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定义与过程
- 格式:pptx
- 大小:256.17 KB
- 文档页数:72
1.翻译的定义1980年,我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一书的绪论中,从语言学的角度为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冯庆华先生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则从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双重角度界定了翻译的本质:“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
”2. 翻译的标准我国比较系统全面论述翻译标准的是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
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日:“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这三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一百多年来,中国译界虽然对它的褒贬一直未断,特别是对其中的“雅”字多有异议,因而试图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如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刘重德提出“信达切”的标准,许渊冲提出“信达优”的标准,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够替代“信达雅”,为大家所接受。
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化境”说。
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什么是转录和翻译的差异转录和翻译是生物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于描述基因表达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虽然它们都与基因表达相关,但转录和翻译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详细介绍转录和翻译的含义、过程和差异。
一、转录的定义和过程转录是指在生物体内将DNA模板上的信息转化为RNA分子的过程。
转录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它发生在细胞核内,需要依赖RNA聚合酶酶和DNA模板。
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酶会解开DNA的双螺旋结构,读取DNA上的编码信息,并利用碱基配对原则合成一条与DNA模板互补的RNA分子,最终合成出的RNA被称为转录本。
转录本可以是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或核糖体RNA (rRNA),它们在基因表达的后续步骤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翻译的定义和过程翻译是指在细胞质中将转录过程中生成的mRNA序列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它发生在核糖体(细胞质中的蛋白质复合体)上。
翻译过程中,mRNA会被核糖体读取,根据mRNA上的密码子(三个碱基)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的三个碱基)进行碱基配对。
tRNA上携带的特定氨基酸会根据密码子的指导加入到正在合成的蛋白质链上,形成特定序列的氨基酸链。
随着mRNA的终止密码子出现,翻译过程结束,蛋白质链会释放出来,并进行折叠和后续修饰。
三、转录和翻译的差异1. 发生地点不同:转录发生在细胞核内,需要依赖DNA和RNA聚合酶酶;而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
2. 参与分子不同:转录需要DNA和RNA聚合酶酶作用,以及各种转录因子的协同作用;翻译需要mRNA、tRNA、核糖体和氨基酰tRNA合成酶等多种分子的参与。
3. 产物不同:转录的产物是RNA分子,可以是mRNA、tRNA或rRNA;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
4. 作用过程不同:转录将DNA上的信息转录为RNA分子,为后续的蛋白质合成提供基础;翻译将mRNA序列翻译为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而合成蛋白质。
翻译技术教程知识点总结一、翻译技术基础知识1. 翻译的定义和分类翻译是指以一种语言为出发点,将其表达的内容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根据翻译的方式不同,翻译可分为口译和笔译两种形式。
口译是指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进行的口头翻译,而笔译则是指将一种语言的文字内容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书面翻译。
2. 翻译的原则和方法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翻译的原则包括信达公正、忠实传意、风格得当、通顺流畅等。
翻译的方法包括直译、意译、拙译、译意、校对等。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翻译对象的要求,选用不同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进行翻译工作。
3. 翻译的难点和挑战翻译是一项复杂的语言活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翻译的难点主要体现在语言之间的差异、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文化背景的差异等方面。
在进行翻译工作时,需要面对这些难点和挑战,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
二、翻译技术工具应用1. 机器翻译机器翻译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文本进行自动翻译的技术。
机器翻译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语义理解、语言风格、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处理。
2. CAT工具CAT(Computer Assisted Translation)工具是一类专门用于辅助翻译的软件。
CAT工具可以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包括术语管理、翻译记忆、自动翻译等功能。
在实际翻译工作中,CAT工具已经成为翻译人员必备的工具之一。
3. 互联网资源利用在进行翻译工作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查找和查询。
如利用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的译文资料、专业术语、研究文献等,还可以使用在线词典、翻译网站等工具进行辅助翻译。
三、翻译实践技巧1. 分析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在进行翻译工作之前,需要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进行分析。
包括文本内容、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文化因素等方面的分析,确保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准确把握原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2. 翻译记忆的应用翻译记忆是一种重要的翻译工具,能够存储已经翻译过的文本内容,并在后续的翻译工作中提供辅助。
⼀、翻译的定义•翻译的定义:历史上⼈们对于翻译的定义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对这三个阶段进⾏了研究:1)传统语⽂学研究阶段:借助实际经验来理解翻译,对于翻译的定义往往是⽐喻式的。
例如:鸠摩罗什认为翻译有似嚼饭与⼈,傅雷认为翻译如临画;2)现代语⾔学研究阶段:将⽬光集中在语⾔的对等上。
例如:卡特福德将翻译视为不同语⾔⽂本材料的替代,奈达认为翻译是原语信息的在现;3)当代多学科研究阶段:研究翻译的教的变得多元,从⽂化、社会、符号、⼼理学等多个⾓度对翻译做定义;由于翻译时⼀项极其复杂的活动,通过对翻译本质特征的简要归纳,尝试作出如下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段,意义再⽣为任务的⼀项跨⽂化交际活动。
•翻译活动翻译活动不是⼀种置⾝于时空之外的静态活动,它是翻译主体在⼀定历史条件和⽂化背景中,通过具体的语⾔转换⽽进⾏的⼀种⽬的⼗分明确的实践活动,涉及众多内部和外部的因素。
对内部进⾏纵向的思考和探讨——语⾔:三个层次1)思维:根本上翻译活动赖以进⾏的基础是全⼈类具有思维活动的事实,⼈类思维的共性构成了翻译的思维层次;2)语义:思维的实现需要语⾔,以达到传情达意的⽬的,⽤⼀种语⾔符号传达另⼀种语⾔符号的意义,构成了翻译的语义层次;3)美学:语⾔除传情达意之外,还具有审美功能,尤其是⽂学语⽂,更⾼层次的要求。
对外部进⾏横向的思考和探索——⽂化:三个层⾯1)意愿:翻译活动具有⽬的性,它总与某种政治、宗教、经济或社会需要紧密联系,因⽽翻译⽬的影响到了作品选择、翻译⽴场和翻译⽅法;2)现实:不同国家民族在语⾔、⽂学、⽂化、⼼理⽅⾯存在差异,阻碍翻译活动的顺利进⾏,促进⼈们对翻译可⾏性的思考;3)道德:翻译主体——译者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法从⼼所欲;对翻译的评价也⽆法摆脱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表现之⼀的道德的约束;•翻译的特性:1)社会性:翻译活动存在是因为⼈之间的交流需要,⼈与⼈之间的交流所形成的关系具有社会性;2)⽂化性:翻译的本质作⽤——克服语⾔障碍的精神沟通,通过⽂化层⾯的交流得到;翻译活动也收⽂化语境的影响;翻译的实际操作——语⾔转换,不能不考虑⽂化因素;3)符号转换性:巴斯奈特》翻译是⼀种语⾔⾏为,本质上属于符号学范畴,翻译活动⾸先体现在符号的转换层⾯;4)创造性:翻译的全过程是参与原⽂创造的能动的过程——语⾔结构重建、⽂化语境重建、新的读者和解读;5)历史性:翻译随着历史发展不断丰富着内涵和形式;翻译能⼒随历史发展——新的翻译可⾏性;翻译⽆定本——翻译活动的历史局限以及不断超越局限不断突破的必要性;⼆、翻译的过程•中西翻译简史:1)西公元前三世纪中叶 / 古罗马对希腊作品的译介 / ⽤拉丁语翻译改编希腊作品罗马帝国后期⾄中世纪初期 / 圣经的翻译 ⽤拉丁语翻译圣经中世纪中期 / 典籍的翻译 / 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欧洲⽂艺复兴运动时期 / 翻译活动深⼊到思想、政治、宗教、哲学、⽂学各领域 / 民族语⾔的地位⽂艺复兴后 / 翻译古典著作和近现代作品 /⼆战后⾄今 / 机器翻译 / 翻译的规模范围形式都⼤变2)中东汉到宋 / 佛经翻译明末清初 / 西学翻译鸦⽚战争到清末 / 西学翻译改⾰开放⾄今 / ⼤规模的翻译活动•中西传统翻译观:1)西译者理解作品意思译者掌握两种语⾔译者不屈从逐字翻译译者遵守约定俗成的译法译者注意表达和谐、措辞连贯、衔接紧密,语⾔优美、赏⼼悦⽿缺点:未提及忠实——“信”的程度2)中译者的道德修养服务公众和社会的群体本位思想⼈⽂主义的语⾔观倾向于⽂学翻译的艺术性理论基础——哲学和美学•翻译活动的丰富性:翻译类型多样性:雅各布森将翻译分为三类:语内、语际、符际翻译过程多样性:翻译形态多样》合作翻译、独⾃翻译、传教⼠翻译活动;⽂本形态多样性》1920前后译作的规范;翻译策略多样性》直译/意译、忠实/再创造翻译结果多样性:变译现象(翻译变体)•翻译的过程:指翻译的动态意义,有⼴义和狭义之分。
翻译与翻译过程翻译是一种将一种语言表达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表达的过程。
它的目的是使得两种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变得更加容易。
然而,翻译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一种语言的单词和句子替换为另一种语言,它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传达语言之间的文化和意义。
翻译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步骤:理解原文、分析原文、实施翻译、校对和编辑以及输出翻译产物。
首先,理解原文非常重要。
翻译人员需要仔细阅读和分析原文,同时理解原文中的语法、上下文以及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
然后,翻译人员会分析原文并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
这些策略可能包括直译、意译、文化调整等。
接下来,翻译人员会实施翻译工作。
他们会将原文中的单词、短语和句子转换为目标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人员需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意义和准确性。
完成翻译之后,校对和编辑变得非常重要。
翻译人员会检查翻译结果是否准确和流畅,并做出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最后,翻译人员会输出翻译产物,这可以是书面翻译、口译或者其他形式。
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语言之间的差异可能导致信息的丢失或误解。
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法结构、词汇和表达方式,因此翻译人员需要在保持准确性和通顺性之间权衡。
同时,文化差异也是一个挑战。
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会导致某些信息在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时发生变化。
此外,某些单词或短语可能没有直接的对应词汇,这就要求翻译人员采用合适的意译方法。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翻译人员需要具备广泛的语言和文化知识。
他们需要熟悉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法和词汇,并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此外,他们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翻译技巧。
在今天的全球化世界中,翻译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翻译不仅仅是将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它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翻译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促进了国际合作和交流。
因此,翻译人员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他们通过他们的工作,帮助人们实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促进了跨国交流和合作的发展。
对翻译的定义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文字逐字逐句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要传达语言之间的意义、风格和情感。
翻译的目的是使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共享知识、文化和经验。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文学、商务、法律、科学、医学等。
翻译不仅在跨国交流中起到关键作用,也促进了各种学科和领域的发展。
翻译的过程包括理解原文的内容、风格和表达方式,然后根据所翻译语言的语法、词汇和语境进行转换和重构。
翻译要求译者除了熟练掌握多种语言,还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文化背景,以确保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
翻译的定义包括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翻译是一个艺术和技巧的结合。
译者需要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同时,根据翻译语言的语法和语言习惯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转换。
他们需要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如音译、意译和文化转换,以确保翻译结果与原文一样精确和流畅。
其次,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包括词汇、语法、语音和文化等方面。
译者需要根据不同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灵活地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他们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语境、读者的背景和目的,以便传达出最准确和适合的意义。
最后,翻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工作。
译者需要对原文的真实和完整负责,同时也要满足读者的需求和期望。
他们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如保密原文、尊重作者权益和尽最大努力准确地传达意义等。
对于翻译的定义还存在一些争议。
有些人认为翻译只是简单地将语言从一种转换成另一种,而不需要译者自己的创造力和主观解读。
然而,大多数翻译专家认为翻译不仅仅是逐字逐句的转换,更重要的是要传达意义和情感,使得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总结起来,翻译是一门复杂而有挑战性的艺术和技能。
它涉及到语言、文化和交流等多个方面,要求译者具备广泛的知识和经验。
翻译的定义不仅仅是简单地转换文字,更重要的是传达意义和理解。
通过翻译,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可以实现相互理解和交流,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共同发展。
第三章翻译的过程一位法国译者说过:“翻译就是理解和使人理解”(Traduire, c’est comprendre et faire comprendre)。
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理解原文,并把这种理解恰当地传递给读者的过程;它由三个相互关联的环节组成,即理解、传达和校改。
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将详细讨论在这三个环节里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理解理解原文是整个翻译过程的第一步。
这是最关键、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步。
理解是译文这座大厦的地基。
地基没打扎实,大厦迟早是要倒塌的。
许多译文里含糊不清、语焉不详的地方,正是译者没有透彻理解原文的地方。
大部分的翻译错误都起源于译者的理解错误。
没有正确的理解,翻译者传达的就不是原作的意思,翻译活动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意义。
理解原文并不像一些初习翻译的人和读者想象得那么容易。
实际翻译中,在最难料到会出理解问题的地方,却偏偏会出问题。
例如,在一片追忆周恩来的个人印象散记里,有这样一句形容周恩来神态举止的话:An extraeodinary mobile face, now ironical, mow jesting, now with his head thrown back in laughter; then at some commen t, instantly alert and attentive.不少人把at some comment (当一听到某句评论时)译成“当要对某物作出评论时”。
一位中国学者竟把《红楼梦》中“(王熙凤)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叫做王熙凤”一句译成:Who, as a child, disguised herself as a boy in order to go to school.把贾母像林黛玉介绍王熙凤时说的话:“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译成:She’s one of those notorious gossips here.难怪美国中文学者阿基里斯•方(Achillis Fang)在谈到理解原文之难时指出:“所有关于翻译问题的研究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即翻译者已经领会原作的语言和思想。
翻译的英语名词解释翻译是一项将一种语言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复杂活动。
它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桥梁,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能够相互沟通和理解。
翻译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在商业、政府、教育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翻译”的定义和作用。
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转化过程,将原始语言中的信息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方式。
通过翻译,人们能够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分享知识、交流思想和传播文化。
无论是在商业领域中的合作和交流,还是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作品传播,翻译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些与翻译相关的重要名词解释。
首先是“口译”,它指的是通过听和说的方式进行语言转换的翻译形式。
在国际会议、商务洽谈、法律庭审等场合中,口译被广泛应用。
其次是“笔译”,这是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进行语言转换的翻译形式。
在文学、新闻、学术等领域中,笔译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同声传译”,指的是通过特殊设备在演讲或会议期间实时转换语言的翻译形式。
同声传译在国际会议和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不同的翻译形式外,翻译还可以根据语言对的不同进行分类。
例如,中英互译指的是将中文翻译成英文或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活动。
在国际交流和贸易中,中英互译是非常常见的。
还有日英互译、法汉互译、英西互译等等,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形式多种多样。
翻译的过程并非轻而易举,它需要翻译者具备一定的语言技巧和专业知识。
首先,翻译者需要精通原始和目标语言,以便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信息。
其次,他们需要对不同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在专业术语、行业概念和文化背景方面进行准确的翻译。
此外,翻译者还需要具备阅读和写作的技巧,以便将原始语言的信息转化为流畅易懂的目标语言。
然而,翻译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替换和转化。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还需要考虑原始信息的意图和目标受众的需求,以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换。
他们需要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和文化背景进行灵活的处理和表达。
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一种将原始文本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它允许语言之间的信息交流成为可能。
翻译可以是口头翻译或书面翻译,可以是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
口译是一种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实时过程,而书面翻译是以书面文档的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进行交流的过程。
直接翻译是直接把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文本的过程,而间接翻译则是将一种语言的文本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文本,但不限制翻译的内容或者翻译的结构。
翻译服务可以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使其可以成功与他们所接触到的新语言的文化打交道。
它不仅可以帮助个人和企业更好地理解未知文化和语言,而且还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们所接触到的新市场和新客户进行交流。
此外,翻译服务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口碑,在国际市场上拓展业务,通过及时的和准确的翻译服务扩大营销策略的覆盖面。
总而言之,翻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服务,它可以促进信息交流,帮助个人和企业实现跨文化沟通和交流,并帮助拓展业务,提高口碑。
翻译理论知识《翻译理论与实践》考试理论部分复习提纲一、翻译定义: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
5.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
6. 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7. 卡特福德-- 翻译的定义也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Source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用另一种语言(Target Language)中的篇章材料来加以代替。
8. 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首先就意义而言,其次就是文体而言。
“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Eugene Nida纽马克——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作者所想的方式移译入另一种文字(语言)。
“ Translation is a craft consisting in the attempt to replace a written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one language by the same message and/or statement in another language”. --- Peter Newmark10. “ Translation is the expression in one language (ortarget language 译入语) of what has been expressed in another language (source language 原语), preserving semantic and stylistic equivalences.” --- Dubois12. 13.Translation or translating is a communicative activity or dynamic process in which the translator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oroughly comprehend a written message or text in the source language and works very hard to achieve an adequate or an almost identical reproductio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version of the written source language message or text.二、翻译标准1. 翻译的标准概括为言简意赅的四个字:“忠实(faithfulness)、通顺(smoothnesS”忠实指的是忠实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