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蔬菜节水灌溉技术
- 格式:docx
- 大小:15.69 KB
- 文档页数:3
大棚栽培技术的浇灌与水分管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大棚栽培技术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大棚栽培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浇灌与水分管理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大棚栽培技术的浇灌与水分管理的关键要点和策略。
一、了解作物的水分需求了解作物的水分需求是进行浇灌与水分管理的首要步骤。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针对不同作物制定相应的浇灌计划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大棚栽培的作物在生长初期和果实膨大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而在成熟期则需适度减少浇水量。
二、合理安排浇水频率与浇水量在确定作物的水分需求后,应合理安排浇水频率和浇水量。
大棚栽培的作物一般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进行浇水,这可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根据作物的水分需求和土壤湿度监测结果,调节浇水频率和浇水量,避免过度浇水或水分不足导致作物生长受阻。
此外,还可以考虑应用定时浇灌系统,通过自动控制技术实现精确的浇水管理。
三、注重土壤水分监测与控制大棚栽培技术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土壤水分的监测与控制。
通过使用土壤水分传感器等先进设备,及时了解土壤的水分状况。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适时进行补充灌溉或调整灌溉量,确保土壤持续适宜的湿度,使作物能够正常生长。
四、注意浇水时间选择大棚栽培的作物一般喜欢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浇水,这样可以避免高温时段的蒸发和作物受热引起的蒸散透失。
在选择浇水时间时,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大棚内部温湿度的变化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浇水时间,以确保作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
五、加强排水与循环利用在大棚栽培中,排水与水分的循环利用也是水分管理的重要方面。
保证排水系统的良好运行,避免因排水不畅导致土壤积水。
同时,可以考虑利用雨水收集系统或处理废水,将排出的水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大棚内部的循环使用,降低对外部水源的依赖。
六、综合管理与技术创新在大棚栽培技术的浇灌与水分管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的管理策略与技术手段。
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在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节水灌溉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节水灌
溉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同时还可
以保持土壤湿度,促进植物生长。
本文将探讨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的
节水灌溉技术,并提出相关建议。
首先,温室大棚的灌溉系统应该选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
例如,滴
灌系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将水滴直接送到植物根部,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用水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微
喷灌、渗漏灌、旋转喷灌等灌溉方式,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水需求合理
选择。
其次,在温室大棚的设计中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需水量,
合理布局灌溉系统。
根据植物需要的水分量和频率,设计合适的灌溉
排水系统,确保每一片土地都能获得适量的水分。
定期检查灌溉系统,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确保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避免浪费。
另外,温室大棚的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结合土壤墒情监测技术。
通
过安装土壤墒情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土壤的湿度和水分含量,及时调
整灌溉系统,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平衡,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总的来说,温室大棚初步设计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至关重要。
选择高
效节水灌溉设备、合理布局灌溉系统、结合土壤墒情监测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浪费,保持土壤湿度平衡,促进植物生长。
希望
相关部门和农业从业者在设计温室大棚时,能够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为农业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大棚栽培技术中的灌溉排水系统优化在大棚栽培技术中,灌溉排水系统的优化对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棚栽培技术中灌溉排水系统的优化方法。
一、灌溉系统的优化在大棚栽培中,有效的灌溉系统可以确保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供应,提高生长效率和产量。
以下是一些灌溉系统的优化方法:1. 集水和储水:合理设计并设置集水和储水设备,如雨水桶和水池,以收集和储存雨水和其他水源,为大棚内的作物提供持续的灌溉。
2. 点滴灌溉:采用点滴灌溉系统,可以将水分直接送达植物根部,减少水分的浪费和蒸发。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病虫害的发生。
3. 定时灌溉: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阶段,设置合理的定时灌溉系统。
避免过多或不足的灌溉,保持土壤湿度的适宜范围。
二、排水系统的优化除了灌溉系统的优化,大棚栽培中的排水系统也非常重要。
一个良好的排水系统可以防止土壤中的积水和植物根部缺氧,提供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排水系统的优化方法:1. 土壤改良:选择透水性良好的土壤和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以改善大棚的排水情况。
在大棚内添加适量的有机物质,如腐熟的堆肥和木屑,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水性。
2. 排水沟和管道:合理设置排水沟和管道,确保排水顺畅。
定期清理和维护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和堵塞。
3. 坡度和坡面处理:大棚内的地面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坡度,使排水顺利流入排水沟或管道。
在坡面上使用透水性好的覆盖物,如河沙或草,可以减少水分的滞留。
三、灌溉排水系统的综合优化为了达到最佳的灌溉排水效果,灌溉和排水系统应该综合优化。
下面是一些建议:1. 灌溉和排水计划:制定合理的灌溉和排水计划,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含量和天气情况来调整灌溉和排水的频率和量。
2. 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自动化技术,如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站,实现灌溉和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这可以提高灌溉和排水的准确性和效率。
3. 营养物质管理:灌溉水中添加适量的营养物质,以满足作物的营养需求,同时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盐分积累和排水水质污染。
近年来,我国大棚温室蔬菜发展很快,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与传统菜地相比,温室是个相对封闭的生产设施,自然降雨不能被直接利用,温室内作物需要的水分完全依靠人工灌溉措施来保证。
调查显示,温室大棚主要采用沟灌、漫灌或喷灌的方式灌溉,部分温室采用较先进的滴灌方式。
这些灌溉方式的最大问题是,地表潮湿,大棚温室内通风不畅,导致棚内空气湿度过大,引发作物病虫害发生蔓延。
为了防治病害,使用大量农药,会给作物增加农药污染,人们食用这类菜果对健康极为不利。
除此之外还存在浪费水、投资大、维护不易等不足。
为此开发出新型微润节水灌溉技术,将半透膜原理引入灌溉领域,利用半透膜的透水原理拟合生物半透膜的吸水过程,从而做到了灌溉系统的供水过程与植物的吸水过程在时间上同步,实现对植物的全生命期进行持续灌溉。
它以地下给水方式将水分与肥料直接送入根区层,避免了径流损失、渗漏损失和蒸发损失,节水高效,不耗费动力,维护方便。
微润灌溉系统设计简单,施工方便,微润管与盛水容器相连,使之充满水,用T形转接头把微润管连成网状,然后覆上土壤,就可以栽种植物了。
微润灌溉技术与现行的节水灌溉技术相比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1、首次在农业生产中实现了连续灌溉2、创造了一种极端节水的灌溉方法3、运行过程无动力消耗4、自主运行,维护简单1、温室滴灌滴灌是将压力水以滴状湿润土壤的一种对作物根部的灌水技术。
通常将毛管和灌水器放在地面,也可以把主管和灌水器埋入地面以下30-40cm,前者称为地表滴灌,后者称为地下滴灌,每个灌水器的流量一般为1-12l/h。
采用滴灌后,除了作物根部湿润,其它地方始终保持干燥,减少了地面蒸发,降低了因室内空气湿度所引发的病虫害。
2、温室微喷灌微喷灌是指所用灌水器以喷洒水流状浇灌作物的灌溉系统。
常见微喷灌系统的灌水器有各种微喷头、多孔管、喷枪等。
温室中采用微喷头的微喷灌系统,一般将微喷头倒挂在温室骨架上实施灌溉,以避免微喷灌系统对田间其他作业的影响。
大棚蔬菜生产的节水技巧与策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发展,对粮食和蔬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使得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大棚蔬菜生产的节水技巧与策略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大棚蔬菜生产的节水技巧与策略。
首先,定期监测水分含量。
在大棚蔬菜生产中,定期监测土壤水分含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土壤水分计等工具,可以准确地测量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合理调整灌溉量,以避免过度灌溉和水分不足的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水资源,还可以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其次,利用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灌溉方式,适用于大棚蔬菜生产。
通过滴灌系统,水分可以直接送达植物根部,减少水分的浪费。
相比于传统的洒水灌溉,滴灌技术可以节省水资源并提高灌溉效率,同时还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和病虫害的传播。
再次,合理管理温室气候。
温室气候对大棚蔬菜的生长发育和水分利用起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管理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土壤水分的流失。
例如,适当利用遮阳网和通风设备来控制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可以减少蔬菜的蒸腾作用,从根本上减少水分的损失。
此外,合理施肥是节约水资源的另一重要策略。
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蔬菜的水分利用效率。
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蔬菜的生长需要,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可以增加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和蔬菜的抗旱能力,从而减少水分的使用量。
最后,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利用。
大棚蔬菜生产中,一部分水分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比如雨水和排水。
通过收集、存储和再利用这些水资源,可以进一步减少用水量。
可以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和排水回收系统,将收集到的水分用于灌溉和沏茶,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综上所述,大棚蔬菜生产的节水技巧与策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通过定期监测水分含量、利用滴灌技术、合理管理温室气候、合理施肥和加强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提高大棚蔬菜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不断完善和创新节水技术与策略,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保护需求。
温室蔬菜生产节水灌溉技术温室蔬菜灌水使用大水漫灌,存在着用水量大、病害严重、降低室温、影响蔬菜品质等弊端,随着人们要求食用更安全、有营养的高品质蔬菜,微水灌溉新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菜农所采用。
一、灌水新技术简介1、大棚渗水灌溉:大棚蔬菜渗水灌溉试验推广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其作法为:用管径为10-15毫米,管壁上扎有间距为35厘米,孔径为1.2毫米的水平单眼塑料细管做毛管,每1米间距布设1条,埋入地下8-10厘米土壤中,两侧种植蔬菜。
毛管首部与管径为38毫米的塑料支管用三通联接,支管首部安装同径闸阀并与水源接通。
蔬菜灌溉时开启闸阀即可。
这种灌水方法,棚内灌溉设施总需投资约570元/亩,是一项人人会作,家家能用的廉价灌溉新技术。
2、“润佳”小型滴灌系统:“润佳”小型滴灌系统由中外合资企业设计制造,广泛适用于大棚温室蔬菜灌溉。
系统设计只需1米压力水头,90%的滴灌均匀度。
系统设计简单,安装灵活,每套灌溉设施(包括水源工程)成套购买,分为1/2亩、2/3亩和1亩3种。
用户需要做的只是向水箱加水,打开阀门灌溉作物。
3、双翼软管微滴灌:用双翼软管微灌带作用灌水器,广泛适用于日光温室、大棚等小面积田地,一家一户使用很方便,已在全国推广数万亩。
主要特点是抗堵塞性能好,采用地下水源可不用过滤设备,运行水压低(1-3米水柱),田间各级管道采用片状盘卷的薄壁软管,体积小、重量轻,由于不需要投资昂贵的水源净化和过滤设备,因而大大地方便了一家一户单独使用,符合目前我国农村现状。
二、棚内灌水系统布置日光温室蔬菜种植一般为南北向,种植畦较短,因而灌水毛管的布置长度一般为6―8米,而支管布置为东西向,长度为日光温室长度。
日光温室内蔬菜种植一般为每一双垄铺一地膜,地膜下设一条毛管或微灌带,有时也布置两条毛管。
双垄的中心距常为1米左右,因而典型的滴灌毛管布置间距为1米。
管径一般选用支管为25-40毫米,毛管选用10-15毫米。
大棚栽培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张,农业节水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大棚栽培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高效的农业生产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也能有效地节约水资源。
本文将探讨大棚栽培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
一、节水灌溉系统大棚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备灌溉系统,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供水。
与传统地面灌溉相比,大棚栽培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了土壤蒸发和水分浪费的可能性。
此外,大棚还可以借助温室效应,减少蒸发量,使得水分更能够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
二、保温降蒸发在大棚内种植农作物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其内部温度和湿度相对稳定。
相比露天种植,大棚内的温度要高,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同时,大棚的覆盖材料可以降低气流速度,阻止水分过快地从土壤表面蒸发出去,因此可以更好地保持土壤湿度,减少浪费。
这种节水措施不仅能减少用水量,还可以保证农作物的水分供应。
三、灌溉循环利用大棚栽培技术可以引入循环渗滤系统,将排出来的水回收利用。
通过净化处理,将排放的水分重新送回到灌溉系统中使用,避免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还可以减少排水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四、精确施肥大棚栽培技术可以将施肥方式与供水方式相结合,实现精确施肥。
通过灌溉系统中的肥料溶液控制,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精确计量施肥,避免肥料的过量使用和污染。
此外,大棚内的环境条件稳定,植物的吸收效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肥料,提高施肥效果。
五、遮阴覆膜大棚栽培技术中常用遮阴网和覆膜材料,可以起到遮阴保温的作用。
遮阴覆膜可以有效减少太阳辐射对土壤的直接照射,降低了土壤表面的蒸发速率,减少了水分的损失。
同时,遮阴覆膜还可以降低土壤温度,减缓水分蒸发速度,从而减少了灌溉频率和用水量。
综上所述,大棚栽培技术在农业节水中具有显著的优势。
通过合理的灌溉系统、保温降蒸发、灌溉循环利用、精确施肥以及遮阴覆膜等措施,大棚栽培技术能够有效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蔬菜节水灌溉技术蔬菜节水灌溉,目前主要是示范推广膜下灌溉节水技术,坚决杜绝大水漫灌,减少水分蒸发和向深层下渗。
主要由膜下滴灌、膜下微灌、膜下沟灌和喷灌。
实施节水灌技术不但节水、节电、节肥,还能大大降低棚室湿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节约农药60%以上。
1、膜下滴灌: 膜下滴灌是科技含量较高的节水技术,其主要关键点是滴灌管上设置有高科技的滴头,使水以均匀的水滴形式滴入作物根部。
其优点是:供水均匀,节水效率可达70%;可灵活调控用水量,根据蔬菜生长规律,适时适量的向作物根部供水供肥,实现水肥一体化。
缺点是:水质不好容易堵塞滴头,水质要求高,水压设置技术要高并可控;投资较大,每亩在1500元左右,技术要求高。
适宜在日光温室种植效益较高的蔬菜上推广应用。
2、膜下微灌:膜下微灌节水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微灌带上留有小孔,没有滴头,水从小孔以低压小流量流出,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根区土壤,实现局部灌溉。
在膜下作物根部或行间铺设微灌、微喷软管,在一定压力下微流或微喷在作物根部进行灌溉。
该技术的优点是:可节水60%以上,一次性投资少,每亩约500元左右,菜农容易接受;能准确地控制灌水量,对水压和水质要求较低;在灌溉的同时,能实现肥水一体。
但又是出水不均匀,整体不易控制水量。
适宜于露地蔬菜和大中棚蔬菜产区推广应用。
3、膜下沟灌:蔬菜膜下沟灌节水技术模式,是广大菜农从实践中总结发明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好方法。
关键是蔬菜要起垄种植,在两行之间的沟上覆盖塑料薄膜,在膜下架设竹皮或钢丝小拱,形成封闭的灌水沟。
该技术最大的好处是简便易行,投入小,亩投入只是地膜30—50元;地膜厚度要求0.014毫米,要厚于地膜,不宜破损。
节水比较显著,比畦大水灌溉节水30%以上。
操作简单,适宜在全省各类蔬菜产区示范推广应用。
4、喷灌:只适宜在高低不平的山坡地叶菜、根菜类生产上应用,比大水漫灌也节水1/3以上。
设施蔬菜不适宜喷灌,因为设施生产不适宜湿度过大,湿度一大就很容易发生病害,保持棚室内空气湿度干燥是抑制病害发生的先决条件。
温室大棚蔬菜节水灌溉技术
寿光泽农温室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培训资料:
为了更好的提高蔬菜的产量,减少菜农朋友的劳动力,不少菜农朋友对自己的老旧大棚进行了“装修”,寿光泽农温室就带大家来看看“装修”后的灌溉技术。
一、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
灌溉施肥是通过灌溉系统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在加压灌溉条件下,将施
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一项农业技术,又称为水肥一体化的设施技术。
其原理
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的施肥罐,将水与肥料完全
溶解,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滴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减少了
水肥的浪费。
在棚内安装施肥罐,将肥料与灌水融为一体,制定科学的设施方案,灌溉过程中将含有养分的水直接滴在作物根际周围,既可保证蔬菜对养分
的吸收,又可保持整个土层养分水平不过量,减少了肥料用量和土壤对养分的
吸附、固定。
同时也减少了用水。
二、膜下沟灌技术
蔬菜起垄定植后,在两小行之间的沟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在膜下架设竹
劈或钢丝小拱,沟中浇水,形成封闭的灌水沟。
其优点是:简便易行,投入小,每1亩投入30至50元,节水效果比较显著,比传统畦灌节水30%以上;减少
病虫害,节省用药费用,增产超过10%;操作简单,适宜在各类蔬菜产区示范
推广应用。
三、膜下滴灌技术
膜下灌溉技术是在地膜下面,利用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均匀
而又缓慢滴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水形式。
投资较大,每1亩在1500元
左右。
适宜在日光温室种植效益较高的蔬菜上应用。
优点是:1、节水。
滴灌与
大水漫灌相比,膜下滴灌可节水70%以上。
2、节肥。
滴灌与大水漫灌相比,可
节肥50%以上。
3、保护土壤。
滴灌水肥一体化以后,不会造成土壤盐渍化,不
会造成土壤板结。
4、减少作物病害。
在日光温室或大棚内使用滴灌,因为没有
过多的水分蒸发,空气湿度小,可明显减少作物病害。
5、节省劳动力。
使用滴
灌产品,打开阀门后所有滴头同时滴水,不须用人看管,省工省力。
6、增产。
使用滴灌不会降低土壤温度,病害发生较轻,作物长势好,一般可提高产量30%以上。
四、膜下微灌技术
膜下微灌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微灌带上留有小孔,没有滴头,水从小孔以低
压小流量流出,将灌溉水供应到作物根区土壤,实现局部灌溉。
在膜下作物行
间铺设微灌、微喷软管,在一定压力下微流或微喷在作物根部进行灌溉。
五、喷灌技术
喷灌是利用专门设备将有压水送到灌溉农田,并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象天然降雨一样进行灌溉。
喷灌的突出优点是对地形的适应性强、机械化
程度高,灌溉均匀、灌溉水利利用系数较高,尤其是适合于透水性强的土壤,
并可调节空气湿度和温度,但基础建设投资较高,而且受风的影响大。
六、地膜覆盖和高垄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栽培又称护根栽培或促根栽培,是将极薄的塑料薄膜紧密地贴于
畦面或垄面上的一种栽培方式。
优点是:地膜覆盖能够提高作物产量,促进早熟,提高品质,增加效益,防水抗涝,防止土壤板结,提高肥效,改善近地面
光照条件,抑制盐碱效应,抑制杂草生长,增强抗逆性等功效。
高垄栽培有利
于蔬菜生长期间排、灌技术的发挥;同时通过起垄作业,可使活土层增厚,土
壤通透性好,使蔬菜根系生长健壮,吸收能力增强,有利于获得高产。
高垄栽
培能够有效的防止一些病害的流行,增强蔬菜的抗逆能力。
七、抗旱保水剂技术
保水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快速溪水缓慢释放,促进植物吸收的特点,能够增强土壤和基质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持续供应植
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
其主要功能是:
1、保水。
保水剂不溶于水,但能吸收相当自身重量成百倍的水,保水剂还可有效抑
制水分蒸发,土壤中加入保水剂后,在很大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水分的蒸发,提
高了土壤饱和含水量。
2、保肥。
保水剂可将溶于水中的化肥、农药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固定其中,减少了可溶性养分的淋溶损失,达到了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率的效果。
3、保温。
保水剂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施用保水剂之后,可利用吸收的水分保持部
分白天光照长生的热能调节夜间温度,使得土壤昼夜温差减小。
4、改善土壤结构。
保水剂施入土壤中,随着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规律性变化,可使周围土
壤由紧实变为疏松,孔隙增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通透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