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 共84页PPT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84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章节一、引言1.1 课程简介1.2 学习目标1.3 前置知识章节二、操作系统概述2.1 什么是操作系统2.2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2.3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章节三、进程管理3.1 进程的概念和特征3.2 进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3.3 进程调度策略3.3.1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CFS)3.3.2 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SJF)3.3.3 优先级调度算法3.3.4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RR)3.4 进程同步与通信3.4.1 临界区问题3.4.2 信号量机制3.4.3 管程3.5 进程死锁3.5.1 死锁的概念3.5.2 死锁的预防和避免3.5.3 死锁的检测和解除章节四、内存管理4.1 内存地质空间4.2 内存分区管理4.2.1 连续分配4.2.2 非连续分配4.3 页面置换算法4.3.1 最佳置换算法4.3.2 先进先出置换算法4.3.3 时钟置换算法4.3.4 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4.4 虚拟内存管理4.4.1 页面置换与请求调页4.4.2 页面置换算法的优化4.4.3 虚拟内存与辅存交换4.4.4 页面置换与进程调度章节五、文件系统5.1 文件系统的功能和组成5.2 文件的逻辑结构5.3 文件的物理结构5.4 文件目录管理5.5 文件存储空间分配5.6 文件读写操作5.7 文件共享和保护附件:1、表格: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比较2、图表:进程调度算法比较3、图片:内存分区管理示意图4、代码示例:信号量机制的实现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原创作品的复制、发行和展示等行为的合法保护,包括文字、图片、代码等。
2、许可证:指为使用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而获得的合法授权书,规定了用户使用该产品或服务的权限和限制。
3、知识产权:指知识性创造的产权,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
附件:1、表格:常用操作系统的特点比较2、图表:进程调度算法比较3、图片:内存分区管理示意图4、代码示例:信号量机制的实现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对原创作品的复制、发行和展示等行为的合法保护,包括文字、图片、代码等。
contents •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管理•用户界面与交互性支持•网络操作系统简介目录01计算机操作系统概述定义与功能定义管理计算机资源提供用户界面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发展历程及分类发展历程分类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关系与硬件关系与软件关系02进程管理进程概念及状态转换进程定义01进程状态02进程控制块(PCB)03先来先服务(FCFS )优先级调度时间片轮转(RR )短作业优先(SJF )进程调度算法进程同步与通信机制信号量机制消息传递机制管道通信共享内存机制03内存管理内存空间分配方式连续分配方式非连续分配方式允许一个程序分散地装入到不相邻的内存分区中,包括基本分页存储管理、基本分段存储管理和段页式存储管理。
虚拟内存技术原理及应用虚拟内存技术原理虚拟内存技术应用内存保护机制界限寄存器保护访问控制列表硬件保护键04文件系统文件概念及类型划分文件概念文件是计算机中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通常是一组相关数据的集合,可以包含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数据。
类型划分根据文件的性质和用途,可以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如文本文件、二进制文件、图像文件、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
文件组织结构文件逻辑结构文件的逻辑结构是指用户从逻辑上看到的文件组织形式,包括流式文件和记录式文件两种。
流式文件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组织,而记录式文件则以记录为单位进行组织。
文件物理结构文件的物理结构是指文件在存储设备上的存放方法,包括连续文件、串联文件和索引文件三种。
连续文件将文件信息按顺序连续存放在磁盘上;串联文件将文件信息分散存放在磁盘上,通过指针链接;索引文件则通过建立索引表的方式来管理和访问文件。
文件的访问权限是指用户对文件的读、写和执行等操作的许可权。
操作系统通常提供了一套机制来控制不同用户对文件的访问权限,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访问权限常见的文件访问权限控制方法包括自主访问控制(DAC )、强制访问控制(MAC )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 )。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件一、引言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之一,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本课件旨在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功能,帮助读者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机制,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
二、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操作系统的定义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运行程序的环境。
2.操作系统的功能(1)资源管理:操作系统负责合理分配和调度计算机硬件资源,包括CPU、内存、外设等,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性能。
(2)程序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中的程序,包括程序的加载、执行、终止等过程。
(3)文件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包括文件的创建、删除、修改、查询等操作。
(4)用户接口: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一个友好、便捷的交互界面,使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三、操作系统的类型1.单用户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SingleUserOperatingSystem)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单用户操作系统通常应用于个人计算机,如Windows操作系统。
2.多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Multi-UserOperatingSystem)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允许多个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多用户操作系统通常应用于大型计算机和服务器,如Unix操作系统。
3.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BatchOperatingSystem)是指将多个用户的任务按照一定的顺序批量处理的操作系统。
批处理操作系统能够提高计算机的利用率,但用户无法实时干预任务的执行。
4.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Real-TimeOperatingSystem,简称RTOS)是指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任务的操作系统。
实时操作系统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控制系统等领域。
四、操作系统的结构1.简单结构简单结构的操作系统是指操作系统的所有功能都集中在一个核心模块中,如早期的Unix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