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热解与气化
- 格式:ppt
- 大小:3.43 MB
- 文档页数:86
气化的概念与形式气化是指将固体或液体物质转化为气体的过程。
在气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从而使物质由固态或液态转变为气态。
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转化过程,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化工工艺、环境保护等领域。
气化的形式主要有燃烧气化、热解气化、氧气气化和化学气化等。
1. 燃烧气化:燃烧气化是指将固体或液体燃料与氧气进行反应,产生高温和高压的气体。
燃烧气化是一种常见的气化形式,广泛应用于能源生产和工业生产中。
例如,煤炭气化就是一种燃烧气化的过程,通过将煤炭与氧气反应,产生一种富含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气体,可以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
2. 热解气化:热解气化是指将固体或液体物质在高温下分解为气体的过程。
在热解气化过程中,物质的化学键被断裂,产生大量的气体。
热解气化常用于生物质气化和废物处理等领域。
例如,生物质气化是一种将生物质材料(如木材、秸秆等)在高温下分解为气体的过程,产生的气体可以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
3. 氧气气化:氧气气化是指将固体或液体物质与纯氧气进行反应,产生气体的过程。
与燃烧气化不同,氧气气化不需要外部供应燃料,而是通过与氧气反应来产生气体。
氧气气化常用于高温炉燃烧、金属冶炼等领域。
例如,铁矿石还原是一种将铁矿石与纯氧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气化过程。
4. 化学气化:化学气化是指将固体或液体物质与化学试剂进行反应,产生气体的过程。
化学气化常用于化工工艺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水煤气化是一种将煤炭与水蒸气反应,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气化过程,可以用作燃料或化工原料。
总之,气化是一种将固体或液体物质转化为气体的过程,常见的气化形式包括燃烧气化、热解气化、氧气气化和化学气化等。
这些气化形式在能源生产、化工工艺、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热解法处理抗生素发酵残渣的研究初探焦永刚;马长捷;李敏霞【摘要】将热解气化技术引入抗生素发酵残渣的资源化处理,通过小型外热式固定床实验台,对抗生素发酵残渣进行了热解实验研究,研究主要针对不同的热解终温,目的是弄清热解过程的规律、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的影响,以及热解终温和产气量及气体成分之间的关系.【期刊名称】《工业安全与环保》【年(卷),期】2011(037)005【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热解;发酵残渣;外热式;气化【作者】焦永刚;马长捷;李敏霞【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系,石家庄,050043;石家庄铁道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系,石家庄,050043;石家庄铁道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系,石家庄,050043【正文语种】中文抗生素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发酵工序产生的菌丝废渣(菌丝体和蛋白质),过滤、提取分离、精制脱色等工序产生的废弃树脂、废活性炭,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物(格栅截留物、污泥)。
其中菌丝废渣中的主要物质是未被利用的抗生素培养基和细胞物质以及无机助滤剂等,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同时含有一定的残留抗生素效价。
过去一直采用干燥加工处理后作为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抗生素菌渣用于饲料途径引起的争议,从2002年8月份起,国务院、国家最高法院等政府有关部门已开始禁止将抗生素菌渣用作饲料或饲料添加剂。
目前,对菌丝废渣的处理还在寻求妥善的处置途径。
热解气化技术是近几年来世界各国为解决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二恶英类毒性物质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
热解技术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加热有机物,使有机物的大分子裂解成为小分子直到变为气体,从而获得可燃气体以及少量油品的技术。
目前被广泛认为是21世纪的新型固废处理技术[1]。
1.1 实验材料热解材料来自石家庄某抗生素生产企业的发酵废渣,该厂主要生产盐酸林可霉素原料药及硫酸庆大霉素原料药,本实验选取硫酸庆大霉素生产工艺中的发酵残渣,硫酸庆大霉素发酵原料主要是玉米粉。
3.2 热解气化处理技术废水污泥在热解气化过程中将经历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在缺氧性、有蒸汽参与的还原性气氛条件下污泥将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如表4所示)。
表4: 污泥在热解气化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式处理过程中的热行为C(燃料中的碳)+ O2 →CO2 + 热量放热C + H2O(蒸汽)→CO + H2吸热C + CO2 →2CO吸热C + 2H2 →CH4放热CO + H2O →CO2 + H2放热CO + 3H2 →CH4 + H2O放热污泥的热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干燥期;二,热解期;三,需热(气化反应)期。
在干燥阶段,污泥中的水分以蒸汽形态脱离污泥相,根据所采用的热解气化装置类型的不同,在干燥阶段干污泥的产率从85%到93%(占绝干污泥的比率)不等(资料来源:Furness and Hoggett, 2000),干燥阶段的操作温度约为150℃(302℉);污泥干燥完成后,其温度即被提高到400℃(752℉),进入到热解反应阶段;在最后一个阶段,热解产生的可冷凝气相产物和不凝性气相产物以及热解焦产物发生气化反应(需热阶段),热解产物被氧化、然后再被还原,并被转化为焦渣块、蒸汽、焦油及气体产物。
污泥的氧化反应剂为二次送入炉中的、经过化学式量计算并计量过的氧气。
在气化阶段,炉膛的操作温度范围在800到1400℃(1472至2552℉)之间,为了维持气化反应所需的温度,需补充加入煤炭或石油焦做为辅助燃料。
需热期之后,从炉中引出的高温合成原料气体可采用水、泥浆和/或冷的循环合成气进行急冷降温处理,在进行除尘处理之前也许还需要对合成原料气再进行一次冷却处理,此时可采用热交换器(安装于合成气冷却装置系统内)。
当采用水喷淋法除尘方式时,颗粒物被水捕集,然后对含尘水进行过滤处理;也可以采用干式滤尘器或热气体过滤器来除去合成气中的颗粒物。
合成气在被冷却的过程中,若温度降到水的露点以下时,合成气中的水分即会发生凝结;洗涤器和合成气冷却装置中排出的水中肯定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气体成分(如氨、氰氢酸、氯化氢、硫化氢等)。
酞菁钴的气化温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酞菁钴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金属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光电材料、催化剂等。
其气化温度是指在升温过程中,酞菁钴从固相转化为气相的温度。
了解酞菁钴的气化温度对于调控其热稳定性以及在高温反应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酞菁钴的气化温度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性质、气化反应过程以及影响气化温度的因素,旨在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有机金属材料的特性,为其未来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酞菁钴的气化温度进行介绍,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重点讨论酞菁钴的性质、气化反应过程以及影响气化温度的因素。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酞菁钴气化温度的特点,展望其应用前景,并得出结论。
通过这种结构,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酞菁钴的气化温度及其相关特性。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酞菁钴的气化温度,通过分析酞菁钴的性质、气化反应过程以及影响气化温度的因素,揭示其气化温度的特点。
深入研究酞菁钴气化温度的相关知识,对于推动酞菁钴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展望酞菁钴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酞菁钴气化温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酞菁钴的性质酞菁钴是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是一种具有深蓝色的天然色素。
它具有以下主要性质:1. 稳定性:酞菁钴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分解或失去颜色。
2. 光学性质:酞菁钴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质,可以吸收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光线,并在吸收光后产生电子激发。
3. 磁性:酞菁钴具有一定的磁性,在外加磁场下会呈现出一定的磁化行为。
4. 良好的导电性:酞菁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导电膜。
5. 化学稳定性:在一定条件下,酞菁钴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氧化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影响。
煤热解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煤热解反应是指煤在高温下失去结晶水和挥发分解的过程,是煤的直接转化过程之一。
煤热解反应途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热解分解反应,一种是热解气化反应。
煤热解反应主要受煤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的影响,因此影响因素非常多。
下面将详细介绍煤热解反应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煤热解反应过程1. 煤热解分解反应从化学反应上看,热解过程主要包括挥发分解和固相炭化两个反应过程。
煤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气体和炭质残渣。
在这个过程中,煤的结构和化学成分将发生变化。
挥发分解是指煤在高温下失去挥发分子,如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乙烷、苯等。
挥发分解是热解反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煤热解反应的初级过程。
固相炭化是指挥发分解后的残渣进一步失去挥发分子,形成固体碳。
在煤热解分解反应中,固相炭化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直接影响到煤的炭化程度和炭产率。
煤热解气化反应是指煤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可燃气体的反应。
煤热解气化反应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干燥气化,一种是干馏气化。
干燥气化是指煤中的水分在高温下挥发出去,煤的有机物质则发生气化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可燃气体。
这两种类型的气化反应共同构成了煤热解气化反应,是煤直接气化的重要途径。
二、影响煤热解反应的因素1. 煤的性质煤的性质对煤热解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煤的挥发分是煤热解反应最主要的产物,所以煤的挥发分含量对煤热解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常来说,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煤热解反应活性较大,气化性能较好。
煤的结构和成分也会影响煤热解反应。
不同类型的煤(例如烟煤、褐煤、石煤等)在热解过程中产物组成和气化特性都有所不同。
2. 反应条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气氛是影响煤热解反应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较高的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煤的活化程度和产气率,但过高的温度则会导致气化产物的结构复杂化,使气化产物分布不均匀。
反应时间对煤热解反应也有着影响。
过短的反应时间会使煤热解不完全,气化产物的产率不高;而过长的反应时间则会导致过煤化,产气速率下降。
木材热解和气化的研究进展学院:材料科学与艺术设计专业: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姓名:靳久哲学号: 20122070171 木材热解热解是一种将生物质转化为高品位工业品、能源和化学品的高效转化技术[1]。
热解可以通过快速裂解把70%的生物质能转化为液体生物油,也可通过气化将75%的生物质能转化到可燃气体。
热解是在不向反应器内通入O2、H2O或空气的条件下,间接加热使木材发生热化学分解。
在人类文明的初期,热解已经得到利用。
在古埃及,通过木材的干馏来制取焦油和熏香或用于尸体防腐剂的焦木酸。
在18世纪木材热解生产焦炭是主要的工业,是在化石燃料被开发利用前,工业革命所利用的主要燃料。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木材干馏仍然用于生产可溶性焦炭、沥青、碳酸和一些非冷凝气体用于加热自用锅炉。
到20世纪30年代,由于石油工业的兴起和低价衍生产品的出现,木材干馏才逐渐衰落。
然而至今木柴热解制取焦炭仍广为采用[2]。
1.1快速热解液化快速热解是一种高温处理过程,它采用超高加热速率(102-104K/s)、超短产物停留时间(0.2-3.0s)及适中的裂解温度,使木材中的有机高聚物分子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迅速断裂为短链分子,使焦炭和产气降到最低限度, 通过热化学的方法,将原料直接裂解为粗油,最大限度获得液体产品(生物油)。
快速热解反应可概括为,木材经快速热解得到生物油、炭和气体[3]。
与传统的热解工艺相比,快速热解液化的必备特征包括: 1)非常高的加热和传热速率,因此通常要求进料粒度较细;2)气相反应温度约在500℃,蒸汽停留时间少于2s;3)对热解蒸汽采取骤冷处理[4]。
1.2催化热解目前,催化热解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
在秸秆中添加催化剂碳酸钠能使半纤维素的主要热解区间向低温区移动。
催化剂对木质素的影响最为显著,其DTG 曲线由无催化剂时的单峰变为一大一小两个峰,主要热解区间向低温区移动较大,转化率也有所提高[5]。
FundaAtes等[6]研究了不同催化剂对生物质快速热解的影响。
气化炉的原理气化炉是一种用于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设备,它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气化炉的原理是通过高温和缺氧条件下,使固体燃料发生热解和气化反应,从而产生可燃气体。
下面将详细介绍气化炉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气化炉的原理基于热解和气化两种基本反应。
热解是指在高温条件下,固体燃料发生热分解,生成气体、液体和固体产物的过程。
而气化是指在缺氧条件下,固体燃料与气化剂(通常是空气或蒸汽)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气体的过程。
这两种反应共同作用于气化炉中,使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
其次,气化炉的原理涉及到燃料的选择和预处理。
在气化炉中,常用的固体燃料包括木材、秸秆、煤炭等。
这些燃料在进入气化炉之前,通常需要经过颗粒度调整、干燥和预热等预处理过程,以便提高气化效率和降低能耗。
再次,气化炉的原理还涉及到气化剂的选择和控制。
气化剂在气化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是空气、蒸汽、二氧化碳等。
不同的气化剂对气化反应的影响有所不同,因此在气化炉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燃料的特性和气化产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气化剂,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控制和调节。
最后,气化炉的原理还涉及到温度和压力的控制。
在气化炉中,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气化反应速率和产物组成的重要参数。
通常情况下,较高的温度和适当的压力有利于提高气化效率和产物质量。
因此,在气化炉的设计和运行中,需要对温度和压力进行精确的控制,以确保气化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气化炉的原理是基于热解和气化两种基本反应,通过燃料的选择和预处理、气化剂的选择和控制,以及温度和压力的控制,将固体燃料转化为可燃气体。
了解气化炉的原理对于提高气化效率、降低能耗、改善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热解气化原理与技术热解气化是一种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可控制的气体燃料的过程。
通过高温和缺氧条件下的热解反应,有机物质可被分解为具有高热值的气体燃料,其中包括可燃性的气体化合物、液体、固体和灰渣。
这种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能源回收、废物处理和资源再利用等领域。
热解气化的原理是通过加热和化学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
在热解过程中,有机物质在高温下分解并产生大量的气体燃料。
温度是热解过程的关键参数,通常需要在300C至1000C之间控制温度以获得最佳效果。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有机物质开始分解,产生可燃的气体,例如氢气、一氧化碳和甲烷等。
熔融性有机物会转化为液体燃料,而固体性有机物则转化为固体燃料或灰渣。
热解气化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有机物质的转化,包括生物质、煤炭、石油焦等。
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植物废弃物、农作物残渣和木材等。
热解气化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用于发电或取暖等目的。
同样地,煤炭和石油焦也可以通过热解气化技术转化为气体燃料,以替代传统的燃煤发电和工业用途。
热解气化技术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实现。
其中最常见的是直接热解气化和间接热解气化。
直接热解气化是指将有机物质与加热元件接触,通过传热来加热有机物质,并在高温下产生气体燃料。
间接热解气化则是通过将有机物质与热载体接触,使热载体在高温下分解并产生气体燃料。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和适用性,具体的选择取决于不同的应用需求和材料特性。
在热解气化技术中,反应器是其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
反应器的设计和操作对于热解气化过程的效率和产物品质起着重要作用。
反应器通常需要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以减少能量损失并提高能源利用率。
此外,反应器还需要具备高温、高压和耐腐蚀能力,以适应高温和恶劣的反应条件。
现代的热解气化技术还倾向于采用流化床反应器,因为它具有较好的热传导性和混合性,能够提供更高的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的来说,热解气化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可以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气体燃料,用于能源回收、废物处理和资源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