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集团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ppt
- 格式:ppt
- 大小:985.51 KB
- 文档页数:22
一汽集团自主体系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28D:上年度地区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占全国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比重H:上年度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占全国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比重Q:上年度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占全国国有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比重R:其它调整系数(由国资委直接确定)2、绩效薪金。
根据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
当年度考核结果为A级时,绩效薪金为基薪的2-3倍;考核结果为B级:绩效薪金是基薪的1.5-2 倍;考核结果为C级:绩效薪金为基薪的1-1.5倍;考核结果为D级:绩效薪金为基薪的0-1倍;考核结果为E级时,无绩效薪金。
为了避免企业负责人的短期行为,规定当年只兑现绩效薪金的60%,其余40%则于任期结束后,根据任期考核结果实施延期兑现。
3、尚未出台中长期激励具体方案,但在《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规定:对于任期考核结果为A级、B级和C级的企业负责人,按期全部兑现延期绩效薪金,根据考核结果和中长期激励条件给予相应的中长期激励。
具体办法另行规定。
4、针对央企负责人职务消费不规范、隐性收入不受控的问题,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要求各中央企业依据法律、法规及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和履职特点,自行建立健全规范职务消费的制度规章,对于经常发生、用途明确、标准易定的职务消费逐步实行货币化,增强职务消费的透明度。
一汽企业负责人的职务消费只要包括公务用车、通讯费用、差旅费用、业务招待(含礼品)费用和出国考察培训费用等,每年要将职位消费情况随年薪审批方案报国资委备案。
4.2一汽集团自主体系企业经营者薪酬激励机制构成长期以来,一汽集团自主体系企业经营者始终与普通员工执行同一种工资制度。
虽然经历了几次分配制度改革,但每次都是只调整工资结构或挂钩计算方法,而没有区分人员的身份性质差别。
企业经营者始终作为一般的人力资源,总经理与普通员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差别很小,其人力资本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大锅饭现象比较严重。
一汽大众薪酬激励一汽大众薪酬激励一、我国国有企业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一)薪酬水平偏低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和他们的付出、承担的责任及做出的贡献相比,明显偏低。
国企经营者不但承担获利的经济责任,更要承担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但是他们得到的仅仅是高于职工平均工资3倍-5倍的收入。
企业之间的差距小,不管企业的规模怎样,效益如何,经营者的收入都相差无几,企业界还存在“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
与国外的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相比,我国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水平更低,由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的付出与获得的利益极不对称,有位企业家形象地说明这一现象:“我们有天下最便宜的企业家——工资最低,我们又有天下最贵的企业制度——大量亏损”。
据了解,在以前的工资体系和分配制度下,国有企业技术人员的薪资比普通员工的工资高不了多少。
(二)薪酬激励方式单一多数国有企业经营者是低工资加少量奖金。
有的地方政府在年终根据经营业绩给予一次性奖励,少数企业近年开始试行年薪制,但也还不够完善。
而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广泛采用的股票期权、经营者持股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仅在部分地区的少数企业中进行探索,单一的激励方式限制了经营者作用的全面发挥。
企业原有的优厚福利待遇诸如住房、医疗、养老、子女教育就业等,以前由单位发放和实施,现在随着改革的推进而逐步消失,技术人才虽有一技之长,但也趋同于普通员工,吃的是“大锅饭”,拿的是平均工资,基本上没有什么多元的激励形式可言。
而对经营管理者,比较好的激励形式主要有三种:年薪制、股权制、职务消费货币化。
就目前我国试行的情况来看,年薪制试点比较受重视,也比较成功,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的大多数国有企业推广。
但其他如股票激励推广度远不及年薪制,此外,职务消费货币化的试点更是少有试行。
至于社会保障方面如退休金计划、医疗保险、职务补贴等的激励措施,一方面面临着改革的调整,另一方面,也严重不足,达不到激励经营管理者的目的。
一汽轿车薪酬体系结构说明(第一版)北京外企太和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2003年8月目录1 薪酬体系的两个自变量因素说明1-1 中位值的概念1-2 中位值的肯定及调整1-3 带宽的概念1-4 带宽的肯定及调整2 薪酬体系应变量说明2-1 最小值2-2 最大值2-3 中位值延展度2-4 中位值级差2-5 重叠度3 薪酬体系档次细分图3-1 设计方案图3-2 固定、浮动现金收入比例图3-3 市场数据方案下的各序列总现金收入档次细分图3-4 市场数据方案下的各序列固定工资收入档次细分图3-5 调整数据方案下的各序列总现金收入档次细分图3-6 调整数据方案下的各序列固定工资收入档次细分图1 薪酬体系的两个自变量因素说明薪酬(货币价值)等级(岗位评估价值)这里以一个标准薪酬曲线图局部作为示意,来讲明以下变量。
1-1 中位值的概念如图所示,e、f别离代表品级7、品级8的该等中位值水平。
中位值能够反映该品级员工在其正常的薪酬(或薪酬体系对应品级)范围内居于中间水平的值。
由于中位值良好的趋均性,事实上也代表了该品级员工最有可能取得的薪酬水平。
换句话说,在一个通过3、4年仍然运转良好的品级制的薪酬体系中,每一个品级下的散点应该围绕着品级中位线进行正态散布。
因此,考察一个品级的中位值,实际上是从侧面反映该品级的普遍的薪酬状况1-2 中位值的肯定及调整1)中位值的肯定:在设计体系时,各品级中位值的肯定应当基于企业的战略定位,选择对应序列市场数据中相应市场分位的数列,作为设计的中位值数列。
咱们能够以本次薪酬设计的操作序列为例进行说明2)例如下表是本次汽车行业薪酬福利调查报告中,把操作序列职位单独提掏出来后的市场数据分位分析表。
按照太和顾问对一汽轿车的实际诊断,结合一汽轿车的现行操作序列薪酬水平和结构标准,咱们肯定依照市场一般竞争性水平(即市场50分位)的标准进行整个操作序列薪酬体系的成立。
因此,在太和顾问的设计方案中,操作序列薪酬体系的中位值数列等同于红色标示的部份,也即为市场50分位线3)中位值的调整:理论上说,一个稳固的薪酬体系在一段时期内(例如3-5年)不该对其品级中位值序列进行过大的调整,因为这涉及到体系的稳固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