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38.00 KB
- 文档页数:30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除考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C.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D.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答案】D【解析】A. 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粉末,收集气体。
故A错误。
B. 除去CaO中的少量CaCO3;煅烧充分反应,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
故B错误。
C. 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 加入适量NaOH溶液,产生新的杂质氯化钠。
故C错误。
D.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D. 除去Cu(NO3)2溶液中的少量AgNO3,;加入足量铜粉,与硝酸银充分反应,生成银,硝酸铜,后过滤。
故D正确。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除杂相关的知识。
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A.Fe2O3(Fe)——用盐酸浸泡,然后过滤、洗涤、烘干B.CO(CO2)——先通入足量的浓NaOH溶液,后通过浓硫酸C.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烘干D.NaCl(Na2CO3)——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答案】B【解析】除杂的要求①所用试剂只能将杂质除掉,不能把想保留的成分反应掉,②除杂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不符合除杂要求;B氢氧化钠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溶液和水,而一氧化碳不反应,能除杂;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要求;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是氯化钙过量,引入氯化钙杂质。
选B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A选项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B选项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C选项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不能说明对应关系,因为没有具体说明金属的量;D选项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酸碱盐反应时先发生酸碱中和,然后碱盐反应产生沉淀,故答案选择C考点: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催化剂4.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铁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2Fe+3CuOFe 2O 3+3Cu 铜在氯化铁溶液中发生反应:Cu+2FeCl 3 = 2FeCl 2+CuCl 2。
一定质量的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倒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振荡,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甲和滤液乙。
取适量滤液乙于试管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
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②滤液乙中一定含有FeCl 2、CuCl 2,一定不含FeCl 3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一定有FeCl 2 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则可能有FeCl 2 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Cl 2,无CuCl 2,可能有FeCl 2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答案】C 【解析】 【分析】铁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2Fe+3CuO ===高温Fe 2O 3+3Cu ,可以得到个数比Fe 2O 3:Cu=1:3,而且此反应进行完,只有这样两种固体。
加入足量的盐酸中FeCl 3和Cu 的个数比为2:3,完全反应2FeCl 3+Cu=2FeCl 2+CuCl 2,可得剩余FeCl 2:CuCl 2:Cu=2:1:2。
故固体甲和滤液乙分别为Cu 和FeCl 2、CuCl 2。
【详解】①固体甲中一定含Cu ,一定不含Fe ,正确②滤液乙中不含FeCl 3;溶液中存在FeCl 2和CuCl 2,正确;③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Cl 2,则氯化亚铁没有参与反应,溶液中一定有FeCl 2 ,正确;④若充分反应后Zn 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Cl 2,但是剩余的锌不一定能将氯化亚铁完全反应,则可能有FeCl 2 ,正确;⑤若充分反应后Zn 有剩余,则CuCl 2、FeCl 2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氯化锌,错误。
鲁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二氧化碳(CO2)C、乙醇(C2H5OH)D、葡萄糖(C6H12O6)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C、有催化剂参与的反应,反应速率一定比没有催化剂快D、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一定越快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B.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 压力对固体与固体之间的反应速率没有影响D. 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B. 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 化学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D. 化学平衡不受外界条件影响5、题目: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在常温下是气体。
B、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
C、水分子在液态时没有极性。
D、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
6、题目:在下列化学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 + CuSO₄ → FeSO₄ + CuB、H₂ + Cl₂ → 2HClC、CaCO₃ → CaO + CO₂D、2H₂O → 2H₂ + O₂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的是:A、硫酸(H2SO4)B、氢氧化钠(NaOH)C、氯化氢(HCl)D、醋酸(CH3COOH)8、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C、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其核外电子数D、同位素是指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9、题目: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越快,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
B、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减慢。
C、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D、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加快。
10、题目: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哪种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A、反应物的初始浓度B、生成物的初始浓度C、反应的摩尔比D、反应的温度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二氧化碳B、氧化钙C、氢氧化钠D、水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使用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D、反应物分子碰撞次数越多,反应速率越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蒸馏水C、可乐饮料D、空气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值时,应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溶液中C、在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因此常被用作燃料。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向用少量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中滴加由Na2CO3和Na2SO4组成的混合溶液,产生沉淀的量(m)与加入溶液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A.A B.B C.C D.D【答案】D【解析】BaCl2溶液分别与Na2CO3、Na2SO4溶液常温反应生成BaCO3和BaSO4沉淀,因为BaCl2溶液是用稀盐酸酸化的,故含有少量的稀盐酸,生成的BaCO3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BaCl2,故开始沉淀质量较少,故选D。
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转化a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3.已知: 32322Fe(OH)Fe O +3H ΔO ,现将CO 气体与21.4g Fe (OH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 x O y 混合物12.8g ,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 2SO 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生成CO 2和H 2O 共8.6gB .混合物中含5.6g 铁元素C .Fe x O y 为Fe 2O 3D .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答案】D【解析】【详解】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由于只有铁和稀硫酸反应才能生成氢气,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 ,与铁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y2442Fe +H SO =FeSO +H 56982x y 0.2g↑56x =20.2g ,98y =20.2gx=5.6g ,y=9.8g则生成Fe x O y 的质量为:12.8g-5.6g=7.2g ;21.4g Fe(OH)3中铁元素的质量为:5621.4g 100%11.2g 56+173⨯⨯=⨯ Fe x O y 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5.6g=5.6g ;Fe x O y 中氧元素的质量为:7.2g-5.6g=1.6g ;故56x :16y=5.6g :1.6g ,x :y=1:1,故Fe x O y 的化学式为:FeO ;FeO 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设与FeO 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z2442FeO +H SO =FeSO +H O72987.2g z727.2g =98z,z=9.8g 硫酸的质量分数为:9.8g+9.8g 100%=19.6%100g⨯ 由题干信息可知,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铁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O 、二氧化碳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Δ2CO+2Fe(OH)Fe+FeO+3H O+2CO设一氧化碳的质量为m322Δ2CO +2Fe(OH)Fe +FeO +3H O +2CO 56214m 21.4g56m =21421.4g,m=5.6g 故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为:5.6g+21.4g-12.8g=14.2g 。
鲁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氯化钠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所有化学反应的速率都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食盐水C、蒸馏水D、石灰水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2H₂ + O₂ = 2H₂OB、CaO + H₂O = Ca(OH)₂C、2KCl + 2AgNO₃ = 2AgCl↓ + 2KNO₃D、CH₄ + 2O₂ = CO₂ + 2H₂O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甲烷(CH4)B. 氯化钠(NaCl)C. 乙醇(C2H5OH)D. 苯(C6H6)6、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KClO3 → 2KCl + 3O2C. Fe + CuSO4 → FeSO4 + CuD. CaCO3 → CaO + CO2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A、甲烷(CH4)B、乙醇(C2H5OH)C、氧化铁(Fe2O3)D、葡萄糖(C6H12O6)8、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B、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C、原子核的体积远大于核外电子的体积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9、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硫酸(H2SO4)B. 氢氧化钠(NaOH)C. 氯化钠(NaCl)D. 乙醇(C2H5OH) 10、在下列反应中,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Cl + Ca(OH)2 = CaCl2 + 2H2OC. 2KClO3 = 2KCl + 3O2D. CuSO4 + Fe = FeSO4 + Cu1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D. 碳酸钙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时间越短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C. 反应速率与温度成正比D. 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金属元素都是固体,室温下只有汞是液体B、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C、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D、非电解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2、下列实验操作中,属于基本操作的是()A、用蒸馏法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B、用漏斗过滤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C、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D、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某物质的浓度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氢氧化钠(NaOH)B. 氯化钠(NaCl)C. 乙醇(C2H5OH)D. 氧化钙(CaO)三、填空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在化学反应2KClO3 → 2KCl + 3O2↑中,反应物KClO3的化学式表示了它的分子由__________ 个钾原子、__________ 个氯原子和__________ 个氧原子构成。
2024年鲁教版化学中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 氢(H)B. 氧(O)C. 氮(N)D. 铁(Fe)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 2H₂ + O₂ → 2H₂OB. CaCO₃ → CaO + CO₂↑C. H₂SO₄ + 2NaOH → Na₂SO₄ + 2H₂OD. Fe + CuSO₄ → FeSO₄ + Cu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A、H₂O 和 H₂B、CO₂和 O₂C、NaCl 和 NaD、CaCO₃和 CaO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A、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一定越快B、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越高,反应速率越快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减慢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金属元素的是()A、铁B、铜C、金D、碳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会导致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D、化学反应会导致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液氧C、空气D、氮气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浓度无关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C、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一定减慢D、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9、题目:在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 氯化钠溶液B. 硫酸C. 蔗糖溶液D. 盐酸 10、题目:下列哪种气体与水反应后,其水溶液呈酸性?()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硫D. 氢气1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描述,正确的是:A. 共价键是由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B. 离子键是由两个金属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
C. 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通过共用外层电子形成的。
D. 氢键是一种非金属原子与金属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答案】A【解析】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
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A正确;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B错误;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C错误;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常见混合物间的反应事实,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2.向盛有一定质量MgO和MgCO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A.5.3%B.5.6%C.12.7%D.13.4%【答案】C【解析】 【分析】 【详解】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22MgO 2HCl=MgCl H O 409540++溶液增加质量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溶液增加质量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2MgCl 9540x 150g-142g=8g溶液增加质量 95x 40=8g解得x=19g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100%12.7%150g⨯≈。
鲁教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试卷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沉淀Ⅰ是氢氧化铜沉淀B.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C.原固体粉末肯定有NaClD.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Mg(NO3)2、CuCl2和Ca(NO3)2【答案】B【解析】根据“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Mg(NO3)2、CaCO3、NaOH、CuCl2、NaCl和Ca(NO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图框,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和CuCl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则蓝色溶液B中有硝酸铜、硝酸钙、硝酸钠、稀硝酸,而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Cl;Mg(NO3)2。
A.由分析可知,沉淀Ⅰ中有氢氧化铜沉淀和CaCO3沉淀,故错误;B. 无色溶液A中一定有NaOH,正确;C. 原固体粉末是否有NaCl,无法确定,故错误;D.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CaCO3、NaOH、CuCl2和Ca(NO3)2,故D错误。
2.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若甲是碳酸钙,则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放热,因此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选项A 正确;B .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水分解生成氧气,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碳和水也能反应,因此丁可以是单质碳,选项B 正确;C .若甲是碳酸钠,如果跟硫酸反应则乙是硫酸钠,但硫酸钠转变成的丙不能和氯化钡反应,则丁不可以是氯化钡,选项C 错误;D .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而熟石灰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是复分解反应,选项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