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精编模拟测试(一)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4
历史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宗法制答案:B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A. 宣扬国威B. 贸易往来C. 寻找建文帝D. 传播文化答案:C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以下哪项政策来加强边疆管理?A. 闭关锁国B. 改土归流C. 废除科举D. 推行新法答案:B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其导火线是:A. 辛亥革命B. 巴黎和会C. 武昌起义D. 新文化运动答案:B6. 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A. 陈胜B. 吴广C. 张角D. 朱元璋答案:D7.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经济特征?A. 自给自足B. 重农抑商C.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答案:D8. 唐朝时期,著名的“贞观之治”是由哪位皇帝开创的?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武则天答案:A9.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其中最大的船只被称为:A. 宝船B. 战船C. 货船D. 渔船答案:A10. 清朝末期,戊戌变法的失败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A. 终结B. 改革C. 崩溃D. 转变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主要朝代?A. 商朝B. 西周C. 秦朝D. 元朝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ABCD3. 清朝时期,以下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A. 鸦片战争B. 太平天国运动C. 洋务运动D. 甲午战争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庄子答案:ABCD5. 明朝时期,以下哪些事件是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A. 李自成起义B. 崇祯皇帝自杀C. 清军入关D. 吴三桂叛变答案:ABC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盛世的三大特点。
2023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第一套试题1. 下面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A. 孔子B. 屈原C. 蔡伦D. 姜子牙答案:C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A. 汉朝B. 明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B3. 下列哪一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文化大革命答案:A第二套试题1. 赵匡胤是哪个朝代的开国皇帝?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A.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B. 文化大革命C. 高考制度的实施D. 改革开放答案:D3. 古代交通工具“青铜车”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作战B. 运输C. 礼仪D. 游玩答案:C第三套试题1.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金朝D. 明朝答案:B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A. 南京大B. 重庆谈判C. 九一八事变D. 抗日战争胜利答案:D3. 古代交通工具“轿子”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旅行B. 运输C. 作战D. 游览答案:A第四套试题1. 以下哪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铁蹄之国”?A. 明朝B. 元朝C. 清朝D. 汉朝答案:B2. 以下哪个事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A. 百花齐放B. 文化大革命C. 民主革命D. 经济改革开放答案:D3. 古代交通工具“船”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游览B. 战争C. 运输D. 采集资源答案:C第五套试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汉朝B. 明朝C. 唐朝D. 清朝答案:D2.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 文化大革命B. 清朝灭亡C. 民主革命D.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答案:D3. 古代交通工具“车马”主要用于什么目的?A. 游玩B. 运输C. 作战D. 旅行答案:B。
历史模拟考试试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新中国的成立2.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A. 实现了中国的富强B. 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D. 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A. 《新青年》杂志B. 《东方杂志》C. 《每周评论》D. 《时务报》4. 国民大革命中,中国国民党采取的革命方式是:A. 城市武装起义B.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C. 工农武装割据D. 发动群众运动5.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B.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C.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6. 下列关于三大改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B. 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方式是公私合营C.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赎买政策D. 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7.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 “二月逆流”是文革期间一次严重的政治事件B. 文革期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C. 林彪成为文革期间最大的受害者D. 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8. 下列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会议于1978年在北京召开B. 会议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 会议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D. 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9. 下列关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表述,正确的是:A. 两地回归后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属于中国领土B. 两地回归后享有完全自治权,属于中国领土C. 两地回归后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享有完全自治权D. 两地回归后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享有高度自治权10.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一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现在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B. 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政策C. 一国两制保证了香港和澳门的长期稳定和繁荣发展D.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成果。
初中历史一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A. 推行郡县制B. 统一货币、度量衡C. 修建长城D. 以上都是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进士科考试主要考察哪些内容?A. 儒家经典B. 诗词歌赋C. 法律条文D. 以上都是3. 以下哪项不是宋朝时期的科技成就?A. 活字印刷术B. 指南针C. 造纸术D. 火药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宣扬国威B. 寻找海外贸易伙伴C. 寻找建文帝D. 以上都是5.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设立军机处B. 推行“摊丁入亩”C.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D. 以上都是6. 以下哪项不是元朝时期的文化成就?A. 元曲B. 元杂剧C. 元诗D. 元小说7. 唐朝的“开元盛世”主要得益于哪位皇帝的治理?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睿宗8.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A. 丝绸B. 瓷器C. 茶叶D. 铁器9. 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推行了哪些改革措施?A. 推行“摊丁入亩”B. 设立军机处C. 推行“一条鞭法”D. 以上都是10. 以下哪项不是明朝时期的文化成就?A. 小说《三国演义》B. 小说《水浒传》C. 小说《西游记》D. 小说《红楼梦》11. 以下哪项不是唐朝时期的对外关系?A. 与日本交流频繁B. 与印度有贸易往来C. 与阿拉伯帝国有战争冲突D. 与欧洲有文化交流12.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对内政策?A. 推行“一条鞭法”B. 加强中央集权C. 推行“摊丁入亩”D. 与蒙古进行贸易13.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以下哪项不是他的文化成就?A. 编纂《四库全书》B. 修建圆明园C. 推行“摊丁入亩”D. 以上都是14. 以下哪项不是宋朝时期的对外关系?A. 与辽国进行贸易B. 与西夏进行战争C. 与金国进行文化交流D. 与蒙古进行贸易15.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对内政策?A. 推行“一条鞭法”B. 加强中央集权C. 推行“摊丁入亩”D. 与蒙古进行战争16. 以下哪项不是元朝时期的文化成就?A. 元曲B. 元杂剧C. 元诗D. 元小说17. 唐朝的“贞观之治”主要得益于哪位皇帝的治理?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睿宗18.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不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A. 丝绸B. 瓷器C. 茶叶D. 铁器19.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A. 设立军机处B. 推行“摊丁入亩”C. 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D. 以上都是20. 以下哪项不是明朝时期的文化成就?A. 小说《三国演义》B. 小说《水浒传》C. 小说《西游记》D. 小说《红楼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其中长度单位为____,重量单位为____。
中国历史精编模拟测试(三)中国历史精编模拟测试(三)第一部分选择题1.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来到他向往已经的首都北京,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殷商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堪称现存世上至尊的古青铜礼器”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根据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此文物可能是:()[3分]2.下列科技著作与其称谓不符的是:()[3分]A.《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B.《伤寒在病论》——奠定中国中医治疗学基础的医学名著C.《水经注》——东方医药巨著D.《齐民要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著作3.假如叫你扮演华佗,你应该具有的医学特长是:()① 针灸②外科手术③创制“麻沸散” ④创制“五禽戏”[3分]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4.后人写诗称赞李冰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你知道后人称赞李太守的原因吗?()[3分]A.兴修水利,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B.采用中流作堰办法,修筑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造福人民C.任秦国蜀郡守时,勤政廉洁D.采用疏导办法,修筑都江堰,变岷江水患为水利。
5.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你要想登上秦长城的西端,你应该到达哪个省?[3分]A.甘肃B.陕西C.河北D.辽宁6.右图是我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瑰宝,它主要是在哪一朝代修建:()[3分]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7.前119年,大将军卫青给汉武帝写了一封大破匈奴的捷报,卫青所使用的书写材料最有可能的是:()[3分]A.龟甲B.青铜器C.竹简8.在航海中“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3分]A.战国B.北宋C.南宋D.明朝9.下列几位科学家中,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大的是:()[3分]A.张衡B.蔡伦C.张仲景D.郭守敬10.英国作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以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
中考历史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两部分,29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本部分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甲骨文编》收录“家”的甲骨文字形约二十种,其上半部分由房屋之形构成,表明为居住之地;下半部分的抽象写法也多为一身一耳两足(如下图),在古代能够处于“房屋”之下的动物主要为六畜之中的猪、马、牛、羊、狗五种。
据此可推知()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六畜”的国家B.“家”观念的形成与农耕生活紧密相关C.甲骨文是体系完整的文字D.中国农耕文明具有独特性2.浙江良渚古城遗址发现了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山西陶寺都城遗址宫城内有多处大型夯土建筑基础;夏王朝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
这些考古成果共同反映了()A.早期人类的演进和变化规律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及聚落形成C.炎黄传说中蕴含着历史信息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组织能力3.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4.《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焚书坑儒C.统一文字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度5.2023年高考一些省市将一本二本合并招生,增加体育项目考试。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1届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0分)1.古代儒家思想认为统治者从规范外部行为和调控内心情绪出发,通过礼的规范,政的划一,刑的强制,再配以乐的感染,便能统一民心,成就王道。
据此可知礼乐制()A. 直接为统治者而服务B. 明确等级森严的尊卑秩序C. 通过道德教化以巩固统治D. 具有法律条文的效力2.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 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 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 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3.北魏大臣李安世上奏《均田疏》中说:丈量土地,将城邑附近的肥沃土地与乡村的荒地重新划分,使土地不荒废,人群中没有无业的流民。
后均田令在此基础上实施,据此可知均田制()A. 重新建立封建土地依附关系B. 促使流民问题得以解决C. 重新优化配置土地和人口D. 解决了土地兼并的现象4.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
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
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
”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A. 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B. 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C.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D. 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5.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
甲午战争前夕全国棉布消费总量占比;洋布占13.5%,加上国产机制布亦不过只占14.15%;而农村土布则占8235%,其中自给布占42.04%,商品布占40.31%.这表明()A. 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B. 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 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的优势6.我国近代著名的烟草企业“红金龙”香烟盒上写着:“今有烟二种,一为国货,其一则否。
君购国货可为国家挽回少许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苊矣。
”由此可以看出()①争尝异味乃人之普遍心理②反映了民族资本家爱国精神③为追求利润而不惜欺骗国人④有利于抵制外来经济的侵略A. ①②B. ②④C. ②③D. ①③7.1941年12月11日,国民党《中央日报》发表社论《太平洋战局的战略》,指出“对轴心整个的战略,自应取长期的持久战,以求逐渐消耗敌力,而对于再衰而竭的日寇,则应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先击破其最弱的一环使东西纳粹不能呼应”。
高中历史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民主革命家?A. 孙中山B. 刘备C. 项羽D. 曹操答案:A. 孙中山2. 以下哪个朝代被称为中国历史的“黄金时代”?A. 商朝B. 唐朝C. 汉朝D. 清朝答案:B. 唐朝3.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朝鲜半岛问题B. 台湾问题C. 边疆纠纷D. 鸦片战争遗留问题答案:A. 朝鲜半岛问题4. 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什么?A. 旧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始B. 新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始C. 封建制度的终结D. 资本主义的兴起答案:B. 新民主主义时代的开始5.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哪一年在上海召开?A. 1920B. 1921C. 1923D. 1925答案:B. 1921二、填空题1. 1840年,中国与英国发生的鸦片战争签订的《****》割地赔款答案:《南京条约》2.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提出的“****”答案:三民主义3.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答案:封建4.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国工人、农民、士兵和其他革命****的组织答案:群众5. 共产国际代表****于1921年传达了第一次国际的指示答案:斯大林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及其影响。
答: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
它是从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爆发的一次爱国运动发端,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范围内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大革命运动。
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推动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 请简述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
答: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持续抗战。
这场战争是中国人民在抵抗外敌入侵的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对于捍卫中国领土主权、保卫民族尊严具有重要意义。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和支持,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初中历史一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一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均田制D. 建立科举制答案:A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是唐朝的皇帝?A. 唐太宗B. 唐玄宗C. 汉武帝D. 唐高宗答案:C3.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技术没有得到发展?A. 瓷器制造B. 印刷术C. 火药D. 指南针答案:D4. 清朝末年,哪次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5. 以下哪项不是《南京条约》的内容?A.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B.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C. 赔款2100万两白银D. 允许英国在华设立租界答案:D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五四运动的爆发D. 五四运动的爆发答案:A7.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A. 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屈辱B.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C. 标志着中国封建制度的终结D.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答案:C8.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是在哪一年?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答案:B9.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时间是?A. 1953年B. 1957年C. 1958年D. 1960年答案:B10. 下列哪项不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四大”?A. 大鸣B. 大放C. 大字报D. 大辩论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他于618年建立了唐朝。
答案:李渊2.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答案:郑和3. 清朝的末代皇帝是_________,他在1912年宣布退位。
答案:溥仪4.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_________。
初中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哪项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九品中正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答案:C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 开展贸易B. 宣扬国威C. 寻找宝藏D. 移民海外答案:B4.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期间,实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边疆管理?A. 闭关锁国B. 改土归流C. 屯田制D. 行省制答案:B5.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首任临时大总统是?A. 孙中山B. 袁世凯C. 黄兴D. 宋教仁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6.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BCD7. 以下哪些是唐朝对外交往的重要事件?A. 玄奘西行B. 鉴真东渡C. 郑和下西洋D. 马可波罗来华答案:AB8. 以下哪些是清朝前期的著名皇帝?A. 康熙B. 雍正C. 乾隆D. 嘉庆答案:ABC9. 以下哪些是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BCD10. 以下哪些是五四运动的口号?A.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 “打倒列强,除军阀”C. “废除二十一条”D. “还我青岛”答案:ACD三、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阅读以下材料:“今诸生学成,皆欲求进,咸以朝廷为荣,而不以山泽为高,此其所以异于先儒之徒,为有实学也。
”请回答:(1)这段话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教育观念?(2)这种教育观念的出现,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1)这段话反映了宋朝的教育观念。
(2)这种教育观念的出现,促进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使得更多的平民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发展。
中国历史精编模拟测试(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1.“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大自然的规则。
人类总是在不断与自然适应的过程中发展前行。
下列生活技术中,明显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的是()
A.制造工具B.使用火C.缝制衣服D.种植作物
2.距今约五六千年前,活动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米饭C.小米D.玉米
3.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就是指被称为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他是()
A.黄帝B.炎帝C.大禹D.秦始皇
4.传说时代的“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群众同甘共苦,治理洪水的英雄是()
A.尧B.舜C.禹D.启
5.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朝、禹B.夏朝、启C.商朝、汤D.商朝、武王
6.我国古代的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开始于()
A.尧传位给舜B.舜传位给禹C.禹传位给启D.商汤灭夏
7、西周时,周王通过()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
A.世袭制B.分封制C.禅让制D.郡县制
8.《论语》记载“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中所指春秋时第一位霸主是()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
9.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B.实行商鞅变法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D.牛耕得到推广10.公元前260年,秦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多万人,从此,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
这场战争是()
A.马陵之战B.桂陵之战C.长平之战D.城濮之战
11.秦王赢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灭掉东方六国,统一天下的时间是()
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230年D.公元前220年
12.下列货币中,哪一种是秦朝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
A B C D
1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是
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刘秀D.曹操
14.观察下图路线,这条骆驼商队经过的通道最早开通于我国哪一朝代()
A.秦朝B.西汉C.东汉D.唐朝
15.杜甫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说的政治家是()
A.曹操B.诸葛亮C.刘备D.孙权
16.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最重要作用的一次著名战役是()
A.长平之战B.淝水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开发,其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江南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地理条件
B、北方人迁移到江南,带去劳动力和生产技术
C、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D、江南地区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18.在古代史上提倡使用汉语,穿汉服,用汉姓等措施的一次著名改革是()A.商汤改革B.管仲改革C.商鞅变法D.孝文帝改革
19.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下列朝代属于统一的王朝有()
①秦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⑤东晋⑥北魏
A.①②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⑥D.①②③④
20.最能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特点的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诸侯纷争与社会变革
C.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发展D.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1.识图题
观察下图,提取下列历史信息:
①下图反映的朝代是
它的都城是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西起,东至。
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北方族的南侵。
③图中告诉我们,该朝代在地方实行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是。
22.历史典故对对碰
你知道吗?你们在幼儿时或小学里听说过许多美好动听的成语、典故,其实有很多都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出现过。
留心收集,或许对你有用。
请将下列成语典故按不同时期归类。
将序号填入相应横线上。
⑴钻木取火⑵“三过家门而不入”⑶围魏救赵⑷约法三章
⑸四面楚歌⑹朝秦暮楚⑺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⑻退避三舍
⑼破釜沉舟⑽卧薪尝胆⑾三顾茅庐⑿草木皆兵⒀闻鸡起舞
⒁纸上谈兵⒂鸿门宴⒃揭竿斩木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⒅投笔从戎⒆七擒孟获⒇火烧连营
A:远古时期
B:夏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3.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中国朝代歌节选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西东晋,南朝北朝是对头。
…………
读上述“朝代歌”,回答:
①请用简要语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最主要的社会特点。
②说出歌中包含的统一封建王朝的名称。
③选择这一历史时期你最崇拜的一位历史人物,并简述他的主要事迹。
材料二
秦国是战国后期的一个东方强国。
秦军向东进攻,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
秦军不断挑战,廉颇坚守不出,双方长期相持。
秦军散布廉颇要降秦的谣言,赵王果然上当,派赵括代替廉颇。
赵括只会说空话,没有实战经验,轻敌出击。
结果,秦将白起设伏兵把赵军围困起来,截断赵军粮道。
赵军被围困46天,粮尽援绝,拼死突围。
结果,赵括被射死,赵军向秦军投降。
请回答:④上述材料中关于赵括的一个成语典故是什么?什么意思?
⑤此战役中,廉颇坚守不出,赵括则轻敌出击,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作战想法。
⑥这则故事对我们青少年有何启发意义?
24.简答题
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 这种事例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比比皆是。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请从中国古代史中任选一方面,举例说明你的道理。
1、B
2、C
3、A
4、
5、C
6、B
7、C
8、B
9、A 10、B 11、C 12、B 13、D 14、
A 15、
B 16、B 17、D 18、D 19、D 20、D
非选择题:21:秦朝、咸阳,陇西、辽东,匈奴;郡县制22:A远古时期:⑴⑵B夏商周时期:⑶⑹⑺⑻⑽⒁C秦汉时期:⑷⑸⑼⒂⒃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⑾⑿⒀⒄⒅⒆⒇23:①战争频繁,社会动乱。
②统一的封建王朝有秦朝、西汉、东汉、西晋。
③历史人物很多,帝王、杰出人物等,学生可任选其一,简要介绍其主要事迹即可。
④纸上谈兵,指在文字上谈用兵策略,比喻不联系实际情况,发空议论。
⑤廉颇:敌强我弱,不能轻敌;赵括:自以为兵力强大,敌人不堪一击。
⑥启发:任何事情都要注重实际情况,凡事要认真分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24:同意。
其理由可任选一角度简要论述即可。
如夏亡商兴、商亡东周兴盛、秦亡汉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