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闸镇中心小学学科教学研究课安排表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2
《雨巷》《断章》《错误》班级:组名:姓名:情景设计:光阴,萃集了人生美丽的片段,表现出生命之美、诗境之美、韵律之美。
《雨巷》:暮春的江南,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凄冷的蒙蒙细雨。
有-位撐着油纸伞的丁香i样的姑娘彳亍而行,你们觉得这样的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呢?《断章》耐人寻味,“风景”中蕴含着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向度延伸、拓展的能量与张力,从而发散成一个连绵的、丰富的大千世界。
《错误》,它的古典Z美和诗歌韵律之美,相较Z《雨巷》冇过Z而无不及, 充满声音的律动。
学习目标:1。
诵读文本,把握大意,赏析诗欧,能就诗歇的某i方面进行鉴赏评论。
2"能品读出诗歌的生命Z美、诗境Z美、韵律Z美。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把握诗歌中的场最、情境,通过阅读体会这些场呆、情境表达的情感。
2、学习难点:这组诗朦胧多解,运用象征手法,表达含蓄,能就诗歌的某一方面进行鉴赏评论。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作者简介: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有名诗人。
1925年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
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想朦胧,含蓄。
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和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戴望舒还是新月派(1923年成立)的代表,创立人不满足于新诗的只冇浪漫,而努力地追求新的格律。
卞之琳,笔名:季陵,出生年月:1910年12月8日。
祖籍江苏漂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
1933年毕业于北平北京大学英文系,就学期间曾师从徐志摩,深受徐的赏识,徐不仅将卞的诗歌在其编辑的《诗刊》上发表,还请沈从文先生写题记,给卞之琳编了一本取名为《乌雅集》的诗集,准备交新月书店出版(1931年徐空难去世后未能出版)。
因为这段经历,卞之琳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课程安排表(40分钟课时制)
1. 严格按照《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设置课程,开齐开足上好每门学科,不随意增加或减少课程。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在三~六年级开设,共3课时。
综合1: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2:少先队活动课(单周)+心理健康教育课(双周);综合3:双语专题研究课程。
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高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按要求上好地方与学校安排课程:一~六年级各2节。
一、二年级校本1:少先队活动课(单周)+心理健康教育课(双周);校本2:劳动技术(单周)
+综合实践(双周);三~六年级校本1:信息技术;校本2:劳动技能。
4. 一二年级利用指定课程外的空余时间开展双语专题研究课程,一年级还开展了棋类活动(象棋、围棋)。
5. 合理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和科技文艺等兴趣活动,确保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1小时。
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
编写衣殿海
目录
1.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品种
2.南闸历史研究-南闸的今昔
3.给动画片配音
4.小小辩论赛
5.做个刑警去破案
6.校园文化艺术节方案设计
7.文献研究:清明上河图
8.文献研究:苏东坡传
9.徐霞客游历和贡献
10.江南园林
11.江阴方言研究
12.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
13.绿色能源环保系列活动
14.铁生锈与有哪些物质有关
15.最新流行歌曲的研究
16.常见的民族吹奏乐器
17.南闸实验学校的标志设计
18.南闸实验学校初中学生校服设计
19.家乡的风俗研究
20.家乡的河流分布及状况
1.调查校园内的植物品种
调查活动:校园内植物实地调查活动
地点品种名称数量(颗) 主要特点
画出校园内植物分布平面图(请你以小组为单位) 比例尺1:1000 图标说明
小组活动:我们设计的校园平面图(可以用软件制作立体或动态的效果图) 设计理由:
设计展示:
2.南闸历史研究-南闸的今昔
研究的目的
研究的方法
预期效果
研究的内容(含子课题)
研究过程计划
小组成员分工
组长(发言人) 文献组调查组
资料整理组电脑制作研究过程记录1.
研究过程记录2.
研究过程记录3. 研究过程记录4.
研究成果记录。
滨城区第六小学小课题研究计划表课题编号:小课题名称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姓名仇文红课题组其他成员姓名张翠平学科数学年级一课题研究的对象一年级三个班的学生课题提出的起因、研究的主要问题及希望实现的目标课堂是教学的平台,组织好课堂才能有效教学,事半功倍。
低年级学生上课自控能力差 ,注意的持久性差 ,极易走神 ,以致课堂秩序难以调控 ,教学效率不高。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式开始系统学习数学,往往感到新鲜、好奇,同时他们又生性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行为习惯较差。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距离较远,故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会直接影响学习情绪,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的等特点。
通过开展“低年级数学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热爱数学的思想感情。
2、了解数学基础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和方法。
3、通过“数学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学习方式参与“小课题研究”。
让学生学会就地取材,做实验、调查访问、实地考察,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通过一定时期的教学调查、准备、实践、检验的循环过程的研究,找出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课堂组织教学,巧妙应用教学用具的准备、教学流程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多媒体参与下的教学等多方面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课题研究的现状(已有的研究情况、可供借鉴的成果、仍未解决的问题)与本课题研究的价值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式开始系统学习数学,往往感到新鲜、好奇,同时他们又生性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行为习惯较差。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发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和自己的想象距离较远,故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会直接影响学习情绪,甚至会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的等特点。
学年度上学期四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科学四年上册教学总目标《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天气”、“溶解”、“声音”和“我们的身体”四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是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
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
1. 让学生学习并坚持较长时间的天气观察和记录,通过对记录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使学生了解科学的处理数据方法,并建立对天气的心的认识。
2. 让学生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及“溶解的快慢”等,进一步深化科学知识,并让学生认识到严格规范操作实验的必要性,从而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3. 让学生通过教材中各组实验发展对声音调查的兴趣,建立声音相关的一系列概念,认识听力安全的重要性,并能形成自我保护听力的意识4. 让学生通过感官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在观察与记录的过程中产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并能自觉倡导健康生活。
5. 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进行准确、恰当的描述;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并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记录;通过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更好地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控制变量实验的重要,并正确地看待误差问题;能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各个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2.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温度。
3.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4. 气象学家是研究、观察和记录关于天气信息以及应用这些信息预报天气的科学家。
5.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连州市九陂镇中心学校学科教学设计。
1.执教者要精心设计教案,写好说课稿,并在上课前一周前将初稿送到牵头人处修改审核。
2.牵头人全面负责本组活动,指导做好资料(图片)归档工作。
交流时,重点发言人提前写好发言稿。
3.听课教师按时参加教研组听课,填写好听课记录单,交流时要积极发言。
1.执教者要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写好说课稿,并在上课前一周前将初稿送到牵头人处修改审核。
2.牵头人全面负责本组活动,指导做好资料(图片)归档工作。
交流时,重点发言人提前写好发言稿。
3.听课教师按时参加教研组听课。
交流时要积极发言,填写好听课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