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合肥工业大学精品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5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习题参考答案
A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ACCB;6-10.ABCCD;11-15.ACCDC
二、是非题
1-5. TFTTT; 6-10. TTTTF
三、填空题
1.CO2,糖类,醇类,有机酸类
2.氮气,硝态氮,铵态氮,有机氮化物
3.光,CO2,有机物,CO2
4.氧化无机物,CO2
5.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化能异养型
6.基团转位.
7.NH3,CO2,化能自养型
8.碳素,氮素,矿质元素,生长因素,水.
9.有机物,无机物,水.
10.主动输送,基团转位
11.主动运输,基团移位.
12.光能,CO2,,有机物,H2O,,有机物
13.0.63-0.99,5:1
14.病毒,立克次氏体,人工配制的培养基,活体培养
15.糖,氨基酸,某些阳离子
四、解释题
1.微生物营养:指微生物获得与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2.光能自养型:以日光为能源,以CO2为碳源合成细胞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3.化能自养型:通过以氧化无机物释放出的能量还原CO2成为细胞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4.化能异养型:用有机物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将有机物分解的中间产物合成新的有机物的营养类型。
5.有机营养型微生物:只以适宜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营养物质的微生物。
6.无机营养型微生物:以CO2作唯一碳源,不需要有机养料的微生物。
7.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及碱基等。
8.单纯扩散: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时不需要载体参加,也不消耗代谢能量,而是顺营养物的浓度梯度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运输方式。
9.主动运输:营养物质在运进微生物细胞时,需要载体蛋白参与,需要消耗能量,并可以以逆营养物浓度梯度进行运输的运输方式。
这是微生物中存在的一种主要运输方式。
10.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五、简答题
1. 微生物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它们各有什么主要生理功能?
微生物生长需要碳素,氮素,矿质营养,生长因素等营养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分别叙述如下:
(1)碳素营养物质:主要用来构成细胞物质和(或)为机体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常用糖类物质作C源。
(2)氮素营养物质:用作合成细胞物质中含N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的原料,及少数自养细菌的能源物质,常用铵盐,硝酸盐等无机氮源和牛肉膏,蛋白胨等作有机氮源。
(3)矿质营养物质,提供必要的金属元素。
这些金属元素在机体中的生理作用有:参与酶的组成,成酶活性中心,维持细胞结构,调节和维持细胞渗透压。
常用无机盐有:SO42-,Cl-,PO43-及含K+,Na+,Mg2+,Fe2+,Fe3+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4)生长因素:构成酶的辅酶或辅基,构成酶活性所需成分,构成蛋白质或核酸的组分。
常见的有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2. 试述划分微生物营养类型的依据,并各举一例微生物说明之。
根据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物质的性质和所需能源的不同,将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分成如下四种:
(1)光能自养型微生物:它们能以CO2作为唯一碳源或主要C源并利用光能进行生长,并能以H2O、H2S等作供H体,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如蓝细菌属此种类型。
(2)光能异养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亦能利用光能将CO2还原为细胞物质,但它们要以有机物作供氢体。
红螺菌属此类。
(3)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以CO2或CO32-作唯一碳源或主要碳源进行生长时,利用电子供体如H2. H2S等无机物氧化时放出的化学能作能源,如氢细菌,亚硝化细菌等。
(4)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大多数微生物属此类型,它们生长的碳源和能源均来自有机物。
大肠杆菌即属此类。
3.试述细菌通过基团转位吸收糖进入细胞内的过程。
基团转位将单糖吸收运输至细胞的过程如下:
热稳定蛋白HPr被PEP活化(磷酸化),由酶1完成。
热稳定蛋白将活化的磷酸基团转移给酶3。
细胞膜上的酶2将葡萄糖由外膜转运至内膜,该糖分子立即被活化的酶3磷酸化。
在这一过程中,糖分子一方面由膜外到达膜内,并同时实现磷酸化。
4.举例说明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培养基pH值可能发生的变化,并提出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