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关系标准
- 格式:xls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4
标题:深度解析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技术参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汽轮机发电机组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发电设备,其性能参数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而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作为常见规格之一,其技术参数更是备受关注。
在本文中,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角度对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技术参数进行全面评估和解析,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主题。
**1. 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基本参数**我们来看一下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的基本技术参数。
一般来说,它包括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电压、额定电流、机组效率等参数。
在实际选择和运行中,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着发电机组的使用效果和成本。
额定功率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的实际输出能力,额定转速则会对发电机组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产生影响。
额定电压和电流参数也将直接关系到发电机组的供电能力和安全性。
**2. 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技术指标细节**我们需要深入了解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技术指标细节。
这些包括某些特殊工况下的技术指标、容错能力、环保性能等。
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工况下,如高温、高海拔、高湿度等情况下,发电机组的性能表现将会有所不同。
另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发电机组的环保性能也成为了重要的考量因素。
**3. 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技术参数与其他规格发电机组的比较**除了深入了解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的技术参数外,我们还需要将其与其他规格的发电机组进行比较。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的优势和劣势。
与500kw或2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相比,1000kw的优势是什么?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发电机组规格,将是一个需要权衡的问题。
**4.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1000kw汽轮机发电机组技术参数的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评估与解析,我们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未来的发电机组选型和使用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其基本参数、技术指标细节以及与其他规格发电机组的比较,以便更好地选择和使用适合自己的发电机组。
电厂汽轮机运行参数与煤耗关系分析作者:董尚军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7期摘要:目前,火电仍是我国电力生产的主要方式,煤耗就成为影响电力生产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为燃煤成本大约占发电成本的60%。
降低发电煤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不仅提高了发电厂的经济效益,而且节能减排有利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以研究降低煤耗的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响煤耗的因素除了煤质和锅炉运行工况以外,还与汽轮机运行状态有关,因此本文对汽轮机运行参数与煤耗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汽轮机;运行参数;煤耗;关系;火电厂一、研究汽轮机运行参数与煤耗关系的方法目前,研究汽轮机运行参数与煤耗关系的方法[1]主要有以下这些:1.常规热平衡法该方法逻辑清晰,易于理解,但在逐级求解加热器从高压到低压抽气量的热平衡方程非常复杂,不易探求其内在规律,影响实际应用。
2.矩阵法矩阵法实为在热平衡法建模基础上的二次建模,其数形结合的思想适于计算机编程,但用于汽轮机运行参数与煤耗关系的研究,方法还不够成熟。
3.火用分析法火用分析法也称为㶲分析法。
㶲表示单位质量的物质包含的热量可用性。
㶲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即孤立系统中的熵增原理。
由于求解过程涉及高阶矩阵求逆,方法较为复杂,所以实际应用受限。
4.循环函数法该方法将复杂的热力系统分为主循环及若干并列的辅助循环,然后分别计算主、辅循环的热经济指标,计算机计算量大为减少,但热力系统调整时端差的计算比较麻烦。
5.等效焓降法这种方法实为定流量分析方法,由于不需要全盘重新计算就能探明系统变化的经济性,可以方便地算出系统局部变化对整机系统的影响,因而实用性很强。
通过上面分析不难看出,采用等效焓降法分析汽轮机运行参数与煤耗关系是较好的选择。
二、汽轮机运行参数与煤耗关系的计算模型与煤耗偏差分析1.煤耗偏差计算模型热力设备运行参数偏离目标的相对变化值和绝对变化值可用以下关系表达:(1)(2)式(1)、(2)中,[∆bb]i表示某一运行参数偏离基准值所引起的标准煤耗的绝对变化量,单位是g/(kW·h);bb表示发电标准煤耗率,单位也是g/(kW·h);[δη]i表示某一运行参数偏离基准值所引起的某分效率的相对变化量,单位是%;[δq]i表示某一运行参数偏离目标值所引起的热耗率相对变化率,单位是%;式(1)中的“-”表示标准煤耗与各分效率的关系是反比关系,也就是各分效率升高则标准煤耗降低;式(2)没有“-”,说明标准煤耗与热耗率的关系是正比关系,即热耗率提高,标准煤耗也升高。
汽轮机真空和负荷的关系
汽轮机真空和负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汽轮机的真空是指汽轮机排汽端真空泵抽出的空气与蒸汽的混合物中的气体分子数目与相同状态下的大气中的气体分子数目的比值。
而汽轮机的负荷则是指汽轮机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它通常以汽轮机的进汽量来表示。
汽轮机的真空和负荷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真空影响汽轮机的出力:当汽轮机的真空降低时,汽轮机的排汽压力会升高,导致
汽轮机的出力下降。
因为汽轮机的出力与排汽压力成反比,所以真空的降低会导致汽轮机的出力减少。
2.负荷变化会影响真空:当汽轮机的负荷发生变化时,汽轮机的进汽量也会相应地发
生变化。
如果进汽量增加,汽轮机的排汽量也会增加,这可能会导致真空的下降。
相反,如果进汽量减少,汽轮机的排汽量也会减少,这可能会导致真空的升高。
3.真空和负荷共同影响汽轮机的经济性:汽轮机的经济性通常以热效率来表示。
汽轮
机的热效率与真空和负荷都有关系。
当真空和负荷都处于较优状态时,汽轮机的热效率会达到最高。
因此,在实际运行中,需要根据机组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汽轮机的真空和负荷,以达到最优的经济性。
总之,汽轮机真空和负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它们共同影响着汽轮机的出力、经济性和运行稳定性。
因此,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真空和负荷,以保证机组的安全、经济和稳定运行。
调速系统,迟缓率,速度变动率,重叠度汽轮机调速系统的迟缓率是指在调速系统中由于各部件的摩擦、卡涩、不灵活以及连杆、绞链等结合处的间隙、错油门的重叠度等因素造成的动作迟缓程度。
机械液压型调速器最好的迟缓率ε= 0.3,0.4 %。
采用电液压式数字型调速器灵敏度很高,迟缓率(人工死区)可以调节到接近于零。
速度变动率是指汽轮机由满负荷到空负荷的转速变化与额定转速之比,其计算公式为:δ=(n1 - n2)/n×100%式中n1汽轮机空负荷时的转速, n2: 汽轮机满负荷时的转速, n汽轮机额定转速。
对速度变动率的解释如下:汽轮机在正常运行时,当电网发生故障或汽轮发电机出口开关跳闸使汽轮机负荷甩到零,这时汽轮机的转速先升到一个最高值然后下降到一个稳定值,这种现象称为"动态飞升"。
转速上升的最高值由速度变动率决定,一般应为4,5 %。
若汽轮机的额定转速为3000转/分,则动态飞升在120,150转/分之间。
速度变动率越大,转速上升越高,危险也越大。
调速系统的调差系数kδ为汽轮机调速系统的静态频率调节效应系数kf的倒数。
调差系数的计算公式为:kδ=?f(%)/?P(%)式中: ?f(%): 电网频率变化的百分数,?P(%): 汽轮发电机组有功功率变化的百分数。
调差系数的大小对维持系统频率的稳定影响很大。
为了减小系统频率波动,要求汽轮机调速系统有合理的调差系数值,一般为4%,5 % 一次调频的相关基础知识 2010-06-22 18:441、何为一次调频及二次调频,DEH的一个主要任务是通过改变调门的开度来调节汽机的转速,汽轮发电机组在并网运行期间,其转速与电网频率对应,电网中所有发电机组输出功率的总和与所有负载消耗功率的总和平衡时,电网频率保持稳定。
也就是说,并网机组的转速是由电网中所有机组共同调节的。
对于电网中快速的、小的负荷变动所引起的转速变动,汽轮机调节系统利用锅炉的蓄能,不用改变机组负荷的设定值,调节系统测到转速的变化,自动改变调门的开度,即自动改变发电机的功率,使之适应电网负荷的随机变动,达到调节汽轮机转速的目的,这就是一次调频。
汽轮机通流效率与机组热耗率关系的计算李刚;胥建群;汤涛;刘浩民【摘要】建立汽轮机组变工况热力计算程序,并给出各缸效率与热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对上海汽轮机厂600 MW超临界汽轮机进行热力计算,分析通流性能变化与热耗率的关系.计算结果显示:级组效率变化与热耗率及本缸效率变化量成线性关系;级组承担功率越大、越靠近排汽端,则级组效率变化对热耗率与本缸效率的影响越大;低压缸效率改变对热耗率的影响最大,高压缸其次,中压缸最低;基于数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变工况热力计算基本一致,表明该数学模型计算精度很高.【期刊名称】《江苏电机工程》【年(卷),期】2014(033)004【总页数】4页(P13-16)【关键词】汽轮机;通流效率;热耗率;热力计算【作者】李刚;胥建群;汤涛;刘浩民【作者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江苏苏州215004;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6;上电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200090;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26汽轮机通流部分是将蒸汽热能转换为功的核心部件,其完善程度对机组能耗水平有重要影响。
当汽轮机通流部分性能偏离设计值(比如通流部件出现腐蚀,结垢,汽封磨损等),必将引起汽轮机组热力特性的变化。
因此,估算通流部分性能偏差对整机热经济性的影响,可以为通流部分的设计及优化、改造提供支持[1-5]。
本文将编制汽轮机变工况热力计算程序,并给出缸效率与热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
以600 MW 超临界汽轮机[6]为例,详细计算各级组效率、缸效率及机组热耗率间的关系;并采用缸效率与热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验证该600 MW 超临界汽轮机变工况热力计算的正确性。
1 汽轮机变工况热力计算程序当汽轮机组特性发生变化后,整个汽轮机及热力系统的质量和能量平衡将重新分配。
为此,对变工况前后的汽轮机及热力系统必须做一些简化。
计算过程的假设条件:(1)各轴封漏汽率保持设计值;(2)主汽流量、主汽温度、再热温度、背压恒定不变;(3)各加热器抽汽管道与阀门压损系数不变,加热器端差保持设计值;(4)凝结水泵、疏水泵焓、给水泵焓升不变;(5)当某个级组效率在较小范围变化时,除低压缸末级组外,其他各级组效率保持不变;(6)低压缸末级组效率随蒸汽平均湿度变化,湿度每增加1个百分点,末级组效率将下降1个百分点[5]。
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说到汽轮机胀差和轴向位移,这俩货啊,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爱的是它们能告诉我们汽轮机内部的运行状态,恨的是一旦它们出了问题,那可真是头疼不已。
咱们先说说胀差吧。
胀差,说白了就是汽轮机转子和汽缸之间的相对膨胀量。
转子膨胀得比汽缸多了,那就是正胀差;汽缸膨胀得比转子多了,那就是负胀差。
这个数值啊,可重要了,要是胀差超限了,热工保护就得动作,主机就得脱扣,动静部分一碰,设备可就完了。
我记得有一次,咱们厂的汽轮机启动时,胀差就往正方向使劲窜。
那阵子,我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围着汽轮机转来转去。
最后还是老赵有经验,他一看,说:“这暖机时间太短了,升速也太快,得慢慢来。
”咱们一听,赶紧调整了启动方案,这才把胀差给稳住了。
再来说说轴向位移吧。
轴向位移,又叫串轴,就是汽轮机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在轴向上的相对位置变化。
全冷状态下,一般以转子推力盘紧贴推力瓦为零位,向发电机方向移就是正值,反方向就是负值。
这个位移啊,它反映的是汽轮机内部动静部分的位置关系,一旦位移大了,动静部分就可能摩擦碰撞,那可就麻烦大了。
有一次,咱们机组负荷变化大,轴向位移也跟着变。
我当时一看那表,心里就咯噔一下,赶紧叫来小李:“小李,你看看这轴向位移怎么这么大?”小李一看,也是一脸紧张:“师傅,这负荷变化太大了,得赶紧调整。
”咱们俩手忙脚乱地调整了一番,总算是把轴向位移给稳住了。
说到胀差和轴向位移的关系啊,这俩货还真是互相影响。
胀差变化时,轴向位移也跟着变;轴向位移变化时,胀差也必然受影响。
就像是两个好哥们儿,形影不离的。
有一次,咱们机组停机惰走过程中,由于泊桑效应的影响,胀差往负方向窜得厉害。
我当时一看那胀差指示器,心里就凉了半截。
赶紧叫来老王:“老王,你看看这胀差怎么成这样了?”老王一看,也是一惊:“这泊桑效应太厉害了,得赶紧采取措施。
”咱们俩赶紧商量了一番,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这才把胀差给稳住了。
而这时,轴向位移也跟着发生了变化,咱们又赶紧调整了一番。
内燃机与配件0引言我们想要研究汽轮机供热蒸汽量和发电煤耗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再热和高压缸排汽供热的数据,来总结规律。
分别计算主蒸汽流量1890t/h、1670t/h、1500t/h、1200t/h 工况下的热经济性能指标,1200t/h工况下的高压缸的排汽的质量是最差的。
参数为3.5MPa,275.5℃,仅能够达到供热的基本标准。
在此基础上分析主蒸汽流量和热经济性能质保,得出最佳的改造方案。
主蒸汽流量在不同数据下,机组工作状况也不同,在纯凝状态下和有差异的抽汽供热工况下的发电功率时得到不同数据结果,主蒸汽流量和蒸汽在汽缸内部的做功是成正比的,流量越高,做功越大,发电功率也上升。
纯凝状态下的机组发电功率最大,前提是主蒸汽流量一定。
因为供热抽出的蒸汽不能在汽轮机内做功,供热蒸汽量增加,机组电功率会降低,机组出力会减少,供热抽气量越大,机组发电功率降低更大。
1再热工况供热电功率与供热蒸汽量的关系根据主蒸汽流量工况的不同,定量分析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与供热关系,由于机组对外供热凝气器冷源损降低,热效率就提高了,煤耗也下降。
供热状态下机组发电煤耗率是低于纯凝状态下的机组发电美好率的。
供热蒸汽量每增加300t/h,500MW凝汽式机组发电标准煤耗率下降约3-4g/(kWh)。
当主蒸汽流量为1800t/h,供热抽汽量为60t/h时,此时的机组发电煤耗率最低。
(图1)2发电煤耗率与供热蒸汽量的关系再热抽汽供热时候会降低凝气器冷源损失,提高机组热效率,导致煤耗下降,供热时汽轮机组发电的煤耗率降低,低于工况下的机组发电煤耗率。
机组发电煤耗最低的时候是600MW凝汽式机组,通过图我们能看出汽轮机组电功率与供热蒸汽量的关系分析王丽娜(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150046)摘要:本文通过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分别对不同机组进行了隔离工况试验、供热工况试验,同时也进行了凝汽器真空严密性试验以及凝汽器循环水试验,为机组性能诊断做扎实的数据准备,建立了基于热平衡法的供热机组热经济性分析的计算模型。
汽轮机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介绍一、汽轮机运行基础知识1、流体力学基础知识一、流体的物理性质1、流动性流体的流动性是流体的基本特征,它是在流体自身重力或外力作用下产生的。
这也是流体容易通过管道输送的原因2、可压缩性流体的体积大小会随它所受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作用在流体上的压力增加,流体的体积将缩小,这称为流体的可压缩性。
3、膨胀性流体的体积还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升高,则体积膨胀,这称为流体的膨胀性。
4、粘滞性粘滞性标志着流体流动时内摩擦阻力的大小,它用粘度来表示。
粘度越大,阻力越大,流动性越差。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液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二、液体静力学知识1、液体静压力及其基本特性液体静压力是指作用在液体内部距液面某一深度的点的压力。
液体静压力有两个基本特性:①液体静压力的方向和其作用面相垂直,并指向作用面。
②液体内任一点的各个方向的静压力均相等。
2、液体静力学基本方程P=Pa+ρgh式中Pa----大气压力ρ-----液体密度上式说明:液体静压力的大小是随深度按线性变化的。
3、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①绝对压力:是以绝对真空为零算起的。
用Pj表示。
②表压力(或称相对压力):以大气压力Pa为零算起的。
用Pb表示。
③真空:绝对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即表压Pb为负值。
绝对压力、表压力、真空之间的关系为:Pj=Pa+Pb三、液体动力学知识1、基本概念①液体的运动要素:液体流动时,液体中每一点的压力和流速,反映了流体各点的运动情况。
因此,压力和流速是流体运动的基本要素。
②流量和平均流速:假定流体在流过断面时,其各点都具有相同的流速,在这个流速下所流过的流量与同一断面各点以实际流速流动时所流过的流量相当,这个流速称为平均流速,记作V。
单位时间内,通过与管内液流方向相垂直的断面的液体数量,称为流量。
流量可分为体积流量Qv和质量流量Qm。
Qv=V AQm=ρV A③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稳定流是指流体流速和压力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流动,反之则为非稳定流。
关于汽轮机的阻塞背压的规定
现根据上海汽轮机厂提供的阻塞背压曲线,将汽轮机的负荷和背压的对应关系规定如下,汽轮机在正常运行中,任何情况下运行背压均不能低于该负荷对应的阻塞背压值,为保证在背压波动时不低于阻塞背压值,一般汽轮机的最低运行背压要高于阻塞值2KPa左右,此规定只是对汽轮机运行的最低背压做出要求,运行中为保证机组的最佳经济性,汽轮机的背压控制应执行《汽轮机运行背压规定的技术措施》。
一、阻塞背压的定义
空冷机组的阻塞背压和循环水冷却机组的极限真空是一个意思。
汽机的阻塞背压是指汽机末级叶片出口处的蒸汽流速接近该处的音速水平(马赫数约为0.95)时的背压,在通常情况下,它与汽轮机进汽量相关,不同的进汽量有不同的阻塞背压值。
一般来说,汽机背压降低,相同发电量下汽机的进汽量就可减少,但这有个极限值,这个值就是汽轮机阻塞背压,汽机背压降低到比阻塞背压还低后,降低背压的结果是相同发电量下汽机的进汽量反而要增加。
机组背压低于阻塞背压造成热耗增加的原因为:蒸汽在末级叶片形成紊乱的膨胀而引起的附加损失。
同时末级片后形成的紊乱汽流,有可能造成汽轮机振动增大,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构成威胁。
二、阻塞背压与负荷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汽轮机在正常运行中,任何情况下运行背压均不能低于该负荷对应的阻塞背压值,阻塞背压与负荷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负荷(MW)
132
165 198 231 260 300 330 阻塞背(KPa) 5.2 5.6
6.0
6.5
7.0
7.5
8.0
发电部 2011.10.30。
汽轮机轴向位移和胀差的关系汽轮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在汽轮机运行过程中,轴向位移和胀差是两个重要的参数,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探讨汽轮机轴向位移与胀差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了解一下汽轮机的基本原理。
汽轮机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叶轮转动,进而带动轴线上的发电机或其他机械设备工作的一种热力机械装置。
汽轮机的主要部件包括燃烧室、压缩机、燃气轮机和发电机。
其中,燃气轮机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它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将气体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由于高温气体的作用,叶轮和轴承等部件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胀差。
胀差会导致轴向位移的变化,从而对汽轮机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
那么,汽轮机的轴向位移是如何产生的呢?轴向位移是指轴线方向上的位移,也就是叶轮在轴向上的移动距离。
汽轮机的轴向位移主要由热胀冷缩和机械因素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
热胀冷缩是导致轴向位移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汽轮机工作时温度较高,叶轮和轴承等部件会产生热胀现象,使轴向位移发生变化。
随着温度的升高,叶轮和轴承的尺寸会发生变化,导致轴向位移增加。
而在停机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的下降,叶轮和轴承的尺寸会发生变小,轴向位移减小。
机械因素也是导致轴向位移的重要原因之一。
汽轮机的叶轮和轴承等部件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轴向间隙。
当汽轮机开始运行时,由于叶轮的旋转和气流的作用,轴向间隙会被填充,使轴向位移发生变化。
那么,汽轮机的轴向位移与胀差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轴向位移与胀差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热胀冷缩是导致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的主要原因,而机械因素也会对轴向位移和胀差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汽轮机运行时,由于高温气体的作用,叶轮和轴承等部件会产生热胀现象,使轴向位移和胀差增大。
而在汽轮机停机冷却过程中,叶轮和轴承的尺寸会发生变小,导致轴向位移和胀差减小。
1 汽轮机做功原理公式解释汽轮机能量转换过程中,由于存在各种损失,其理想焓降t H ∆不能全部转换为有用功,所以变为有用功的有效焓降i H ∆,总是小于理想焓降t H ∆,两者之比称为汽轮机的内效率ri η。
即:iri tH H η∆=∆ 汽轮机的内功率i N 正比于蒸汽流量0D (kg/h )与有效焓降i H ∆的乘积,故:0036003600i t rii D H D H N η∆∆==由于存在机械损失,汽轮机轴端功率ax N 为:ax N =03600t ri axi ax D H N ηηη∆=;ax η为机械效率以轴端功率带动发电机时,要考虑发电机效率el η,故发电机出线端功率el N 为:03600t ri ax elel ax el D H N N ηηηη∆==当令axel αηη=时,最后便得到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的出线端功率为:03600t riel D H N ηα∆=2 初温0t 对汽轮机功率i N 的影响当锅炉热耗量Q 不变的条件下,讨论蒸汽初温与汽轮机功率的变化关系: 由功率方程式:036003600()t ri t rii fw D H Q H N h h ηη∆∆==-已知,D :汽轮机进汽量; t H ∆:理想焓降;ri η:内效率; Q :锅炉吸收热量;0()fw Q D h h =-0h :进汽焓值;fw h :出口焓值;可知,由于初温变化引起的功率增量为:00002000000123[]3600()ri t t ri t ri i fw fw fw H H h H QN t t t h h t h h t h h t ηηη∂∆∆∂∆∂∆=∆-∆+∆-∂-∂-∂ 或:000000132111(]i t rii t fw ri N H h t N H t h h t t ηη∆∂∆∂∂=-+∆∆∂-∂∂1:表示因焓降改变所引起功率的变化;tH t ∂∆∂可直接由焓熵(h-s )图查得;或者把蒸汽作为理想气体,用下述公式求得:1200[1()]1k k t p kH RT k p -∆=--12000[1()]1k t t k H H p kRt k p T -∂∆∆=-=∂- 其中,k :绝热系数,对于过热蒸汽k =1.3; R :通用气体常数,R =461.76(J/(kg .K)); 0T :绝对温度(K ),00273T t =+; 2p :排气压力; 0p :初压;2:表示热耗一定,初温(初焓)升高后,蒸汽流量减小引起的功率变化;h t ∂∂可由焓熵(h-s )图查得;对过热蒸汽00p h c T =,p c =h t ∂∂;p c 为定压比热容(J/(kg .K)); 3:表示初温变化时汽轮机效率改变引起的功率变化,它对非再热凝汽式汽轮机不可忽略。
第三节 级的轮周功率和轮周效率级的轮周功虽然是由蒸汽对动叶的冲动力和反动力作功而得到的,但动叶栅进口的高速汽流是通过流过喷嘴中蒸汽的热能转换得到的。
所以,动叶栅发出的轮周功体现了全级的能量转换过程、衡量这个能量转换过程完善程度的指标是轮周效率。
减小轮周损失、提高轮周效率。
是提高级乃至汽轮机整体效率的基础。
一、蒸汽作用在动叶栅上的力和轮周功率分析蒸汽在动叶栅内转换的机械功,关键是求得蒸汽作用在动叶栅上的力。
由图1.3.1可见,蒸汽通过动叶通道时,汽流相对速度圆周方向的分量由正方向1w 1cos β变到反方向的2w 2cos β,也就是动叶通道内汽流动量在圆周方向发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说明叶片对工质施加了作用力。
动叶通道内汽流动量的变化等于汽道作用在该汽流下的冲量。
设汽流通过动叶通道的时间为δτ,质量力m δ,动叶作用在汽流上的力为u F '则汽流在圆周正方向的动量方程为或 ()1122'-cos -cos u mF w w δββδτ=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汽流对动叶的作用力u F 为()1122'cos cos u u mF F w w δββδτ=-=+ (1.3.1) 令G 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动叶通道的蒸汽量,则mδδτ=G 。
同时由速度三角形可见:1w 1cos β=11cos c α—u ;2w 2cos β=22cos c α+u ,所以轮周力亦可用下式表示: ()1122G cos cos u F w w ββ=+ (1.3.2) 或 ()1122cos cos u F G c c αα=+ (1.3.3)动叶前后的蒸汽静压差(1p —2p )所形成的作用力p F ,其方向与轴向平行,所以在圆周方向的分力为零。
因此,使动叶旋转作功的力就是汽流作用力在圆周方向的分量u F 。
与此同时,汽流在轴向的动量变化(图1.3.1)也将对动叶产生一个轴向作用力a F =G (11cos c α—22sin c α)。
一、热力基础篇:1、什么是表压力?什么是绝对压力?用压力表测量压力所得的数值,是高于大气压力的数值,即表压力。
它指的是在大气压力的基础上测得的压力值。
将大气压力计算在内的数值才是压力的真正数值,工程上称这个压力为绝对压力。
表压力和绝对压力的关系如下:P表 = P绝—B 或 P绝 = P表 + B式中 P表----工质的表压力P绝----工质的绝对压力B---当时当地的大气压力(近似等于1工程大气压) 2、什么是真空?什么是真空度?当密闭容器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时,称低于大气压力的部分为真空。
用百分数表示的真空,叫真空度.即:用测得的真空数值除以当地大气压力的数值再化为百分数。
用公式表示:真空度 = --h真空--×100%h/大气3、什么是经济真空? 什么是极限真空?所谓经济真空是提高真空使汽轮发电机增加的负荷与循环水泵多消耗的电功率之差为最大时的真空。
如真空再继续提高,由于汽轮机末级喷嘴的膨胀能力已达极限,汽轮机的功率不再增加,此时真空称为极限真空。
4、气体的比容与压力、温度有什么关系?气体的比容与压力、温度有密切的关系,当温度不变,压力提高时,气体的比容缩小;如果压力保持不变,只提高温度,则气体的体积膨胀,比容增大.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Pv= RT式中 P ------- 压力v------- 比容T------- 绝对温度R------- 气体常数5、什么是汽化现象?什么是凝结现象?物质从液态变为汽态的过程叫汽化。
汽化方式有两种:蒸发;沸腾。
物质从汽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凝结。
在一定的压力下,液态的沸点也就是蒸汽的凝结温度.凝结与汽化是两个相反的热力过程。
6、什么是过热蒸汽?什么是蒸汽的过热度?在同一压力下,对饱和蒸汽再加热,则蒸汽温度开始上升,超过饱和温度,这时的蒸汽就叫过热蒸汽。
过热蒸汽的温度与饱和蒸汽的温度之差叫蒸汽的过热度.过热度越大,则表示蒸汽所储存的热能越多,对外做功的能力越强。
汽轮机内效率和缸效关系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汽轮机内效率和缸效这俩家伙的关系,这可有意思啦!你看啊,汽轮机就像是一个大力士,而内效率呢,就是这个大力士能使出多大的力气来干活。
缸效呢,就好比是大力士身体里的各个部位协同工作的能力。
要是把汽轮机比作一辆汽车,内效率就是车子能跑多快,缸效就是车子的各个零件配合得好不好。
咱就说,要是缸效不行,就好比汽车的零件松松垮垮的,那这个大力士能使出的力气肯定大打折扣呀,车子也跑不快呀!内效率能高到哪儿去呢?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嘛!你想想,一个汽轮机,里面的各个缸要是不能高效地协同工作,就像一群人干活却各干各的,乱成一团,那怎么可能有高的效率呢?这就好像一支球队,要是球员之间配合不默契,那还怎么赢球呀?反过来,如果缸效特别高,每个缸都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紧密配合,那内效率能不高吗?就如同一个配合完美的团队,干啥都顺风顺水,效率杠杠的!咱再举个例子,家里做饭的时候,要是锅碗瓢盆都放得乱七八糟,找个调料都半天找不到,这做饭能快吗?能有效率吗?汽轮机也是一样的道理呀!所以说呀,汽轮机内效率和缸效那可是紧密相连的呀!它们就像一对好兄弟,相互扶持,相互影响。
只有缸效高了,内效率才能跟着往上窜;要是缸效不行,内效率肯定也高不到哪儿去。
那怎么才能提高缸效和内效率呢?这可得下一番功夫呢!就像要让一个团队变得厉害,得从各个方面去努力呀!得保证汽轮机的各个部件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该保养的保养,该维修的维修,可不能马虎。
就跟人一样,得吃好喝好休息好,身体才能棒,干活才有力气嘛!而且呀,操作汽轮机的人也得专业,得懂它的脾气,知道怎么让它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这就好比开车,好司机能把车开得又稳又快,而不会开的人可能一会儿就把车给弄坏了。
总之呢,汽轮机内效率和缸效的关系那可太重要啦!咱可得重视起来,好好研究研究,怎么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毕竟,这可关系到很多方面呢,工业生产呀,能源利用呀等等。
咱可不能小瞧了它们,对吧?这就是我对汽轮机内效率和缸效关系的理解,你们觉得呢?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