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64.58 KB
- 文档页数:1
2020年合肥市省示范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评分细则1.B(A项原因分析不当,以偏概全,“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只是原因之一,更因为“周口店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记录,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C.应该是“早期现代人”。
D项应该是“类似”周口店这样的古人类遗址地下)2.B(文章总体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不是“层层深入”)3.A(曾受到质疑,但从近年的周口店遗址发掘“提取到毋庸置疑的原地用火证据”以及“北京猿人最早者为距今80万年左右”,可知“北京猿人是最早的会用火的古人类”的论断理由充足)4.C(A项“都被”应为“仍有被”。
B项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是2018年得主。
D 项“定会”说得过于绝对)5.C(原文中强调的“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中国作家若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这件事,而不是“中国作家残雪”或他“在预测赔率榜上名列前茅”)6.肯定:①从获奖结果中看,中国在不少领域仍有差距,看到差距有利于营造更健康的科研环境,推动我国科技取得更大进步。
②关注诺贝尔奖,不仅要对获奖者及其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更要弘扬诺贝尔奖背后的科学家精神。
③诺贝尔奖见证了人类改变世界、改变自身生存和生活状况的努力探索,是对致力科学事业之人的最高奖赏之一。
(每点2分,答出三点满分)淡定:①有些奖项的评委抱有政治偏见,诺贝尔奖并不是反映当前各国科学和文化最高水平的唯一指标。
②诺贝尔奖数量的多寡很难反映当前我国科学发展现状和总体科技实力。
(或诺贝尔奖的评选具有较强的时滞效应。
我国近几十年来取得了不少诺贝尔奖级成果,何时获奖或许只是一个时间问题)⑧要客观地看待和关注诺贝尔奖,保持平常心,“这只是一个奖”。
(每点2分,答出三点满分)7.C(表现了夏天智对儿子背叛婚姻、侄子不孝父母的愤怒)8.①呼应标题。
秦腔可以看做整部小说的一条线索,被巧妙地融入到人物故事之中。
②暗示心理。
唱词唱出了夏天智对背叛婚姻的夏风在情感和道义上的愤怒。
合肥市2020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D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 • • •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 ■ ・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
“歌谣所生,宜自生民始也。
”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民歌,其起源即昭示着人类的起源。
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
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两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越人之歌;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诗经》,其“国风''部分也是民歌歌词的总汇。
从先秦的歌谣,到汉魏乐府,再到唐宋间的曲子词、竹枝词等体式的流变,民歌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
明代沈德符记录了万历年间江南小调的流行状况:“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J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我们也可以说,民歌又何尝不是一部时尚史呢?问题是,今天当很多人在叫嚣“娱乐至死”、张扬多元价值的时候,当多数民歌所描述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民歌生活在一起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1.(3分)B 2.(3分)A 3.(3分)C(二)(12分)4.(3分)B 5.(3分)B6.(6分)①根据地理位置、城市GDP和技术资源等特点,发挥区位、经济和科技等固有优势;(2分)②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建设资源配置合理的有机系统,发展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模式;(2分)③遵循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等原则,解决有产无智、有智无慧、有慧无惠等问题。
(2分)(三)(15分)7.(3分) C8.(6分)①对话描写。
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性格特征,如汪可逾毛遂自荐的热情、吟诗回应的清雅、“自作主张”的天真等。
(2分)②神态和动作描写。
如“天然的微笑”透露出的天真与纯洁,“缓缓抬起右臂腕”刻画出的娴熟与优雅。
(2分)③侧面描写。
借齐竞的儒雅健谈和他由衷的赞叹,衬托出汪可逾天真热情、活泼灵动的性格特点。
(2分) 9.(6分)①进步青年奔赴边区的故事、亲如一家的军民关系、战火纷飞炮声隆隆的战争背景等,具有深沉的现实主义质地。
(2分)②纯洁美丽、高雅多才的汪可逾,学识渊博、为人儒雅的齐竞,彰显传统文化魅力的古诗和古琴等,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
(2分)③小说在现实的基础上加以浪漫的美学想象,建构和描绘战火硝烟中的新型人物形象,织成气韵丰沛的生命气象。
(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19分)10.(3分)C 11.(3分)A 12.(3分)A高三语文试题答案第1 页(共2页)13.(10分)(1)黎士弘代理主管玉山县政事,战乱之后城中的草深达数尺,无法辨清街巷,居民只有三十二家。
(语意通顺得3分,译出“署”“兵”各得1分。
)(2)黎士弘暗中追查左梅伯藏匿在安福县有权势的官宦家中,故意缓慢地说:“这是旧事。
前任官员不能结案,我怎能查清这事?”(语意通顺得3分,译出“迹”“按”各得1分。
)(二)(9分)14.(3分)D15.(6分)第一问:以殷殷慰勉之词,劝“少年”抛弃悲愁,对前途充满信心,表达了对裴别将的赞赏和祝愿。
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思与想象是分属于中西文学理论的两个不同范畴。
二者的义理和内涵之隔表现在许多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
神思的心理特征是虛静,想象的心理特征是记忆;神思的思维特征是超越时空,想象的思维特征是化解综合。
然而,神思与想象也有融合、融通的地方。
无论如何,神思和想象在中西方各自的语境中都是直觉思维,赞美神思或想象,就是赞美直觉,肯定直觉在文学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重大意义。
这是神思和想象之融的一个重要体现。
神思与想象之融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们都是虚构。
中西文学理论分别肯定了神思或想象的虚构性。
陆机说:“虽离方而通圆,期穷形而尽相”(《文赋)》)神思的开展是“离方通圆”的、即离开事物本身去描述这个事物。
这个物象是方的,作家不要直接说它是方的,应该离开它的方的形状去说它是方的。
同样,那个物象是圆的,也不要直接说它是圆的,应该离开它的圆的形状去说它是圆的。
这就是离形得似,也就是陆机所说的“穷形尽相”。
刘勰也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合肥市2020届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1.(3分)C 2.(3分)B 3.(3分)A(二)(12分)4.(3分)C 5.(3分)C6.(6分)①政府部门:规范、宣传并普及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不良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责任,对社会受众实施媒介素养教育。
(2分)②社会受众:增强对不正当信息的判断能力,规范个人行为,杜绝不良信息的生产和传播。
(2分)③新闻媒体:注重内容创新,对网络虚假信息加强把关,注重形成好的舆论场。
(2分)(三)(15分)7.(3分)A8.(6分)①有远大的职业理想。
小吕当警察是为了破大案,捕顽凶,除暴安良。
(2分)②有较强的职业素养。
夜里冒着高温处理警情,并能触类旁通,悟出老校长报警的真实原因。
(2分)③有情融于法的善良心地。
不顾奔波劳累,同情谎报警情的老校长并替他说情。
(2分)9.(6分)①“老奎的故事”穿插其中,既避免对“老校长的故事”平铺直叙,又为小吕破解案情提供契机,使情节更曲折有致;(2分)②两则故事相互映衬,既表现老奎和老校长的孤寂,也表现“我”和小吕认真工作的态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突出;(2分)③两则故事悲喜交织,既引发读者对空巢老人生存状态的思考,更赞颂公安民警热心为民的精神,使主题更丰富深刻。
(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19分)10.(3分)A 11.(3分)B 12.(3分)B13.(10分)(1)梁太后担忧众多反贼屯兵集结,众将不能制服,又商议派遣太尉李固前往。
(语意通顺给3分,译出“屯结”“制”各得1分。
)(2)于是东南全部平定,整顿军队而归。
让滕抚担任左冯翊,任命他的一个儿子为郎官。
(语意通顺给3分,译出“振旅”“除”各得1分。
)语文试题答案第1 页(共2页)(二)(9分)14.(3分)B15.(6分)①景致吸引。
诗人初次见到奇伟瑰怪的西域美景,沉醉其间,忘却了被贬流放的痛苦。
(2分)②性格狂放。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4月调研考试试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众所周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对知行关系的总体概括。
“知行合一”的具体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在动态之维,它意味着先天的“良知”通过“行”的过程,逐渐形成比较自觉的意识。
“知行合一”同时涉及“知”和“行”之间的互动,在这一意义上,一方面,行要由知加以引导以取得自觉形态:没有知的引导,行往往无法摆脱盲目性;另一方面,知必须落实于行—知而不行就等于未知,真正的知需要通过落实于行而得到体现。
从知和行相互统一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便可以注意到,这一观念对把握、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有其理论上的意义。
就“知”而言,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内涵的理解,包括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血缘意义上的自然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区分开来,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有可能的条件和前提,等等。
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现成的存在形态,它需要通过实践过程加以构建,所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表明了这一点。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总是会涉及经济生态、安全等不同方面。
从经济上说,促进不同经济体之间的合理互动,形成有序的经济运行模式,包括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向,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这一切表现为经济层面人类命运共冋体构建所有可能的前提。
从生态上说,以温室效应的控制、环境的保护等为指向的生态关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在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面前,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全球不同地区的共同努力才能加以建构。
在人类安全问题上,一方面,需要反对单边主义,避免仅仅从特定国家和地区的需要出发,罔顾全球性的安全关切;另一方面,又应当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
2020年合肥市高三语文第三次质检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
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
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意识,费孝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既没有沦为激进主义,也没有滑向保守主义,而是在探究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中表达他对充满曲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切忧思。
近代以来,无论是戊戌年间的维新主义者,抑或五四时代的自由主又者,均将中国的文化传统视为“现代化”的最大敌人。
在思想上选择了“往而不返”的激进倾向,且一波比一波更烈。
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本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
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思与想象是分属于中西文学理论的两个不同范畴。
二者的义理和内涵之隔表现在许多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
神思的心理特征是虚静,想象的心理特征是记忆;神思的思维特征是超越时空,想象的思维特征是化解、综合。
然而,神思与想象也有融合、融通的地方。
无论如何,神思和想象在中西方各自的语境中都是直觉思维,赞美神思或想象,就是赞美直觉,肯定直觉在文学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重大意义。
这是神思和想象之融的一个重要体现。
神思与想象之融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们都是虚构。
中西文学理论分别肯定了神思或想象的虚构性。
陆机说:“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
”(《文赋》)神思的开展是“离方遁圆”的,即离开事物本身去描述这个事物。
这个物象是方的,作家不要直接说它是方的,应该离开它的方的形状去说它是方的。
同样,那个物象是圆的,也不要直接说它是圆的,应该离开它的圆的形状去说它是圆的。
这就是离形得似,也就是陆机所说的“穷形尽相”。
刘勰也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
”(《文心雕龙·神思》)所谓“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就是虚构,通过作家的虚构,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有形。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本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
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
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
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
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2020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调研性检测语文试题
某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担任导游,介绍红军长征的经过和精神。
请结合下图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少于100个字。
【答案】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延安,行程二万五千里,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大小战役。
长征是人类精神的丰碑,它体现出一个被压迫的伟大民族,为了独立、自强和正义事业,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
此类试题解答时,图表说明的题目,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介绍红军长征的经过和精神”,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解读各种图表的流程基本一致: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要注意“经过”“精神”这两个层面。
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
往往事先拟好文稿,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收到宣传效果。
根据箭头的指向,长征从“瑞金”出发,经历的重大事件有“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懋功会师”“激战腊子口”等,然后“大会师”,最后到达延安。
长征精神,可以写长征途中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
为了独立、自强和正义,不断拼搏,勇于牺牲的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