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的观察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4
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宋启京;刘青青;修振顺;李中昕【期刊名称】《中国老年保健医学》【年(卷),期】2013(000)006【摘要】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于我院就诊的未接受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多巴酚丁胺组( B组)、替罗非班组( C组)和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组( D组)。
检测治疗前后血中B型钠尿肽(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 BNP)水平和记录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的变化并记录住院一周患者存活率。
结果四组患者治疗前BNP、LVEF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组患者治疗后血BNP水平低于B组、C组和A组(P<0.05),LVEF及存活率高于B组、C组和A组(P<0.05),B、C 组治疗后血BNP水平及LVEF、存活率分别低于和高于A组( P<0.05)。
结论替罗非班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未行溶栓或急诊PCI治疗的AMI并发心衰的患者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Objective To evaluate whether the Application of Tirofiban combined dobutamine ( Dob) is reasonable for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 AMI) complicating heart failure.Methods The patients with AMI complicating heart failure who did not undergo thrombolytic therapy or emergency PCI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control group ( A group) ,dobutamine group ( B group),tirofiban group(Cgroup) and Tirofiban Combined dobutamine group (D group). The BNP activity and LVEF were meas-ured oncome and after treatment.At the same time we recorded the survival rate after a -week treatment.Results The BNP activity and LVEF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 among the four groups ( P>0.05 ). The BNP activity of D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 P<0.05 ) , but the LVEF and the survival rate were higher than the others.The BNP activity of B and C groups after treatment was lower than A group (P<0.05), the LVEF and the survival rate were higher than A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irofiban Combined dobutamine has some clinical value for Patients with A -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ing heart failure who do not undergo thrombolytic therapy or emergency PCI .【总页数】2页(P39-40)【作者】宋启京;刘青青;修振顺;李中昕【作者单位】即墨市人民医院 266200;即墨市人民医院 266200;即墨市人民医院266200;即墨市人民医院 2662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硝酸甘油联合多巴酚丁胺及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J], 肖映芬2.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J], 龙双祁;刘彬;邹桂和;陈玉红;管铮3.PCI联合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心源性休克对患者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心衰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转归 [J], 王学才;吴敏;罗心平;余追4.硝酸甘油联合多巴酚丁胺及多巴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J], 肖映芬5.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盐酸艾司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心衰患者疗效观察 [J], 李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抗心衰药物治疗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与体会摘要: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该病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同时,心衰也是心血管系统常见多发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和临床问题。
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抗心衰药物治疗慢性心衰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抗心衰药物治疗临床观察体会【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73-01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无力而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
该病的治疗应包括防止和延缓心衰的发生,缓解临床心衰的症状,改善其长期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同时,心衰也是心血管系统常见多发疾病,有着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众健康和临床问题。
笔者自2010年以来采用抗心衰药物治疗慢性心衰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疗区,其中男13例,女7例;轻度6例,中度10例,重度14例;年龄40岁以下3例,40岁以上27例,平均年龄52岁;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9例、ⅳ级17例。
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依据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临床心脏病学》。
1.2主要标准: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劳累时呼吸困难或咳嗽、颈静脉扩张、湿啰音、心脏肥大、急性肺水肿、第三心音奔马律、静脉压升高(>16cmh.2o)(2.1kpa)、胸水。
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难治性心衰目的:分析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5月8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
治疗甲组患者实施常规心衰治疗,治疗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副作用。
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治疗乙组总有效率明顯高于治疗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副作用(P>0.05)。
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缓解患者症状,用药安全,值得推广。
标签: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难治性心衰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dobutamine nitroglycerin therapy for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clinical value.Methods Collected from July 2013 to May 2015 8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 patients for the object,which was randomized. Group A rout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treatment,on the basis of group B patients supplemented with dobutamine nitroglycerin.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groups of patients,side effects. Results Chi-square test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group B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treatment of Group A,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obutamine nitroglycerin exact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heart failure,help alleviate symptoms,medication safety,worthy of promotion.Keywords:Dobutamine;Nitroglycerin;Refractory heart failure难治性心力衰竭是经标准抗心衰治疗后仍存在心衰症状甚至出现疾病进展,又为顽固性心衰。
104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9月第6誊第17期G ui de of C h i n a M cdi ci nc,Sept em be r2008,V06,N o.172.2.3不能配伍使用文献I l”报道,甲硝唑注射液分别与青霉素G钾、头孢羟唑(羟苄四唑头孢菌素)混合能明显改变混合液的pH,且pH随贮放时间延长而不断变化,有一定相互作用,不可配伍使用。
另具文献【l B l报道,甲硝唑与氨苄青霉素,头孢派酮钠配伍,对绿浓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合用后抑菌圈减小,敏感性很低,即出现耐药和拮抗作用,不能同时使用.故甲硝唑与抗生素配伍还应视临床感染菌情况而定。
2.3与维生素C配伍文献【2l,列报道,甲硝唑在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处方量的维生素C,放置24h含量和pH值均无明显变化。
若将甲硝唑注射液(0.5%或2.5%)直接与维生素C注射液配伍,虽无沉淀,但淡黄色立即加深,放置时间越长颜色越深,维生素C含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甲硝唑含量无变化,超过8h混合液中甲硝唑含量明显下降,若将甲硝唑注射液先用O.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再加入处方量维生素C后,颜色略有改变,维生素C含量略有降低,8h内在合格范围。
因此,临床在配伍使用时,应先将甲硝唑注射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再加维生素C.2.4与其他药物配伍在临床应用甲硝唑注射液时,常常加入其他药物同时静脉滴注.有文献【2J1报道,甲硝唑注射液分别与安定,氢化可的松、酚妥拉明、止血芳酸、地塞米松磷酸盐、重酒石酸间羟胺注射液均无明显配伍禁忌,可配伍使用。
甲硝唑注射液分别与酚磺乙胺,三磷酸腺苷注射液混合后使混合液pH明显改变,且随时间延长而变化,此2种药物与甲硝唑可能有一定相互作用。
另外,酚磺乙胺加入甲硝唑注射液l h后,混合液变微黄色。
因此,临床使用甲硝唑时,不可与此2种药物配伍。
在甲硝唑注射液中,加入呋哺苯胺酸注射液后.混合液pH 一般在5.7以下,呋喃苯胺酸的沉淀点pH为5.7,pH低于5.7时,即有呋哺苯胺酸沉淀析出,出现混浊,沉淀使二者不能配伍.但有文献12‘1报道,若在配伍用药过程中遇到混合液发生混浊,沉淀时,可在同一批号的甲硝唑注射液(1O O m L)内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0.7m L左右或者在一定容量甲硝唑注射液内增加呋喃苯胺酸注射液的剂量,溶液则澄清,这是由于增加呋喃苯胺酸注射液用量,混合液pH上升,呋喃苯胺酸溶解度增大之放.参考文献【l】台育秦.甘肃药学,199l,6(2):19.【2】陈瑞云.西北五省(区)第六届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一册,1991.6.【3】刘超英.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7,7(11):482.【4】T№er H.P r am Z t g,1983,128:2819.【5】Theuer H.P r a r m Z i g,1984,129:2609.【6】詹学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0,10(9):392.【7】St andar d I m f orm at l on I ur K r anke n ham s a pot hehen am Fer t l ga r zel n i t t el Jl a gyl r l,v,Febe r1980f a R h one poul enc.【8】庄洪渡.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l,l l(2):81.【9】陈孝治.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7,7(5):231.【10】黄玉杯.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7,7(9):419.【l l】祝丽敏.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9。
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衰护理中的观察与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衰观察和护理。
方法对 50 例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衰病例进行护理分析。
结果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衰效果明显。
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有效方法,严格完善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难治性心衰;护理体会难治性心衰是指经去除诱因、休息、氧疗、限盐、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后效果仍较差,心衰症状持续存在的情况,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笔者所在科近年来用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住院患者 50 例,男 35 例,女 15 例,年龄 45-75岁,心功能分类标准,心功能Ⅲ级 35 例,Ⅳ级 15 例。
病因:扩张性心肌病 30 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12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8 例。
1.2 方法在常规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无效后,改成联合使用多巴酚丁胺、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
多巴酚丁胺10-20 mg 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50ml 内静脉滴注,一般滴速20 滴 / min,可根据血压及时调整滴速,控制血压 90 -100 /60 -70 mmHg为宜,连续 24 h 维持滴注,5 - 7 d 为 1 个疗程,心衰症状控制后慢慢减量至停用。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首先于1-2 min内,静脉推注负荷剂量1.5μg/ kg。
然后给予维持剂量0.015μg/ kg,维持时间24-48 h。
2 观察与体会2.1 保证药物剂量准确给药前先检查输液泵的性能是否完好,输液管道是否通畅,并予浅静脉留置,按要求调整好泵速,在药物输入过程中,密切观察,输液泵出现报警时应及时排除故障。
告知患者家属不要随意调节输液泵速,保证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多巴酚丁胺匀速滴入,达到治疗效果。
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的观察及护理心力衰竭是指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是由各种结构或功能性心脏疾病引起的心肌收缩力降低或心室充盈受限,导致心排血量下降且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使器官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我院于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对洋地黄制剂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的心衰以及难治性心衰患者共12例,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
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控制诱因、休息、限盐、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处理无效者。
男10例,女2例,年龄在42岁~74岁,按心功能分级标准Ⅲ级4例,Ⅳ组8例,其中冠心病6例,肺心病4例,心肌梗塞后泵衰2例。
治疗结果,显效6例(心功能改善Ⅰ级),有效5例(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1例(心功能无明显改善)。
1.2 作用机理:多巴酚丁胺系一种肾上腺能受体激动药,属儿茶酚胺类。
主要兴奋β1肾上腺能受体,有轻微的α作用,大剂量的有β2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肌有正性肌力和较弱的正性频率作用,能激活腺苷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促进钙离子进入心脏细胞膜,用于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衰弱的心衰。
1.3 给药方法:多巴酚丁胺100mg~30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00ml~300ml内,以2.5ug~20ug. kg/分速度静脉滴注(成人5滴~10滴/分),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调节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0ug.kg/分。
体内血浆半衰期为2分钟,一般给24小时静脉维持点滴,根据心功能改善情况,可考虑停用。
2 观察及护理2.1 输注前的心理护理心衰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易反复,使患者缺乏治疗的信心,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加之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滴速慢,时间长,有的易产生疑虑不愿接受,有的对其谒予愿望。
积极的心理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们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根据不同心理施予不同护理,消除不良心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配合完成治疗,争取疾病的早日康复。
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衰的观察及护理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心力衰竭护理
心力衰竭是指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是由各种结构或功能性心脏疾病引起的心肌收缩力降低或心室充盈受限,导致心排血量下降且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使器官和组织血液灌注不足,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我院于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对洋地黄制剂不能耐受或有禁忌的心衰以及难治性心衰患者共12例,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
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均为控制诱因、休息、限盐、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处理无效者。
男10例,女2例,年龄在42岁~74岁,按心功能分级标准Ⅲ级4例,Ⅳ组8例,其中冠心病6例,肺心病4例,心肌梗塞后泵衰2例。
治疗结果,显效6例(心功能改善Ⅰ级),有效5例(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1例(心功能无明显改善)。
1.2作用机理:多巴酚丁胺系一种肾上腺能受体激动药,属儿茶酚胺类。
主要兴奋β1肾上腺能受体,有轻微的α作用,大剂量的有β2血管扩张作用,对心肌有正性肌力和较弱的正性频率作用,能激活腺苷环化酶,使ATP转化为C-AMP,促进钙离子进入心脏细胞膜,用于治疗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心肌收缩力衰弱的心衰。
1.3给药方法:多巴酚丁胺100mg~300mg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00ml~300ml内,以2.5ug~20ug.kg/分速度静脉滴注(成人5滴~
10滴/分),一般从小剂量开始,视病情调节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10ug.kg/分。
体内血浆半衰期为2分钟,一般给24小时静脉维持点滴,根据心功能改善情况,可考虑停用。
2观察及护理
2.1输注前的心理护理心衰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易反复,使患者缺乏治疗的信心,表现出多种多样的心理活动,加之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滴速慢,时间长,有的易产生疑虑不愿接受,有的对其谒予愿望。
积极的心理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我们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的信任,根据不同心理施予不同护理,消除不良心境,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配合完成治疗,争取疾病的早日康复。
2.2活动与休息制定活动计划:鼓励患者体力活动(心衰症状和体征急性加重期或怀疑心肌炎的患者除外),督促其坚持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可结合6min步行试验、超声或核素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等,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制定个体化的运动方案。
活动过程中监测:若患者活动中有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疲劳、大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情况时应停止活动。
如患者经休息后症状仍持续不缓解,应及时通知医生。
运动治疗中需要进行心电监护的指征,包括:LVEF<30%;安静或运动时出现室性心律失常;运动时收缩压降低;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幸存者等。
2.3输注前认真选择血管:一般选择在肢体远端较直而富有弹性,
充盈好的血管。
穿刺难度大,血管脆性强的患者,先用0.9%氯化纳注射液行穿刺,成功后再静滴多巴酚丁胺。
从而确保药液的充分吸收,防止外渗引起局部刺激,疼痛。
2.4严密监测输液的滴速:多巴酚丁胺对心衰患者心排血量,肺毛细血管楔压,体循环血管阻力的影啊与剂量有关,同时可诱发心律失常。
因此,适宜的给药速度是保证药物安全使用的重要条件。
输液量维持在2.5ug~10ug?kg/分,切忌过快,因为大剂量或快速静滴可导致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
本组1例冠心病患者,心功能IV,滴注多巴酚丁胺后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用药至第5天,自觉无不适,未经医护人员许可,随意调节输液速度,使滴速15~25滴/分,突然出现全身燥热,胸闷、心悸、HR38次/分,R30次/分,给减慢滴速后症状缓解。
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巡视,除必要时床边守护外,还应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
2.5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变化:首次给药需医生监测下进行,有条件可行心电监护,静脉给多巴酚丁胺前测血压,心率各一次,严格测量脉搏,注意节律、强弱。
如有房颤者同时听心率,测脉搏并准确记录。
虽然多巴酚丁胺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但心衰患者常会引起突发病变,用药过程中仍需密切观察,加强巡视,掌握疾病的特点及并发症,学会识别异常心电图,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预防发生意外。
2.6观察心衰症状与体征改善情况,预防夜眠中的心律失常:每日认真观察患者的活动范围和活动后的反应,心率,呼吸变化及呼吸困难的程度,是端坐呼吸还是劳力性呼吸困难,同时注意患者,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