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46.52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CAD & CAM学时:48学分:3制订者:朱顺先审核者:刘学军一、课程性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机械CAD/CAM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包括图形变换/消隐及图像裁剪处理)以及CAD/CAM建模技术基础和建模方法,并且了解有限元分析、优化设计、可靠性分析、虚拟技术等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以及CAPP和数控编程技术;掌握CAD/CAM系统硬件配置的一般原则;熟悉CAD/CAM系统常用软件的开发方法;具有进行CAD/CAM系统规划与实施的初步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数控技术。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特点,掌握CAD/CAM系统的组成和数据及图像处理技术,熟练掌握CAD/CAM建模技术和方法,了解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PP等。
1.掌握CAD/CAM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工作过程。
2.理解CAD/CAM系统硬件和软件及运行环境。
3.对实体特征和计算机绘图方法及数据交换标准和单一数据库。
4.了解曲线、曲面的基本理论及实现方法。
6.了解实体建模和特征建模的方法。
7.了解数控加工程序的结构和格式。
8.具体运用机床、刀具和加工工艺等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进行实际人机对话进行CAD/CAM集成设计。
9.理解数控编程技术中刀位文件和NC代码的区别和关系。
10.理解后置处理器的功能和作用。
11.熟悉理解CAD/CAM集成工作的全部工作过程,及其对软件设计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一)课堂讲授部分(38学时)绪论(3学时)0.1 CAD/CAM 的发展0.2 CAD/CAM 的基本概念0.3 CAD/CAM 系统的功能与任务0.4 CAD/CAM 技术的应用第一章CAD/CAM 系统的硬件与软件(4学时)1.1 CAD/CAM 系统的组成1.2 CAD/CAM 系统的硬件及布局形式1.3 CAD/CAM 系统的软件1.4 CAD/CAM 系统选择的原则第二章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4学时)2.1数表的计算机处理技术2.2线图的计算机处理技术2.3数据库的基本原理与应用第三章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4学时)3.1概述3.2图形变换3.3图形消隐技术3.4图形的光照处理技术3.5图形裁剪技术第四章CAD/CAM 建模技术(4学时)4.1概述4.2线框建模4.3表面建模4.4实体建模4.5特征建模第五章基于特征参数化的机械设计(4学时)5.1特征参数化设计概述5.2标准件库设计5.3虚拟装配技术5.4图形渲染与工程图设计第六章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4学时)6.1有限元分析6.2优化设计6.3可靠性分析6.4系统动态分析6.5虚拟样机技术第七章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4学时)7.1概述7.2派生式CAPP系统7.3创成式CAPP系统7.4综合式CAPP系统7.5 CAPP专家系统7.6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7.7 KMCAPP 系统简介第八章计算机辅助数控编程(4学时)8.1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8.2手工编程方法8.3数控自动编程8.4自动编程系统的刀位算法8.5 Pro/E 数控加工与后置处理第九章CAD/CAM 集成(2学时)9.1 CAD/CAM 集成技术概述9.2 CAD/CAM 集成数据管理9.3产品数据交换标准9.4 PDM 技术集成方案第十章与制造业相关的新技术(1学时)10.1敏捷制造AM10.2并行工程CE10.3精良生产LP10.4虚拟制造VM10.5快速成形技术RP10.6 CIMS 的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二)实验部分(10学时)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英文名称:Computer Aided Design& Manufacturing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学时:(总学时36、理论课学时18、实验课学时18)学2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先修课程: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简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本课程突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系统的讲述了CAD/CAM的基础概念、应用方法和关键技术。
在内容安排上按照设计、工艺和加工制造三个主要机械产品生产环节,着重介绍计算机在工程图样的绘制、产品造型、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数控编程中的应用技术。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拓展知识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教学目的,首先使学生了解CAD/CAM技术的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和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使学生掌握CAD/CAM中的关键技术包括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和CAD/CAM建模技术,掌握CAPP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控编程方法、后置处理及DNC系统。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形成CAD/CAM集成的概念,熟练运用二维及三维软件进行几何建模,能够进行图形交互式编程。
二、学时分配章节理论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验项目实验学时第一章CAD/CAM技术概论2第二章工程手册的数据处理技术2第三章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2第四章机械CAD/CAM建模技术4CAXA制造工程师草图绘制/ 线架造型/曲面造型/实体造型/ 造型综合练习10第五章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2第六章数控加工编程4等高线加工/参数线加工/加工综合8练习第七章CAD/CAM集成技术2合计18合计18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CAD/CAM技术概述(2学时)教学要求:了解CAD/CAM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和发展,熟悉CAD/CAM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及其支撑技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代码:CAD001学分数:3学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等相关课程授课对象: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通过教授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原理、技巧和应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进行工程设计和制图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常见功能、操作流程和设计标准,掌握2D和3D设计基本技巧,具备进行工程设计和制图的初步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操作流程和功能特点;3.掌握2D和3D设计技巧,能够进行工程设计和制图;4.了解工程设计和绘图标准,具备规范化设计和制图的能力;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和安排:1.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分类和特点-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2.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软件界面和功能介绍-绘图工具和命令的使用-常用操作技巧和快捷键3.基础2D设计-绘制基本几何图形-基本图形组合和布局-应用文本和尺寸标注4.高级2D设计-图层管理和对象属性控制-使用块和外部引用-应用视图和视口5.基础3D设计-空间坐标系统和视角设置-三维实体的组合和布局-高级三维面体的绘制6.高级3D设计-曲面和实体建模-三维实体的剖析和分析7.工程设计和制图标准-常见标准图形和符号的应用-工程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工程设计和制图案例分析8.项目实践和案例分析-分组进行工程设计和制图项目-根据真实案例进行设计和制图-辅导学生进行项目展示和总结教学方法:1.经典教学:通过讲授理论知识,介绍基本原理和技术。
2.案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3.实践操作: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软件,熟悉实际应用场景。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子教案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子教案5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应用场景和主要功能;3.学习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进行设计和制造。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及原理介绍;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应用场景;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教学过程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及原理介绍(20分钟)-讲师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数字模型的建立、CAD软件的使用等。
-学生可以提问并与讲师进行互动交流。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应用场景(20分钟)-讲师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场景。
如机械制造、建筑设计等。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应用场景的了解和观点。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40分钟)-讲师以一款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为例,介绍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讲师的指导,进行软件的操作练习。
4.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40分钟)-讲师提供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完成相关操作。
-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应用价值,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学资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课程教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评估1.在实践操作环节评估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的掌握程度;2.课后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产品,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完成相关操作,评估学生的设计和操作能力。
六、课后作业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产品,并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完成相关操作。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mastercam教学大纲Mastercam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众多的CAD/CAM软件中,Mastercam以其强大的功能和易于学习的界面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Mastercam教学大纲,帮助您更好地掌握这一软件。
第一部分:Mastercam基础知识在开始学习Mastercam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本部分将介绍Mastercam的界面布局、常用工具栏和菜单栏的功能,以及如何创建和保存文件。
此外,还将介绍Mastercam的坐标系、图层和颜色设置,以及如何使用测量工具和辅助线。
第二部分:Mastercam二维绘图Mastercam不仅可以用于三维建模,还可以用于二维绘图。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使用Mastercam的绘图工具,包括直线、圆弧、多段线等。
同时,还将介绍如何使用修剪、延伸、偏移等编辑工具来修改绘图对象。
此外,还将介绍如何创建和编辑文字、尺寸和注释。
第三部分:Mastercam三维建模三维建模是Mastercam的重要功能之一。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使用Mastercam的三维建模工具来创建复杂的几何体,包括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
同时,还将介绍如何使用旋转、倾斜、镜像等变换工具来修改三维模型。
此外,还将介绍如何使用联接、修剪、填充等编辑工具来修改三维模型的外观。
第四部分:Mastercam工具路径生成工具路径生成是Mastercam的核心功能之一。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使用Mastercam的工具路径生成工具来生成切削路径,包括铣削、钻孔、车削等。
同时,还将介绍如何设置刀具和切削参数,以及如何使用仿真功能来验证切削路径。
此外,还将介绍如何使用Mastercam的多轴加工功能来实现复杂的切削操作。
第五部分:Mastercam模拟和后处理模拟和后处理是Mastercam的重要辅助功能。
本部分将介绍如何使用Mastercam的模拟功能来模拟切削过程,以便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PCB制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PCB制作)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2学分其中实验学时: 32 学时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CAD软件和PCB制作软件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调试、制造领域。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PCB制作)》课程讲授CAD和PCB制图的基本功能、基本操作流程。
通过上机实践练习软件操作,使学生掌握绘制电路原理图、制作PCB电路板的基本能力。
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软件界面,快捷键,图层,线条,模块,打印图纸;PCB操作界面,快捷键,图层控制,电路板布局,布线操作。
其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为:课程教学目标1:熟悉AutoCAD常用操作命令。
包括图层,线条,模块制作,打印图纸。
课程教学目标2:熟练使用AutoCAD绘制电路原理图,按要求打印电路图。
课程教学目标3:熟悉PCB制作软件常用操作命令。
包括元件原理图文件制作,元件封装文件制作,放置元件,正确连线。
课程教学目标4:熟练使用PCB制作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PCB 图。
教学重点:掌握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包括环境参数设置、添加/删除元件库、制作原理图元件、绘制导线、元件的选中与撤销、删除与复制、非电气图形与文字制作、电路原理图设计检查、生成各网络报表及原理图输出。
掌握PCB板设计。
包括电路板规划、网络表载入、元件布局与布线、电路板编辑、输出。
了解PCB板设计规则。
包括规则设定与规则检查。
教学难点:制作原理图元件、电路原理图设计检查、生成网络报表、网络表载入、PCB元件布局、PCB布线、导出PCB文件。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学中积极开展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边教边练的教学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 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2. 课程代码:CAD1013. 学时安排:每周两节课,每节2小时,共计36学时4. 课程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机械制造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二、课程目标1. 理论目标:a. 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b. 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功能和应用领域c. 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学、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实际应用2. 实践目标:a. 掌握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b. 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建筑或机械制图的设计c. 能够分析和解决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三、教学内容1.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知识a.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概念c.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领域2.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介绍a. AutoCADb. SolidWorksc. CATIAd. Pro/Engineere. 3ds Max等3. 计算机辅助设计基本操作a. 绘图工具的使用b. 图形编辑与修改c. 对象属性设置d. 测量与标注e. 图层管理4. 计算机辅助设计高级技术a. 三维建模b. 性能分析与仿真c. 自动化工具与特性设计d. 数据管理与协同设计e. 渲染与动画制作5.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项目a. 建筑设计项目b. 机械制图设计项目c. 产品设计项目d. 动画制作项目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介绍相关概念、原理和应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2. 实践操作: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技巧。
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并讨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加深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理解。
4. 课程项目:安排实践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实际设计任务,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实践操作和小组讨论等综合评价。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子教案9《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电子教案9电子教案9: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一、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3.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常用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4.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软件和工具。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和发展历程(10分钟)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定义,并简要介绍其发展历程。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20分钟)讲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本原理,包括数字化建模、计算机仿真和数控加工技术等。
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软件和工具(30分钟)介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软件和工具,如CAD、CAM、CAE等,并以实际操作演示其使用方法。
4.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30分钟)以一些实际工程案例为例,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产品开发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
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10分钟)介绍学习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进一步途径和发展方向,如深入学习数控机床编程、工业机器人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的形式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价值。
3.实际操作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软件和工具,让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技能。
五、教学资源:1.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软件和工具。
3.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六、教学评估:1.学生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案例进行总结和思考。
课程编号:0301231 总学分:4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Computer Aided Design-Pro/E )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60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30学时;上机课学时:30学时先行、后续课程情况:先行课:计算机文化基础、机械制图;后续课:数控机床编程与仿真、模具设计等教材:《Pro/ENGINEER Wildfire 4.0完全实例解析》钟曰铭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甘登岱.Pro/E基础与应用精品教程.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 2.蔡汉明等.机械CAD/CAM 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3.迟毅林《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4.林清安.Pro/ENGINEER中文版培训教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5.王贤坤等。
《机械CAD/CAM 技术、应用和开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该《计算机辅助设计Pro/E》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是工科各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以Pro/E 软件为依托,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上机操作,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学会Pro/E软件的三维零件设计和加工的理论及应用,并初步掌握Pro/E软件的零件设计、数控加工及编程、以及组件装配和工程图制作的基本方法;达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方法提高设计与开发能力。
本课程的特色是:面向专业的教学,Pro/E软件是关于三维图形绘制,操作技能很重要,但目的是工程应用。
对于工科学院的学生,面向专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感受专业、喜爱专业,使学生对专业的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上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CAD/CAM 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和工作过程,CAD/CAM 技术的发展趋势。
•CAD/CAM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组成、和配置。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大纲汇编目录01、《机械制图》教学大纲‥‥‥‥‥‥‥‥‥‥‥‥‥‥‥‥‥102、《AutoCAD(二维)》教学大纲‥‥‥‥‥‥‥‥‥‥‥‥‥‥‥503、《VBA 1》教学大纲‥‥‥‥‥‥‥‥‥‥‥‥‥‥‥‥‥‥‥1004、《机械制造基础1》教学大纲‥‥‥‥‥‥‥‥‥‥‥‥‥‥1405、《机械制造基础2》教学大纲‥‥‥‥‥‥‥‥‥‥‥‥‥‥2006、《AutoCAD(三维)》教学大纲‥‥‥‥‥‥‥‥‥‥‥‥‥‥2607、《工程力学1》教学大纲‥‥‥‥‥‥‥‥‥‥‥‥‥‥‥‥2908、《工程力学2》教学大纲‥‥‥‥‥‥‥‥‥‥‥‥‥‥‥‥‥3509、《机械设计基础》教学大纲‥‥‥‥‥‥‥‥‥‥‥‥‥‥‥4110、《电路与电机拖动》教学大纲‥‥‥‥‥‥‥‥‥‥‥‥‥‥4811、《电子技术》教学大纲‥‥‥‥‥‥‥‥‥‥‥‥‥‥‥‥‥5412、《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2》教学大纲‥‥‥‥‥‥‥‥‥‥5913、《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2》教学大纲‥‥‥‥‥‥‥‥‥‥6514、《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1》教学大纲‥‥‥‥‥‥‥‥‥7115、《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2》教学大纲‥‥‥‥‥‥‥‥‥7916、《数控机床2》教学大纲‥‥‥‥‥‥‥‥‥‥‥‥‥‥‥‥8917、《CAD程序设计》教学大纲‥‥‥‥‥‥‥‥‥‥‥‥‥‥‥9418、《液压与气动1》教学大纲‥‥‥‥‥‥‥‥‥‥‥‥‥‥‥9719、《CAM技术》教学大纲‥‥‥‥‥‥‥‥‥‥‥‥‥‥‥‥‥10320、《测试技术2》教学大纲‥‥‥‥‥‥‥‥‥‥‥‥‥‥‥‥10721、《机械制造技术1》教学大纲‥‥‥‥‥‥‥‥‥‥‥‥‥11222、《特种加工技术》教学大纲‥‥‥‥‥‥‥‥‥‥‥‥‥‥‥11723、《金工实习2》教学大纲‥‥‥‥‥‥‥‥‥‥‥‥‥‥‥‥12424、《车工中级技能考训》教学大纲‥‥‥‥‥‥‥‥‥‥‥‥‥12625、《钳工中级技能考训》教学大纲‥‥‥‥‥‥‥‥‥‥‥‥‥12726、《机械制图测绘2》教学大纲‥‥‥‥‥‥‥‥‥‥‥‥‥‥12827、《生产实习》教学大纲‥‥‥‥‥‥‥‥‥‥‥‥‥‥‥13028、《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1》教学大纲‥‥‥‥‥‥‥‥‥‥13229、《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2》教学大纲‥‥‥‥‥‥‥‥‥‥13430、《冷冲压模具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13631、《工艺课程设计3》教学大纲‥‥‥‥‥‥‥‥‥‥‥‥‥‥13832、《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4033、《CAM课程设计》教学大纲‥‥‥‥‥‥‥‥‥‥‥‥‥‥‥14234、《毕业设计》教学大纲‥‥‥‥‥‥‥‥‥‥‥‥‥‥‥144《机械制图》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机械制图英文名称:Mechanic Drawing课程编号:01102 学时数:81 学分数:4.5适用专业:机械类、近机类各专业编写日期:2004年5月第一部分教学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科技工作者借以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电工学、理论力学等一、课程简介AutoCAD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可广泛应用机械、电子、建筑等各行业的设计工作。
它是一个非常适用的工程设计和绘图工具软件。
AutoCAD是机械专业的必修课,是绘制机械图样方法的一门工具软件,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图示能力、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以及绘图的技能。
二、课程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AutoCAD的制图方法。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AutoCAD绘图环境的设置方法,熟练掌握各种常用命令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具有较强的数字化绘图应用能力和实验技能,能够运用Auto CAD 软件绘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工程图样。
进而明确计算机制图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理解和掌握AutoCAD制图的原理和方法,从而为机械模具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后续专业课《机械零件设计》、《模具设计》等。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认识AutoCAD及其基本操作『知识点』(1)AutoCAD简介、应用(2)AutoCAD的安装、启动、界面、基本操作(3)AutoCAD绘图环境设置『基本要求』(1)掌握AutoCAD基本操作(2)掌握AutoCAD绘图环境的设置『重点』『难点』(1)AutoCAD绘图环境的设置第二章认识基本绘图『知识点』(1)线命令:直线、射线、构造线、多行平行线、弧;(2)几何图形命令:矩形、正多边形圆、椭圆、椭圆弧;(3)点对象:单点、多点、等分点;『基本要求』(1)掌握基本绘图命令的使用『重点』『难点』(1)各基本命令的快速使用(2)各基本命令的多选项使用第三章精确高效绘图『知识点』(1)坐标、数据输入;(2)直角坐标、极坐标的输入方法;(3)相对坐标与绝对坐标的使用(4)对象捕捉、对象追踪『基本要求』(1)掌握相对、绝对坐标的使用;(2)掌握直角坐标、极坐标的使用(3)掌握对象追踪、捕捉的使用方法与技巧『重点』『难点』(1)相对、绝对坐标的区别与使用方法(2)对象追踪与捕捉的使用方法与技巧第四章高级绘图『知识点』(1)多段线、样条曲线、面域、图案填充等命令的使用『基本要求』(1)掌握面域的意义与创建方法(2)掌握图案填充的方法与修改『重点』『难点』(1)图案填充的方法(2)面域第五章图形的编辑『知识点』(1)选择对象、删除、移动、旋转、复制、镜像、偏移、阵列、修剪、延伸、缩放、拉伸、拉长、分解、对象;(2)倒角、倒圆角、打断对象(3)夹点编辑(4)修改对象的特性『基本要求』(1)掌握各编辑命令的具体使用(2)掌握特性工具栏的使用『重点』『难点』(1)各编辑命令的具体运用及技巧第六章图块及其属性『知识点』(1)块的分类、块的使用(2)创建块、插入块、写块、定义块的属性(3)块的编辑『基本要求』(1)掌握创建块、插入块、写块、定义块的属性的方法;(2)掌握编辑块的方法『重点』『难点』(1)块的属性的运用(2)带属性块的创建方法(3)块的编辑方法第七章创建文字与表格『知识点』(1)设置文字样式(2)编辑文字(3)表格的使用『基本要求』(1)掌握文字样式的设置方法(2)运用各种方法编辑文字(3)掌握表格样式的设置方法『重点』『难点』(1)文字样式的设置(2)表格样式的设置第八章标注图形尺寸『知识点』(1)尺寸标注的组成(2)设置标注样式(3)标注各种不同尺寸的方法(4)标注形位公差(5)编辑尺寸标注『基本要求』(1)掌握计算机绘图中尺寸标注的方法,并与手工绘图相比较。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1.1课程目标和意义: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思维方式。
1.2学习方法和评价方式:采用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基础知识与技能2.1CAD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CAD系统的定义、组成和工作原理。
2.2CAD软件的使用:学习掌握常用的CAD软件,了解CAD软件的界面、命令和功能。
2.3二维绘图:学习绘制平面图、剖视图和详图等基础技术。
2.4三维建模:学习利用CAD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渲染,包括实体建模和曲面建模。
2.5参数化设计:介绍参数化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参数化设计进行优化的能力。
2.6产品设计与装配:学习设计复杂零件和装配体,并进行相应的运动学分析和碰撞检测。
2.7CAD文件的转换和输出:学习将CAD文件转换为其他格式,如图片、动画和虚拟现实等。
三、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3.1CAD软件的操作实践:学生通过上机实践,熟悉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3.2设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CAD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3.3设计项目实践:学生通过设计小组项目,独立完成一个具体的产品设计和制图任务。
四、课程评价与考核4.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实践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4.2设计项目成果评价:对学生的设计项目进行评审和评价。
4.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考核。
五、参考教材和资源5.3网络资源:各种CAD软件官方网站、在线教程和视频教程。
六、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6.1理论授课:介绍基本概念和原理,说明CAD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
6.2实验室操作:学生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CAD软件的操作实践。
6.3课堂讨论与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设计能力。
6.4小组项目实践: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设计和制图任务。
6.5实地考察和讲座: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学习CAD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践课总学时:12学时第一部分实验内容-、SolidWorks2008软件的基本操作基础实验1:新建一个SolidWorks文档并改变其背景颜色实验2:绘制如图1所示草图图1实验3:参考几何体的建立(包括基准面、基准轴、坐标系以及参考点的建立)注:上述3个实验可作为一次操作内容图2实验4:分别使用拉伸特征、旋转特征以及扫描特征等方法绘制如下结构1、阶梯轴,2、圆头自攻螺钉模型,3、洗发露瓶模型的创建阶梯轴图3圆头自攻螺钉模型图4洗发露瓶模型图5实验5:实现对基本实体的编辑,模型如图6所示图6编辑内容:筋特征、孔特征、圆角特征、倒角特征、抽壳特征实验6:使用曲线和曲面命令建立如图7所示烧杯模型图7二、利用Mastercam软件编制工件加工的刀具路径实验1:对工件外部轮廓进行加工,生成刀具轨迹如图8所示。
2:对零件进行孔加工。
生成的刀具轨迹如图9所示。
零件的轮廓外形生成的刀具路径图8零件图形生成的刀具轨迹图9第二部分提交的资料一、实验报告除实验1、2、3外,每实验写份实验报告,五份实验报告装订在一起。
装订封面采用附件的标准格式,封面后紧跟目录。
每份实验报告各助学院校老师需给出成绩并签名、签日期,同时把每实验的成绩填写在封面的成绩栏中,根据5次实验的情况给出总成绩并签名。
每份实验报告请按以下格式书写实验名称1.实验目的熟悉和掌握SolidWorks2008及Mastercam9.0软件的基本使用。
2.实验内容清楚描述各操作练习步骤,包括每一步所使用命令,以及操作过程中的菜单使用的屏幕截图。
第二部分整体要求1.按照如下封面、只需一个封面,一页目录,五篇报告按次序装订在一起2助学院校老师对每次实验及总成绩负责,郑大只作成绩的复查。
3.参观报告要求同学自己完成,不得相互抄写,若有雷同者,按零分处理。
2012年12月郑州大学自考本科助学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践)(课程代码 2206 )院系专业年级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年月日-、SolidWorks2008软件的基本操作基础实验1:新建一个SolidWorks文档并改变其背景颜色实验2:绘制如图1所示草图实验3:参考几何体的建立(包括基准面、基准轴、坐标系以及参考点的建立)(写4——5页)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包括绘图)实验4:分别使用拉伸特征、旋转特征以及扫描特征等方法绘制如下结构(写4——5页)1阶梯轴,2、圆头自攻螺钉模型,3、洗发露瓶模型的创建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包括绘图)实验5:实现对基本实体的编辑,模型如图6所示(写4——5页)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包括绘图)实验6:使用曲线和曲面命令建立如图7所示烧杯模型(写4——5页)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包括绘图)二利用Mastercam软件编制工件加工的刀具路径实验1:对工件外部轮廓进行加工,生成刀具轨迹如图8所示。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5篇第一篇:《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培养具学生能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的能力。
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美术鉴赏能力和一定的美术设计能力,能应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
教学内容:详细阐述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础知识,重点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了解运用数字技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学习如何通过数字平台来进行艺术设计。
在理论讲述的同时,配合大量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创作中。
教学模式:利用课余时间,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每周授课4课时学习资料:《数字媒体艺术》,王虎编著适用专业:艺术专业通用选用教材:《数字媒体艺术》,王虎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基础概念一、PS简介及应用领域:二、位图和矢量图:三、与PS相关概念:1、图像分辨率2、设备分辨率四、PS常规操作:相关快捷键:第二部分Photoshop的操作一、选区的建立:二、选区的修改:第三部分层的概念一、层的概念及基本操作:二、二、图层的管理三、图层模式(混合模式):第四部分蒙版的概念一、蒙版二、层混合选项和层矢量蒙版:第五部分色彩的概念一、色彩三属性二、色彩模式:三、色彩设置:第六部分图像的概念和编辑一、图像的裁剪:二、辨别图像主色调和调色的概念:第七部分调色一、色阶和自动色阶:二、曲线三、色相/饱和度四、替换颜色:五、色彩平衡六、通道混合器:七、亮度/对比度第八部分修饰一、修饰工具二、历史记录面板和历史画笔第九部分文字和路径一、文字和其它工具二、路径和路径面板三、动作和通道第十部分滤镜一、杂色类二、模糊组三、渲染类、第十一部分文件格式一、文件格式3.工具、材料3.1工具、材料:电脑、投影设备、摄像机、教学光盘4.参考资料4.1书目:《视听语言》张浩岚中国电影出版社4.2图象、实物:学生的优秀作业、及教师自备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