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贵州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贵州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贵州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附件一: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2、传热系数体形系数,外窗及阳台门窗的气密性等级按照气候分区标准执行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2、传热系数、遮阳系数、热阻系数,按照气候分区标准执行。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上课讲义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 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审查要点及注意事项

节能设计的范围 深圳建设局深建规[2007]8号文件“关于印发《深圳市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抽查办法》的通知”(2007年11月18日) 1.新建、改建、扩建的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 共建筑) 居住建筑:住宅、集体宿舍、公寓、招待所、普通旅馆(分 体空调)、疗养院和养老院客房、托幼建筑等; 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旅游建筑、科教建筑、文 卫建筑、通信建筑、交通建筑等; 2.采用集中空调的工业建筑; 3.国家、广东省、深圳市的节能标准中所规定的应当进行节 能设计的其它建筑。 4. 居住区大于15万平方米用地,要做气流模拟设计。 与节能有关的内容还包括 预拌砂浆,太阳能热水系统,中水及雨水利用,绿色建筑, 绿色再生建材

节能设计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一.建模 1.三维模型墙不闭合,屋顶悬在空中。 2.模型中不按实际施工图设置梁、柱、剪力墙等或梁柱尺寸过少, 不合常理。 说明:内保温只适合夏热冬暖地区。北方地区不合适。在热桥处会结露发霉。 深圳公务署的项目要求不做外保温。必须做时要申请。 3.简化建模在2009年建设局在深建节能[2009] 3号文件中,对简 化建模作了一些规定:“允许节能模型按不利原则进行合理的简化,但简化后模型的设计建筑能耗值不应低于未作简化模型的设计建筑能耗值。” 4.分别建模当一组建筑平面布局比较分散,靠走廊连接时,虽然 是一个建筑,但建模时应把它分成几个单体来考虑。 二.材料选择与取值 屋面

1.公安部文件:公通字[2009]46号《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 饰防火暂行规定》,公消[2011]65号《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 2.因上述规定,屋面保温要用燃烧等级A级产品。修正系数不要忘 记。选用时要注意。 3.找坡层计算厚度时应以最薄处计。 4.如果屋面的热惰性指标D<2.5,而K≤住宅1.0/公建0.9,也一定 要通过隔热验算。否则按轻质屋面D<2.5,K≤0.5或K≤0.4要求计算。 5.屋面及外墙计算出K值后,有时出现修正值。保温材料在计算中 都已附加了必须的修正系数,最终结果不应有修正值。 外墙 1. 外墙加气砼,修正系数1.25不要忘记。 要注意加气砼的容重,强度低于A5.0MPa不能用于外墙。可以查深圳市《非承重砌块墙体设计规范》SJG13-2004,一般用容重700,导热系数λ=0.22,蓄热系数S=3.59,修正系数1.25,还要注意加气砼外墙易渗水,要全部挂金属网粉刷。如果做外保温砂浆更应挂网,且不能贴面砖。

北京市-乙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北京市乙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登记表 备案编号: 建设单位名称(公章)—设计单位名称(公章)— 建设项目名称—建筑面积—(m2) 建设地点北京市结构形式砌体/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钢结构/其他 规划许可证 编号 地上/地下楼层—/—联系人联系电话 施工图设计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情况执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代号DBJ01-621-2005 窗墙比东—南—西—北—屋顶透明部分面积与屋面面积之比—体形系数— 屋面透明部分传热系数—遮阳系数— 屋面非透明部分传热系数—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遮阳系数— 外墙传热系数—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传热系数—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或楼板传热系数—或— 空调系统形式□全空气定风量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直流系统□其他全空气定风量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全空气直流系统 建筑分类一般公建大空间和内区总新风量热回收比例总送风量热回收比例最大新风比

参照建筑的Σεi K i F i—调整后的设计建筑ΣεiKiFi— 设计选 用的材 料、产品、技术 情况承重墙体主要材料名称及数量(m3)非承重墙体主要材料名称及数量(m3) 墙体保温材料名称、做法、数量 内保温(m2) 外保温(m2) 预拌砂浆种类、数量 □砌筑砂浆数量(吨)□抹灰砂浆数量(吨) □地面砂浆数量(吨)□特种砂浆数量(吨) 屋面保温材料名称、做法、数量—、—(m2)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种类及数量□塑钢□断桥铝合金□铝塑复合□玻璃钢□其他(m2) 热源方式□城市热网□区域锅炉房□个体锅炉房□热泵机组□其他 燃料种类□燃煤□燃油□燃气□直接电□间接电□其他 室内系统 □散热器□地面辐射 □其他 散热器布管□垂直单管(带跨越管)□垂直双管□其他 室温控制方式□恒温阀□手动阀 冷、热计量方式□入口处安装热量表□入口处安装冷量表□楼内分区域计量 用电计量 动力与照明是否分别计量□是□否 是否分时段计量用电□是□否 空调用电是否单独计量□是□否 建筑节能管理 机构备案 日期(章)年月日 备案受理人

西安市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西安市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居住) 备案编号:

填表说明 一、本表所填内容应与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文件一致。 二、表中项目名称、项目地址与《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一致。 三、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保温材料名称、厚度、表观密度、燃烧性能按顺序分别依次填写。例如:K=0.50W/(m2·K);EPS板;60mm厚;20kg/m3;B2级。 四、当某一围护结构没有保温层时,填写传热系数、围护结构材料。例如:K=0.52W/(m2·K);混凝土地面。 五、外窗(含阳台门透明部分)传热系数、玻璃名称、空气层厚度、窗框材料按顺序分别依次填写。例如:K=2.8W/(m2·K)中空玻璃;6+6+6;塑钢。 六、当按规定需要进行建筑耗热量计算时填写建筑耗热量计算值和建筑耗热量指标限值。 七、新型墙体材料名称包括非粘土烧结多孔砖、非粘土烧结空心砖、混凝土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等。填写该项目采用的新型墙体材料名称。 八、预拌商品混凝土及其强度等级填写采用了预拌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例如:采用了预拌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九、热源方式包括:城市热网、区域锅炉房、个体锅炉房、热泵机组、其他; 十、燃料种类包括:燃煤、燃油、燃气、直接电、间接电、其他; 十一、室内系统包括:散热器、地面辐射、顶板辐射、其他; 十二、公共部分(走廊、楼梯等)照明是选择的节能光源、照明方式、照明控制方式的描述。节能光源包括太阳能灯、普通荧光灯、三基色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低压钠灯、高频无极灯,其他节能光源;照明方式包括混合照明方式,一般照明方式、分区照明方式、其他节能照明方式;照明控制方式包括光控、时控、人体感应、其他节能照明控制方式。 十三、雨水利用设施包括有、无。有时填写雨水蓄水池容积。例如:有500m3的雨水蓄水池。中水利用设施包括有、无。有时填写中水原水量。例如:有500m3/d的中水处理系统。 十四、热水供应方式包括:集中式、分散式 十五、热水利用用能类型包括:电、燃气、太阳能、蒸汽、其它 十六、太阳能与浅层地能利用面积为利用该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建筑面积。 十七、本表不能有空项。工程不涉及某项时,在该项填写区划/。 十八、本表需打印在一张A4纸上,可调整字体。 十九、建设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邮寄地址、邮编、联系人、联系电话、日期等必须填写完整。 二十、施工图审查机构的审查意见包括该建筑节能设计符合要求,审查通过;该建筑节能设计不符合要求,审查不通过。审查人签字应为建筑、结构、水、暖、电各专业审查人、审核人签字。 二十一、节能设计审查备案一栏不填写。 二十二、节能相关图纸至少应包括:1.建筑专业全套图纸;2.水、暖、空调设备房的水、暖、电专业全套图纸;3.结构专业设计总说明;4.暖通专业设计总说明、表达热力入口装置、分户计量、分室调温控制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5、空调专业设计总说明、表达冷热源计量装置、分室温度控制与显示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6、电气照明专业设计总说明、表达用电分项计量、照度标准、照明方式和控制方式的平面图、系统图(或原理图);7、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总说明、分户计量、给水分区的平面图、系统图;8、雨水利用设施、中水利用设施的各专业全套图纸;9、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的各专业全套图纸。10、其他节能相关图纸。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寒冷地区75%)G04

表G.0.4河南省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暖通专业节能设计备案表审查合同编号: 工程项目名称设计单位名称 建设单位名称设计校对审核项目建设地点建筑面积(m2)供暖(空调)面积(m2) 5.1.2 5.1.7 供暖(空调) 设计热负荷 供暖(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空调设计 冷负荷 kW 空调设计冷 负荷指标 W/㎡ 5.1.4 供暖/空调 方式 ()1.集中供暖;()2.集中空调;()3.燃气壁挂炉;()4.电供暖; ()5.热泵、多联机;()6.无集中供暖空调,()7.其他 5.3.6 5.3.7 供暖设计温度供水 75 ℃回水 50 ℃ 空调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5.3.3 5. 6.5 5.6.6 5.6.7 5.6.8 计 量 方 式 热力入口(热量结算点)计量()1.超声波热量表;() 2.电磁式热量表;()3.冷量热量能量表;()4.其他结算点内热计量方式()1.户用热量表;()2.热量分配表;()3.流量温度分摊法;()4.通断时间面积法 5.3.2 5.3.5 5.3.7 5.3.10 末端形式 ()1.散热器() 2.低温地板辐射采暖()3.风机盘管() 4.低温电热膜供暖() 5.发热电缆辐射供暖()6. 电散热器() 7.全空气系统() 8.其他 5.3.3 5.3.4 5.3.8 室温控制方式 ()1.室温自力式温控阀()2.室温电动温控阀()3.户温自力式温控阀()4.户温电动温控阀 ()5.电供暖控制器() 6.电动水阀与风速调节结合() 7.其他 5.1.4 5.2.1 5.2.4 5.2.5 5.2.6 5.2.7 5.2.9 热源 1市政供热 2燃气锅炉房 3燃气壁挂炉 4其他 类型热源名称数量(台)容量 热效率(%) 热效率设计值热效率限值 5.4.2 5.4.3 5.4.4 冷(热)源 1空气源热泵机组 2冷水(热泵)机组 3单元式空调机组 4多联式空调机组 机组 类型 数量(台) 名义制冷量 (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性能系数COP/能效比EER(W/W) 设计值(铭牌)限值设计值限值 5.2.15 5.4.10 输配系统 耗电输冷(热)比 EC(H)R 系统 类型 总输送长度 ∑L(m) 耗电输热(冷)比 设计值 A(B+a∑L)/△T限值 循环水泵 变频调节 流量(m3/h)扬程(m)功率(kW) 是□否□ 是□否□ 是□否□ 5.4.11 5.4.9 附录J 通风系统 风道系统单位 风量耗功率Ws [W/(m3/h)] 系统名称限值要求Ws设计值通风风机的全压(Pa)变频调节 是□否□ 是□否□ 室内空调风管绝 热 风管类型冷/热介质温度(℃)材料类型 绝热层 设计厚度(mm) 设计热阻 [(㎡·K)/W] 最小热阻 [(㎡·K)/W] 一般空调风管0.81 低温风管 1.14 5.5.1 5.5.2 5.5.3 5.5.4 5.5.5 地源热泵系统 ()地下水源热泵保证回灌措施:水质处理措施: ()污水源热泵水质处理措施: ()地表水源热泵防冻措施: ()土壤源热泵热响应实验结果:散热量W/m;散冷量W/m 冷热平衡措施: 5.2.17 5.4.9 附录H 附录J 供热(冷)管 道及设备保温 与绝热 冷/热介质 温度(°C) 公称直径 (mm) 保温材料 材料类型导热系数[W/(m·K)] 密度(kg/m3)吸水率(憎水性)设计厚度(mm) 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供暖/空调 负荷计算 热源效率 冷源性能系数 耗电输冷比 输冷(热)比 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 管道保温 风管绝热层 的最小热阻 计量方式 控制方式 各种能源 计量设计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 审查机构对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年月日审查机构(公章) 注:1.建设单位持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备案表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2.此表一式四份,由设计单位填写,建设单位随送审图纸一并报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存档一份,建设、设计单位各存档一份,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 1

贵州省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项规划

贵州省“十三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规划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零一六年七月

目录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1) (一)“十二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成就 (1) (二)发展面临的机遇 (8)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 (9)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发展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基本原则 (12) (三)总体目标 (13) (四)具体工作目标 (13) 三、重点任务 (15) (一)集中连片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15) (二)加快推进新建建筑能效提升 (15) (三)探索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改造 (16) (四)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和节约型社会建设 (16) (五)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领域规模化应用 (17) (六)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能力建设 (17) (七)强化绿色施工与运行管理 (18) (八)完善绿色建筑技术支持体系 (19) (九)加强新型绿色建材推广及产业化发展 (19) 四、保障措施 (20) (一)健全管理体制 (20) (二)建立激励机制 (20) (三)强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监管 (21) (四)健全标准体系 (21) (五)加强科技研发 (22) (六)增强能力建设 (22) (七)加强宣传推广 (22)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逐年增长,到2020年我国的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48亿吨标准煤,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得我国面临着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同时,资源的肆意开采和随意排放有害气体、粉尘等,使得我们的居住环境和气候条件变得更加恶劣,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世界性难题。 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建筑建造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运营,切实提升我国建筑节能和绿色水平。建筑领域的节能和绿色发展是贯彻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民生科技领域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降低建筑能耗消耗,消除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加快转变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城市建设领域转型发展,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贵州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贵州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和《贵州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特编制本规划。

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

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 备案编号: 施工图审查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 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设计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项目名称-规划许可编号 项目地址- 建筑面 积地上:0平方米地上建筑层 数 层至层层高:米地下:0平方米层至层层高:米 外墙 东向南向西向北向砌体面积(m2) ----墙材品种----墙材厚度(mm) ----墙材密度 (Kg/m3) ----墙材导热 系数(W/m.K) ----外墙砼墙外表 面积、厚度 ---- 外墙砼梁外表 面积、厚度 ---- 抹灰材料、厚 度 外墙外饰面 类型及颜色 外墙外表面吸 收系数ρ ----外墙传热系数 K(W/m2.K)) ---- 外窗 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外窗类型 玻璃品种 玻璃遮蔽系数 外窗面积(m2) ----窗遮阳系数----水 平 遮 阳 外挑长度 A(mm) 垂直距离 B(mm)

水平遮阳 系数 垂直遮阳外挑长度A(mm) 水平距离B(mm) 垂直遮阳 系数 夏季外遮阳系 数 ----综合遮阳系数----窗墙面积比———— 外窗 外墙窗总面积 (m2) 外立面表面总面积 (m2) 平均窗墙 面积比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S W)———— 外窗可开启 面积所占的 比例 与所在房间地面面积比与所在房间外窗面积比 ≥% ≥% 设计气密性 要求(10Pa 压差下) 1至9层 每小时每米缝隙空气渗透量≤m3 每小时每平方米空气渗透量≤m3 10层以上 每小时每米缝隙空气渗透量≤m3 每小时每平方米空气渗透量≤m3天窗 面积与屋面 总面积比 遮阳系数 传热系数K (W/ m2.K) ——— 屋面 总面积 (m2) 传热系数K ( W /m2.K) 建筑屋顶采取的隔热节能措施 (包括遮阳、绿化、隔热保温等结构类型及材 料) —— 屋面各层结 构选用材 料、参数 结构名称 导热系数 (W/m.K) 材料厚度 (mm) 材料密度 (kg/ m3) 板状保温 材料强度 房屋制冷(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方式1、设计选用空调器能效比: 2、空调采暖和通风节能设计是否符合节能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 建设项目 设计单位审查意见 (设计专用章)审查人: 200 年月日

广东省-夏热冬冷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按规定性指标

表 7.6.2-1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审查表(按规定性指标) 工程名称:-层数:(地上)0(地下)0 总建筑面积:0 ㎡ 序号审查内容规定指标设计指标节能措施 节能判断 (审查人填写) 1屋顶传热系数K [W/(m2·K)] K≤0.4(轻质) —热惰性指标D— 2外墙(包括非 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 [W/(m2·K)] K≤0.7(轻质) —热惰性指标D— 3室外架空板传热系数K [W/(m2·K)]K≤1.0— 3 窗墙 面积比 北 向 ≤ 0.70 —东、南向≤ 0.70 —/—西 向 ≤070— 4 屋顶 透明部分 (水平天窗、 采光顶) 面积占屋顶面积的比例≤屋顶总面积的 20%— 传热系数K [W/(m2·K)]≤— 综合遮阳系数S W≤— 5 外窗 (包括透明 幕墙) 传热系 数K 综合遮 阳系数 S W 窗墙比C m 传热系数K [W/(m2·K)] 综合遮阳系数 东、南向西向北向 C m≤0.15≤ 4.7 ------ 平均K= — 东向S W= 南向S W= 西向S W= 北向S W= **<Cm≤0.20≤ 4.7 ≤0.80≤0.80-- - **<Cm≤0.30≤ 3.5 ≤0.49≤0.49≤0.75 **<Cm≤0.40≤ 3.0 ≤0.45≤0.45≤0.54 **<Cm≤0.50≤≤0.40≤0.40≤0.49 **<Cm≤0.60≤≤0.38≤0.38≤0.47 **<Cm≤0.70≤ 2.5 ≤0.36≤0.36≤0.45 可开启部分 最小面积 外窗面积的 30%,外墙总面积(包括窗)的 10%; 透明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 气密性能 幕墙4级 外窗6级 6暖通空调 室内设计温度应符合 GB50189-2005 第 3.0.1 条 室内设计新风量应符合 GB50189-2005 第 3.0.2 条 负荷计算施工图设计阶段必须进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 设 备 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性能系 数应符合 GB50189-2005 第 5.4.5 条 见《设计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判定表》制冷量大于 7.1kW 电驱动单元式空调、风管送风式和屋顶 式空调机能效比符合 GB50189-2005 第 5.4.8 条 分散式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比应符合 GB12021.3-2004 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性能系数应符合 GB50189 -2005 第 5.4.9 条 锅炉锅炉的额定热效率应符合 GB50189-2005 第 5.4.3 条 7照明照明功率密度值应符合 GB50034-2004 第 6.1 节照明功率密度值 8 其它 节能措施 规划、朝向 自然通风 空调系统 智能监控 设计单位 - 节能专项设计人 建筑 年月日 暖通 电气 节能专项校审人 建筑 年月日 暖通 电气 节能审查意见 节能审查单位节能专项审查人建筑 年月日暖通 电气 注:建筑节能专项设计人、审查人签名栏必须由实际工作人员签名,不得代签。

《河南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技术导则(试行)》编制解读及应用案例

建设科技 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9年5月下总第384期实践应用《河南省城镇既有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技术导则(试行)》 编制解读及应用案例* *基金支持:本文受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村镇建筑双能 源复合高效多功能集成装置研发与多能源时序互补集中式供暖系统研 究(课题编号:2018YFD 1100705-04 )项目支持。乔刚I 原瑞增,梁传志2杜永恒'王丽I (1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450053;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为贯彻落实冬季清洁取暖决策部署,科学引导河南省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建设,规范指导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 筑能效提升工作,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了《河南省城镇既有既有居住建筑能效提升技术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本文对《导则》的编制背景、主要技术内容进行了解读,并分析了具体案例。积极推进我 省城镇居住建筑清洁取暖建筑能效提升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清洁取暖;居住建筑;能效提升 Compil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Cases of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Cities and Towns of Henan Province (Trial) Qiao Gang 1,Yuan Zengrui 1,Liang Chuanzhi 2, Du Yongheng 1,Wang Li 1 (He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B uilding Research Co., Ltd, Zhengzhou 450053;Min i s t ry of H 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entre, Beijing 100083)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decision-making and deployment of clean heating in winter, scientifically guide the construction of clean heating projects in Henan Province, and standardize the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pilot cities for clean heating, the Henan Provincial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has organized and compiled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Cities and Towns of Henan Province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Guidelines"). The compilation background and main technical contents of the Guidelines are interpreted, and specific cases are analyzed, which will actively promote the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clean heating in urban residential buildings of Henan province. Keywords: clean hea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1《导则》编制背景 2017年河南省郑州、鹤壁、新乡、开封成功入围 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获中央财政支持,2018年四部委发 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 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18〕397号)文件,确定焦作、 安阳、濮阳、洛阳为第二批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至此河 DOI: 10.16116/https://www.doczj.com/doc/3f12597025.html,ki.jskj.2019.10.00746 I 悽is 科技

关于贵州省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3400字

关于贵州省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3400字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建筑的耗能量也逐年上升,而建筑节能可以有效缓解能源耗能量大的问题,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建筑节能具有分区域性特点,不同季候地区所采取的节能设计方式不同。贵州的一部分地区属于我国境内五个建筑季候区中的温和地区,它所采用的建筑节能设计有别于其他四个区。本文通过结合贵州温和地区的气候特点,运用当地现有的建筑材料及改进的节能材料,探讨适宜该温和地区的节能设计方案,以达到居民建筑的节能目的。? 关键词:温和地区;居住建筑;建筑节能;设计 1 贵州省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贵州省处于副热带东亚大陆的季风区内,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常年降雨日数多,雨量充沛,而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湿度也较大。而贵州温和地区的气候一年中变化不大,最冷月平均气温高于-3℃。虽然温和地区不需要像其他四个建筑气候区那样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用于调节室内的温度,但建筑的节能却是每个地区均应实施的一项政策,如果温和地区也能达到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国家的能耗负担,进一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因此,温和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也势在必行。? “建筑节能”是指合理使用、有效利用、提高利用建筑中的能源。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建筑中能源的利用率,达到能源的低消耗,高利用。也即有效利用居民建筑内的能源和资源同时,让其使用功能更能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因此,建筑节能设计应要达到几个要求:一是冬暖夏凉、二是通风良好、三是做好建筑外墙、屋面、楼地面等的保温。? 在节能设计过程中尽量不要超过《贵州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52-49-2008的规定限值,否则应进行节能综合指标判定,这样会增加建筑的造价,也违背了国家要求做节能设计的初衷。? 2 贵州省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2.1 居民建筑整体及周围环境的节能设计? 居民建筑整体规划应充分利用所处地区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天然热源、风源等,以实现居民建筑内的每个单体在夏季时有充足的风源,冬季时有充足的日照,达到不需人为操作即可获得一定的采暖、通风与采光的目的。而要实现这一点,在设计上要注重几点:第一,注重选址。居民建筑的合理选址主要由周围的环境气候、水质、地质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在这方面做了节能的设计可以为该居民建筑提供稳定的微环境,又有助于维持平衡整体生态环境,第二,注重建筑外部的环境设计。确定建筑位址后,应继续做好改善已有的周围的微气候环境,进一步实现节能,主要的改善方法为:在居民建筑周围设计能遮挡风沙、净化空气、遮阳、降噪的大树及草坪。第三,做好建筑的形体的设计(条形建筑不超过0.35,点式建筑不超过0.40)。该设计应包括居民建筑的朝向、数量、形态及各个建筑形体的组合等。使夏季有充分的自然风和防止太阳光的辐射,冬季获得充足的日照。因而在设计居民建筑的朝向时应从多方面的因素考虑,权衡每个因素之间的利弊,选择最佳朝向,达到夏季和冬季均适宜生活的建筑功能??[1]?。? 2.2 针对居民建筑各部位的节能设计? 居民建筑各部位的构造设计影响节能的效果,因此,要达到节能的目的就需要针对各个

河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备案表

河南省寒冷地区居住建筑暖通专业节能设计备案表审查合同编号:工程项目名称设计 建设单位名称校对 设计单位名称审核 项目建设地点建筑面积(㎡) 供暖(空调)面积(㎡) 供暖(空调)设计热负荷kW 供暖(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空调设计 冷负荷 kW 空调设计 热负荷指标 W/㎡ 条文号项目设计内容 5.1.4 供暖/空调方式()1.集中供暖;()2.集中空调;()3.燃气挂壁炉; ()4.电供热;()5.热泵、多联机6.无集中供暖空调; ()7.其他 供暖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空调设计温度供水℃回水℃ 5.3.3 5.5.1 ~ 5.5.8 计 量 方 式 热力入口(热量结算点)计量()1.超声波热表;()2.电磁式热量表;()3.冷热量能量表;()4.其他 结算点内热计量方式()1.用户热量表;()2.热量分配表;()3.温度面积法、时间通断法;()4.空调时间当量法; 5.3.4~ 5.3.10 末端形式 ()1.散热器;()2.低温地板辐射采暖;()3..风机盘管;()4.低温电热膜供暖;()5.发热电缆辐射供暖; ()6.电散热器;()7.其他 5.3.3 5.3.4 室温控制方式 ()1.室温自力式温控阀;()2.室温电动温控阀;()3.户温自力式控制阀;()4.户温电动温控阀 ()5.电供暖控制器;()6.其他 5.1.4 5.2.1 5.2.4 5.2.7 5.2.9 热源 1.市政供暖 2.燃气锅炉房 3.燃气挂壁炉 4.其他 类型热源名称数量 (台) 容量热效率(%) 热效率设计值热效率限值 5.3.10 5.4.3 冷源 1.空气源热泵机组 2.冷水(热泵)机组 3.单元式空调机组 4.多联式空调机组 机组 类型 数量(台) 名义制冷量 (kW) 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 性能系数COP(W/W) / 能效比EER((W/W)) 限值 IPLV(C)限值 5.2.15 输配系统 集中供暖热水耗电输 冷比EHR 系统 类型 总输送长度 ∑L(m) 耗电输热 (冷)比 设计值 A(B+α∑L△T) 限值 循环水泵 变速调节 流量(m3/h) 扬程(m) 功率(kW) 是□否□ 是□否□ 是□否□ 5.4.10 通风系统风道系统单位风 量耗功率Ws 【W /(m3/h)】 系统名称限值要求Ws设计值通风风机的全压(Pa)变速调节 是□否□ 是□否□ 是□否□ 5.2.17 附录K 热管道保温 与绝热 冷/热介质 温度(℃)材料类型 公称直径 (mm) 保温层 设计厚度(mm) 公称直径 (mm) 保温层 设计厚度(mm) 结论供暖/空调 负荷计算 热源效率 冷源性能系数 热水系统 耗电输冷比 输冷(热)比 单位风量耗功率 冷、热水 管道保温 风管绝热层 的最小热阻 计量方式 控制方式 各种能源 计量设计 符合标准要求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是□否□审查机构对节能设计专项审查意见审查人(签字)年月日审查机构(公章)注:1.建设单位持经审查合格的节能设计备案表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 2.此表一式四份,由设计单位填写,建设单位随送审图纸一并报审。审查机构审查合格,签字、盖章后存档一份,建设、设计单位各存档一份,建 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一份。

绿色建筑与居住建筑节能75%标准

绿色建筑与居住建筑节能75%标准 一、建筑节能背景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 JGJT177-2009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是对建筑物室内平均温度、湿度、非透光/透光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密性能、采暖空调水系统性能、空调风系统性能、采暖空调能耗及年冷源系统能效系数、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测与控制系统等性能检测。此标准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 JG132-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是对室内平均温度、外围护结构热工缺陷、外围结构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围护结构主体部位传热系数、外窗窗口气密性能、耗电输热比、外窗外遮阳设施、室外管网水力平衡度、补水率、室外管网热损失率、锅炉运行效率、外围护结构隔热性能等进行节能检测。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2005版发布的节能水平为基准,结合不同气候区、不同类型建筑的分布情况,明确了本次修订后我国公共建筑整体节能量的提升水平。这种基于动态基准的节能率评价方法也符合目前国际习惯做法。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针对居住建筑节能目标和室内设计参数、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计算、建筑热工设计、采暖/空调与通风的节能设计、建筑节能设计的判定等实现节能。 二、建筑节能现状 1、建筑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例将上升至35%。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重的占比,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2、97%以上高耗能建筑,加剧能源危机。截至2013年底,中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达500亿平方米以上,其中城镇既有建筑面积从2001年的110亿平方米增加至2013年的270亿平方米。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每年建成的建筑面积已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且97%以上属于高能耗建筑。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因此,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3、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亟待改善。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举例说明,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他们的3.5至4.5倍,外窗为2至3倍,屋面为3至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至6倍。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通用模板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说明(适用于DB42/T559-2013) 1.工程概况 1.1.建筑物特性:□住宅□宿舍□住宅式公寓□幼儿园□托儿所1.2建设地点: 1.3气候分区: 1.2建筑面积:地上平方米、地下平方米 1.2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 1.3建筑主朝向:(含偏角度) 1.4结构体系: 1.5 外表面积: 1.6 体型系数: 2设计依据及引用标准 2.1通用标准及规范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5 《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42/559-201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2007)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2011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2选用标准及图集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10J121 《外墙内保温建筑构造》11J122 《建筑节能构造用料做法》13ZJ002 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规定 1 3计算方法及计算验证 3.1 计算方法: □完全符合规定性指标 3.2 使用节能计算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PKPM《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斯维尔《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经论证天正《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采用其他经论证的《夏热冬冷地区节能设计分析软件》验证

4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指标 2

3

各热桥部位保温措施(根据具体设计表述相关说明)7 7.1屋面构件热桥部位太阳能集热器与采暖空调设备等金属构架的混凝土支座的保温断热7.1.1 构造详 屋面变形缝墙体的外侧面和顶面,排烟道、排气道、太阳能热水系统7.1.2 管道井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填塞深度应不小于,屋面变形缝内应填塞密度≤40-60kg/m3的岩棉板7.1.3 屋面梁或板底标高处。混凝土柱(装饰构架、花架、太阳能集热器支架等)的的保温断热构7.1.3造详 女儿墙(包括墙体、抗震构造柱及压顶梁板)部位:7.1.41女儿墙的内、外侧面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2 伸出女儿墙的构架柱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外墙和楼面热桥部位7.2门窗套(包括外窗水平遮阳板和窗侧垂直遮阳板)及窗台保温断热7.2.1 构造详 7.2.2 凸出外墙面的壁柱及装饰线条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7.2.3挑檐、外天沟(檐沟)的屋面梁外侧面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7.2.4固定式外遮阳板,空调器搁板雨篷板等的保温断热构造详 的墙体变形缝内应粘填深度不小于墙厚的密度≤150mm宽不大于7.2.550mm150mm的墙体变形缝缝口处应胶粘不小于的岩棉板;缝宽大于 40-60kg/m3缝口的外、内墙面金属盖板内,应分别胶粘厚度不小厚的岩棉板并压弯成弧形,4 于60mm的密度≤40-60kg/m3的岩棉板。 7.2.6楼面变形缝缝内应满填密度≤40-60kg/m3的岩棉板,变形缝楼板面或顶棚面应铺设与楼面保温做法相同的保温板。 7.3内保温系统的以下热桥部位 7.3.1与外墙交接的钢筋混凝土内墙、混凝土梁的保温具体构造详

惠州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惠州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表 备案编号: 施工图审查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 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设计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项目名称-规划许可编号 项目地址- 建筑面积地上:0平方米地上建筑层 数 层至层层高:米地下:0平方米层至层层高:米 外墙 东向南向西向北向砌体面积(m2) ----墙材品种----墙材厚度(mm) ----墙材密度 (Kg/m3) ----墙材导热 系数(W/m.K) ----外墙砼墙外表面 积、厚度 ---- ----外墙砼梁外表面 积、厚度 ---- ----抹灰材料、厚度 ---- ----外墙外饰面 类型及颜色 外墙外表面吸收 系数ρ ----外墙传热系数 K(W/m2.K)) ———— 外窗 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外窗类型----玻璃品种 玻璃遮蔽系数 外窗面积(m2) ---- 窗遮阳系数---- 水 平 外挑长度 A(mm) ------------

遮阳垂直距离 B(mm) ------------水平遮阳 系数 ------------ 垂直遮阳外挑长度 A(mm) ------------水平距离 B(mm) ------------垂直遮阳 系数 ------------ 夏季外遮阳系数------------综合遮阳系数---- 窗墙面积比———— 外窗外墙窗总面积(m2) 外立面表面总面积 (m2) 平均窗墙 面积比 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S W)———— 外窗可开启 面积所占的 比例 与所在房间地面面积比与所在房间外窗面积比 ≥_≥— 设计气密性 要求(10Pa 压差下) 1至9层 每小时每米缝隙空气渗透量≤m3 每小时每平方米空气渗透量≤m3 10层以上 每小时每米缝隙空气渗透量≤m3 每小时每平方米空气渗透量≤m3天窗 面积与屋面 总面积比 遮阳系数传热系数K (W/m2.K) ——— 屋面 总面积 (m2) 传热系数K ( W /m2.K) 建筑屋顶采取的隔热节能措施 (包括遮阳、绿化、隔热保温等结构类型及材料)—— 屋面各层结 构选用材 料、参数 结构名称 导热系数 (W/m.K) 材料厚度 (mm) 材料密度 (kg/ m3) 板状保温材 料强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房屋制冷(供热采暖)系统节能方式1、设计选用空调器能效比: 2、空调采暖和通风节能设计是否符合节能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发布者:潘坚力陈赛发布时间:2006-11-22 10:54:00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潘坚力Panjianli 陈赛Chensai 摘要:阐述建筑耗能的现状及建筑节能的必要性;讲解节能型居住建筑应从整体规划设计、建筑单体设计、建筑细部构造设计、建筑设备设计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节能型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工程实例 Abstract: elaborate construction energy consump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necessity for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he explanation of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e should be designed from the whole plan,the construction monomer design,the construction detail structure design,the construction equipment design and so onthe various synthesis consideration.Take the actual project as example elaborating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construction design method . Key words: Energy conservation construction,The Energy conservation hous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project example 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建筑节能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即室温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夏季不高于26摄氏度。时隔30年,2004年,围绕着石油与能源问题的“大事件”再次集中发生,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是显露无遗。 能源环境恶化的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同期比较,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是发达国家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有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底全国房屋建筑将达近700亿平方米。 建筑节能要求十分迫切 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