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台湾商品拜物教
• 就客观而言,商品拜物教或货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就主观而言,则 是人脑的产物,或人的观念的产物。
• 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仍然存在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
• 自私人假说与商品拜物教有直接的联系,但是这一假说是片面的,在现实经 济社会里,人的经济行为不仅有利己性,也有利他性。
第2章 劳动价值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 , 了解和掌握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 二重性及其在经济学说史上的重要地位;商品的价值量 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 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价值规律的表现形 式和作用。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 运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
本知识分析和研究实际经济问题。
这个价值形式使得商品的价值本身第一次真正地被表现 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同时商品的价值量真正成为商 品交换比例的调节者,商品的价值表现得比简单价值形式更 充分。但这个价值形式仍然存在着局限性,商品的相对价值 表现仍不充分,商品交换比较困难。
3.一般的价值形式。当一种商品从众多的商品中分离出 来,并与一切商品交换,因而成为其他商品的一般等价物 时,价值形式便发展到一般价值形式。 等式: 80斤谷子= 50尺布= 2把斧子= 6分黄金= 其它各种商品=
(二)交换价值和价值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 关系或比例。 不同商品之间可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这说明它们之间存 在某种共同的东西。这共同的东西是什么呢?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客观效用论,一种是主 观效用论。 马克思认为“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差别。作为交换 价值,商品只有量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值的原子。”
• 六、商品拜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