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课程纲要与教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3.07 KB
- 文档页数:15
书法课程教案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面向初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具备基本的书写能力。
三、授课时间每课时45分钟,共2课时。
四、授课教师XXX(具备丰富书法教学经验的教师)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及章法;(2)学会使用毛笔进行书写,提高书写速度和美感;(3)了解书法的基本历史和著名书法家及其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践、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书法的能力;(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审美情趣;(2)通过书法学习,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3)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2)毛笔书写技巧;(3)书法家的故事及作品欣赏。
2、教学难点(1)书法笔画的规范书写;(2)毛笔书写的速度与美感;(3)书法作品的鉴赏能力。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书法作品,引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好奇。
-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幅作品是谁写的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学生分享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和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新知讲授(20分钟)- 教师详细介绍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和章法,通过板书示范和PPT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 讲解毛笔的正确握笔姿势和书写技巧,强调书写的规范性和美感。
- 介绍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及其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书法历史的了解。
3、合作探究(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位著名书法家进行研究,探讨其书法风格特点。
-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分析,总结书法家的艺术特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 教师点评各组的汇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书法作品。
4、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发放练习纸,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的书法练习,如基本笔画、简单字词等。
一、课程名称:书法课程二、授课对象:XX年级XX班三、授课时间:XX课时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书法素养。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重点:1. 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毛笔的使用和保养。
3. 书法作品的欣赏。
六、教学难点:1. 书法笔画的书写技巧。
2. 书法作品的整体布局。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书法教材、毛笔、墨水、宣纸、毛毡、砚台等。
2. 学生准备:毛笔、墨水、宣纸、毛毡、砚台等。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书法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书法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二、书法基础知识1. 介绍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元素。
2. 讲解毛笔的使用和保养,让学生掌握毛笔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书法作品欣赏1. 展示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书法的美。
2. 讲解书法作品的布局和构图,让学生了解书法作品的整体美。
第二课时一、书法练习1. 学生练习基本笔画,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练习组合笔画,教师点评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书法作品创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一幅书法作品。
2. 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书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书法作品的创作水平。
3.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情趣。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加强练习。
2. 学生创作一幅书法作品,提交给教师批改。
以上为书法课程备课教案模板范文,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书法课教案书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起源,认识书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情趣。
3. 指导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和书写规范。
4. 培养学生独立创作书法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书法的基本概念和起源2. 书法的工具和材料3. 书法的书写姿势和基本技巧4. 书法的笔法和字法5. 书法的章法和布局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书法的基本概念、书写姿势、基本技巧、笔法、字法、章法和布局。
2. 教学难点:书法的基本技巧、笔法和字法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比较法、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书法作品、毛笔、墨汁、纸张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起源,引导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
2. 讲解与示范:讲解书法的工具和材料,示范书写姿势和基本技巧。
3. 实践练习:学生按照讲解和示范进行书写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欣赏与分析:欣赏优秀书法作品,分析其笔法、字法、章法和布局的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书写实践中的书法技巧和作品质量。
3. 作业完成评价: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书写姿势、笔法、字法、章法和布局等方面。
七、教学资源1. 书法教材和参考书籍2. 书法作品和图片3. 毛笔、墨汁、纸张等书写工具和材料4. 多媒体课件和投影设备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书法的基本概念和起源,书写姿势和基本技巧的讲解与实践。
2. 第3-4周:书法的笔法和字法的讲解与实践。
3. 第5-6周:书法的章法和布局的讲解与实践。
4. 第7-8周:书法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学生独立创作书法作品。
九、课后作业1. 每天进行书法练习,不少于30分钟。
2. 选择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进行临摹,并在下一节课上展示。
书法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成要素;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成要素;3.书法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4.书法的实践操作和创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素;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成要素,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3.练习法:通过练习书法,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4.创作法:通过创作书法作品,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介绍书法的概念和基本要素,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讲授环节教师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成要素,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技能和构成要素。
3. 示范环节教师进行书法的示范,让学生了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构成要素,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
4. 练习环节学生进行书法的练习,通过练习书法,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
5. 创作环节学生进行书法的创作,通过创作书法作品,让学生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让学生对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书法作品;2.学生的书法表现和动手能力;3.学生的书法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4.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比较灵活,通过讲授、示范、练习和创作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比较紧张,学生的练习和创作时间比较有限,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创作的时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
同时,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课程名称:高中书法艺术课程类型:欣赏与技能课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脉络及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法技能,提高书写水平。
教学重点:1. 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2. 书法的基本技法与书写规范。
教学难点:1. 书法艺术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的感受与理解。
2. 书法技法的实践与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书法发展历程、名作欣赏、技法讲解等)2. 书法教材、毛笔、墨、宣纸、砚台等书写工具3. 书法作品范本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书法?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地位?2. 简要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书法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1. 讲解书法的发展历程,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到行书,介绍各个时期的书法特点。
2. 欣赏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感受书法艺术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三、书法技法讲解1. 讲解书法的基本技法,包括执笔、运笔、笔法、章法等。
2. 结合范本,演示书法技法的运用。
四、书法实践1. 学生分组,每人准备一份书法作品范本,进行临摹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书法知识,包括书法发展历程、艺术特点、技法等。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临摹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二、书法创作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书法创作。
2. 教师指导学生创作过程中的技巧,如字体的选择、布局的安排等。
三、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
2.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书法技法的运用能力。
3. 学生书法作品的创作水平。
课后作业:1. 阅读书法相关书籍,深入了解书法艺术。
2. 练习书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
一、课程名称:书法课程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掌握书法的基本笔画、结构、布局和章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坐姿。
4. 提高学生的书法创作能力。
三、教学对象: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四、课时安排:每学期16周,每周1课时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书法教材3. 书法用具(毛笔、墨、纸、砚台等)4. 优秀书法作品图片或实物六、教学流程:(一)导入1. 通过展示优秀书法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书法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基本笔画教学1. 讲解并示范基本笔画的写法,如点、横、竖、撇、捺等。
2. 学生跟随示范,练习基本笔画。
(三)结构教学1. 讲解并示范汉字的结构,如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
2. 学生跟随示范,练习书写不同结构的汉字。
(四)布局与章法教学1. 讲解并示范书法作品的布局与章法,如字距、行距、整体布局等。
2. 学生跟随示范,练习书写布局合理的书法作品。
(五)创作实践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创作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基本笔画、结构、布局和章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书法创作能力的提高。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3. 教师定期组织书法比赛和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了解不同书体的特点。
2. 邀请书法家为学生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
3. 鼓励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注:以上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学校书法课教案一、导言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学校书法课的教学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更可以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角度展开论述,为学校书法课的教案设计提供一些建议。
二、教学目标书法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全面培养学生的书法技能、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对中国书法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对优秀书法作品的敏锐感知。
2. 通过锻炼学生的握笔姿势、用笔力度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写字规范和书写能力。
3. 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4.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为书法作品注入个人的情感和思考。
三、教学内容书法课的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基础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摹经典作品:通过临摹古代名家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他们的精神内涵和笔墨造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 识字练习:通过书写汉字,提高学生的字迹美观和书写速度,培养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创作书法作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规范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表达能力。
4. 创新书法形式:引导学生将书法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书法剪纸、书法瓷器等,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书法课的教学方法应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并根据学生的差异性灵活运用。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教师进行笔画、字形等画法的示范,引导学生模仿并理解。
2. 对比教学法:将学生书写的字迹与优秀作品进行对比,帮助他们找出不足之处并改正。
3. 互评互助法: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和帮助,促进交流和学习。
4. 创作指导法: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创作的题材、布局等要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评价书法课的教学评价应既注重学生的书写技能,又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和个性发展的评价。
五年级《书法》课程纲要一、学情分析本人任教五年级的书法课,虽然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通过练字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书法学习,所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书法指导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要从最基础的书法入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书写习惯,能熟练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尤其需要教师着重指导用笔方法。
二、教材分析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经过几千年的衍变、发展、积淀,群星璀璨,名家辈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因此,书法学习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中华民族文明的突出体现,写好汉字不仅具有展示、欣赏和收存价值,而且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书法课要讲究字形、运笔、结构、章法四美,显然将其提升到一个艺术高度来认识来衡量。
三、学习目标1、书法课的学习要有人文性素质教育目标学习要面对全体,使学生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书法学习作为培养特长一面来讲,要让学生了解书法的重要性,晓知并学习古代名人学有所成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艺术之感情和奋发向上的信心,从小养成喜好、爱好艺术的良好习惯,并且既学本领,又学做人。
2、书法学习要有针对性学习过程中,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图人人都能当小书法家,但求个个参与,书写水平都有所提高。
其中还必得注重发现和培养人才,要注意选拔出类拔萃之优生作为培养对象,给他们机会,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书写技能,真正使他们的特长得到发挥,为他们的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3、书法学习要有持久性欲获得某一知识、技能,并非三两日可成,必有时日来保证。
“冰冻三尺并非一日之寒”,必须具有持久性。
学习书法不仅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要磨练学生的耐性。
4、书法学习要具有兴趣性书法本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艺术,下有根上无顶,无人书写水平达到顶峰。
小学阶段的书法学习首先要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四种格体,初步认识真(楷书)、草、隶、篆,大致区分各体的字形特点,尤其是了解楷书中柳、颜、欧三体,倡导积极尝试、习练爱好之精神,让学生观赏一些书法刊物,开阔眼界、欣赏佳品、品评杰作、学会审美、勤学苦练、效仿名人,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四年级《书法艺术》课程纲要荥阳市第五小学设计者:宋林波课程名称:书法艺术课程类型:河南省地方课程授课时间:每周1课时,本期共20课时。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执笔姿势,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
2、通过练字,使每位学生都能写一手正确规范优美的汉字,增强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
3、通过坚持不懈地练字,陶冶学生的性情,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自身的涵养,使他们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提升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分析事物的综合能力。
4、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了解中国书法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练字的兴趣,增进学识修养,培养他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二、课程内容安排:三、课程实施:(一)、课时安排在每周写字课的基础上,在平时开设写字兴趣班,重视个别指导使学生由写字(实用型)转到书法(艺术型),这样既有面上的普及,又有点上的提高,为在这方面有爱好和能力的同学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
(二)、实施途径和方法传统的写字教学枯燥乏味,涉及面狭窄,就写字而写字,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发好写字这门校本课程,提高学生的练字热情,我采用灵活多样的写字方法,开设各种不同的写字课型。
比如:分析课--主要讲解汉字的笔画书写、组合、字形变化等规律;演示课--利用电教设备,对运笔过程,运笔要领、结构知识进行演示;欣赏课--通过历代著名碑帖介绍及幅式、字体、风格的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反馈课--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评析(可自评或互评),达到复习、巩固强化的目的;活动课--结合课堂教学内容,组织写字表演、写字比赛,组织参观书法展览等。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分三个阶段来进行:初级阶段:激发写字兴趣,培养书写习惯,练好基本笔画。
1、激发写字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由于受自己认知水平的限制,做什么事往往只凭单纯的兴趣,因此,我们始终坚持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贯穿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
课程类型:欣赏与实践课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美术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及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书法素养。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教学重点:1. 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流派和特点。
2. 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律。
教学难点:1. 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的感受与理解。
2. 书法实践中的笔画运用和整体布局。
教学准备:1. 书法教材、书法作品图片、书法用具(毛笔、墨、纸、砚台等)。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展示书法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书法艺术的美。
二、新授1. 讲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流派,如: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介绍各流派的特点。
2. 讲解书法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律,如:点、横、竖、撇、捺等。
三、示范1. 教师现场书写,示范书法的基本技法,让学生直观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观察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和气韵美。
四、实践1. 学生分组,每人领取一套书法用具,开始练习书法。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运用。
五、总结1.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法艺术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基本了解。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二、新授1. 讲解书法的整体布局和章法,如:字与字之间的间距、行与行之间的距离等。
2. 讲解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如:构思、构图、书写等。
三、示范1. 教师现场创作书法作品,展示书法的整体布局和章法。
2. 学生观察并学习教师的创作过程。
四、实践1.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布局和章法,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书写水平。
书法课教学教案教案标题:书法课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并提高其笔墨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细致入微的品味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了解中国书法的悠久历史1. 分享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介绍不同字体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展示一些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第二单元:掌握基本书法技巧1. 介绍毛笔的选择和保养方法,并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毛笔。
2. 分别介绍楷书和行书的基本笔画结构和写法。
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笔画顺序和规范书写姿势。
第三单元:练习常用汉字的书法写法1. 选择一些常用的汉字,例如“人”、“山”、“水”等,通过示范和练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习惯。
2. 鼓励学生在书写时注重力度的变化、笔画的粗细和结构的平衡,培养学生识别美观与否并进行自我调整的能力。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展示一些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他们对书法的认识和感受。
第二步:知识讲解和示范(15分钟)1. 分享关于中国书法的起源、发展和不同字体的知识。
2. 介绍楷书和行书的基本笔画结构和写法。
3. 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和保养毛笔,并示范正确使用毛笔的姿势和笔画顺序。
第三步:练习和指导(30分钟)1. 分发练习纸和毛笔,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笔画的练习。
2. 指导学生逐字进行书写练习,帮助他们掌握书写规范和技巧。
3. 强调笔画的力度、粗细和结构的平衡,帮助学生培养对美学的感知和追求。
第四步:作品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第五步: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课上学习的要点和技巧。
2. 布置书法作业,要求学生继续练习指定的字帖,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欣赏优秀的书法作品。
一、课程名称书法二、适用年级三至六年级三、课程类型校本课程四、总课时32课时五、课程目标1. 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流派及代表人物,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2. 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熟练掌握楷书、行书、隶书等基本字体,提高书写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六、课程内容1. 书法基础知识1.1 书法的起源与发展1.2 书法流派及代表人物1.3 书法工具及材料2. 楷书基础2.1 楷书笔画及结构2.2 楷书临摹与创作2.3 楷书作品欣赏3. 行书基础3.1 行书笔画及结构3.2 行书临摹与创作3.3 行书作品欣赏4. 隶书基础4.1 隶书笔画及结构4.2 隶书临摹与创作4.3 隶书作品欣赏5. 书法创作5.1 书法创作技巧5.2 书法创作实践5.3 书法创作作品展示与评价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书法知识、技法及理论。
2. 演示法:教师现场演示书法技法,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学生进行书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欣赏法:欣赏优秀书法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5. 评价法:对学生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价,激励学生进步。
八、教学进度安排1. 书法基础知识(4课时)2. 楷书基础(8课时)3. 行书基础(8课时)4. 隶书基础(8课时)5. 书法创作(4课时)九、教学评价1. 学生书法作品的质量和进步程度。
2. 学生对书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程度。
十、课程资源1. 书法教材及参考资料。
2. 书法工具及材料。
3. 书法作品欣赏资料。
注:本课程纲要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小学书法校本课程纲要《硬笔书法》校本课程课程纲要一、课程内容(一)硬笔书法课程的教材体系1、开发写字教材教材是课程的核心,选编适合学校和学生特点的教材至关重要。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校本课程必须借鉴现代美育的先进方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改变以前比较枯燥死板的内容编排,使学生从相同的主题中领悟各种字体的意蕴,感受写出灵动美观的硬笔字带来的成就感和美感,感受提高写字速度带来的快感。
让学生主动地欣赏美、探索美和表现美。
2、校本课程的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的定位,我们开设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1)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行写字基本技能的训练。
(2)围绕写字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比如:通过现代媒体、查阅图书资料等多种渠道了解历代的书法名家、讲讲他们勤学苦练的故事,观看有关书法家的影片,欣赏他们的作品,了解书法各大流派的特点,以丰富硬笔书法课程的内涵,拓展其外延。
3、教材选择与开发意图目标要求适中;体现写字规律;密切联系语文教科书;合理设置板块;引导自主探究;注重写字兴趣;技能、欣赏并重;注重评价激励;注重习惯养成。
(二)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内容框架:根据总的目标,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每学期14课时,每周45分钟。
掌握正确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学会写规范楷书。
培养良好写字习惯,学会选择及使用、保管写字工具(1课时)。
基本笔画及与之相关的偏旁、独体字、结构的学习(8课时)。
每节课学习其中一项内容,共安排了绞丝旁、单人旁、双人旁、提手旁、走之底、宝盖头、示字旁、衣字旁、木字旁、禾字旁等偏旁的写法及相关的字的写法。
中年级硬笔书法学习的重点是各种偏旁的写法,并能够合理安排字的间架。
练习与评价(2课时)。
期中期末各一次,结合平时的学习情况和创作实践,采用自我评价和同学评、老师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写字学习情况如实作出阶段性评价,以利扬长避短、不断进步。
学生习作赏析(3课时)。
选几幅优秀学生习作,配以简明的点评,让学生在赏析同伴的优秀习作的过程中得到有益的启发与激励。
课程名称:艺术书法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起源。
2. 掌握毛笔书法的基本书写技巧和笔法。
3. 欣赏和评价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力。
教学重点:1. 毛笔书法的基本书写技巧。
2.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教学难点:1. 毛笔的运用和笔法的掌握。
2. 书法作品的审美评价。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书法起源、书法名作展示、书法技巧讲解等。
2. 教学用具:毛笔、宣纸、墨汁、砚台、毛边纸、报纸等。
3. 学生用具:毛笔、毛边纸、墨、报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书法,中国文化的瑰宝”为主题,简要介绍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书法?书法有哪些种类?二、新课教授1. 书法起源及发展历程- 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书体的发展过程。
- 展示不同书体的典型作品,让学生了解各书体的特点。
2. 毛笔书法的基本书写技巧- 讲解毛笔的使用方法,包括握笔姿势、运笔方法等。
- 介绍基本的笔法,如起笔、转笔、收笔等。
三、实践练习1. 学生跟随教师示范,练习基本笔画。
2. 学生尝试书写简单的汉字,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书法技巧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书法的基本知识和书写技巧。
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
二、新课教授1.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分析几幅具有代表性的书法作品,讲解作品的构图、笔法、墨色等方面的特点。
- 引导学生学会从作品的整体和局部进行欣赏和评价。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并说明理由。
三、实践练习1. 学生尝试临摹自己喜欢的书法作品,教师个别指导。
2. 学生自选内容,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书法欣赏和评价的重要性。
一、课程名称小学六年级书法课程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书写规律;(2)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使学生深入了解汉字笔画的特点;(2)通过临摹、创作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3)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2)汉字结构的布局与平衡;(3)书法作品的创作与欣赏。
2. 教学难点:(1)汉字笔画之间的避让关系;(2)书法作品的整体美感把握;(3)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书法作品欣赏视频,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谈谈对书法艺术的了解和认识。
二、新授1. 讲解汉字基本笔画及其书写要领,如横、竖、撇、捺等。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汉字结构布局和平衡。
三、实践操作1. 学生跟随老师临摹书法作品,练习基本笔画。
2.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幅书法作品。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老师点评学生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基本笔画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点评。
二、新授1. 讲解汉字笔画之间的避让关系,如“避让”字的书写要领。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书法作品的整体美感。
三、实践操作1. 学生跟随老师临摹书法作品,练习避让关系。
2.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幅书法作品。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老师点评学生作品,提出改进建议。
书法艺术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书法艺术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法艺术教案1一、导入新课:欣赏教室内悬挂书法作品,激发学生情趣。
二、新课教学:1、为什么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1)、汉字的独特造型;(2)、独特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2、书法文字发展演变情况:(1)古文字系统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大篆和小篆)(2)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通过课件图片)3、书法审美的.基本要素:(1)是结体;(2)是章法;(3)是用笔;(4)是用墨;(5)是韵律;(6)是风格。
4、介绍历代大书法家及其书法精品:(播放课件图片)(1)王羲之、王献之;(2)初唐四大家: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薛稷;(3)张旭和怀素的草书;(4)颜真卿天下第二行书;(5)柳公权楷书;(6)宋四家:苏轼、黄公望、米芾、蔡襄;(7)元代书法家;(8)清代书法家。
5、对比不同时代书法家的艺术特色。
三、课堂小结:通过书法的赏析,学生更深的了解了中国的文化,中国文字的精深内涵,也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习字如学做人,通过他写的文字可以看出此人的性格气质。
书法艺术教案2教学目标:1、了解毛笔的种类,知道怎样挑选毛笔。
2、知道用笔、用墨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4、激发学习毛笔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坐姿。
教学用具:毛笔、墨汁。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毛笔书法的教学1、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吗?(用利器刻在甲骨上,用树枝写在沙上,用毛笔写在布帛上。
出示图片或多媒体课件)2、出示毛笔,毛笔可是中国独有的品类。
毛笔的制造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毛笔,大约产生于二千多年之前。
二、介绍毛笔的基本常识1、毛笔的种类(1)硬毫笔(狼毫):弹性较好。
(2)软毫笔(羊毫):柔软,弹性不如狼毫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