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认证企业标准DOC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8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是指海关对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所需具备的一系列资质和条件的认可和审核标准。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企业的进出口行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海关认证企业标准对企业的资质条件有明确要求。
企业在申请海关认证时,需要具备一定的注册资本、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条件。
这些条件的具备,可以有效地保障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海关认证企业标准对企业的进出口行为有严格规定。
海关认证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需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企业的报关、报检、货物运输等行为。
同时,海关认证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确保进出口商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效地防范和化解贸易风险。
另外,海关认证企业标准对企业的诚信经营提出了要求。
海关认证企业需要建立诚信档案,维护良好的信誉和声誉。
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需要遵守合同约定,履行诺言,不得从事偷逃税款、走私等违法违规行为。
只有具备良好的诚信记录的企业,才能获得海关的认可和支持。
最后,海关认证企业标准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有一定要求。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时,企业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海关认证企业标准的实施,对于规范企业的进出口行为,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需要认真对待海关认证企业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资质条件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海关也需要加强对海关认证企业的监管和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通关服务。
这样,才能共同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附件2
《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标准》(通用标准)
*海关对企业财务状况认定标准如下:
(一)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认定。
1.企业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的。
(1)上年度审计报告为无保留意见且无连续5年资产负债率超过95%情形的,该项标准为达标;
(2)上年度审计报告为带保留意见且无连续5年资产负债率超过95%情形的,该项标准为基本达标;
(3)上年度审计报告为否定意见,或者连续5年资产负债率超过95%情形的,该项标准为不达标。
2.企业的ERP系统已与海关对接且提供资产负债表的,企业无连续5年资产负债率超过95%情形,该项标准为达标。
(二)企业资产负债率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值为准。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是指企业在海关管理方面需要符合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企业出口货物、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符合海关认证企业标准的企业,才能够享受到海关的便利化措施,减少通关时间,降低通关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首先,海关认证企业标准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
只有形成了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企业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海关认证企业标准的要求。
其次,海关认证企业标准要求企业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企业在海关申请认证时,需要提供相关的信用证明材料,包括纳税记录、进出口合规记录、合同履约记录等。
这些记录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只有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才能够获得海关的认可和支持。
另外,海关认证企业标准还要求企业具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质量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方案,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海关认证企业标准的要求。
同时,企业需要加强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符合要求,以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可控。
最后,海关认证企业标准还要求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只有具备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企业,才能够获得海关的认可和支持。
综上所述,海关认证企业标准是企业在海关管理方面需要符合的一系列标准和要求。
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才能够获得海关的认可和支持,享受到海关便利化措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应当重视海关认证企业标准的执行,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整体实力,以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需求。
附件1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
(高级认证)
说明
一、关于认证标准的分类
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32项。
其中前4类为基础
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
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
企业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通过认证:
(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
(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关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
海关认证公司标准(一般认证)说明一、对于认证标准的分类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纪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带标准,共5大类 18 条 29 项。
此中前 4 类为基础标准,第 5 类为附带标准。
二、对于认证标准的赋分规则(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
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 -2 ”;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 -1 ”、“ -2 ”。
达标:公司实质状况切合该项标准。
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 2)、( 3)等表示)的,也应切合每个分项标准。
部分达标:公司实质状况基本切合该项标准。
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切合每个分项标准。
不达标:公司实质状况不切合该项标准。
有关标准项不合用于该经营类型公司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带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切合” 和“不合用” 选项,对应分值为“ 2”和“0”。
附带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对于认证标准的经过条件公司同时切合以下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经过认证:(一)全部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 分)情况;(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 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 =100+(全部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对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公司向海关提出合用认证公司管理申请前,应该依据本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
五、对于规范改良情况的合用除本认证标准第9、10、 11、 12、 14、19、 20 项外,其余项不达标或许部分达标的,同意公司规范改良。
规范改良限期由海关确立,最长不超出 90 日。
依据规范改良状况,海关认定能否经过认证。
一、内部控制标准1. 内部组织架构(一)组织机构2. 海关业控制务培训3. 单证控制(二)出入口业务控制4. 单证保管海关认证公司标准(一般认证)认证标准达标状况部分不达不适达标达标标用-1-2-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关务,对公司认证建立书面或许电子档案。
附件2一、内部控制标准1.海关业务(一)培训组织机构控制2.内部组织架构3.单证控制(二)进出口业务控制 4.单证保管海关认证企业标准(高级认证—通用标准)认证标准达标情况达基本不不标达标达标适用0-1-2-(1)建立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的内部培训制度并有效落实。
(2)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关务负责人、负责贸易安全的高级管理人员应当每年参加2次以上海关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的内部培训,及时了解、掌握相关管理规定。
(1)进出口业务、财务、贸易安全、内部审计等部门(岗位)职责分工明确并有效落实。
(2)指定高级管理人员负责关务。
建立进出口单证复核或者纠错制度并有效落实。
(1)建立符合海关要求的进出口单证管理制度,确保归档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与安全性。
(2)建立符合海关要求的特殊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留存特殊物品生产、使用、销售记录。
(3)建立符合海关要求的货物技术标准规范保管制度。
(4)妥善管理报关专用印章、海关核发的证书、法律文书等单证。
(5)建立企业认证的书面或者电子资料的专门档案。
5.进出口活动建立进出口活动的流程管理制度。
(1)建立对进出口活动的内部审计制度并有效落实。
6.内审制度(三)内部审计7.质量管理控制8.改进机制(2)每年实施1次以上的内部审计并建立书面或者电子资料的档案。
(3)已成为高级认证企业的,应当每年对持续符合海关高级认证企业标准实施内部审计。
建立对应的食品、化妆品、动植物及产品、工业品等法检商品质量安全管控制度,并有效落实。
(1)建立对进出口活动中已发现问题的改进机制和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并有效落实。
(2)对海关要求的改正或者规范改进等事项,应当由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者负责关务的高级管理人员组织实施。
(四)信息系统控制9.信息系统10.数据管理11.信息安全具有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化系统。
建立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制度,数据存储3年以上。
海关认证企业标准
(一般认证)
说明
一、关于认证标准的分类
本认证标准分为内部控制、财务状况、守法规范、贸易安全和附加标准,共5大类18条29项。
其中前4类为基础标准,第5类为附加标准。
二、关于认证标准的赋分规则
(一)基础标准赋分规则。
赋分选项分为两种,一是“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2”;二是“达标”、“部分达标”、“不达标”,对应分值为“0”、“-1”、“-2”。
达标:企业实际情况符合该项标准。
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部分达标:企业实际情况基本符合该项标准。
该项标准中有分项标准(用(1)、(2)、(3)等表示)的,也应基本符合每个分项标准。
不达标:企业实际情况不符合该项标准。
相关标准项不适用于该经营类别企业的,海关不再对该项标准进行认证。
(二)附加标准赋分规则。
设定“符合”和“不适用”选项,对应分值为“2”和“0”。
附加标准分值最高为“2”,不重复记分。
三、关于认证标准的通过条件
企业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并经海关认定的,通过认证:
(一)所有赋分项目均没有不达标(-2分)情形;
(二)认证标准总分在95分(含本数)以上。
认证标准总分=100+(所有赋分项目得分总和)。
四、关于认证标准的自我评估
企业向海关提出适用认证企业管理申请前,应当按照本认证标准进行自我评估,并将自我评估报告随认证申请一并提交海关。
五、关于规范改进情形的适用
除本认证标准第9、10、11、12、14、19、20项外,其他项不达标或者部分达标的,允许企业规范改进。
规范改进期限由海关确定,最长不超过90日。
根据规范改进情况,海关认定是否通过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