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和乳汁 吸入性肺炎。
预防原则:
防止胎儿宫内缺氧和分娩时缺氧,是预防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的关键。 喂奶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母亲可用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晕下方喂哺, 以防因奶汁太急引起呛咳。人工喂养时,不要采用奶孔过大的奶嘴。新生儿 喂奶后,应将其竖起趴在母亲的肩头,轻拍其背,便于以打嗝方式排出胃内 空气。
新生儿的用具每日煮沸消毒; 按计划免疫程序要求,进行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
新生儿常见疾病
新生儿缺氧缺 血性脑病
新生儿感染性 疾病
新生儿吸入性 肺炎
新生儿呼吸 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颅内 出血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是因围生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性损害,是新生儿死亡和引起中枢性 瘫痪、癫痫、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的重要原因。
预防原则:
1. 做好孕期保健,预防及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 2. 提高助产技术,产程中避免滥用吗啡等中枢抑制药,防止新生儿窒息; 3. 新生儿出生后迅速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保证呼吸道通畅; 4. 推广复苏技术,及时、正确地处理新生儿窒息,做好复苏后的观察监护; 5. 加强新生儿护理,预防因误吸、感染、饥饿、寒冷等引起的缺氧。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是因早产、围生期缺氧、严重感染、低体温等导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 乏,引起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预防原则:
1. 预防早产:加强对高危妊娠的监护及治疗,对欲行剖宫产或提前分娩者,应测量胎儿双顶 径和羊水中卵磷脂和鞘磷脂的比值(L/S值),判定胎儿大小和胎肺成熟度。 2. 促进胎肺成熟:对孕24-34周有早产迹象的孕妇,胎儿出生前48小时给孕妇肌注糖皮质激 素,可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率。 3. 替代治疗:对胎龄24-34周出生的早产儿,力争在生后30分钟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应用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此外,预防围生期感染、窒息、缺氧、低体温等,可降低呼吸窘迫综合 征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