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机电系统培训教材(内容详实)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7
目录第一节隧道洞口工程 (2)1.1洞口段开挖及防护 (2)1.2 明洞 (4)1.3 洞门 (6)第二节上下台阶法施工 (7)2.1. 上下台阶法施工 (7)第三节辅助施工方法与措施 (8)3.1 一般规定 (8)3.2 井点降水 (9)3.3 地表注浆加固 (10)3.4 超前小导管 (11)3.5 超前锚杆 (13)3.6 超前管棚 (14)第四节初期支护 (17)4.1喷混凝土 (17)4.2 锚杆 (23)4.3 钢筋网 (26)4.4 钢架 (27)第五节二次衬砌 (28)5.1 一般规定 (28)5.2 二次衬砌施工 (29)5.3 拱顶回填注浆 (33)第六节防排水 (34)6.1 一般规定 (34)6.2 注浆防水 (34)6.3 洞口防排水 (35)6.4 结构防排水 (36)第一节隧道洞口工程1.1 洞口段开挖及防护1.1.1 洞口段工程应结合洞口相邻工程及场地布置统筹规划、及早完成,施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
1.1.2 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2。
图1.1.2 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图1.1.3 洞口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洞口段开挖前应首先清除洞口开挖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和树根,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
2 洞口段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3 洞口段边、仰坡防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
4 洞口段开挖至隧底高程后,应及时施作排水侧沟及出水口,并与洞外排水系统协调连通。
5偏压洞口施工应先做好支挡、反压回填等工作后再进行开挖;开挖方法应根据地形情况选定,避免人为因素加剧偏压。
6施工便道的引入和施工场地的平整应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和对洞口岩体稳定的影响。
1.1.4 洞口段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洞口土方采用机械施工时,边、仰坡应预留约30cm的整修层,用人工刷坡并及时夯实整平成型,防止超挖,保证边、仰坡平顺,坡率符合设计要求。
目录第一节隧道洞口工程 (2)1.1洞口段开挖及防护 (2)1。
2 明洞 (4)1.3 洞门 (6)第二节上下台阶法施工 (7)2.1. 上下台阶法施工 (7)第三节辅助施工方法与措施 (8)3.1 一般规定 (8)3.2 井点降水 (9)3.3 地表注浆加固 (10)3。
4 超前小导管 (11)3。
5 超前锚杆 (13)3。
6 超前管棚 (14)第四节初期支护 (17)4。
1喷混凝土 (17)4。
2 锚杆 (23)4.3 钢筋网 (26)4.4 钢架 (27)第五节二次衬砌 (28)5。
1 一般规定 (28)5。
2 二次衬砌施工 (29)5。
3 拱顶回填注浆 (33)第六节防排水 (34)6.1 一般规定 (34)6。
2 注浆防水 (34)6。
3 洞口防排水 (35)6。
4 结构防排水 (36)第一节隧道洞口工程1。
1 洞口段开挖及防护1.1.1 洞口段工程应结合洞口相邻工程及场地布置统筹规划、及早完成,施工宜避开雨季及严寒季节.1。
1。
2 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
1。
2。
图1。
1。
2 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图1.1。
3 洞口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洞口段开挖前应首先清除洞口开挖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和树根,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2 洞口段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3 洞口段边、仰坡防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有关规定。
4 洞口段开挖至隧底高程后,应及时施作排水侧沟及出水口,并与洞外排水系统协调连通.5偏压洞口施工应先做好支挡、反压回填等工作后再进行开挖;开挖方法应根据地形情况选定,避免人为因素加剧偏压。
6施工便道的引入和施工场地的平整应尽量减少对原地貌的破坏和对洞口岩体稳定的影响。
1。
1.4 洞口段开挖应符合下列规定:1 洞口土方采用机械施工时,边、仰坡应预留约30cm的整修层,用人工刷坡并及时夯实整平成型,防止超挖,保证边、仰坡平顺,坡率符合设计要求.2 洞口土石方应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禁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结合正洞开挖方法,预留进洞台阶,形成进洞面(洞脸)及边、仰坡,边、仰坡防护和处理措施应同时考虑防止洞口段产生整体滑动。
隧道机电维护及管理范本第一章绪论1.1 背景介绍隧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承担着城市交通流动的重要任务。
隧道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与维护对保障隧道的安全、畅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隧道机电维护及管理范本的建立,可以提高隧道机电设备的维护效率,确保隧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1.2 目的和意义本范本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隧道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高维护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隧道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
同时,为其他隧道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本范本主要包括隧道机电设备的维护和管理相关内容。
具体包括维护人员的组织管理、设备维护计划制定、维护方案编制、维护工作流程、维护工具和设备使用、维护记录和数据分析等。
本范本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
第二章维护人员的组织管理2.1 维护组织机构的建立2.1.1 维护组织的职能划分2.1.2 维护人员的职责和权限2.1.3 维护人员的编制和配备2.2 维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2.2.1 维护人员的培训计划制定2.2.2 维护人员的培训内容和方式2.2.3 维护人员的考核标准和方法2.3 维护人员的激励机制2.3.1 维护人员的考核与奖惩制度2.3.2 维护人员的职业发展规划2.3.3 维护人员的岗位轮换和晋升机制第三章设备维护计划制定3.1 设备维护计划的制定原则3.1.1 设备维护需求分析3.1.2 设备维护周期和频率确定3.1.3 设备维护工作量评估3.2 设备维护计划的编制和执行3.2.1 设备维护计划的编制流程3.2.2 设备维护计划的执行与跟踪第四章维护方案编制4.1 维护方案的确定4.1.1 维护方案的技术要求4.1.2 维护方案的资源配置4.1.3 维护方案的安全措施4.2 维护方案的编制和审批4.2.1 维护方案的编制流程4.2.2 维护方案的审批和发布第五章维护工作流程5.1 维护作业流程5.1.1 维护作业计划制定与安排5.1.2 维护作业的准备工作5.1.3 维护作业的实施和监督5.2 维护作业安全措施5.2.1 维护作业的风险评估5.2.2 维护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5.2.3 维护作业的应急预案第六章维护工具和设备使用6.1 维护工具的选择和使用6.1.1 维护工具的需求和规格6.1.2 维护工具的采购和管理6.1.3 维护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6.2 维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6.2.1 维护设备的保养和保管6.2.2 维护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6.2.3 维护设备的技术升级和更新第七章维护记录和数据分析7.1 维护记录的填写和管理7.1.1 维护记录的格式和内容要求7.1.2 维护记录的保存和归档7.2 维护数据的收集和分析7.2.1 维护数据的收集和整理7.2.2 维护数据的统计和分析7.2.3 维护数据的应用和追踪分析第八章维护质量管理8.1 维护质量控制8.1.1 维护质量目标的确定8.1.2 维护质量的控制和评估8.2 维护质量改进8.2.1 维护质量问题的分析和整改8.2.2 维护经验的总结和分享8.3 维护质量监督和检查8.3.1 维护质量监督和检查的要求8.3.2 维护质量监督和检查的方法和程序第九章结束语参考文献注: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的隧道机电维护及管理范本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编写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