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甜味剂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实验二常用甜味剂的性能比较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比较几种常用甜味剂的性能。
2.了解影响甜味剂甜度的因素。
二、实验仪器
烧杯、锥形瓶、玻璃棒、量筒、电子天平。
三、实验原料
蒸馏水、蔗糖、山犁糖醇、木糖醇、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乙酰磺胺酸甲(安赛蜜)、天冬氨酸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糖精钠、食盐。
四、实验步聚
1、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取5g蔗糖、山犁糖醇、木糖醇于烧杯中,量取100 ml水倒入,用勺搅拌至溶解,品尝评价其甜度。
填写表2。
2、按上述方法分别称取0.2g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乙酰磺胺酸甲(安赛蜜)、天冬氨酸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甜菊糖、糖精钠置于烧杯中,量取100ml蒸馏水加入搅拌溶解;
3、取少取溶液品尝,以蔗糖为100分,比较同样浓度的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乙酰磺胺酸甲(安赛蜜)、天冬氨酸苯丙氨酸甲酯(阿斯巴甜)、甜菊糖、糖精钠的甜度。
填写表3。
4、在上述溶液中加入0.8g食盐,比较加入食盐前后的甜度变化。
五、结果分析
表2 比较几种常见的糖醇类甜味剂的口感
表3 几种常见甜味剂溶液的甜度比较。
各种甜味剂的对比
参考格式如下
甜味剂比较
甜味剂是食物和饮料的重要成分,它可以增加食物的口味。
它有助于
食物在消费者的口中保持香甜可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甜味剂
包括蔗糖、果糖、麦芽糖浆和人工甜味剂。
每种甜味剂都有它自己的使用
价值,让我们来看看它们的比较和对比。
首先,蔗糖是天然的甜味剂,多数甜品都是以蔗糖为基础制成的。
蔗
糖有着甜而可口的味道,同时也拥有营养价值,它含有全价蛋白和矿物质。
但是,它的单位价格比较高,不适合大量使用。
其次,果糖也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
它的价格比较低,比蔗糖更容易
被人们接受。
果糖有一种浓厚的甜味,它的热量低,是适合糖尿病患者食
用的好选择。
但是,它也有一些缺点,它不含有任何营养成分,消费者吃
了它可能会影响健康。
再次,麦芽糖浆是一种天然的甜味剂。
它通常是以大麦芽为原料,经
过发酵和精制而成。
麦芽糖浆的甜度高于蔗糖,而且它拥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具有良好的饱腹感,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但是,
消费者应注意,大量食用麦芽糖浆会增加血糖含量,有可能对健康造成一
定的影响。
甜味剂甜味剂据《⾷品添加剂⼿册》描述:甜味剂(Sweeteners)是指赋予⾷品或饲料以甜味的⾷物添加剂。
⽬前甜味剂种类较多,可分为: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甜味剂和⼈⼯合成甜味剂;按其营养价值分为营养性甜味剂和⾮营养性甜味剂;按其化学结构和性质分为糖类和⾮糖类甜味剂。
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糖和乳糖等糖类物质,虽然也是天然甜味剂,但因长期被⼈⾷⽤,且是重要的营养素,通常视为⾷品原料,在我国不作为⾷品添加剂。
营养甜味剂是指某甜味剂与蔗糖甜度相同时,其热值在蔗糖热值的2%以上。
⾮营养型甜味剂是指热值低于蔗糖热值的2%。
天然⾮营养型甜味剂⽇益受到重视,是甜味剂的发展趋势,WHO 指出,糖尿病患者已达到5千万以上,美国⼈中有四分之⼀以上要求低热量⾷物。
在蔗糖替代品中,美国主要使⽤阿斯巴甜,达90%以上,⽇本以甜菊糖为主,欧洲⼈对AK 糖(安赛蜜)⽐较感兴趣。
这三种⾮营养型甜味剂在我国均可使⽤。
甜味剂环⼰基氨基磺酸钠19.002果冻0.65甜味剂环⼰基氨基磺酸钠19.002酱菜、调味酱汁、配制酒、糕点、饼⼲、⾯包、雪糕、冰淇淋、冰棍、饮料0.65甜味剂异麦芽酮糖醇19.003雪糕、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包、果酱(不包括罐头)、配制酒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19.004各类⾷品(罐头⾷品除外)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麦⽛糖醇19.005鱼糜及其制品0.5甜味剂麦⽛糖醇19.005糕点5.0甜味剂麦⽛糖醇19.005⾖制品⼯艺⽤、制糖⼯艺⽤、酿造⼯艺⽤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麦⽛糖醇19.005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包、酱菜、糖果雪糕、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制品⼯艺⽤、制糖⼯艺⽤、酿造⼯艺⽤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糕点5.0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鱼糜及其制品0.5甜味剂⼭梨糖醇(液)19.006雪糕、冰棍、糖果、饮料、糕点、饼⼲、⾯包、酱菜、糖果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糖醇19.007糖果、糕点、饮料代替糖、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糖醇19.007⼋宝粥罐头35甜味剂甜菊糖甙19.008糖果、糕点、饮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甜菊糖甙19.008固体饮料、油炸⼩⾷品、调味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草19.009⾁禽罐头、调味料、糖果、饼⼲、蜜饯、凉果、饮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编辑本段使⽤情况甜味剂乳糖醇(4-β-D-吡喃半乳糖-D-⼭梨醇)果味(味)型饮料、冰淇淋、糕点、乳按正常⽣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D-⽢露糖醇⽆糖⼝⾹糖200甜味剂糖精钠19.001话梅、陈⽪甜味剂糖精钠19.001⼲果、果仁、五得⾖、炒⾖类甜味剂糖精钠19.001话李、话杏、⽢草橄榄、⽢草⾦桔甜味剂糖精钠19.001芒果⼲、⽆花果⼲甜味剂糖精钠19.001⽠⼦展开甜味剂⽢草酸⼀钾及三钾19.010⾁禽罐头、调味料、糖果、饼⼲、蜜饯、凉果、饮料按⽣产需要适量使⽤甜味剂⼄酰磺胺酸钾(安赛蜜)19.011⽆糖(低糖)糖果、⽆糖(低糖)胶姆糖 2.0甜味剂⼄酰磺胺酸钾(安赛蜜)19.011餐桌⽤甜料(⽚状、粉状)每⽚、每包40mg甜味剂对世界的⾷品有重要的影响,从1900年产量的8百万吨到1970年的7千万吨。
常用甜味剂标准
摘要:
1.甜味剂的定义与分类
2.常用甜味剂及其特点
3.甜味剂的安全性及使用标准
4.我国甜味剂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正文:
【甜味剂的定义与分类】
甜味剂,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
它们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广泛应用,以替代糖分,降低热量,满足糖尿病患者和健康意识强烈的消费者的需求。
甜味剂按照化学结构和来源可分为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和生物甜味剂三大类。
【常用甜味剂及其特点】
1.合成甜味剂:以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等为代表,具有甜度高、热量低、不易分解等特点。
2.天然甜味剂:来源于植物的天然甜味物质,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等。
它们甜度相对较低,但具有更佳的口感和健康效益,如降低口腔细菌滋生、预防龋齿等。
3.生物甜味剂:通过生物技术制得的甜味剂,如甜菊糖苷。
它们具有高甜度、低热量、安全性高等特点。
【甜味剂的安全性及使用标准】
甜味剂在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引发了对其安全性的关注。
然而,大量研究和实验证明,合理使用甜味剂是安全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等权威机构也对甜味剂进行了严格的评估,并制定了相应的使用标准。
当然,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也应关注甜味剂的使用量和种类,遵循适量原则。
【我国甜味剂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食品饮料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甜味剂行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加强了对甜味剂安全性的研究和监管;另一方面,新型甜味剂的不断涌现,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强力(高倍)甜味剂
日本国内目前使用的强力甜味剂主要有:
1、阿斯巴甜(Aspaitame),年销量约210—220吨,其甜度约为白糖的200倍。
2、甜蜜素(Cyclamate),其甜度为白糖的30倍,年销量20—30吨。
3、蔗糖素(Sucralose)它是一种以蔗糖为原料的新型甜味剂,甜度相当于白糖的600倍左右,年销量为40—50吨左右。
4、甜菊糖(甜叶菊甙),系从巴西甜叶菊中提取的一种天然甜味剂,年销量约30吨左右,主要从中国和东南亚进口。
强力甜味剂分类:
1.化学合成:糖精、甜密素(Cyclamate)、甜味素(Aspartame)、安赛甜(Acesulfame-K)等。
2.半合成:三氯蔗糖、二氢查耳酮的衍生物。
3.天然:二氢查耳酮、甜菊苷、甜菊双糖苷、甘草甜素、嗦吗甜(Thaumatin)。
强力甜味剂的优点:
1.甜度高,使用量少,应用时的能量值基本为零。
2.不会引起龋齿。
3.可供糖尿病人、肥胖症人、心血管病人等食用。
4.部分品种如Aspartame,Thaumatin还有风味增强作用。
强力甜味剂缺点:
1. 甜味不够纯正(三氯蔗糖例外),与蔗糖有一定的距离。
2. 多数带有程度不一的苦涩味或金属异味。
3. 多数场合下需配合食用填充剂或低甜度甜味剂,如固体或半固体食品中应用。
常用甜味剂比较
常用甜味剂比较
一、常用甜味剂
1)安赛蜜(AK糖)
具有良好口感和稳定性,与甜蜜素1: 5配合,有明显增效作用。
调味料不得使用。
2)甜蜜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
对光热稳定,耐酸碱,不潮解,甜味纯正,加入量超过0.4%时有苦味,常与糖精9: 1混合使用,使味感提高。
3)木糖(D-木糖)
在人体内不能消化,与木糖醇比较,无清凉口感,参与美拉德反应,适用于调味料。
4)甜菊糖(甜叶菊苷)
耐高温,不发酵,受热不焦化,碱性条件下分解,有吸湿性,有清凉甜味。
浓度高时带有轻微的类似薄荷醇苦涩味,但与蔗糖配合使用(7:3)可减少或消失。
与柠檬酸钠并用,可改进味感。
5)甘草甜素(甘草酸三钾盐)
甜味释放得较慢,后味微苦,稳定性高,不发酵,具有增香效果,但不习惯者会感不快。
多用于调味料、凉果及保健食品,也可用于啤酒、面制品增泡。
在调味料生产,常按甘草甜素:糖精=3~4:1比例,再加适量蔗糖可使甜味效果好,并缓解盐的咸味、增香;用于
糖果,多与蔗糖、糖精和柠檬酸合用,风味独特、甜味更佳;在咸腌制品中,可避免出现发酵、变色及硬化现象。
6)葡萄糖
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其热量与蔗糖相近,在低甜度食品中可与蔗糖配合使用。
也属于填充性甜味剂。
7)糖精(糖精钠)
甜味强,耐热及耐碱性弱,酸性条件下加热甜味渐渐消失,溶液大于0. 026%则味苦,婴幼儿食品、调味料不得使用。
8)阿斯巴甜
人体摄入后在体内转化成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口感接近蔗糖,无不愉快后味,不耐热。
苯丙酮尿症患者忌用。
9)乳糖
• 在保存挥发性香味和口味方面能力较强,对产品色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加热可产生焦化,用于烘培食品可使外观呈金棕色。
•具有吸湿性,可保持面制品和甜食中的水份并使其柔软。
• 可帮助发泡稳定。
10)三氯蔗糖
用蔗糖作原料生产,口感最接近蔗糖,耐热,在酸性至中性环境下十分稳定。
11)果葡糖浆
甜味纯正,越冷越甜,甜味较其他消失快。
用于饮料有清凉感,不掩盖果汁原色原香;用于果脯果酱生产,有利于抑菌,吸湿保水;对面包、糕点可使其松软;用于冰激凌生产可防止冰晶。
二、糖醇类共性
• 不引起血液葡萄糖值上升,是肥胖、糖尿病者的理想甜味剂。
• 长期食用不蛀齿。
• 部分糖醇具有润畅通便作用,程度差异如下:
• 赤藓糖醇-麦芽糖醇+ 木糖醇++ 山梨糖醇+++ 甘露醇+++ • 具有溶解水吸热性能,入口有清凉感。
• 与其他甜味剂比较:甜度低,热值低,吸湿性好,耐热耐酸,不发生美拉德反应,适合烘培。
糖醇类各自特点
1)木糖醇
与强力甜味剂复配,产生协调增效作用,并能掩盖其不良后味;与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可作抗氧化剂的增效剂,有助于维生素和色素稳定。
2)山梨糖醇
在烘培食品中有保湿保鲜作用,可用作淀粉的稳定剂和果品的保香剂、抗氧剂和保鲜剂等,防止食品糖盐等结晶析出,可维持甜、酸、苦味强度平衡和增加食品风味。
3)甘露醇
甘甜爽口,无吸湿性,可用于胶姆糖防粘。
4)赤藓糖醇
吸湿性小,熔点低。
用于披覆食品(糕点等),可防潮保湿,延长保质期。
5)麦芽糖醇
有保香功能,增加糖果、饮料芳香气味,并能加强糖果透明性;粘度较大,也可作增稠剂。
6)帕拉金糖醇(异麦芽糖醇)
不吸湿,与其他强力甜味剂发生协调增效作用,并掩盖其不良后味。
三、糖与甜味剂的甜度
名称甜度倍数
蔗糖为 1
乳糖0.3
木糖0.4
低聚木糖0.5
木糖醇0.6
山梨醇0.6
赤藓糖醇0.7
葡萄糖0.7
麦芽糖醇 1
果葡糖浆 1
甜蜜素50
甜菊糖200
甘草甜素200
阿斯巴甜200 安赛蜜200 糖精500 三氯蔗糖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