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
- 格式:doc
- 大小:88.00 KB
- 文档页数:4
污水处理定义污水处理是指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从而减少对水资源和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过程。
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污水:污水是指在生产、生活、工业、农业等活动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废水。
污水的组成复杂多样,包括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2. 处理:污水处理是指对污水进行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过程,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满足排放标准或者再利用标准。
3. 去除污染物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物、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污染物质。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如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化学处理(如混凝、絮凝、中和、氧化还原等)和生物处理(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植物净化等)。
4. 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不同的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了污水排放的限值。
污水处理的目标是使处理后的污水达到这些标准,以保护水资源和环境的健康。
5. 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保护水资源。
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资源,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6. 生态平衡维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水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通过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污染,维护生态平衡。
7. 人类健康保障:未经处理的污水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和有毒物质,直接接触或者饮用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去除这些有害物质,保障人类健康。
总结:污水处理是对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污染物质,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过程。
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处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维护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的重要性污水是指包括生活、工业、农业等产生的含有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的废水。
如果这些污水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体中,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污水处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一、保护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污水排放会污染水资源,破坏水生态系统。
通过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和微生物等污染物质,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二、保护生态环境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重金属、致病菌和农药等,如果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会对鱼类和水生动植物造成毒害,甚至引起生态链的破坏。
通过污水处理,可以使这些有害物质得到有效去除,保护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预防疾病传播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菌和病毒,如果不加以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
经过污水处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疫情的发生,并保护人民健康。
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污水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挑战。
通过合理的污水处理,可以减少污水对城市环境的负荷,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五、资源回收利用污水中含有许多有价值的物质,如氮、磷等,经过适当的处理可以回收利用。
通过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和回收,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降低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总之,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它涉及到人类生存环境、水资源保护、生态健康、疾病预防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应该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投入和技术研发,建设更多的污水处理设施,不仅提高治理效果,还要加强对污水处理厂的监督和管理,以确保水环境的质量和人民的健康。
只有做到污水处理与排放标准“双重保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共建美丽家园。
污水处理标准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工作,对于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标准是指对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达到的各项指标和要求的规定。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污水处理标准。
一、排放标准1.1 水质指标:污水处理后,排放的水质指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如COD (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SS(悬浮物)、NH3-N(氨氮)等。
1.2 pH值:污水处理后,排放的水质中的pH值应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通常为6-9之间。
1.3 重金属含量:污水处理后,排放的水质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以保护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
二、处理工艺标准2.1 初级处理:污水处理的初级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格栅、沉砂池等,其目的是去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沉积物。
2.2 生化处理:污水处理的生化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其目的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有机物质。
2.3 深度处理:污水处理的深度处理工艺通常包括沉淀池、过滤器等,其目的是进一步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三、处理设施标准3.1 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应建立完善的设施,包括进水管道、处理池、沉淀池、过滤器、消毒设备等,以确保污水处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2 污泥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应得到妥善处理,包括浓缩、脱水、消毒等,以减少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3 监测设备:污水处理设施应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用于实时监测处理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处理工艺。
四、运行管理标准4.1 运行人员:污水处理设施应有专业的运行人员,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知识,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和处理工艺。
4.2 运行维护:污水处理设施应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的稳定。
4.3 废物处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应按照像关法规进行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法律法规标准5.1 国家标准:污水处理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
污水处理的几种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污水污染,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1. 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方法主要通过物理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和颗粒物等。
常见的物理处理方法包括:- 筛网过滤:利用筛网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悬浮物。
- 沉淀: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形成污泥。
- 气浮:利用气泡的浮力将悬浮物浮起并从上部移除。
- 滤料过滤:通过滤料的孔隙去除污水中的颗粒物和悬浮物。
2. 化学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变污水中物质的性质,以达到净化的目的。
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包括:- 沉淀法:添加化学药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沉淀下来。
-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氧化污水中的有机物,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 中和法:通过添加酸碱药剂来中和污水中的酸碱性物质。
- 絮凝法:添加絮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团块,便于沉淀和过滤。
3. 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害物质。
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 活性污泥法:将污水与活性污泥接触,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
- 厌氧消化法:将污水置于无氧环境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
- 植物处理法:利用水生植物吸收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营养物质。
4. 高级处理方法:高级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对污水中难以去除的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的处理。
常见的高级处理方法包括:-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吸附剂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微量污染物。
- 膜分离:利用微孔膜或逆渗透膜过滤污水,去除其中的悬浮物、颗粒物和溶解物。
-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照射污水,破坏其中的微生物结构,达到消毒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污水处理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污水类型和处理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此外,污水处理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能源消耗、处理成本、处理后的排放标准等因素,以确保处理过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什么是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指由居民生活、工业、农业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废水。
这些废水包含
了各种有害物质,如化学物质、重金属、细菌和病毒等。
生活污水的排放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首先,生活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当这些废水排放到河流、湖
泊和海洋中时,会导致水质恶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有些有害物质还会在水体中积累,进而影响人类饮用水的安全。
其次,生活污水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废水中的化学物质和重
金属会渗入土壤,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品质。
长期的土壤污染还会导致农作物的积累,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生活污水中的细菌和病毒也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当这些有害微生物
进入饮用水或食物中时,会引发各种传染病,如腹泻、霍乱等。
针对生活污水带来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首先,要加强
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后再排放。
其次,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生活污水的产生,如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和垃圾的随意丢弃。
最后,要加强对生活污水的监管和治理,严格打击违法排放行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总之,生活污水是一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造成严重影响的废物。
我们应该共
同努力,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保护我们的环境和健康。
污水处理定义引言概述: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或转化,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程度。
污水处理的目的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以及保障人类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污水处理的定义。
一、污水的来源1.1 工业污水:包括工厂、企业排放的废水,如化工厂、制药厂等。
1.2 城市污水:指城市居民生活、商业活动以及公共设施所产生的废水。
1.3 农村污水:主要来自农田灌溉、农产品加工以及农村生活等。
二、污水处理的步骤2.1 初级处理: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如格栅、沉淀池等。
2.2 次级处理:采用生物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如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等。
2.3 高级处理:利用化学方法去除污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有机物,如深度处理、膜分离等。
三、污水处理的技术3.1 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等,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3.2 物理处理技术:如沉淀、过滤、膜分离等,通过物理过程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
3.3 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沉淀、吸附等,通过化学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溶解有机物和无机物。
四、污水处理的重要性4.1 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可以减少废水对水体、土壤和大气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4.2 健康保障:合理处理污水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人民的健康。
4.3 资源回收: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五、全球污水处理现状与挑战5.1 全球污水处理现状: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率较高,但发展中国家仍存在污水处理不足的问题。
5.2 污水处理的挑战:包括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解决。
结论:综上所述,污水处理是对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或转化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和技术,可以达到环境排放标准或可再利用的程度。
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环境保护、健康保障以及资源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
污水处理基本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废水、污水的水体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一、物理处理方法:1. 沉淀:将污水通过沉淀池,利用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到池底,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2. 过滤:通过过滤器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悬浮物和浮游生物等进行过滤,使水体变得清澈透明。
3. 离心:利用离心力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悬浮物等分离出来,提高水质。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利用化学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机物,降低水中有机物的浓度。
2. 中和:通过加入酸碱等化学物质,将酸性或者碱性废水中的酸碱度调整到中性,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沉淀剂:加入适量的沉淀剂如铁盐、铝盐等,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形成沉淀,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厌氧处理:将污水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甲烷等可再利用的能源。
2. 好氧处理:将污水暴露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减少水中的有机负荷。
3.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菖蒲等,通过吸收、吸附和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净化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四、高级处理方法:1. 膜分离技术:利用微孔膜、超滤膜等将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和微生物等分离出来,提高水质。
2. 活性炭吸附:通过加入活性炭,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物质,提高水质。
3.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和交换污水中的离子,去除水中的溶解性物质。
综上所述,污水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和高级处理等。
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组合应用,以达到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效果。
污水处理常用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目前,有多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方法及其原理。
一、物理处理方法1. 滤网过滤:将污水通过滤网,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大颗粒杂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初级污水,能有效去除大部分固体颗粒。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到底部,形成污泥。
常用的沉淀设备包括沉淀池和沉淀池。
这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悬浮物和一部分溶解物质。
3. 浮选:利用气泡的附着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形成浮渣。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油脂和悬浮颗粒较小的污水。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利用化学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无害物质。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污水。
2. 中和: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将污水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中和至中性。
常用的中和剂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酸碱性较高的污水。
3. 沉淀剂处理:添加适量的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质形成沉淀,从而去除。
常用的沉淀剂有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去除悬浮物和一部分溶解物质。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有机物质含量较高的污水。
2.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等有机酸。
常用的厌氧生物处理设备有厌氧池、厌氧滤池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污水。
3. 植物处理:利用水生植物如芦苇、莎草等,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吸收和降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低浓度有机物质的污水。
四、综合处理方法综合处理方法是将多种处理方法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常见的综合处理方法包括A2/O法(厌氧-好氧-沉淀),MBR法(膜生物反应器)等。
污水定义及分类说明污水指在生产与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水的总称。
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要使用大量的水,这些水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污染的水称为污水。
按照来源不同,污水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有污染地区的初期雨水和冲洗水等。
1.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水。
包括厕所、厨房、浴室、洗衣房等处排出的水。
来自住宅区、公共场所、机关、学校、医院、商店以及工厂生活间,其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如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氨氯等。
还含有肥皂和洗涤剂以及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这类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人自然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2.工业废水工业废水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被使用过、为工业物料所污染且污染物已无回收价值、在质量上已不符合生产工艺要求、必须要从生产系统中排出的水。
由于生产类别、工艺过程和使用原材料不同,工业废水的水质繁杂多样。
其中如循环冷却系统的排污水,只受到轻度污染或只是水温升高,稍作处理就可以回用,这些污水又被称为生产废水。
而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较严重污染的水,其中大多具有各种危害性,有的含有大量有机物,有的含有氰化物、汞、铅等有毒物质,有的含有放射性物质,有的感官性状指标如色、味、泡沫十分恶劣。
这类污水又被称为生产污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自然水体、灌溉农田或再利用。
生产装置附近地区的初期雨水和冲洗水不仅会携带大量地面、屋顶或装置上积存的污染物。
而且会将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粉尘冲刷下来,因此也要和工业废水一起排入工业废水处理场。
3.城市污水城市污水是指排入城市排水管道中的生活污水和城镇生活区的工业废水。
实际上是混合污水,因此城市污水的性质随各种污水的混合比例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的特殊而有很大差异。
城市污水中生活污水的比例较大,因此具有生活污水的一切特征;但在不同的城市,因工业的规模和性质不同,城市污水的性质又不可避免地受工业废水的影响。
4、再生水再生水是指工业废水或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供作回用的水。
污水的名词解释污水,也称废水,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含有各种有害物质的水。
它是一种具有污染性质的废弃物,不符合环境要求,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解释污水,探讨其产生原因、危害以及处理方法。
1. 污水的产生过程污水的产生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生活污水:指人类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水,例如洗澡、洗衣、洗碗、刷牙等产生的废水。
这些废水中含有洗涤剂、化妆品残留、油脂、食物残渣等有害物质。
1.2 工业污水:是工厂和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包括冶金、化学、食品加工等行业的排放。
这种废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溶剂、工艺添加剂等对环境具有较高污染性的物质。
1.3 农业污水:是指农田灌溉、养殖业以及农药、化肥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这些污水中含有农药残留、化肥成分、畜禽粪便等污染物。
2. 污水的危害2.1 生态系统破坏:污水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或间接地进入自然水体,对水生生物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有机物的过度富集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藻类爆发生长,破坏水生态平衡;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排放则会导致水生生物中毒甚至死亡。
2.2 健康危害:污水中存在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可通过水体传播疾病。
人们饮用受污染的水或接触污染水体会引起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皮肤感染等。
2.3 土壤质量下降:农业污水中的农药和化肥成分超标会对土壤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这些物质会积累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生长,进而对食品安全产生威胁。
3. 污水的处理方法为了减少污水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人类采取了许多污水处理方法。
3.1 生活污水处理:生活污水一般通过下水道系统收集并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处理过程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以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等有害成分。
处理后的污水可以通过再生利用或灌溉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2 工业污水处理:工业污水的处理方法因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不同而异。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沉降、过滤、氧化、吸附等。
长春第二污水处理厂实习报告
64080308 潘爱哲
实习时间:2010年7月11日
实习地点:长春第二污水处理厂
简介:第二污水处理厂主要负责长春市西南排水区和汽车厂排水区的污水处理任务。
其总体设计能力为15万吨/天,污水处理实行二级处理,处理工艺为A/O(厌氧/好氧)活性污泥生物处理工艺或反硝化生物脱氮工艺。
目前平均进水量为5.8万吨/天,处理水体排入新开河。
工艺流程:
厂区按功能划分为预处理区,水处理区,泥处理区和管理区。
预处理区主要建筑物:速闭闸井,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细格栅,涡流沉砂池,初沉池等。
水处理区的主要建筑物:二沉池,曝气池,回流泵房,鼓风机房,
中心开闭所等。
泥处理区主要建筑物:消化池及消化控制室,污泥浓缩脱水间,加氯间,接触室,沼气柜及废气燃烧。
工艺详述:
速闭闸井:速闭闸井水位设置的比城市管网低,水靠重力流淌进来,停电后自动关闭。
粗格栅污水处理:粗格栅主要用于清除水
中的粗大漂浮物,如:树木、杂草、垃圾、
纤维、橡塑物等。
污水先经过暗池,到达配
水池,在通过孔隙≥100mm的挂污栅,之后
通过格栅。
这样污水中的粗大漂浮物有一部
分挂在挂污栅上,一部分被粗格栅滤掉。
管道采取渐扩设计,先窄后宽,使水有一定的流动压力。
由于污水气味较大,车间内有两台辅助的排味风轮,一套备用设备。
过滤出的杂物运出厂外,进行卫生填埋。
潜污水泵阀:潜污水泵阀用来调节水量。
指挥板:关闭泵阀启动指挥电板,以减少对泵阀的冲击。
5个700mm 直径的提升泵,将水提升至细格栅。
细格栅:细格栅有运行设备三套,一套备
用设备。
采用阶梯式设计原理,格栅一动一
静,动的格栅将垃圾往上提升,静的格栅进
行承载,两组格栅自动连续运行,最后由水
中过滤出的污物,靠重力收集。
细格栅孔隙间隔为6mm,水提升的最高水位为15.7m。
涡流沉砂池:水靠重力作用进入涡流沉砂池,
它主要过滤一些细的沙粒。
污水绕着涡流池的
圆壁流动,由于截面积较大,水流速度较慢,
离心力把水形成涡流,沙粒由于重力作用形成
沙漏,这时沙粒和水分离,污水得到进一步净
化。
沉砂池5小时反冲洗一次,该厂共有4个涡流沉砂池,4个进水池,4个出水池。
初沉池:初沉池又称一沉池。
污水由管径较小的管道流入,在池内进行第一次沉淀,沉淀物由中心部的刮泥机吸收集中处理,处理水经外延流出,外延设计的三角堰起到配水作用,控制流速。
曝气池:曝气池采用的处理工艺为A/O
活性污泥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的基本原理如
下:活性污泥法是水体自净的人工强化,是
微生物群体在曝气池内呈悬浮状,并和污水
接触使之净化的方法。
曝气池分为厌氧和好氧两部分,厌氧池池体长75m,好氧池体长225m。
污水进入厌氧池后,闸门关闭,加入药剂后进行搅拌,污水进充分厌氧后,打开阀门进行全曝气。
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持续一段时间后,污水中即生成一种絮凝体。
这种絮凝体主要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分离,
并使污水得到澄清,这种污泥称为活性污泥。
它的组成为具有活性的微生物,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吸附在污泥上不能被生物所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水经过曝气池后水质状况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得到较为纯净的符合国家二级标准水体,处理水还需流经二沉池。
二沉池:二沉池中有机物较多,有一部分回流泥沙,整个池内3小时循环一次。
在水内加入絮凝剂后,泥水混合物经转桶进行离心处理,水经过管道排出,污泥进行收集后,进入污泥脱水浓缩机,污泥浓缩池,得到的泥饼运出厂外,进行卫生填埋。
以上就是长春第二污水厂的工艺介绍。
经过这次参观,我对污水处理有了进一步的感官认识,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得到了很多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