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中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中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中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中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课改中教学方式的转变

尹洪艳

教学是教与学两者的结合,要提高教学质量,除了要改变传统

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外,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就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科间的渗透;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对问题的探究,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下面我就谈谈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的几点心得体会:

1、分组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走进课堂、分工合作的学习形式已完全不同于传统的各守其阵、闭门造车的学习形式,加上学习者的积极参与、相互作用,整个过程已成为一个远不只是认知的过程,它为学生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施展才华的舞台。物理课的大多数科学探究,应该分组进行,根据班级人数和学生素质情况,由课代表着手结合学生本人的意愿组成活动小组。在每个小组中选出活动小组组长。要注意发挥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这样做既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学生在分工的过程中增强了责任感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增强了交流、交往能力和竞争意识,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团队精神和用物理的意识。

2、设计探究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独立性。

现代教育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和显性的独立学习能力,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压制这种良好的愿望,滋养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新教材在内容上、版面上都考虑到了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亲切友好的图片启迪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学生独立探索。教材中设有许多探究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3、实施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

现代学习方式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把握《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把问题设计成有一定的弹性的问题,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且每个学生都能对其中的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达到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物理探究性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大课题,每个因素研究的思想方法是相同的,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一般采用分工协作研究,而让学生先选择一个小课题加以研究,有时间的再去完成其它课题。让学生自选感兴趣的小课题进行合作研究,使学生将有限的心智集中在实验过程的设计上,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不仅体会了研究的方法,而且获得了成功的乐趣。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引下,对新教材的使用加以发挥创造,才能使生动的新教材教学变成生动的活泼的课堂活动,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我们要不断摸索,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达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最终转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