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涵洞病害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01.39 KB
- 文档页数:1
涵洞病害处置施工方案涵洞是道路上的重要交通构筑物,它承载着交通运输的重任。
但是,长期使用导致的老化、自然灾害等原因都会使涵洞出现病害,严重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安全和通畅。
本文将介绍如何有效地处理涵洞病害。
病害的分类涵洞病害一般分为以下几类:1.渗漏病害:涵洞渗漏是指在涵洞内部出现漏水现象。
渗漏可能是由于涵洞的构造缺陷、施工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2.崩落病害:涵洞崩落是指涵洞结构失效导致的洞体在一定程度上坍塌,或者是洞体局部冲刷等现象。
3.开裂病害:涵洞开裂是指涵洞内的墙体或顶板出现裂缝,严重影响涵洞的强度和稳定性。
4.腐蚀病害:涵洞结构材料可能遭受化学等腐蚀作用,使其产生明显的表面锈蚀、腐蚀等现象。
病害的处置针对不同种类的涵洞病害,还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置方式。
渗漏病害治理涵洞渗漏的施工方案有:1.锤击止水:在漏点位置,采用小型手持钻机,对渗漏点进行处理,并用特制止水锤敲击特定区域使其达到止水目的。
2.显微注浆:在涵洞表面,找出泥深5毫米左右的密实处,才能够施行显微注浆。
钻孔深度为90度孔口倾斜60毫米左右,注浆按一定流道施行。
3.低压注水:在涵洞表面,利用低压注浆阀门,使水泥砂浆在漏点处慢慢渗透,形成一层半固态结构,达到闭合渗漏目的。
崩落病害治理涵洞崩落的施工方案有:1.混凝土补强:对严重崩落点进行挖掉松散地层,清理裂隙和空腔,再混合水泥、沙子、石子按比例制成砼块,将混凝土砼块按层置放,再采用一种专用塑料支承,加固整个结构。
2.外加拉杆加固:在涵洞内受力较为集中位置安装拉杆进行加固,保证涵洞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恢复其正常使用功能。
开裂病害治理涵洞开裂的施工方案有:1.声波充填:在涵洞墙面清理后对裂缝进行粘结加固,再使用声波充填机将胶粘液与空气混合喷入裂缝中,达到填补裂缝效果。
2.桥架撑杆加固:在涵洞上部进行加固处理,将桥架撑杆按界面装置的角度设置成功能,增加涵洞的自重并提高其抗震性能。
腐蚀病害治理涵洞腐蚀的施工方案有:1.清除腐蚀部分:将有腐蚀的钢筋进行清除,切除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损伤正常钢筋的表面;2.表面处理:对切除后的钢筋进行表面混凝土清理,防锈处理,使钢筋表面清晰无锈蚀;3.钢筋补焊:使用焊接方式,将补焊钢筋与原有钢筋焊接在一起;4.再次涂覆环氧防腐漆:使用涂刷、喷涂或浸涂等方式,再次对涵洞进行防腐处置。
高速公路涵洞常见病害及解决措施摘要:高速公路涵洞在公路运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因受到自然沉降,环境侵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病害,不光影响涵洞的正常功能发挥,还对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这就需要对病害及时进行解决和处理,才能有效保证公路结构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使公路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
因此需要加强病害成因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更有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涵洞;病害;解决措施引言目前公路基础建设得到飞速发展,同时高速公路建设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其中高速中的涵洞不光发挥着重要的排水泄洪作用同时也兼顾通车过人的作用,是公路运营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长期受到地质环境、自然气候、水流等因素的影响,极容易出现裂纹、变形、倾斜等病害,对公路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所以对常见病害的成因加强分析,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对病害防治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一、高速公路涵洞常见病害分析在高速公路中,涵洞主要发挥着排泄洪水的作用,为了确保公路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在设计荷载范围内不会出现位移和变形,病害防治就显得及其重要,才能在自然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耐久性[1]。
在实际公路运营中,涵洞长期处于行车荷载、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等诸多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容易出现以下常见病害:(一)结构稳定性病害影响涵洞结构稳定性病害主要有:顶部出现渗漏、横向、纵向裂缝或变形;两侧出现渗漏、变形、开裂或倾斜的现象;沉降缝出现错位、裂开或填料脱落的现象;底部铺砌出现沉降或破损;基础受到严重冲刷;洞口翼墙、端墙倾斜或开裂。
某高速K11+162段涵洞出现变形涵洞因时间等因素影响引起的垮塌现象(二)功能病害影响涵洞功能的病害主要有:通道净空间不足,使正常通行受到影响;底部铺砌杂物、淤泥等堆积,对正常泄洪能力造成影响;洞口因杂物或植被堆积,使排水能力受到影响;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空洞、麻面以及露筋等缺陷;结构表面出现勾缝脱落、风化等现象[2]。
涵洞及通道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结构物裂缝裂纹形成原因:(1)水泥安定性不合格(2)没有及时养护(3)混凝土配合比没控制好,搅合不均匀(4)浇筑时振捣不密实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2)加强早期养护(3)对水泥的技术性质加大抽检频率(4)混凝土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2、结构物表面出现冷缝形成原因:下一层浇筑的混凝土已经凝固再浇筑上一层的混凝土防治措施:(1)增加搅拌能力(2)改善浇筑工艺以确保混凝土浇筑间断时间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3、施工缝表面混凝土松散形成原因:(1)凿毛太早(2)施工缝处振捣不密实(3)混凝土配合比没控制好,搅拌不均匀防治措施:(1)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
5Mpa以上时方可凿毛(2)混凝土浇筑工序中,严格控制好施工缝处振捣工艺(3)控制好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4、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孔洞形成原因:(1)混凝土集料级配差(2)混凝土浇筑时漏振(3)混凝土的坍落度没严格控制(4)混凝土产生离析(5)混凝土拌合时间不够,混凝土不均匀防治措施:(1)确保良好的集料级配(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插入振动器的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
5倍,与侧模应保持5~10cm 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的深度(3)表面振捣器移位应能覆盖已振实部分。
(4)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对于采用插入式及附着式振捣器施工不宜超过300mm(5)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搅拌时间,在浇筑过程中,控制好混凝土的下料高度5、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形成原因:(1)模板周转次数较多,表面不平整(2)模板刚度不够而造成变形(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支撑没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引起局部变形防治措施:(1)采用平整度好,刚度符合要求的模板.(2)在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模板和支撑是否牢固,如有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6、拉条螺丝处外观较差形成原因:处理方法不当防治措施:应先凿除钢筋周围直径4~5cm、深2~3cm的水泥混凝土后割除钢筋,再修补。
涵洞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一、设计阶段1.设计不合理涵洞工程设计不合理是导致质量通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些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未考虑到地质情况、水文水利等因素,导致涵洞结构不合理,承载能力不足,容易出现结构变形和甚至倒塌的情况。
防治方案:设计师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地质情况、水文水利等因素,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确保涵洞工程的安全稳定。
2.设计变更频繁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也是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
设计变更会导致施工方案的调整,工序的变更,会增加工程的施工难度,增加施工风险,影响工程质量。
防治方案:在设计阶段严格把关,减少设计变更的频率,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避免对涵洞工程施工带来负面影响。
二、施工阶段1.施工工艺不严谨施工工艺不严谨是导致涵洞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或者是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高,导致了施工工艺不严谨,施工工序不规范,从而影响了涵洞工程的质量。
防治方案: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严格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施工工艺,确保施工工序规范,施工质量可控。
2.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涵洞工程的施工质量。
一些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对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理解不够,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
防治方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考核,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
三、材料1.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质量不过关是导致涵洞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或者是为了追求利润,采用了一些低质量的材料,导致涵洞工程的质量出现了问题。
防治方案:严格执行材料的质量标准,加强对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监督,杜绝使用低质量的材料,确保涵洞工程的质量。
2.材料储存不当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对材料的储存不够重视,导致了材料的损坏、腐蚀等情况,从而影响了涵洞工程的质量。
防治方案:加强对材料的储存管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材料的储存,确保材料的完好无损。
公路涵洞病害成因分析与防治摘要:涵洞作为公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常见病害,为使涵洞能够正常发挥其作用,增加其使用寿命,建议在设计、施工和养护各个环节中,按照相应规范设计、施工和养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处理病害,共同努力保证涵洞安全,提高涵洞工程质量,确保公路路基稳定。
关键词:公路涵洞;病害成因;质量控制Abstrac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ghway culvert,in the process of long-term use will produce some common diseases,in order to make the culvert to normal play its role,increase its service life,in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of various sectors,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rresponding norms for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and actively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of prevention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to ensure safety,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gineering culverts,culverts,ensure highway subgrade stability.Key words:highway culvert; cause of disease; quality control1公路涵洞病害成因1.1设计问题公路涵洞结构设计方面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涵洞类型选择不当,各种地形水文资料适应不一样的涵洞类型;(2)涵洞钢筋数量、配置和混凝土强度选择不当;(3)在涵洞洞口出口处的铺砌面不按实际情况铺筑,没有超过翼墙的尾端,并且在排水渠底部和隔水外墙之间没有进行有效加固,导致水流对铺砌面和涵洞底部冲刷严重;(4)公路涵洞节与节之间的对接设计不当,导致对接不上、对接偏差、侧移而发生错台;(5)翼墙和端墙背面坡度设计不当,导致翼墙或端墙出现外倾现象;(6)翼墙或端墙的厚度设计不当,如厚度过小导致墙体自重较轻引发坍塌现象;(7)墙体基础设计埋深不够,在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山区高原地区的冻土深度或者水流冲刷,会对墙体造成破坏。
涵洞常见的病害问题以及加固方法分别是什么?涵洞问题是在农田水利上常见的问题,如果涵洞在建造期间使用的施工材料不过关,涵洞使用几年之后就会暴露出多种质量问题,最为常见的是涵洞漏水、混凝土开裂等问题。
涵洞本来起着通水排水的作用,为农业种植带来了便利性,一旦涵洞的质量出现了问题,影响了农田的用水,会影响到庄稼的产量,进而降低庄稼为农民带来的经济收入,从而影响到农民的生活质量。
今天咱们大家一起看看涵洞常见的病害问题是什么以及涵洞加固方法有什么?一、涵洞常见的病害问题有什么?1、混凝土风化、露筋如果涵洞在施工期间,质量不达标,涵洞会存在多种质量问题,多会表现为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达标,如果涵洞常年使用却不及时进行维修,表层混凝土容易风化,造成钢筋外露,从而被腐蚀。
2、防水层失效,涵洞漏水涵洞盖板的防水层被破坏后,涵洞将会漏水,尤其是阴雨天气,漏水现象较为严重,过多的水源会流入到农田和公路上,严重的话会淹没庄稼,造成交通出行障碍。
3、混凝土离析由于环境被污染的问题,现在的雨水的酸性较强,很多地方的雨水经过测定已经证实是酸雨,而且空气中以及雨水中也存在大量的氯盐成分,会和涵洞的碱性材料发生反应,从而被腐蚀,加快混凝土离析的速度。
二、涵洞加固常用的方法有哪些?1、钢筋混凝土加固方法该种加固方法主要是针对钢筋外露被腐蚀的涵洞,对于已经锈蚀的钢筋要对其进行除锈处理,如果锈蚀现象严重,需要对钢筋进行替换,另外可以将已经风化的混凝土表层开凿成V字型,清洁干净后,填充新的混凝土。
2、碳纤维加固方法碳纤维加固方法主要是针对存在盖板质量问题的涵洞,和其他加固方法相比,碳纤维加固材料自重较轻,不会增加涵洞的承载负担,同时碳纤维加固施工的单位成本经济性更强,且应用面也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