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月考试卷
- 格式:docx
- 大小:25.13 KB
- 文档页数:9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端庄(zhuāng)剔透(tī)炽热(chì)B. 惊愕(è)沧桑(cāng)沮丧(jǔ)C. 惊悚(sǒng)融洽(qià)炽热(chì)D. 沉默(mò)憔悴(qiáo)沮丧(jǔ)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航天事业,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B. 学校组织了一次生动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丰富了阅历。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这次考试却意外地下降了,这让我们感到非常惊讶。
D.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下午三点举行的运动会不得不推迟到明天举行。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河水悠悠,如丝如缕。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领域的知识。
C.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
4.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悲鸣(bēi)挣扎(zhá)震撼(zhèn)B. 悲怆(chuàng)挣扎(zhá)震撼(zhèn)C. 悲鸣(bēi)挣扎(zhá)震慑(shè)D. 悲怆(chuàng)挣扎(zhá)震慑(shè)5.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讲话慷慨激昂,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B. 她的成绩一落千丈,让人惋惜不已。
C. 这个方案的实施,可谓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D. 他的性格豁达开朗,深受大家喜爱。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论语》中,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告诉我们()。
7. 《背影》一文中,作者回忆起父亲送他上学的情景,其中父亲过铁道、爬月台的动作描写生动传神,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7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25分)1.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渠道步骤撰写眼花瞭乱B.泄气颁发由衷振耳欲聋C.潇洒疾弛怅惘夷为平地D.凛冽娴熟咆哮惊心动魄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同样200g的米,用水煮加260ml就可以了,用豆浆煮就需300ml。
②需要注意的是,用来煮饭的豆浆,一定是比较稀的豆浆。
③豆浆和精白米一起煮饭,不仅可以营养互补,还能延缓血糖上升的速度。
④做米饭时,豆浆的用量要多于用水煮饭时水的用量。
⑤洗净的米倒入豆浆后要搅拌一下,以防大米结成团。
A.③①④②⑤B.①③④⑤②C.③④①⑤②D.③①②④⑤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杨建一校长勇斗歹徒以身殉职,被网友誉为“最美校长”B.为了防止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国务院法制办起草公布了《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更要注意它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是标题、主体和背景。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记承天寺夜游》是他贬官黄州时所作。
C.《“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特写就是要对报道的某些局部作突出的重点描绘,而不是面面俱到的泛泛之笔。
D.《水经注》是一部地理著作,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三峡》即选自《水经注》。
二、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6.(5分) 古诗默写。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3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默写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1.(5分) 默写。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2)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3)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4)_______________,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春天鸟类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赞“独绝千古”,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7)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突出了月夜环境的幽美、静谧。
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⑩不是吗?现在设想一下,如果那位老师稍微停顿一下,忘了比赛,转而关注孩子,心疼他的尴尬、无助,走到他的身边,问一句:“What's the matter?Can I help you?”(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吗?)那么,这不就是让学生明白如何“关心别人”的绝妙情境吗?只是,很遗憾,我们错过了。
(1)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第③段说“画面,在此定格”,请你为这幅画面起个好听的名字。
并想一想为什么这幅画面有那么多人点赞。
(3)细读第①段和第⑨段的画线句子,说说它们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4)读完全文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推己及人”的意思。
一、基础知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怆(chuàng)惊悚(sǒng)瞠目(chēng)B. 瘦削(xuē)沉湎(miǎn)钩心斗角(jiǎo)C. 祈祷(qí)漫步(màn)沐浴(yù)D. 筹码(má)悠然(yōu)欣喜若狂(ruò)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C. 那位老教授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
D. 他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已经达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保问题。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设了多种兴趣小组。
D.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在短短几年内,把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跨国集团。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校位于城市的中心,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
学校占地面积不大,但环境优美,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学校的教学楼共有五层,每层都有宽敞明亮的教室。
教室里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走廊两侧挂满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着他们的才华。
除了教学楼,学校还有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
实验楼里有先进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进行科学实验的条件。
图书馆藏书丰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
体育馆里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锻炼身体,放松心情。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周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科技创新大赛等。
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我们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
教师们严谨治学,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他们不仅在课堂上教授知识,还在课下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2. 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迅速发展,城市布局打破了坊与市的严格界线,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
B.作品描绘了京城汴梁从城郊、汴河到城内街市的繁华景象。
C.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蒿盘索。
D.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行各业人员的活动,皆细智入微。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女店主看着老妇人留下的纸条,不禁泪下。
(突然)B.小海燕说:“这大海上的风云息万变,我可不打算在大海里葬埋。
”(一眨眼,转眼)C.大街小巷里,花色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
(条纹相间)D.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一直往前走)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通过这次读书活动的开展,使广大武警战士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让整个警营都充满了浓郁的书香之气。
B.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首发,标志着我国铁路研发技术己经走在世界前列。
C.实验学校举行师德专题讲座,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师文明从教的职业意识,有潸⋅然⋅瞬⋅斑⋅斓⋅徘⋅徊⋅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D.2018年央视新年晚会摒弃了以往注重以歌舞娱乐为主的做法,融入更多传统文化因素,大大提升了晚会的品位,深受观众好评。
二、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5.(5分) 名著阅读(1)1978年以后,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期诗歌特点的一项是()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4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2 小题,共计24分)1.(8分)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万籁此都寂,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1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静是一种品性江曾培①社会越来越充满喧闹,连本来是宁静的大学校园,如今也“与喧闹的市井大街没有多大的区别”了,作家张炜为此写了一篇《寻获安静,要下大决心》的文章。
网络上有个热词,叫作“我想静静”,曾入选2015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尽管它的“热”,是由于其中有被(故意)曲解为“我想念静静”的意思在,但它的原意毕竟是“让我静一静”,反映了许多人“寻求安静”的心声。
②“夫学须静也。
”这是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对儿子诸葛瞻的教导。
静心专一读书,方能入脑入心。
是故谈起读书,人们往往强调晨读夜读,盖其时静也。
________陆游有诗:“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
”一灯如豆显然冷清得很,甚至有点孤寂,但如此静境却是读书的佳境。
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学生再不能安静读书了。
在1935年的北京一二九学生运动中,有个口号形象地反映了这一乱世情景,这就是:华北之大,已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68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5分)()改为()2. 下列语段有两处语病,请找出并改正。
①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并准确地运用和理解,可以极大地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只要掌握运用好成语,就能培养我们的语文素养,提高与人沟通的方法。
③学习成语不难,难就难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④“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⑤只有平时注意点滴积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第①句语序不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
(2)第②句词语搭配不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
3.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________,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万籁此都寂,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__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5)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________,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2分)4.(12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刻舟求剑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三、古诗词鉴赏(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2分)5.(12分) 阅读陈与义的《登岳阳楼》(其一),回答问题。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阻遏( è)歼灭(qīan)绥靖( jìng)锐不可当(dāng)B 疟疾( nüè)提防( tí)寒噤(jìn )转弯抹角( mò)C 荒谬( miù)塌败(tā)尴尬( gà)杯盘狼藉( jí)D 瞥见(piě)颓唐(tuí)吊唁(yàn)跋山涉水( bá)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2分)A. 名副其实富丽堂皇眼花瞭乱大庭广众B.杀戮莫明其妙张皇失措垂手可得C. 号淘大哭脍炙人口荡然无存情有可原 D愧怍贻笑大方世外桃源再接再厉3、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2分)A. 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真是麻烦——让她深居简出还挺不容易!”B. 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C. 五岁的小侄子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D.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呕心沥血;长城站落成时,这位钢铁般的汉子也流泪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2分)A.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一句是()。
(2分)A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样清。
B 、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C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D 、我们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琐屑(xiè) 滞笨(zhì) 孕育(yùn) 销声匿迹(nì)B. 诘问(jié) 吊唁(yàn) 呵斥(hē) 穷愁潦倒(liáo)C. 疏懒(shū) 繁衍(yǎn) 奔丧(sāng) 风尘苦旅(chén)D. 克扣(kè) 惊悚(sǒng) 萌发(méng) 日薄西山(bó)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渴暮典质塌败五彩斑澜B. 翩然噩耗绮丽风雪载途C. 愧作赋闲萌发草长莺飞D. 烦躁取缔藩篱天衣无缝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抗战时期,全国各地武术名家先后抵达重庆。
虽然门派不同,但在那民族存亡的时刻,他们都能相安无事。
B. 陈独秀晚年困居重庆江津,他在生活上无固定的经济来源,除了微不足道的稿费收入外,主要靠亲友接济。
C. 在被列为日本大轰炸的重点目标后,葛家大院在劫难逃,在硝烟中化为一片废墟。
D. 重庆地处西南,气候潮湿。
抗战时库存于此的珍贵文物,鸡零狗碎,多达二十多万件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本书里有很多关于科学知识的问题,我都要好好研究一下。
B. 她说:“明天我要去图书馆借几本书。
”C. 我们班同学都很喜欢运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D.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作家们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C. 玛利亚在一周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项目经理,她的脸上再也没有了抑郁的神情。
D.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一、积累运用(30分)1.下面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畎.亩(quǎn)万仞.(rèn)荷.担(hè)拂.士(fú)B.穷匮.(.kuì) 箕.畚(qī) 魁.父(kuí) 孀.妻(shuāng)C.始龀.(chèn) 介胄.(zhòu) 棘.门(jí) 曩.者(nǎng)D.提携.(xié) 折戟.(jǐ) 殷.勤(yīn) 燕.脂(y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透过十五倍的放大镜,才能看到针孔中的两只大熊猫,微雕艺术令人叹为观止....。
B.好的书需要多读,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C.在辛苦劳顿、险象迭生....的探险路上,她像男人一样坚强。
D.一时间,保健品市场出现了参差不齐....的局面。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语序恰当,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2分)“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
“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③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A.①②④⑤③B.②①④③⑤C、⑤④③①②D.②⑤④③①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八年级(上)语文月考试卷(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9分)1、请在括号中清晰地填写汉字。
(4分)①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 )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②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2、选出有错别字的一项。
()(3分)A、寒噤鞠躬触目伤怀B、肃穆惶急情郁于中C、狼籍蹒跚鸡零狗碎D、噩耗焦灼月明风清3.下面语句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是否多读书,也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B、一个人在工作中难免不犯错误,犯点错误不要紧,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错误。
C、为了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党中央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进行了宏观调控。
D、欢迎志愿军凯旋归来。
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孙犁的《白洋淀纪事》是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的合集,《芦花荡》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
B、《骆驼祥子》中主人公祥子在经历买车的三起三落之后,从原先的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变得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C、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其中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必不可少。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孩提时代被迫退学后,到餐馆当童工,经常被厨子头毒打,从此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
5、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写在横线上。
(3分)人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要学会;学会严格,也要学会;学会坚持,也要学会;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A.妥协B.协同C.宽容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3分)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23日讯记者从文化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日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各级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要对未成年人集体参观实行免票;家长携带未成年子女参观的,对未成年子女免票。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出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位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开展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将思想道德建设内容融入其中。
根据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举办多种陈列和展览,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名句积累。
(10分)(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4)《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5)白头吊古风霜里,_________________ 。
(6)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8.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1)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民族压迫而取得伟大胜利的战争,2011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
请你列举出你知道的抗日战争中的一名著名的战将。
(1分)(2)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请举两个例子。
(2分)(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题。
请你以一个中学生的名义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写句话(不少于50字),表达自己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愿望。
(3分)三、阅读(55分)(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9—12题。
(18分)【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1)晓雾将歇(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12.填空。
(8分)(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_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的语句中。
(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小题。
(13分)雪的功能令人惊奇①从天而降的片片雪花给人们带来欢乐,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须额外投入的清洁能源。
②专家推算,10万吨雪换算成等量制冰所需能耗,相当于1.2万吨石油。
如果用来进行存雪制冷,节约的燃油为数十分可观。
现在,无能耗的“雪能源”正在日本北方市民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入冬以后,人们随时把降雪积存起来,集中保管在专用的雪库里。
来年夏天,把它循环往复地送入各户以达到制冷的目的。
据报道,日本北海道的美呗市,最近出现了一座以存雪为制冷剂的6层空调住宅楼,这一奇特方式目前尚属世界首例。
虽然一个夏天的用雪量为数不小,但美呗市每年的降雪量很大,一个冬天郊外地面积雪可厚达2米。
一间雪库可积存100吨,足以满足夏天需要。
③除了制冷以外,雪还可以用于空气净化。
雪的晶粒结构非常复杂,即使攥成雪团,内部的微孔仍可保持足够的空间,含有甲醛、花粉等有害物质的空气从中经过,这些化学成分就会吸附在上面,把空气流量调整至适当程度,可滤除90%以上的甲醛、花粉等有害成分。
④雪水是水经过蒸发后重新凝结而成的冰状水,是一种超软水。
它不含钾、钠等矿物质,具有很强的渗透力。
因此,对人体有着奇妙的保健作用。
对人体的伤口有着奇妙的治疗作用,尤其对于轻患者,只需每三四个小时涂洗一次,可不用其他药物,45天就能痊愈。
常用雪水洗澡,可以增强皮肤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疾病。
清纯的雪水还是一种美妙的天然饮料。
研究表明,雪水中所含酶化合物比普通水多,所以当今医学界普遍认为,每天饮1至2杯雪水,可使血中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能防治动脉硬化症。
俄罗斯的医学专家还提醒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冰结构水会日显不足,从而加速人的衰老。
所以,上了年纪的人喝雪水更有好处,可以延年益寿。
⑤目前已收集到的试验数据表明,户外4米高的雪堆,盖上30厘米厚的木屑、枝叶等,到8月份仍可保持2.5米高度。
同样方法,如果将雪堆改为半地下方式,按照高25米,边长100米规模堆放,可存雪20万立方米,夏天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取用,在空调或粮库恒温系统中发挥作用。
来自大自然生态环境的雪,回过头来又开始为保护生态做贡献。
13、本文说明了“雪”有哪些令人惊奇的功能?(3分)14、第②段中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3分)15、请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用简洁的语言给“超软水”下一个定义。
(2分)16、请简要概括雪水对人体有哪些奇妙的保健作用?(3分)17、“雪”除了具有文中所说明的神奇功能之外,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请举例说明。
(2分)正面:负面:(三)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14-20题。
(24分)你要一双鞋子给你一双袜子李丹崖圣诞节前夕,已经晚上11点多了,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稀疏了许多,偶尔还有匆匆忙忙往家赶的人,穿行在霓虹灯俯视下浓浓的节日氛围里。
新的一年又要来了!“感谢上帝,今天的生意真不错!”忙碌了一天的史密斯夫妇送走了最后一位来鞋店里购物的顾客后由衷地感叹道。
透过通明的灯火,可以清晰地看到夫妻二人眉宇间那锁不住的激动与喜悦。
是该打烊的时间了,史密斯夫人开始熟练地做着店内的清扫工作,史密斯先生则走向门口,准备去搬早晨卸下的门板。
他突然在一个盛放着各式鞋子的玻璃橱前停了下来——透过玻璃,他发现了一双孩子的眼睛。
史密斯先生急忙走过去看个仔细:这是一个捡煤屑的穷小子,约摸八九岁光景,衣衫褴褛且很单薄,冻得通红的脚上穿着一双极不合适的大鞋子,满是煤灰的鞋子上早已“千疮百孔”。
他看到史密斯先生走近了自己,目光便从橱子里做工精美的鞋子上移开,盯着这位鞋店老板,眼睛里饱含着一种莫名的希冀。
史密斯先生俯下身来和蔼地搭讪道:“圣诞快乐,我亲爱的孩子,请问我能帮你什么忙吗?”男孩并不做声,眼睛又开始转向橱子里擦拭锃亮的鞋子,好半天才应道:“我在乞求上帝赐给我一双合适的鞋子,先生,您能帮我把这个愿望转告给他吗?我会感谢您的!”正在收拾东西的史密斯夫人这时也走了过来,她先是把这个孩子上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把丈夫拉到一边说:“这孩子蛮可怜的,还是答应他的要求吧?”史密斯先生却摇了摇头,不以为然地说:“不,他需要的不是一双鞋子,亲爱的,请你把橱子里最好的棉袜拿来一双,然后再端来一盆温水,好吗?”史密斯夫人满脸疑惑地走开了。
史密斯先生很快回到孩子身边,告诉男孩说:“恭喜你,孩子,我已经把你的想法告诉了上帝,马上就会有答案了。
”孩子的脸上这时开始漾起兴奋的笑窝。
水端来了,史密斯先生搬了张小凳子示意孩子坐下,然后脱去男孩脚上那双布满尘垢的鞋子,他把男孩冻得发紫的双脚放进温水里,揉搓着,并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呀,真对不起,你要一双鞋子的要求,上帝没有答应你,他讲,不能给你一双鞋子,而应当给你一双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