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计算机犯罪案件的侦查
- 格式:ppt
- 大小:502.50 KB
- 文档页数:19
公安局的网络侦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
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公安局积极开展网络侦查工作,以打击和防范网络犯罪活动。
本文将就公安局的网络侦查工作进行探讨,从网络侦查的意义、组织架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网络侦查的意义网络侦查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追踪、获取、分析和处理与犯罪活动相关的信息的行为。
当前,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犯罪行为也逐渐转移到了网络空间。
网络犯罪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公安局的网络侦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网络侦查可以有效打击网络犯罪。
通过利用先进的网络侦查技术,公安局能够快速获取犯罪活动的线索和证据,并根据这些信息对犯罪分子进行定位和追踪。
此外,网络侦查工作还可以对犯罪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以便公安部门采取相应的防范和打击措施,从而保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网络侦查可以预防未然。
通过对网络空间进行巡查和监控,公安局能够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犯罪活动,阻止其进一步发展。
网络侦查不仅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还可以警示潜在犯罪分子,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进一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
二、网络侦查的组织架构为了保障网络侦查工作的高效与协调,公安局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和配备。
公安局的网络侦查部门主要由网络侦查支队、技术支持中心和犯罪情报分析室等部门组成。
网络侦查支队是整个网络侦查工作的核心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各类网络犯罪案件的侦查工作。
他们通过收集和分析网络犯罪信息,及时发现犯罪线索,协助其他部门进行追捕和审讯。
技术支持中心是网络侦查的技术支持部门,负责开发和维护网络侦查系统。
他们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进行监控和分析,提供侦查所需的关键数据和信息。
犯罪情报分析室是网络侦查的情报分析部门,负责犯罪情报的搜集、整理和分析。
他们通过建立完善的情报数据库,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为网络侦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指导。
A构成何种犯罪1、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根据《刑法》第285条的规定,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2、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根据《刑法》第286条的规定,①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②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后果严重的;③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
3、以计算机作为工具实施的犯罪:根据《刑法》第287条的规定:“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盗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据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本条所规定的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的特征,侵犯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外的其他社会关系的犯罪。
B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侦查的方法侦查流程:1)现场勘查现场是证据的主要来源,通过对现场进行仔细的勘查,确定计算机犯罪的有形现场和无形现场,获取充实的证据,对于案件的破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根据掌握的证据、材料确定是否立案,在掌握了证据的基础上,初步对案情进行判断。
3)分析案情,制定侦查计划。
4)询问证人,调查访问与讯问。
5)扣押、鉴定证据。
6)缩小侦查范围,确定犯罪嫌疑人。
7)破案,侦查终结。
侦查重点:1)日志文件分析2)电子文档对比查询3)IP定位4)电子证据的提取和保全5)日常管理、监督和检查侦查难点: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案件的侦查难点主要是如何确定、提取入侵的电子证据,即使提取出电子证据,无法判断电子证据的正确与否。
在实践中,直接证据往往被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删除,这一方面要求对直接证据进行恢复和掌握,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以作案程序为基础,从环境条件、技术条件等情况综合分析,建立以电子证据为核心的间接证据系统。
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侦查的方法1、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或数据侦查流程:1)现场勘查2)根据掌握的证据、材料确定是否立案。
简述计算机犯罪案件侦查模式
计算机犯罪案件侦查模式是指在计算机犯罪案件调查和侦查中,为了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可信度,经过科学、合法、规范的程序,使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措施,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进行的一种方法论。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现场勘查:对发现的犯罪现场进行勘查,查明有关情况,收集相关物证和信息。
2. 取证保全:根据勘查结果,采取措施对有关物证和信息进行取证保全,防止证据被破坏或篡改。
3. 数据分析:对取得的电子数据进行分析,提取重要信息和线索,识别可能的犯罪嫌疑人和犯罪手段。
4. 调查取证:通过调查和取证,进一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和行踪,获取更多的证据和信息。
5. 鉴定审查:对取证结果进行鉴定和审查,确认证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为后续的起诉和审判做好准备。
6. 案件协作:在侦查过程中,需要与其他部门和机构进行协作,共同打击计算机犯罪行为,提高侦查效率和成果。
7. 案件办理:根据侦查结果,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和起诉,保证案件得以成功办理并依法惩处犯罪分子。
需要指出的是,计算机犯罪案件侦查模式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和调整工作方法,以应对新形势下的计算机犯罪行为。
计算机犯罪现场远程勘察步骤随着计算机犯罪的不断增加和犯罪手段的多样化,现场勘察成为揭露犯罪真相的重要环节之一。
然而,由于计算机犯罪的特殊性,传统的现场勘察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远程勘察技术的兴起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犯罪现场远程勘察的基本步骤。
1. 确定远程勘察的目标远程勘察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勘察的目标。
根据案件性质和侦查需求,确定勘察的重点和方向。
例如,如果是网络攻击事件,重点可能放在攻击路径和攻击手段的分析上。
如果是数据篡改事件,重点可能放在数据修改痕迹的查找和分析上。
明确目标可以帮助远程勘察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勘察工作,提高勘察效率。
2. 收集证据在远程勘察过程中,收集证据是关键一环。
远程勘察人员需要通过合法手段收集到与案件相关的证据信息。
这包括获取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日志记录、文件、数据库等数据,并进行备份和保存。
同时,还需要注意保护证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证据被篡改或丢失。
3. 分析证据收集到证据后,远程勘察人员需要对证据进行分析。
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确定哪些证据是有效的,哪些是无关的。
然后,通过技术手段对有效的证据进行深入分析,寻找证据之间的联系和线索。
这需要远程勘察人员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技术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以便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
4. 追踪攻击路径在计算机犯罪现场远程勘察中,追踪攻击路径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分析被攻击系统的日志记录和网络流量数据,远程勘察人员可以还原攻击者的行为轨迹,了解攻击的具体过程和手段。
这有助于揭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以及犯罪的动机和目的。
追踪攻击路径需要远程勘察人员具备较强的网络安全和网络流量分析能力。
5. 提取关键信息在现场远程勘察中,提取关键信息是为了确定案件事实和推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
通过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深入分析,远程勘察人员可以提取出关键的信息,包括犯罪嫌疑人的IP地址、登录记录、使用的工具和技术等。
计算机病毒犯罪案例有哪些计算机病毒危害大,有可能会导致犯罪,那么用计算机病毒犯罪的案例有哪些呢?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计算机病毒犯罪案例一:25岁的吕薜文,是广州市人,高中毕业。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查明,吕薜文于1997年4月加入国内“黑客”组织。
去年1月至2月,他盗用他人网络账号以及使用非法账号上网活动,并攻击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广州主机(即“视聆通”广州主机)。
成功入侵后,吕薜文取得了该主机系统的最高权限,并非法开设了两个具有最高权限的账号。
此后,他又多次非法入侵该主机,对其部分文件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等一系列非法操作,包括非法开设四个账号作为自己上网之用和送给他人使用、安装并调试网络安全监测软件(未遂)。
同时,他为掩盖自己的行为,还将上网的部分记录删除、修改。
更为严重的是,吕薜文于去年2月25日和26日,三次修改了该主机系统最高权限的密码,致使密码三次失效,造成主机系统管理失控共计15个小时的严重后果。
此外,吕薜文还在去年2月12日对蓝天BBS主机进行攻击,获得该主机最高权限后又为自己非法开设一个最高权限用户账号。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吕薜文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作案人赵哲,现年28岁,在上海市某河北证券营业部工作。
今年4月16日窜至上海新闸路某证券公司营业部,利用该营业部电脑安全防范上的漏洞,修改该营业部部分股票交易数据,致使下午股市开盘不久,兴业房产和莲花味精两只股票瞬间便被拉到涨停板价位,成交量也急剧放大。
仅仅维持了片刻,这两只股票的价格又迅速回落,从而引起股价在短时间内剧烈震荡。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现这一情况后,查出是海南某证券公司出现大笔买盘所致。
经查询,发现电脑系统遭“黑客”侵入。
今天一审判决后,赵哲说:“法院的判决是公正的”。
此案给疏于防范的证券营业部敲响了警钟。
国内大学生黑客投“毒”第一案破译经过几天紧张分析,专家终于揭开YAI这个比CIH还凶猛的病毒秘密---编写者为重庆邮电大学计算机系一名大学生。
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告人林某为练习自己的炒股技能,于2005年6月初在其住所内通过“股神通”可视电话,利用某证券公司同一营业部资金帐号前四位数相同及初始密码为123456的特征,采用连续试验性登录的手法,掌握了该公司某营业部电子交易中心电话委托系统内77名客户的帐号及密码。
期间对10名客户帐户内的股票进行擅自买卖,委托下单二百余笔,成交近百笔,成交金额总计一千五百万余元,造成客户亏损共计人民币十三万余元。
二、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李胖胖,1992年4月出生,初中文化,贵州遵义人。
2009年,李胖胖开始接触互联网,出于自己的兴趣,他通过在QQ群和网上论坛学习和掌握了网络攻击、网络漏洞扫描等黑客软件的使用方法。
2011年2月开始,李通过在论坛或百度搜索到的IP地址段,在互联网上用漏洞扫描软件随机扫描。
在网上扫描发现服务器漏洞后,软件根据李的设置自动建立新的用户名和密码,轻而易举地获取服务器的控制权。
2011年2月5日,李胖胖通过技术手段侵入“台州市网上公安局”网站计算机服务器并控制该计算机服务器。
不久,台州市公安局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队工作人员在维护服务器时,发现服务器上有黑客侵入的痕迹和非法木马文件,立即通过技术侦查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李胖胖。
9月22日李胖胖在遵义家中被警方抓获。
三、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王某平时无业在家,偶然的情况下在网上的百度贴吧中发现网上有出售webshell的帖子,同时有大量的买家发帖收购,该认为自己可以廉价购入webshell后卖出,赚取差价。
2012年7月至10月期间,被告人王某多次通过互联网贩卖大量webshell,非法获利7142元。
四、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陈尚龙原为云南新鹏工贸公司的法人代表,李营原为北海市智能三金机器有限公司员工。
2002年初,这两名只有初中文化的被告人共同商谋,邀请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懂计算机知识的被告人毛文铭改装“三金”牌税控加油机程序,然后出卖改装芯板谋利。
计算机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现如今,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其中犯罪侦查也不例外。
计算机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犯罪侦查的效率和准确率,帮助警方打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与安全。
一、1.数据分析在数十年前,如果警方要收集犯罪嫌疑人的信息,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人力物力去跑门口、走访、搜集犯罪嫌疑人的信息,而现在,警方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快速地收集、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各项数据,如身份信息、银行交易记录、通讯记录等等,以此作为侦破犯罪的依据。
2.数据可视化计算机技术还可以将海量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这种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例如,警方可以通过可视化技术,展现出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以及其行为习惯等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节约了探员们的时间和力气,也可以让警方更加精准地定位犯罪嫌疑人的位置和线索。
3.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又一大亮点。
警方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嫌疑人的照片上传至系统,自动比对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库,从而有效地缩小侦破范围,为警方犯罪侦查提供了高效依据。
4.网络安全技术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网络犯罪也层出不穷。
警方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来加强网络安全,实现对社会公共信息的传递和受保护的安全性保障。
例如:可以建立反黑客攻击系统、黑客追踪系统、网络监听系统等等,可以有效地限制黑客攻击的发生,保障社会的网络安全。
二、计算机技术在犯罪侦查中的优点1.提高犯罪侦查效率由于计算机技术具有高效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特别是在对于大量信息数据的处理上,能够极大地提高犯罪侦查工作的效率,减少人为的疏漏和错误率,更加高效地收集、分析、比对和展现数据信息,快速地为案件办理提供依据。
2.提高犯罪侦查准确率在笔划相似的汉字脱敏中,比对分析就只有靠计算机技术才能拿到比较高的准确率,如:用KNN的方法,只需要将多次比对不同量级的特征字符串作为样本划分到不同的类中,就能定位比对的汉字,从而极大地提高判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