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58.00 KB
- 文档页数:5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册18.1电能电功一、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电能是指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个电位移动到另一个电位时所做的功。
2. 电功的计算:电功等于电流、电压和时间的乘积,即 W = UIt。
3. 电能的单位:焦耳(J),1J = 1V·A·s。
4. 电能的转换:电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电功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能的转换,电功公式的运用。
2.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能表、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展示电能的转换过程,如点亮灯泡,让学生观察灯泡亮度与电能转换的关系。
2. 电能的概念:教师通过讲解电能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能是指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个电位移动到另一个电位时所做的功。
3. 电功的计算:教师讲解电功的计算公式 W = UIt,并引导学生理解各个物理量的含义。
4. 电能的单位:教师介绍电能的单位焦耳(J),并引导学生理解1J =1V·A·s。
5. 电能的转换:教师通过实验演示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让学生理解电能的转换过程。
6.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如“一个电压为220V,电流为1A的电灯,工作时间为10分钟,求消耗的电能。
”引导学生运用电功公式进行计算。
7.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电能、电功的理解和运用。
8.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能: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个电位移动到另一个电位时所做的功。
电功:W = UIt电能单位:焦耳(J),1J = 1V·A·s电能转换:电能可以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光能等。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物理全一册《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电功》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理解电能的基本概念,掌握电功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能够将电能与生活中实际用电情境相联系。
2.科学思维: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电功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观察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增强节能意识,理解合理使用电能的重要性,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及其单位。
•电功的物理意义及计算公式(W=UIt)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理解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运用电功公式解决复杂电路中的电功计算问题。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含电能转化视频、电功计算实例)。
•实验器材(如简易电能表、灯泡、电源、导线等,用于演示电能转化)。
•教材及配套习题册。
•网络资源(相关科普视频、在线模拟实验平台)。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电能、电功的基本概念。
•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电能转化为光、热等能量的过程。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电功计算实例,加深理解。
•探究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电功公式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展示家庭用电场景图片,如电灯发光、电扇转动等,提问:“这些电器是如何工作的?它们消耗的是什么能量?”引出电能的概念。
•目标展示: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教学•电能的概念:讲解电能是电流做功的能力,是电能表测量的对象,单位是焦耳(J)或千瓦时(kWh)。
•电功的物理意义:通过动画演示电流通过导体时做功的过程,解释电功是电流通过导体时所做的功,表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多少。
•电功的计算公式:•引入公式W=UIt,详细讲解U(电压)、I(电流)、t(时间)的含义及单位。
•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应用公式计算简单电路中的电功。
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部分,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电能的定义、电功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本节选自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计算方法。
2. 了解电功的定义,能运用电功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 能够运用电能和电功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计算。
难点:电功公式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能表、实验用电器(如电灯、电风扇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电能表,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其工作原理,提出问题:“我们如何计算家庭用电量?”引发学生思考。
2. 教学新课(1)电能的概念:引导学生从能量守恒的角度理解电能,强调电能是一种能量形式。
(2)电功的定义:介绍电功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电功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中所做的功。
(3)电功的计算:讲解电功的计算公式,结合实例进行计算。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实际例题,如:“一盏功率为40W的电灯,每天使用4小时,求一天消耗的电能。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几道与电能、电功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2. 板书内容:(1)电能的概念(2)电功的定义(3)电功的计算公式(4)例题及解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家庭电器每天的用电量。
(2)根据电功公式,计算给定功率和时间的电功。
2. 答案:(1)根据电能表读数和电价,计算家庭电器每天的用电量。
(2)电功 = 功率× 时间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能和电功的概念理解程度,以及对电功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1)探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效率问题。
(2)研究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的相互影响。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18·1《电能电功》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电功》。
本节课主要介绍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单位以及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电能的概念和单位:电能是指电流做功的能力,其国际单位是焦耳(J)。
2. 电功的概念和计算:电功是指电流在电路中做功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W = UI,其中 W 表示电功,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
3. 电能和电功的关系:电能是电功的一种表现形式,电功是电能的转换和消耗过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电能和电功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能和电功的关系,电功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电能和电功的概念、单位及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灯泡、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灯泡等教具,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灯泡发光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做功的过程。
2. 概念讲解:讲解电能和电功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单位。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电能和电功的关系。
3. 公式推导: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灯泡发光时的电功,从而推导出电功的计算公式 W = UI。
4. 例题讲解:运用示例,讲解电功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电功。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电能和电功计算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能:电流做功的能力单位:焦耳(J)电功:电流在电路中做功的能力计算公式:W = UI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灯泡发光时的电功。
已知电压 U = 220V,电流 I = 0.5A,时间 t = 1小时。
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第十八章第1节,主要内容包括:电能的概念、电功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电功率的基本概念及其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功的定义及其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能表、电灯、电流表、电压表、实验电路图等。
2. 学具:计算器、草稿纸、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电能表,引导学生思考电能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介绍电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电能是电流做功的总量。
(2)讲解电功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1)计算一个家用电器的电功。
(2)计算一个照明电路的电功率。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教室里各用电器的电功。
(2)让学生计算家庭电路中的电功率。
5. 实践情景引入:(1)带领学生观察电能表,了解其读数方法。
(2)让学生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电器的电功率。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2)强调电功和电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2. 主要内容:(1)电能的概念、计算方法。
(2)电功的定义、计算方法。
(3)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电功为:3A × 220V × 2小时= 1320W·h(2)电功率为:5A × 380V = 1900W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计算。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了解电功与电能有关系,了解电功率与电器效率的关系。
教案: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八章第一节电能电功一、教学内容1. 电能的概念:介绍电能的定义、单位以及电能的计算方法。
2. 电功的概念:介绍电功的定义、单位以及电功的计算方法。
3. 电能与电功的关系:讲解电能和电功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电能和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能和电功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问题,将电能和电功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能和电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电能和电功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分析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视等,引入电能和电功的概念。
2. 电能的讲解:讲解电能的定义、单位以及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3. 电功的讲解:讲解电功的定义、单位以及计算方法,并举例说明。
4. 电能与电功的关系:讲解电能和电功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5.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等,让学生理解电能和电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能和电功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能:定义、单位、计算方法电功:定义、单位、计算方法电能与电功的关系实例分析七、作业设计(1)一个220V 60W的电灯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2)一个330V 100W的电风扇工作0.5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1)一个家庭一天平均用电量是多少?(2)如何计算一个用电器工作一个月(30天)消耗的电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了电能和电功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第十八章第1节《电能电功》教案
课标要求:结合实例理解电功
教学目标:1.了解电能的来源及应用,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能。
2.知道电能的单位,认识电能表,会认读电能表,会通过
电能表计算家庭电费。
3.能结合生活实例分析电能转化是通过电流做功实现的。
4. 理解电功的概念、单位及其公式,会用公式进行简单
计算
5.通过对“1度电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的认识,增强
学生的节能意识。
重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和应用,电能表读数。
难点:结合实例理解电功,计算电功。
教学方法:利用导学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分段小循环学练。
课堂活动:
一、利用两张生活图片引入新课。
(投影出示)
二、电能请阅读87页至88页第二段完成下列问题:
1.电能来自哪里?
(1)发电厂中的发电机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
(2)干电池、蓄电池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
(3)卫星太阳能电池板将____能转化为电能
2.电能去哪儿啦?
(1)电灯把电能转化为_____能,为我们照明。
(2)电风扇把电能转化为_____能,使我们凉快。
(3)电热器把电能转化为_____能,烧水、取暖。
3.电能的国际单位:______,符号______
生活中的电能单位:______,符号______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________________
4.引导学生电能小结
用电器工作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
即:使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5.教师精讲
电能的国际单位:焦耳(J)
生活中的电能单位:度,千瓦时(kW·h)
1 度=1 kW·h = 3.6×106 J
三、电能的计量
(一)请学生阅读88、89两页完成下列问题:
1、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用________来计量
2、 220V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20)A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00r/kwh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0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月份共用电________kw·h每度电按0.5 元计算,二月份的电费为___________
(二)提问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教师补充:有一种电子式单向电能表已开始使用,其中没有转动的铝盘,靠内部的电子电路计算电能,读数由液晶板显示。
3200 imp/(kW·h)”表示每消耗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200次(三)练一练
1、小强家的电能表上标有“220 V10(20)A”和“3000 r/(kW·h)”字样,
(1)若10min内电能表铝盘转过1500转,那这段时间消耗的电能为______ kW·h
(2)若消耗了0.1 kW·h的电能,那铝盘转过_____转
教师精讲:计算技巧:消耗的电能为:W=n/N
(n为铝盘实际转数,N为表上参数).
2、王明家的电子电能表上标有“220 V5(20)A”和“2 500 imp/(kW·h)”的字样,他记下在10 min内这个电能表的脉冲指示灯闪烁了250次,则他家里正在使用的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为______kW·h,合________J.
(四)图片展示1 kW · h 的作用
电能是人们生活的重要资源,为节约每一度电,我们要从点滴做起。
请大家谈谈你在生活中节约用电的具体做法。
四、电功
(一)请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自主学习90页两段
1、举例说明电功和电能的关系
2、影响电功大小的因素
3、电功的计算公式
4、公式中各物理量应该采用的单位
(二)教师精讲
1.电流做功的实质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电流通过灯泡发光有了成效,电流对灯泡的发光作出了贡献,就说电流做了功)。
2.计算电流做的功:
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
公式: W=UIt 电压U ——伏(V)
电功W ——焦(J)电流I ——安(A)
时间t ——秒(s)
(三)练一练
1、完成90页练习题第3题。
(抽学生板书)
(要求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
2.手机、数码相机等常用充电电池作为电源,某手机电池的电压为3.7V,容量为1000 mA·h。
它充满电后所储存的电能是_______J。
教师精讲
电池参数有:电压和容量(mA·h)
容量=放电电流(mA)×放电时间(h)
1000 mA·h= 1000 mA×1 h
W = UIt = 3.7V×1A×3 600 s = 13320 J
五、课堂总结
本节课大家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需要了解的,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六、课堂检测
请大家自主完成导学方案中1---6小题
七、板书设计
18.1电能电功
1.电能的国际单位:焦耳(J)
生活中的电能单位:度,千瓦时(kW·h)
1 度=1 kW·h = 3.6×106 J
2.公式: W=UIt 电压U ——伏(V)
电功W ——焦(J)电流I ——安(A)
时间t ——秒(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