下,遍地皆是,大江南北,无处不在,这也许是最值得大书而特书的中国文学的“白居易现象”。
他的朋友元稹为他的诗集《白氏长庆集》序中,这样写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马走之口无不道。
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中,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明人胡震享的《唐音癸签》一书中引《丰年录》:“开成中,物价至贱,村路卖鱼肉者,俗人买以胡绡半尺,士大夫买以乐天诗。
”白居易的一首诗,竟可以换来一条胖头鱼,一方五花肉,我估计当代诗人的作品,怕难以卖出这样的高价来。
所以,我一直认为,白居易大众化的文学追求,和白居易诗歌的大众化现象,是特别应该加以研究的对象。
因为与之相对的文学小众化,文人的小圈子化,贵族化,雅痞化,老爷化,使得文学脱节于现实,疏隔于生活,陌生于人民,淡漠于民众,再这样下去,不但换不来鱼,换不来肉,被人唾弃,视作敝屣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为什么要研究,因为在唐朝,中国文人的作品,其传播的范围,速度,方法,手段,都是极其有限的。
然而,白居易能够在这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来无限的局面,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有的被他同时代广大公众所追捧,千载以来被更广大公众所认可的成功者。
“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通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
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分析2010年高考理综物理试卷人工批阅部分共62分,平均分18.75分,较2009年平均分高2分左右,难度相当,具体各题分析如下:第22、23题试题分析一、题型说明第22题总分4分,选择2分,填空2分,分别考查学生对实验所需器材的掌握和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
第23题总分11分,其中实验连线4分,作图处理实验数据3分,电流表及电压表数据的读取及等效电阻的计算,并根据等效电阻的大小从关系图线中求出环境温度4分。
重点考查学生电流表、电压表及滑动变阻器的使用,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等方面的能力。
二、得分情况统计从得分情况来看,8—12分的居多,其原因是第22、23题是高中阶段最基本的实验,绝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均进行过大量的训练,实验过程的各细节学生掌握地比较清楚。
第22题的均分可以达到3分以上,23题的均分可以达到7分以上。
三、原因分析1、满分率较低,主要原因是学生电流表及电压表读数的有效值不会读,不知道应估读哪一位,造成失分;2、的学生会用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但有近半数的考生对题目理解有误,作的图形不是直线,可能是受描点法作图影响较深;3、连接电路是中学阶段很常见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
考生在这方面失分较多,主要是对各器材的使用还不太清楚;4、部分考生对各物理量的单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造成失分。
四、学生整体掌握情况学生对实验基本器材及实验方法了解但不精细;实验技能及误差分析能力较差,造成在基础分方面失分较多。
五、试题分析试卷中的22题是常规实验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了解和实验误差的分析能力;23题是初、高中阶段最常规的电学实验题,没有加入任何设计及创新内容。
考查学生能否正确使用各电学仪器。
涉及的内容有电阻的串并联,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与外接等知识。
六、教学建议显然学生平时实验训练差,希望在教学工作中对物理实验课教学的加强,让学生能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对中学阶段的各实验仪器,基本实验方法有所掌握,在每个实验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哪些环节可能产生误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卷第4期 (总136期)
·
57 ·
《2010年清华五所高校自主招生 〈物理试题〉赏析》中的疑点
李常明
贵刊22卷第5期(总131期)刊载了程嗣、程首宪两位老师的《赏析自主招生试题 快速提高解题能力——2010年清华五所高校自主招生《物理试题》赏析》一文,笔者认为第7题的答案没有问题,但是其解答过程值得商榷,下面将原解与新解分述如下,以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请同行斧正。
原题7. 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由长度为2l 的拉紧细线相连。
以一恒力作用于中点,恒力的大小为F ,方向平行于桌面。
两球开始运动时,细线与恒力方向垂直。
在两球碰撞前瞬间,两球的速度在垂直于恒力方向的分量为( )。
A.
C.
原分析和解:设两球的速度沿恒力方向的分量为v x ,在垂直于恒力方向的速度为v y ,在两球碰撞前瞬间,两球的速度的两个分量大小相等,即v x =v y ,恒力F 的位移为2l ,由动能定理得
222
11222222
x y y F l mv mv mv ⋅=⋅+⋅=,
所以v y
,故选B 正确。
原解答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如何根据题意轻易得出v x =v y 以及恒力F 的位移为2l 。
我在求证v x =v y 受阻后,借助WORKING MODEL 2D 动画模拟时发现,在相撞前一瞬间,如图1所示,同一小球沿恒力方向的分速度v x 和垂直恒力方向的分速度v y 并不相等。
现给出新的分析和解:
以两球开始运动时细线中点为坐标原点,恒力F 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2,设开始到两球碰撞瞬间任一小球沿x 方向的位移为s ,根据对称性,在碰撞前瞬间两球的v x 、v y 、v 大小均相等,对其中任一小球,在x 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 2x F
v t m =, (1) 2122F s t m =
, (2)
22
2x y v v v =+。
(3)
图
1
图2
细线不计质量,F 对细线所做的功等于细线对物体所做的功,故对整体全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F ( s +l ) =21
22
mv ⋅。
(4)
由(1)(2)二式解得v x
(5) 由(3)(4)(5)三式解得v y
=。
(6)
从(6)式可得,原题的正确答案确实为B ;对于v x 与v y 的关系(由图1可知:模拟值v x /v y =2.244/3.741= 0.60,将s /l =1/2.8代入(5)(6)两式的理论值v x /v y
=
0.60,模拟值与理论值相等,模拟动画得出v x ≠v y 是可靠的),从(6)式可知v y 与s 无关,原解答以v x =v y 且
恰好取s =l 能够解出正确答案,那只是一种符合(5)(6)
两个约束条件的巧合,作为解题的方法有失科学性。
(湖南省凤凰县高级中学 4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