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载流量在实际中经验算法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7
导线载流量计算公式
导线载流量是指导线可以承受的最大电流。
它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参数,正确计算导线载流量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下面将介绍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公式。
导线载流量计算公式可以使用安全载流量法:I=K*S
其中,I表示导线的载流量(单位:安培A),K是载流量系数,S代表导线的截面积(单位:平方毫米mm²)。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 确定导线材料和规格:根据导线所用材料(如铝、铜等)和导线的型号、直径或截面积确定导线材料参数,并将导线截面积转换为平方毫米。
2. 查找载流量系数:根据导线的材料、环境温度、敷设方式等因素,在电力行业标准或相关手册中查找对应的载流量系数K。
3. 计算载流量:根据公式I=K*S,将K和S代入公式计算得到导线的载流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导线在相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载流量。
因此,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导线参数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载流量系数K。
同时,导线的载流量也要满足系统电压损耗、导线发热和电流稳定等方面的要求。
综上所述,导线载流量可以通过公式I=K*S来计算。
准确计算导线载流量有助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指通过电线电缆的最大电流能力,是选择电线电缆时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导线截面积、电流密度、环境温度等。
载流量计算公式的推导:首先,从电线电缆的导线方面考虑,载流量与导线断面积成正比。
常用的导线截面形状有圆形、矩形等多种形式,我们以圆形导线为例推导计算公式。
假设电流密度为J(A/mm²),导线的截面积为A(mm²),载流量为I(A),则有如下关系:I=J*A其中,J是电流密度,A是导线截面积。
接下来,我们考虑电流密度的选取。
电流密度的选择与导线的材料、环境温度等因素有关。
电线电缆在正常运行条件下,通常要求导线的表面温度不超过一定的限制值,一般为导线材料的额定温度的75%。
根据经验公式,导线表面电阻R(Ω/m)与电线的截面积A(mm²)的关系为:R=ρ*L/A其中,ρ为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Ω·m),L为导线的长度(m)。
由于载流量与导线截面积成正比,可得载流量I与导线长度L成反比,即:I=J*A=J*(ρ*L/R)式中,R为导线材料的电阻值(Ω/m)。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I=J*(ρ*L/R)其中,I为载流量(A),J为电流密度(A/mm²),ρ为导线材料的电阻率(Ω·m),L为导线长度(m),R为导线材料的电阻值(Ω/m)。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计算公式仅适用于单根导线或电缆,当导线或电缆呈多芯结构时,需要考虑多芯之间的互相影响,计算公式会有所调整。
此外,当导线或电缆处于高温环境中,还需要考虑导线材料的温度系数对电阻的影响,进行相应的修正。
综上所述,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涉及导线截面积、电流密度、导线材料的电阻率和电阻值、导线长度等多个因素,通过合理选取这些参数,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载流量计算结果,为实际工程中的电线电缆选择提供依据。
线路载流量计算公式怎么算在电力系统中,线路的载流量是指电力线路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计算线路的载流量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介绍线路载流量的计算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一、线路载流量的定义。
线路载流量是指电力线路上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在电力系统中,线路的载流量是由电流的大小和线路的导线截面积来决定的。
线路的载流量一般由电力系统设计人员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线路的参数来计算得出。
二、线路载流量的计算公式。
线路的载流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I = K S。
其中,I为线路的载流量,单位为安培(A);K为线路的载流量系数;S为线路的导线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线路的载流量系数K是根据线路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导线材料等因素来确定的,一般由电力系统设计规范或相关标准给出。
不同的线路敷设方式和环境温度对载流量系数K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线路的导线截面积S是指导线的横截面积,它是由导线的材料、导线的截面形状和导线的尺寸来确定的。
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根据导线的具体参数来确定导线截面积S的数值。
三、线路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1. 确定线路的参数。
首先需要确定线路的参数,包括线路的敷设方式、环境温度、导线材料等因素。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载流量系数K的选择。
2. 计算导线截面积。
根据线路的负荷情况和导线的参数,计算出导线的截面积S的数值。
3. 计算载流量。
根据上述公式,将载流量系数K和导线截面积S代入公式中,计算出线路的载流量I的数值。
四、线路载流量的应用。
线路的载流量计算是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它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电力系统设计中,需要根据负荷情况和线路的参数来确定线路的导线截面积,以保证线路能够承受正常运行时的最大电流。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需要根据线路的载流量来确定线路的负荷能力,以保证线路的安全运行。
线路载流量计算公式是什么在电力系统中,线路的载流量是指线路上的电流负荷。
在设计和运行电力系统时,准确计算线路的载流量对于保障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掌握线路载流量的计算方法是电力工程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线路载流量的计算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线路的参数、负载情况、电压等级等。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些公式来计算线路的载流量。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线路载流量计算公式。
1. 直流线路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对于直流线路,其载流量计算相对简单,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I = P / (U cos(φ))。
其中,I表示线路的电流负荷,单位为安培(A);P表示线路的有功负载,单位为瓦特(W);U表示线路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φ表示线路的功率因数。
2. 交流线路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对于交流线路,由于其复杂的电气特性,载流量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I = P / (U √3 cos(φ))。
其中,I表示线路的电流负荷,单位为安培(A);P表示线路的有功负载,单位为瓦特(W);U表示线路的电压,单位为伏特(V);φ表示线路的功率因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中的功率因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有用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它反映了电路中有用功率和无用功率之间的比例关系。
功率因数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线路的电流负荷,因此在计算线路载流量时,必须准确考虑功率因数的影响。
除了上述基本的载流量计算公式外,对于复杂的电力系统,还可能涉及到多回路、多级联等情况,此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并使用更为复杂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通常会借助计算软件来进行复杂线路的载流量计算,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线路载流量计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线路参数的准确性,线路的参数包括电阻、电感、电容等,这些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载流量的计算结果。
因此,在进行计算时,必须保证线路参数的准确性。
电线电缆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载流量是工程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它指的是电线电缆可以安全承载的电流大小。
正确计算电线电缆载流量可以确保电力传输的稳定,避免过载或损坏,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与其导体的截面积、材质、绝缘材料以及散热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导体截面积越大,电线电缆的承载能力就越高。
此外,不同材质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阻和传导能力,因此在计算载流量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计算电线电缆载流量的基本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载流量(A)=(I × ΣK)/δ其中,载流量表示电线电缆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单位为安培);I表示导体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ΣK表示综合系数,考虑电线电缆不同因素的影响;δ表示温升因数,用于校正不同散热条件下的实际载流量。
综合系数ΣK的计算包含多个因素,比如导体的表面温度、环境温度、导体的不同分段以及电缆的安装方式等。
具体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温升因数δ是一个重要参数,用于考虑电线电缆在运行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一般而言,电线电缆的温度应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以保证电力传输的稳定和可靠性。
因此,在计算载流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温升因数δ的取值。
电线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方法不仅限于单根电线电缆,还可以应用于多根并联的电线电缆。
在计算多根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时,需要考虑电缆间的相互影响和热平衡等因素。
在工程设计中,为了确保电线电缆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载流量进行计算,并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规格和材料。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关的电气安装标准和规范,确保电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总之,电线电缆载流量的计算是电力工程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只有正确计算并选择合适的电线电缆,才能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导体截面积、材质、绝缘材料、散热条件等多个因素,以得出准确的载流量计算结果,从而为工程提供指导依据。
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口诀
1.环境温度考虑法
根据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载流量,可以使用下面的计算公式:
I = I_ref × K_T × K_C × K_P × K_A
其中,I为实际载流量,I_ref为参考载流量,K_T为温度系数,K_C 为拟合系数,K_P为土壤散热系数,K_A为海拔系数。
2.截面积法
I=K×S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S为电线的截面积。
3.电导率法
根据电线的电导率,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载流量:
I=K'×G
其中,I为载流量,K'为系数,取决于电线的材料和工作条件,G为电线的电导率。
4.等效电流法
通过将电缆电线与等效电阻串联,求得等效电流,然后根据等效电流和电缆电线的长度、散热条件等参数得出实际载流量。
计算载流量时,应根据实际工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电缆电线的特性参数进行计算,以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此外,为了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使用,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线路长度:较长的线路会引起电压降低,需要在计算载流量时考虑
这个因素。
-散热条件:电缆电线在不同的散热条件下,其载流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散热系数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电缆电线的载流量计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参考相关的标准
和规范,确保电缆电线的安全运行。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电线电缆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承担着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
在设计电力系统时,需要准确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不超载。
本文将介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电线电缆的载流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指的是其能够承载的最大电流。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应大于等于实际通过的电流,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工作。
因此,准确计算电线电缆的载流量是非常重要的。
二、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
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公式通常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I = K S。
其中,I为电线电缆的载流量,单位为安培(A);K为载流量系数;S为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
载流量系数K是根据电线电缆的材质、敷设方式、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的,通常可以在电线电缆的技术资料中找到相应的数值。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S可以通过测量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得。
三、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计算方法。
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积是计算载流量的重要参数,通常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1. 圆形导线的横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 = π r^2。
其中,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π为圆周率,取3.14;r为导线的半径,单位为毫米(mm)。
2. 方形导线的横截面积计算公式为,S = a^2。
其中,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2);a为导线的边长,单位为毫米(mm)。
3. 其他形状的导线可以根据其实际形状采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四、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实例。
以一根铜导线为例,其横截面积为50平方毫米,载流量系数为0.8,则该铜导线的载流量计算公式为:I = 0.8 50 = 40(A)。
因此,该铜导线的载流量为40安培。
五、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注意事项。
在进行电线电缆的载流量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考虑电线电缆的环境温度,因为环境温度会影响电线电缆的载流量系数。
2. 考虑电线电缆的敷设方式,不同的敷设方式会对载流量产生影响。
电工口诀(一)载流量简便估算导线载流量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温度八九折,铜材升级算.解释:10mm2以下的铝导线载流量按5A/平方毫米计算;100mm2以上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A/平方毫米计算;2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4A/平方毫米计算;3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3A/平方毫米计算;70mm2、95mm2的铝导线载流量按2.5A/平方毫米计算;"铜材升级算":例如计算120mm2的铜导线载流量,可以选用150mm2的铝导线,求铝导线的载流量;受温度影响,最后还要乘以0.8或0.9(依地理位置).(二)电工口诀已知变压器容量,求其电压等级侧额定电流说明: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
口诀:容量除以电压值,其商乘六除以十。
例子:视在电流I=视在功率S/1.732﹡10KV=1000KVA/1.732﹡10KV=57.736A估算I=1000KVA/10KV ﹡6/10=60A(三)电工口诀已知变压器容量,速算其一、二次保护熔断体(俗称保险丝)的电流值口诀:配变高压熔断体,容量电压相比求。
配变低压熔断体,容量乘9除以5电工口诀(四)已知三相电动机容量,求其额定电流口诀:容量除以千伏数,商乘系数点七六。
已知三相二百二电机,千瓦三点五安培。
1KW÷0.22KV*0.76≈1A已知高压三千伏电机,四个千瓦一安培。
4KW÷3KV*0.76≈1A注:口诀适用于任何电压等级的三相电动机额定电流计算。
口诀使用时,容量单位为kW,电压单位为kV,电流单位为A。
电工口诀(五)测知电力变压器二次侧电流,求算其所载负荷容量已知配变二次压,测得电流求千瓦。
电压等级四百伏,一安零点六千瓦。
电压等级三千伏,一安四点五千瓦。
电压等级六千伏,一安整数九千瓦。
电压等级十千伏,一安一十五千瓦。
电压等级三万五,一安五十五千瓦。
电工口诀(六)已知小型380V三相笼型电动机容量,求其供电设备最小容量、负荷开关、保护熔体电流值直接起动电动机,容量不超十千瓦;六倍千瓦选开关,五倍千瓦配熔体。
怎么计算一根电线能承受的最大电流?
如果要计算一根导线的最大载流量,就记住这个口诀就可以了;
十下五,百上二,铜线升级算,穿管高温八九折。
这是初步计算载流量的方法,大意就是2.5/4/6/10MM²导线的载流量是截面积乘以5。
比如4MM²的铝导线他的载流量就是4*5,20个流,要是铜导线就是翻一倍。
以此类推。
但如果是暗装穿管的情况下,就要在原载流量的基础上,打个九折,如果是在高温环境,就打八折。
也可以如果是三相电每千瓦的负载电流大概是2安培,如果是市电就是负载功率除以220也可以得到需要导线的截面积和安全电流,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线载流量的计算方法
电线的载流量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导体的截面积、材料、长度、温度、环境温度等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
1. 根据电线的截面积和材料查找对应的额定电流值。
一般来说,电线的生产厂家会提供对应的额定电流值,也可以参考相关的标准。
2. 根据电线的长度和电阻来计算电流。
电线的电阻可以根据材料和截面积来计算,公式为R = ρl/A,其中 R 为电阻,ρ 为电线的电阻率,l 为电线的长度,A 为电线的截面积。
然后,根据欧姆定律 I = V/R,其中 I 为电流,V 为电压,就可以计算出电流值。
3. 使用电线的温度系数来计算电流。
电线的温度系数是指电阻随温度的变化率,可以通过相关标准或者电线生产厂家提供的参数来获取。
根据 I = (K S T^2)/(L R),其中 K 为常数,S 为电线的截面积,T 为电线的温度系数,L 为电线长度,R 为电线电阻,就可以计算出电流值。
4. 电线截面积÷ 2×6A(每平方毫米的截面积铜芯电缆载流量按6A计算) 。
例如:每平方毫米的截面积铝芯绝缘线载流量为4A。
此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I = (k d²) / L其中,I是电线的载流量,d是电线的截面直径,L是电线长度,k是一个材料特定的常数。
不同材料的k值不同,具体的数值可以在相关的标准中查看。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用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
如果需要精确计算或使用特殊类型的电线,建议咨询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或电线供应商。
线的载流量在实际中经验算法是,10平方以下的线一平方可以按6A来算,16平方到50平方一般按一平方3~4A来算,75以上的一般一平方按1.5~2.5一算。
五蕊电缆中,如果线径都一样大时,一般都以颜色来区分相线和零线。
一般是蓝色或是黄色作为零线。
一般的配电柜是由一隔离开关,多个负荷开关,计量表,电流互感器等组成。
铝芯绝缘线允许截流量与载面的倍数关系: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70,95,二倍半;穿管、温升,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一点三。
实用电工计算一、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一1、用途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关。
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
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电力加倍,电热加半。
①单相千瓦,4.5安。
②单相380,电流两安半。
③3、说明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
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
这电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 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①[例2] 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
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5安。
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 3千瓦电加热器“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 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②这口诀并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
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
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
即是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设备。
[例1] 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 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交流侧)。
备注:①按“电力加倍”计算电流,与电动机铭牌上的电流有的有些误差。
一般千瓦数较大的,算得的电流比铭牌上的略大些,而千瓦数较小的,算得的电流则比铭牌上的略小些。
此外,还有一些影响电流大小的因素。
不过,作为估算,影响并不大。
②计算电流时,当电流达到十多按或几十安以上,则不必算到小数点以后,可以四舍五入成整数。
这样既简单又不影响实用。
对于较小的电流也只要算到一位小数即可。
[例3] 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220伏低压侧)。
[例4] 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0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
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
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乘4.5”就是电流,安。
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
[例1] 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伏电源侧)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2.3安。
[例2] 1000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4.5安。
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
可以取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多少,电流就反过来增大多少。
比如36伏电压,以220伏为标准来说,它降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4.5=27安。
比如36伏、60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27=1.6安,5只便共有8安。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接到相线上的,习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相上)。
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位时,力率大多为1,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两流两安半”。
它也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
计算时,只要将“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2.5”就是电流,安。
[例1] 32千瓦钼丝电阻炉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80安。
[例2] 2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安。
[例3] 21千伏安的交流电焊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53安。
二、按功率计算电流的口诀之二1、用途上一口诀是计算功率在低压(380/220伏)下的电流,而这一口诀则是计算功率在高压下的电流。
工厂中的配电变压器、大电炉的变压器或高压电动机等,绝大部分都是高压三相设备。
它们的额定电压通常有6千伏或10千伏等几种。
同低压一样,它们的电流也可以直接根据功率的大小来计算。
2、口诀高压每千伏安的电流,安。
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10千伏6/100,6千伏10/100。
①若为千瓦,再加两成。
②3、说明这句口诀是以千伏安(或千乏)为单位的三相用电设备为准,按10千伏或6千伏额定电压计算电流。
对于以千瓦为单位的电动机,口诀单独作了说明。
①为了顺口,这句口诀宜读为“10千伏百六,6千伏百十”。
这里“百六”就是“百分之六”,也就是6/100或0.06。
“百十”就是“百分之十”,也就是10/100或0.1。
“10千伏6/100”是指额定电压为10千伏时,三相设备每千伏安(包括千乏)的电流是千伏安数的6/100。
计算时,只要“将千伏安数乘以0.06”就是电流,安。
[例1] 320千伏安三相配电变压器,高压10千伏,按“10千伏6/100”算得电流为19安(320×0.06=19.2)。
[例2] 500千乏移相电容器(三相),高压10千伏,按“10千伏6/100”算得电流为30安(500×0.06=30)。
[例3] 400千伏安三相电弧炉变压器,电压10千伏,按“10千伏6/100”算得电流为24安(400×0.06=24)。
“6千伏10/100”是指额定电压为6千伏时,三相设备每伏安(包括千乏)的电流是千伏安数的10/100。
计算时,只要“将千伏安数乘以0.1”就是电流,安。
[例1] 560千伏安三相配电变压器,高压6千伏,按“6千伏10/100”算得电流为56安(560×0.1=56)。
[例2] 200千乏移相电容器(三相),高压6千伏,按“6千伏10/100”算得电流为20安(200×0.1=20)。
[例3] 1800千伏安三相电弧炉变压器,高压6千伏,按“6千伏10/100”算得电流为180安(1800×0.1=180)。
②对于以“千瓦”为功率单位的高压电动机等,其电流的计算,可先把“千瓦”看成是“千伏安”,同上面的方法一样计算后,再把计算的结果加大两成(即再乘1.2)便是。
口诀“若为千瓦,再加两成”就是这个意思。
例如:260千瓦电动机,额定电压6千伏,按“6千伏10/100”和“若为千瓦,再加两成”算得额定电流为31安(260×0.1×1.2=31.2)。
目前,有少数工厂还设有额定电压为3千伏的电动机。
对于这种电压,口诀没有介绍。
但也可按上一口诀所介绍的方法,以6千伏为准,电压降为1/2,电流便增大2倍。
因此,上例电动机容量为260千瓦,在额定电压为3千伏时,其电流算得为62安。
还有一种情况是少数工厂设有35千伏的配电变压器。
这35千伏的电压,口诀中也没有介绍,但仍可依照上面的方法处理。
即以6千伏为准,现在电压大约升为6倍,电流便应减为1/6(相当于乘0.17)。
因此,上例电动机容量为260千瓦,在额定电压为35千伏时,电流算得为5.3安。
还有附件:1154050504558.rar (大小:6363KB,194次下载)上面那个附件是实用电工计算第二章导体载流一、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口诀1、用途各种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
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左右或更大)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2、口诀铝心绝缘线载流量与截面的倍数关系: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95,两倍半。
①穿管、温度,八九折。
②祼线加一半。
③铜线升级算。
④3、说明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为准。
若条件不同,口诀另有说明。
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或塑料绝缘线。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电流,安)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
为此,应当先熟悉民线截面(平方毫米)的排列:1 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生产厂制造铝芯绝缘线的截面通常从2.5开始,铜芯绝缘线则从1开始;祼铝线从16开始,祼铜线则从10开始。
①这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以按“截面数的多少倍”来计算。
口诀中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
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排列起来便如下:……10 16 25 35 50 70 95 120……五倍四倍三倍两倍半二倍现在再和口诀对照就更清楚了。
原来“10下五”是指截面从10以下,截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五倍。
“100上二”(读百上二)是指截面100以上,载流量都是截面数的二倍。
截面25与35是四倍和三倍的分界处。
这就是口诀“35、35四、三界”。
而截面70、95则为二点五倍。
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除10以下及100以上之外,中间的导线截面是每两种规格属同一种倍数。
下面以明敷铝芯绝缘线,环境温度这25℃,举例说明:[例1] 6平方毫米的,按“10下五”算得载流量为30安。
[例2] 150平方毫米的,按“10上二”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例3] 70平方毫米的,按“70、95两倍半”算得载流量为175安。
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大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销大些。
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100安,但实际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105安,实际则是117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