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第1课时人体的消化系统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4
《人体的消化系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八章《人体的生理系统》第三节《人体的消化系统》。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消化过程以及消化系统的保健。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消化过程,了解消化系统的保健知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消化过程。
难点:消化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模型、PPT。
学具:显微镜、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消化系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挂图,认识消化系统的组成。
(2)讲解消化系统的功能,结合模型进行演示。
(3)通过实例讲解消化过程,强调消化酶的作用。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观察显微镜下的消化系统组织切片。
(2)讨论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4. 例题讲解:(1)结合教材例题,讲解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
(2)随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消化系统的组成2. 消化系统的功能3. 消化过程4. 消化系统的保健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解释消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2. 答案:(1)消化系统由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脏、胆囊和胰腺组成。
各器官功能如下:口腔:咀嚼、初步消化食物;胃:储存、混合食物,分泌胃液;小肠: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大肠:吸收水分,形成粪便;肝脏: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胆囊:储存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参与消化。
(2)消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有:咀嚼、胃液分泌、消化酶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学具,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消化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消化过程。
但在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观察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1课时)核心素养:通过学习消化系统及其功能,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命观念。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它是本章的知识核心,也是全章的重点。
内容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消化和吸收。
因为内容较多,所以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围绕食物的消化原理进行探究教学,安排了一个示意图“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食物消化过程的整体认识;一个动画,即“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消化和最终消化的位置;两个实验,即“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和“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的演示实验。
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钻研、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知道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唾液浓度、温度等都有关的生物学基本知识。
为第二课时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问题,及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问题做好铺垫,同时为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奠定基础。
二、课程标准要求1.描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概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食物的消化过程。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学会设计、改进和完善探究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二)能力方面1.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改进和完善探究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与人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和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的快乐,形成团队精神。
2.培养钻研、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
3.使学生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关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物的消化过程;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二)难点:实验的设计、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五、学情分析1.学生的基础:初一学生在生活中虽然对人体的各个系统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比较抽象的知识理解上有所欠缺。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第1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性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二)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的设计、操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龋齿发生率的调查,认识龋齿发生的原因,关注人体的健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教学难点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6-8人一组,课前调查学生中龋齿发生的情况.2、牙齿的模型.3、FLASH:(1)龋齿的形成;(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相关知识。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可以暂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
胃壁有四层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浆膜(结缔组织膜)、肌肉层、粘膜和粘膜下层。
巩固练习1、人体从外界摄取的食物要依靠消化系统进行和,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和两部分组成.2、口腔是消化道的.口腔中的搅拌和的咀嚼,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3、右图是牙齿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从外形看,每个牙齿可分为三部分:即[]、[] 和[ ]。
(2)露在外面的牙齿表面,呈乳白色的是[ ] 。
牙齿中央的牙髓腔中,充满了血管和丰富的神经。
(3)牙齿是人体最的器官,成人的牙齿分为、、和 .(4)当口腔内的细菌将糖类变成酸液后,就会慢慢腐蚀牙齿表面的,然后再腐蚀,最后就深入到,引起牙痛。
这样的牙齿叫 .作业板书设计9-2 人体的消化与吸收口腔食道胃(吸收水,酒精)消化道小肠(吸收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甘油、1、消化系统脂肪酸、氨基酸)的组成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维生素)肛门唾液腺(分泌唾液淀粉酶)肝(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胃腺(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肠腺(分泌肠液)。
4.2.2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掌握消化的概念和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1.消化的概念。
2.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二)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方法讨论、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材P26“想一想,议一议”,学生讨论回答。
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人体细胞内转化成人体内的成分呢?进而引出接下来所讲内容——食物的消化。
消化问:什么是消化?阅读教材,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总结:1.消化的概念: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
(1)物理消化:大小、形状。
(2)化学消化:大分子→ 小分子。
(二)消化系统问:食物的消化靠哪些结构来完成?【自主学习】观察“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示意图”,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说明消化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
学生观察、总结、讨论和交流,教师给予评价和总结。
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2.消化道的组成及功能:(1)口腔: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
(2)咽:食物的通道。
(3)食道: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
(4)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
(5)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入大肠。
(6)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粪便通过肛门排出。
3..消化腺的组成及功能:(1)唾液腺:分泌唾液。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
(2)肝脏:分泌胆汁,胆汁储藏在胆囊中,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中。
(3)胃腺:分泌胃液。
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4)胰腺:可以分泌胰液。
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十二指肠。
(5)肠腺:分泌肠液。
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三)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问:慢慢嚼咀馒头,细细地体味,能吃出什么味道?馒头并未放糖,为什么会吃出甜味呢?你能提出什么问题?1.提出问题例如:馒头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如果是这样,它们各自都有什么作用?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呢?2.作出假设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选择要探究的课题并作出假设。
《消化和吸收》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材分析《消化和吸收》是本章的知识核心,也是本章的重点。
食物的消化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教材先简单介绍了消化系统的结构。
在这里,教材并没有系统地讲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自的功能,而是从消化系统的第一站“口腔”开始。
首先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实验去了解消化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个方面,其中重要的是大分子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认识食物消化的全过程做了铺垫。
◆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尝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难点】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教学准备1.教师:多媒体课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材料。
2. 学生:(1)查阅关于消化系统的资料。
(2)课前完成分组,由组长负责收集唾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教材中“想一想,议一议”设计的情景。
提问:根据画面中一家三口的对话,请同学们说一说母亲说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学生】说出经常这样做不利于消化,肠胃容易患一些慢性病。
【教师】提问:你能试着说出食物为什么要被消化吗?【学生】尝试回答,分析出食物中的某些营养物质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
【教师】这一事实说明我们每天吃的粮食、蔬菜、肉和蛋等食物,必须经消化才能被吸收,消化和吸收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讲授新课(一)消化系统的组成【教师】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使用交互动画:消化系统的组成,请同学们思考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学生】进行知识交互的过程中,说出消化系统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教师】使用交互习题:消化系统的组成练习。
帮助学生总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学生】与教师一起共同总结消化系统的组成。
【教师】请学生们快速记忆消化系统的组成,然后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回答各器官名称。
【学生】集中注意力,快速记忆消化系统的组成器官。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
【学习目标】: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2.描述食物的消化过程。
3.分析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重点】:1.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食物的消化过程。
【难点】1.记住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2.记住食物的消化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食物的消化)
一、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知识要点标记,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完成[来源:][来源:学科网]
1.消化:
的过程。
2.人体的消化系统是由和两部分组成。
其具体的组成器官请你根据填写下面的表格
口腔、咽
食道
______
______ ______
消化系统______
的组成肛门
(分泌______,含
(分泌______,含
)
______ 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 (分泌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分泌______,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来源:学+科+网Z+X+X+K]
趣味导读:取一小块馒头放在口中咀嚼,咀嚼一会儿后你有什么发现吗?你也许发现了馒头或面包咀嚼一会儿会变甜,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
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再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1)以“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为变量时,其对照组为第__ 种处理。
(2)以“唾液”为变量时,其实验组为第________种处理。
(3)有同学提出:“除了以上三种处理外,还要进行第四种处理:就是将馒头块与清水放入试管中搅拌。
”你认为____(填“有”或“没有”)必要。
(4)2号试管内的馒头,未加,淀粉未被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色。
(5)1号试管内因为加了,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
分解成了,所以,加液后 (变蓝或不变蓝)。
(6)由上实验可以看出,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物质存在于人体的那个结构中?
实验结
论:。
[来源:]
(二)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阅读课本31~32页内容,结合
图Ⅳ—21,思考)
1.哪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2. 图中表示淀粉被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_______;
蛋白质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______;淀粉、
脂肪、蛋白质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 ]_____。
3. 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