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5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摘要:本文针对广州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进行研究,介绍了该工程超限情况及有针对性的构造加强措施。
采用了satwe和midas两种软件进行结构整体分析,用pkpm进行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及弹性时程分析。
结果表明结构在罕遇地震下处于延性阶段,结构抗震性能满足规范要求。
关键词:超限高层;静力弹塑性分析;弹性时程分析;构造加强措施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research on some exceeding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which locates in guangzhou,is discussed.the code exceeding status and the structural reinforcing measures are introduced.two types of software,satwe and midas,were used for the global analysis,and pkpm was used for pushover analysis and e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structure is in ductile stage under rare earthquake,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can satisfy the code requirements.key words: code exceeding high-rise building;pushover analysis;elastic time-history analysis;structural reinforcing measures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工程概况1.1基本情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用地面积为35525.8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41959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18033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61627平方米。
广州某高层住宅结构超限设计
黄方文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09(0)14
【摘要】高层住宅的功能要求多样,除满足上部住宅合理使用要求外,还需满足底层大空间的商业同途以及地下室停车库的功能要求,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需进行结构抗震设防超限审查.共和西三、四号铁路职工信宅楼就是这类高层建筑,本文通过简要介绍该工程的结构设计情况,对这类建筑的结构设计进行探讨和启示.
【总页数】1页(P53-53)
【作者】黄方文
【作者单位】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广州,5106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1
【相关文献】
1.超高层住宅结构超限设计 [J], 何瑾
2.广州某连体转换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J], 林建雄;徐重人;常磊
3.广州珠江新城誉峰A2、A3栋超高层住宅结构超限设计 [J], 曾立辉;廖耘
4.成都某复杂高层住宅结构抗震超限设计 [J], 薛卫文;孙汉民
5.某超高层住宅结构超限设计 [J], 赵青;裔裕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某高层住宅超限高层结构设计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高层住宅成为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选择。
然而,当建筑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结构设计就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该项目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座位于广州市中心的高层住宅,总高度超过了规范规定的限值,属于超限高层结构。
建筑主体采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广州地处地震多发区,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通过对场地地震安全性的评估,确定了合理的地震动参数。
同时,采用了多种抗震分析方法,如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等,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评估。
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剪力墙的布置经过了精心优化,不仅保证了结构的整体刚度,还有效地控制了结构的扭转效应。
框架柱和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也经过了严格的计算和设计,以满足承载能力和变形要求。
除了抗震设计,风荷载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广州地区常年受到季风的影响,风荷载较大。
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确定了建筑表面的风压力分布,并据此进行了结构的抗风设计。
在设计中,加强了建筑的外围结构,提高了其抗风能力,确保在大风天气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在基础设计方面,由于建筑高度较高,上部结构传递给基础的荷载较大。
经过对地质条件的详细勘察和分析,选用了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或筏板基础,以保证基础能够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并有效地控制基础的沉降。
在材料的选择上,使用了高强度的钢材和高性能的混凝土,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对钢材和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检测,确保材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在结构计算和分析中,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技术。
这些软件能够准确地模拟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然而,软件计算结果并不是唯一的依据,还需要结合工程经验和规范要求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珠江新城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广州珠江新城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针对本项目超限情况,提出相应的技术解决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 :超限高层;性能设计;超B级高度;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跨层柱[Abstract ]: This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e Guangzhou Pearl River Metro a high-rise structure design and analysis, aimed at the limit condition,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 tall; performance design; super B height; irregular torsion; discontinuous floor; cross layer column1 工程概况珠江新城商务区某超限项目地下4层,地上35层,首、二层为商业裙房,标准层平面尺寸23.75~28.5m x60m,塔楼建筑面积约41300 m2;首层层高8m,二层层高6m,标准层和避难层层高4.2m,顶层为办公会议空间,层高8.4m,主体结构屋面标高156.8米(建筑机房屋面163.8m,构架顶高度为171.4m),高宽比6.9。
该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7°,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II类。
根据抗震设防分类标准,本工程属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多遇水平地震影响系数采用抗规规范谱和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谱的最大值0.084,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影响系数采用规范谱。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 基本结构布置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建筑中部左侧楼梯、电梯位置设置剪力墙筒体,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整体性良好;首层夹层和顶层办公会议空间局部做框架梁但无楼板的结构架空层;塔楼主要结构布置平面详塔楼剖面图和标准层(a)和(b),标准层每4层设置一个完整平面(如标准层a),其它3层局部楼板开大洞(如标准层b);塔楼板厚一般为100mm,标准层平面洞口周边(阴影部分)楼板加强,采用140mm;主要框架梁尺寸为300~500x800,主要次梁尺寸为250x700,主要框架柱截面尺寸为1500x2600~800x800,剪力墙厚600~200mm;全楼竖向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C60~C30,梁板为C30。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重难点分析城市对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逐渐提升,不仅要求实用与美观共存,更要满足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居住环境的要求。
因此,为满足居民与经济发展对建筑的要求,产生了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仅可以节约土地空间,更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线,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
标签: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重难点为满足城市化发展对建筑结构设计的需求,本文针对新时期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难点进行主要分析,以促进城市超限高层建筑效率,满足城市人口的迫切需求,从而提高城市化发展进程。
1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概述在高层建筑中,抗侧力结构体系的选择与组成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考虑及决策重点。
当抗侧力体系决定后,水平构件体系的大格局便已确定,当然楼盖布置的细节也可再进一步进行推敲,因其其也有可能会反过来对抗侧力体系产生影响。
目前应用于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1框架结构。
其基本组成构件为梁与柱,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较为灵活,结构受力简洁而清晰,施工也较为方便;且在抗震设计中,其延性较好,耗能能力也较强,因此,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通常使用的柱网间为5-9m,而当采用预应力和钢骨混凝土的结构时,柱距大于等于15。
如果建筑物较高时,应该考虑建筑结构设计的主控因素(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缺点是抗侧刚度较弱,所以需要设计较大截面的梁、柱才能满足变形要求,这样会影响建筑的使用空间;另一个考虑对象是非结构构件的填充墙,其变形性能比框架差很远,且框架结构变形较大时,容易损坏。
1.2剪力墙结构。
其最大特点就是抗侧刚度大和承载力高。
一般而言,布置合理的剪力墙结构,会有较强的抗震和抗风能力。
在众多大地震中,剪力墙结构出现破坏的较少,表现出了其良好的抗震性能。
而其缺点则是自重大和刚性大以及延性差,并且对水平荷载也只能“硬碰硬”,所以剪力墙结构的周期较短,地震惯性力也较大。
剪力墙的间距一般较小,为3-8m,因此,其平面布置不够灵活,建筑空间受限制。
某超限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设计与优化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广州某高层综合楼的超限设计,文中首先描述了该工程的超限情况及相应的结构设计思路,在理论分析与概念设计的前提下,采用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通过不同软件对比分析并验算结构的整体性与合理性。
针对设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优化结构,最终达到超限设计要求,通过超限审查。
关键词:超限结构抗震设计性能目标优化措施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a high-rise building of guangzhou off-gauge design, this paper first describes the projec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off-gauge corresponding design thinking, in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concept design, under the premise of the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buildings aseismic method, through different software contrast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integrity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the design process for the problems found in mak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optimize the structure, achieve finally overrun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rough the off-gauge review. keywords: overrun structure seismic design performance objective optimiz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52.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市中山一路,建筑用地面积4930m2,总建筑面积为16687m2,地上11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为42.00米。
广州白云某超高层住宅楼超限分析摘要: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楼高46层,标准层层高为3米,第16层、32层为避难层,层高为3.9米,建筑总高度为147.20m。
文章通过对结构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分别从多遇地震及风荷载计算、中震抗震性能目标验算、大震弹塑性分析、楼板应力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计算,从而保证结构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性能水准要求。
关键词:抗震设计;弹塑性分析;楼板应力分析引言:本项目坐落于广州市白云区,其中B2、C1栋为46层,标准层层高为3m,第16层、32层为避难层,层高为3.9m,建筑总高度为147.20m;B4、C3栋为39层,住宅层高为3m,商业层高为5m,第9层、25层为避难层,层高为3.9m,建筑总高度为135.20m。
根据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结构类型、超限情况和不规则性,按照《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第3.11节的相关内容,设定本结构的抗震性能目标为性能C,即中震构件满足性能水准3,大震构件满足性能水准4。
本文仅举B2栋的抗震设计为例作为分析探讨。
1多遇地震及风荷载计算采用北京盈建科软件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YJK软件,进行弹性多遇地震及风荷载下的整体计算分析。
并用ETABS软件进行校核对比分析,B2栋弹性分析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 弹性反应谱计算主要结果汇总表由表 1.1 可知,YJK和ETABS两款软件计算的指标结果基本一致,结构各项指标均满足《高规》限值要求,说明建立的力学模型合理可靠,分析结果可信,结构设计合理。
根据YJK计算结果显示,B2栋X向最大值为1.27,出现在第6层,对应层间位移角为1/2251,其余层层间位移比均小于1.4;Y向最大值为1.32,出现在第5层,对应层间位移角为1/3300,其余层层间位移比均小于限值1.4。
如下图1.1所示:X向Y向根据时程作用下的结构底部剪力与规范反应谱作用下的底部剪力对比(见表1.2),可见每条波的底部剪力均不小于反应谱法的65%且不大于135%,7条波的底部剪力平均值不小于反应谱法的80%且不大于120%,满足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DBJ 15-92-2013)第4.3.5条的要求。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实例作者:何建荣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7年第06期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广州某超限高层建筑的基础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分析、构造措施等来论述。
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计算分析中图分类号:TU97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24(2017)06—0079—02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广州大道西侧,寺右南二街与寺右南二巷交汇处东北角,总建筑面积约6.55万m2,其中地上46层,地下4层,地面以上高度为175.1m。
塔楼采用首层转换的部分框支一剪.力墙结构体系;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Ⅱ类场地,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性能目标为C级。
本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为甲级。
2结构的超限类型和程度根据《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2015年版)、《广东省超限层筑工程抗震专项审查实施细则》(2016年版),工程的超限情况如下:结构类型符合现行规范的适用范围,高度超过“广东省超限审查细则表一”规定限值,属于超B级高度;存在“广东省超限审查细则表二”所列不规则项的“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构件不连续”等2.5项不规则,不规则项小于3项,不超限;存在“广东省超限审查细则表四”所列不规则项0项。
综上所述:该项目属于超B级高度的超限高层建筑。
3结构布置根据建筑物的总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的用途等情况,部分结构竖向构件不能上下贯通,本工程采用部分框支剪力墙体系,在二层楼面进行转换,由此保证上部剪力墙能符合住宅户型布置,同时兼顾下部裙楼、地下室的商业及停车场功能设置。
转换层布置图如下图1所示:图l转换层结构布置平面图本项目设有四层地下室,根据建筑功能使用、防水要求,地下室不设缝;在塔楼区域南北两侧各设置一条沉降后浇带,并在塔楼范围外,东西侧各增设一条后浇带,同时拟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以减少由于混凝土后期收缩及温度效应引起的混凝土构件可见裂缝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