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期刊网关于文献标识码的规定
- 格式:pdf
- 大小:101.55 KB
- 文档页数:1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主要项目的名称、代码、标识、结构和编排格式,提出了各类文献的选用项目及其在印刷版期刊上排印位置的建议。
本规范适用于《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其入编期刊,也可供其他期刊及文献检索与评价系统参考。
2 引用标准及参考规范文件略3 刊名与刊号略4 文献标识码4.1 为便于文献的统计和期刊评价,确定文献的检索范围,提高检索结果的适用性,每一篇文章或资料应标识一个文献标识码。
本规范共设置以下5种:A——理论与应用研究学术论文(包括综述报告)B——实用性技术成果报告(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总结(社科)C——业务指导与技术管理性文章(包括领导讲话、特约评论等)D——一般动态性信息(通讯、报道、会议活动、专访等)E——文件、资料(包括历史资料、统计资料、机构、人物、书刊、知识介绍等)不属于上述各类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讯、补白、广告、启事等不加文献标识码。
4.2 中文文章的文献标识码以“文献标识码:”作为标识,如:文献标识码:A5 文章编号略6 题名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概括文章的要旨,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择关键词和分类号。
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
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
文献标识码为A、B、C 三类的文章还应有英文题名。
7 作者及其工作单位7.1 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
7.2 中国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采用如下写法:姓前名后,中间为空格。
姓氏全部字母均大写,复姓应连写。
名字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符;名字不缩写。
如ZHANG Ying(张颖),WANG Xi-lian(王锡联),ZHUGE Hua(诸葛华)外国作者的姓名写法遵从国际惯例。
7.3 文献标识码为A、B、C的文章,应标明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以便于联系和按地区、机构统计文章的分布;单位名称与省市名之间应以逗号分隔。
中国学术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是标示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符号。
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的规定,论文著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
根据GB 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常用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电子文献以双字母标识。
1. 标识1.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具体如下:(1)期刊[J](journal)(2)专著[M](monograph)(3)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4)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5)专利[P](patent)(6)技术标准[S](standardization)(7)报纸[N](newspaper article)(8)科技报告[R](report)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1)磁带[MT](magnetic tape)(2)磁盘[DK](disk)(3)光盘[CD](CD-ROM)(4)联机网络[OL](online)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1)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data base online)(2)磁带数据库[DB/MT](data base on magnetic tape)(3)光盘图书[M/CD](monograph on CD-ROM)(4)磁盘软件[CP/DK](computer program on disk)(5)网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6)网上电子公告[EB/OL](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3.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Z]。
2. 著录格式1.期刊:著者.题名.刊名[J].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著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著者.题名.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著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