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子石子质量技术要求
- 格式:docx
- 大小:17.57 KB
- 文档页数: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一、总则在普通混凝土中合理使用天然砂、人工砂、碎石、卵石.保证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适用: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和构筑物中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要求和检验。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所用的砂、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天然砂:自然形成.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碎石:岩石破碎后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含泥量: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0.080mm的含量。
砂泥块含量: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 mm的含量。
石泥块含量: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含量。
表观密度:骨料颗粒单位体积(包括内封闭孔隙)的质量。
紧密密度:骨料按规定方法颠实后单位体积的质量。
堆积密度:骨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坚固性:骨料在气候变化或其它物理因素作用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压碎指标:人工砂、碎石抵抗压碎的能力。
针片状颗粒含量:凡岩石颗粒的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的平均粒径2.4倍者为针状颗粒.凡岩石颗粒的厚度小于平均粒径0.4倍者为片状。
平均粒径指该粒径级上下限粒径的平均值。
例:5~10的石子:计算:5+10=15/2=7.5碱活性骨料:能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中的碱发生化学反应导致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的骨料。
二、砂的质量要求1、砂的细度模数μf:注:1、除特细砂外.砂的颗粒级配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砂的颗粒级配应处于其中的某一区。
2、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上表中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除公称直径为5.00mm和0.630mm的累计筛余外.其余公称直径的累计筛余可稍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应不大于5%。
3、当天然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不符合要求时.宜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能确保混凝土质量后方允许使用。
4、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砂子石子质量技术要求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甘肃华能天竣能源有限公司砂石、红砖技术协议甲方(需方):甘肃华能天竣能源有限公司乙方(供方):环县宏发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地点: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刘园子煤矿砂子、卵石、碎石及红砖技术附件一、技术部分(一)砂子的使用技术要求1、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2级配区规定注: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标中所列数字相比,除和筛档外,可以允许略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应小于5%。
2、泥和粘土快泥和粘土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一等品规定3、有害物质砂不宜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品、煤块、炉渣等杂物。
砂中云母、硫化物与硫酸盐、氯盐和有机物的含量应符合表3的一等品规定。
注: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接角水体或潮湿条件下的混凝土所用砂,其氧化物(以NaCl计含量应小于%。
4、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样在其他和溶液中经5次循环浸渍后。
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的一等品规定。
5、密度、体积密度、空隙率砂密度、体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密度大于g/cm3;松散体积密度应大于1400Kg/m3;空隙率小于45%。
6、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试件养护6个月龄期的膨胀率值应小于%。
(二)卵石和碎石使用的技术要求卵石公称直径为:20~40mm;碎石公称直径为:5~10mm。
1、颗粒级配卵石和碎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1颗粒级配(连续粒级)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卵石、碎石的泥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Ⅱ类指标规定。
表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3、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3的Ⅱ类指标规定。
表3针片状颗粒含量4、有害物质卵石和碎石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其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4的Ⅱ类指标规定。
表4有害物质含量5、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卵石和碎石经过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5的Ⅱ类指标规定。
碎石质量技术要求一、颗粒形状。
1. 这碎石子儿啊,可不能长得奇形怪状的。
最好是那种接近立方体的形状,就像小方块似的。
要是长得歪瓜裂枣,比如说细长条或者扁片儿的太多,那可不行。
因为形状不好的碎石在用到工程里的时候,像铺路或者混凝土里,它们就不容易相互嵌挤得紧实,就像一群不听话的小调皮,到处乱跑,会让整个结构不牢固的。
二、粒径大小。
1. 粒径得符合要求。
就好比你挑豆子,大的小的得在一定范围内。
比如说我们要铺一条小路,规定用粒径在10 20毫米之间的碎石,那你可不能把5毫米或者30毫米的混进去太多。
要是粒径太大,就像在一堆小珠子里放了几个大弹珠,会让路面高低不平;粒径太小呢,又像都是小沙子一样,没有足够的支撑力。
2. 而且呢,不同粒径的碎石得有个合适的比例。
就像一个团队,有大个儿的、有小个儿的,要搭配好。
比如说连续级配的碎石,大粒径的石子中间填充着小粒径的石子,这样它们就能相互填充空隙,就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让结构更密实。
三、含泥量。
1. 含泥量可一定要少。
你想啊,泥就像杂质一样。
如果碎石里泥太多,就像在一锅好汤里放了好多沙子,这会影响碎石和水泥或者沥青的黏合。
比如说做混凝土的时候,泥多了,混凝土就容易裂,强度也上不去。
就像两个人之间有个捣乱的,关系就处不好了。
所以含泥量一般都要控制在很低的比例,比如百分之几以内,具体得看工程的要求。
四、强度。
1. 碎石得够硬气,要有一定的强度。
就像盖房子的砖头要是软趴趴的,房子肯定不结实。
我们得通过一些试验来检测它的强度,像压碎值试验。
如果压碎值太大,就说明这碎石太容易被压碎了,用到工程里就会出大问题。
比如说在道路基层里,车子一压,碎石碎了,那道路很快就会坑坑洼洼的,就像脸上长了麻子一样难看又难走。
五、坚固性。
1. 这碎石得经得住折腾,要有良好的坚固性。
比如说它得不怕被水泡泡,不怕被化学物质腐蚀腐蚀。
要是它不坚固,在潮湿的环境里或者遇到一些有腐蚀性的东西,就像糖遇到水一样慢慢融化或者坏掉,那用它建成的工程肯定也不能长久。
砂石备料技术要求
一、水洗河砂
1、质量要求
含泥量小于3%,细度模数2.5~3.5,空隙率小于40%,云母含量小于2%,SO3含量小于1%。
2、包含工序
开采、筛分、运输至施工现场甲方指定的砼拌和场,甲方不负责其它的任何费用。
二、砾石(要求必须是鹅卵石)
1、粒径要求
5~20mm、20~40mm、40~80mm,比例为4:3:3.
2、质量要求
含泥量小于1%,针片含量小于15%,空隙率小于45%,软弱粒含量小于5%,SO3含量小于1%
3、包含工序
开采、筛分、运输至施工现场砼拌和场,甲方不负责其它的任何费用。
三、进度及质量违约
按甲方的质量要求和进度要求进行施工,如果甲方认为乙方的质量和进度不能满足甲方的要求时,甲方有权乙方中止合同,乙方应负担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中途提出增加单价或中途提出不干,否则乙方应赔偿由此给甲方造成的损失。
砂石的技术要求《砂石的技术要求篇一:建筑用砂的基本技术要求》引言:咱们都知道,在建筑工程里呀,砂石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基础材料。
就好比是人的骨架一样,要是这骨架不结实、不合标准,那这房子盖起来可就麻烦大了。
为啥要有这些技术要求呢?因为建筑工程的目标是要盖出安全、稳固又耐用的房子或者其他建筑物。
如果砂石的质量不过关,那可能会导致墙体裂缝呀,地基下沉之类的大问题,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主体要求:一、颗粒大小要求1. 粗砂- 粗砂的粒径一般在0.5mm - 2mm之间。
这个范围可不能太模糊哦,要是粒径太大,就像大石块似的,和其他材料混合起来就不均匀了,就像你做饭时盐巴没搅和匀一样。
要是粒径太小,那就不叫粗砂了,成中砂或者细砂了。
2. 中砂- 中砂的粒径得在0.35mm - 0.5mm之间。
这个大小的砂在混凝土里就像一个小团体里的协调员,能把各种材料结合得刚刚好。
3. 细砂- 细砂的粒径是0.25mm - 0.35mm。
细砂就像建筑材料里的“细腻小助手”,不过可不能太多细砂,不然会让混凝土太黏糊,就像粥太稠了一样不好用。
二、含泥量要求- 建筑用砂的含泥量那可是个关键指标呢。
一般来说,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3%。
泥太多了可不行,这就好比你做蛋糕,里面混了太多泥巴,那蛋糕还能吃吗?在建筑里,含泥量超标的砂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就像一个生病的人,没力气支撑起整个建筑结构。
三、有害物质含量要求1. 云母含量- 云母这种东西在砂里不能太多,不得超过2%。
云母就像个小捣乱分子,如果含量高了,它会削弱砂和水泥之间的粘结力,就像胶水里面混了油,粘不住东西啦。
2.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₃计不得超过1%。
这些东西要是超量了,就像小恶魔一样,会腐蚀混凝土里的钢筋,那钢筋一锈,整个建筑就摇摇欲坠了。
结尾:这些技术要求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要是不按照这些要求来,那后果可严重了。
就像你玩积木,要是基础的积木块都是坏的,那你搭出来的房子肯定会塌的。
建筑用砂石质量技术指标一、物理性能1.粒度分布:建筑用砂石的粒度分布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通常以各种粒径大小之间的比例表示,它会影响到砂浆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
2.受热膨胀性:建筑用砂石在受热或受高温环境下是否会发生膨胀,是评价其抗火性能的重要指标。
3.硬度:砂石的硬度影响到其在建筑中的使用寿命和承受力。
硬度通常以莫氏硬度指数表示,值越高表示硬度越高。
4.吸水率:建筑用砂石的吸水率会影响到混凝土中水灰比的控制和砂浆的工作性能。
吸水率越低,砂石的质量越好。
5.粒形:建筑用砂石的粒形应具有一定的光滑度和圆整度,以保证其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性和摩擦力。
二、化学性能1.含泥量:建筑用砂石的含泥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泥分含量过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含灰量:建筑用砂石的含灰量也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灰分含量过高会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产生负面影响。
3.含腐殖质量:建筑用砂石中的有机物质含量会影响到砂浆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因此应在一定范围内加以控制。
4.含盐量:建筑用砂石中的盐分含量应尽量低,因为高盐分会对混凝土产生腐蚀作用,影响结构的耐久性。
三、力学性能1.抗压强度:建筑用砂石在受压力作用下的抗力,是评定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抗压强度值越高,砂石的质量越好。
2.抗弯强度:建筑用砂石在受弯曲力作用下的抗力,也是评定其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
抗弯强度值越高,砂石的质量越好。
3.标准稳定性:建筑用砂石的标准稳定性是指其在一定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性,即砂石与水分的黏附程度。
标准稳定性越高,砂石在建筑中的使用寿命越长。
四、耐久性1.抗侵蚀性:建筑用砂石的抗侵蚀性是指其在水、风、化学物质等侵蚀下的耐久性。
抗侵蚀性越好,砂石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越长。
2.抗冻融性:建筑用砂石的抗冻融性是指其在冻融循环过程中是否会发生破裂、脱皮等现象。
抗冻融性越好,砂石在寒冷地区的使用寿命越长。
总结起来,建筑用砂石的质量技术指标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砂石产品质量、控制措施1.质量控制标准成品砂石料质量控制标准按《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的要求及招标文件技术条款的有关规定进行。
2.产品质量保证条件(1)对砂石系统生产人员质量责任人作明确规定,以便各负其责,各级人员质量责任人如下:①厂长(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系统产品质量全面负责,贯彻执行项目部各项工作指标规定,组织各部门按照有关设计规程、规范生产。
②副厂长(质量主要责任人)在厂长领导下对本系统生产,质量负责,拟定保证生产质量技术要求,协助厂长组织本系统的质量检查工作;参加项目部组织的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和质量工作会议;负责组织有关人员熟悉生产工艺、规范、质量标准、操作规程、技术文件、研究工艺方法、提出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经常向各岗位人员讲解有关质量规范要求。
③值班长(质量主要负责人)在厂长领导下对本班的加工质量负直接责任,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质量的各项指示和规定;组织生产技术人员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随时督促检查,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措施生产,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作法及时制止和纠正,确保产品质量。
④班组长(质量责任人)带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规范,经常组织本班工人学习业务技术知识,提高新老工人的操作技能水平,负责做好技能自检、互检工作和交接班记录。
⑤生产工人(质量直接责任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技术规范,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对设备认真检查,正确使用,精心维护;认真执行自检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2)按照国家和部办有关规程规范,以及招标书文件技术条款规定,结合我局多年从事砂石系统生产实践经验,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措施,特别要注意对重点和要害过程的监控。
①严格质量“三检”制,制定科学的产品抽检程序,严格以试验数据考核产品质量,执行质量一票否决权,从制度上给予可靠的保证。
②配备技术熟练,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运行人员和维修保养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生产运行机构。
在技术上给予充分的质量保证。
③建立设备齐全、精良、人员配备强的试验室,按招标文件技术条款要求,会同监理人做好各项混凝土指标的检查和检验,并及时将检验成果报告项目部有关领导和监理人,把好产品出厂前的质量关。
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砂石料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基础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为了保证砂石料的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
一、原材料选择1.1 原材料来源:选择可靠的砂石料供应商,确保供应商具有合法的生产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
1.2 原材料检测:对原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测,包括颗粒大小、含水率、含泥量等指标,确保原材料符合工程要求。
1.3 原材料储存:储存砂石料时,应注意防潮、防尘、防污染,避免对砂石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二、生产工艺控制2.1 砂石料生产设备:选择先进的生产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
2.2 生产工艺参数:控制生产工艺参数,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确保砂石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3 生产现场管理: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整洁,避免外界因素对砂石料质量的影响。
三、质量检测与监控3.1 原材料检测:对进货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3.2 生产过程监控:通过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保证砂石料的质量稳定。
3.3 成品检测:对生产出的砂石料进行全面的检测,包括颗粒大小、强度等指标,确保成品符合工程要求。
四、质量记录与追溯4.1 质量记录:建立完善的质量记录系统,记录原材料检测、生产过程监控和成品检测的结果,以备查证。
4.2 质量追溯:对每一批次的砂石料进行追溯,记录原材料的来源、生产过程的参数和成品的检测结果,为质量问题的追责提供依据。
4.3 质量反馈:根据质量记录和追溯结果,及时反馈给原材料供应商和生产管理人员,促使其改进工艺和管理,提高砂石料的质量。
五、人员培训与管理5.1 人员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对砂石料质量控制的认识和能力。
5.2 人员管理:建立相应的人员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对生产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确保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执行。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 I 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含量不应大于3.1.6砂的坚固性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 5 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3.1.7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30% 。
当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时,其含量应符合表对于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 1.0%。
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能采用。
3.1.9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应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或砂浆长度法进行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经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贝壳含量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 3.2.1-2的要求。
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 1.0%。
当碎石或卵石的含泥是非黏土质的石粉时,其含混量可由表对于有抗冻、抗渗和其它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注: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
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
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
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卵石的强度用压碎值指标表示。
其压碎值指标宜符合表 3.2.5-2 的规定采用。
3.2.6 碎石和卵石的坚固性应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3.2.7碎石或卵石中的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以及卵石中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当碎石或卵石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后,方可采用。
3.2.8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其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区砂。
当采用 I 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适当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对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应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含量不应大于3.1.6砂的坚固性应采用硫酸钠溶液检验,试样经 5 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3.1.7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30% 。
当砂中如含有云母、轻物质、有机物、硫化物及硫酸盐等有害物质时,其含量应符合表对于有抗冻、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砂中云母含量不应大于 1.0%。
当砂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能采用。
3.1.9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混凝土结构用砂,应采用砂浆棒(快速法)或砂浆长度法进行骨料的碱活性检验。
经上述检验判断为有潜在危害时,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他特殊要求的小于或等于C25混凝土用砂,其贝壳含量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 3.2.1-2的要求。
混凝土用石应采用连续对于有抗冻、抗渗或其它特殊要求的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不应大于 1.0%。
当碎石或卵石的含泥是非黏土质的石粉时,其含混量可由表对于有抗冻、抗渗和其它特殊要求的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其所用碎石注:沉积岩包括石灰岩、砂岩等。
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石英岩等。
深成的火成岩包括花岗岩、正长岩、闪长岩和橄榄岩等。
喷出的火成岩包括玄武岩和辉绿岩等。
卵石的强度用压碎值指标表示。
其压碎值指标宜符合表 3.2.5-2 的规定采用。
3.2.6 碎石和卵石的坚固性应用硫酸钠溶液法检验,试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3.2.7碎石或卵石中的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以及卵石中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当碎石或卵石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后,方可采用。
3.2.8 对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的重要结构混凝土,其所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
砂子石子质量技术要求砂子和石子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原材料,广泛用于混凝土和砂浆中。
作为建筑材料的一部分,砂子和石子的质量要求对于保证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砂子和石子的质量技术要求。
首先,砂子的质量技术要求包括粒度、含泥量、含水量、饱和面积和颗粒形状等指标。
砂子的粒度应满足一定的要求,通常使用筛网进行筛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组合使用。
粒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混凝土、砂浆的力学性能。
其次,砂子的含泥量是指砂子中含有的泥土颗粒的比例。
泥土颗粒含量过多会影响混凝土、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而含泥量过少则可能会导致砂浆与混凝土的粘接力不足。
通常要求砂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含水量是指砂子中所含水分的含量。
砂子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过高的含水量会对混凝土、砂浆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通常会进行干燥处理,以使砂子的含水量符合要求。
饱和面积是指砂子中利用化学试剂浸泡后的表面积。
饱和面积较大的砂子能提供更多的表面积与水中的水化产物反应,有利于砂浆的早期强度发展。
颗粒形状也是砂子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砂子颗粒应该具有均匀的形状和良好的角料率。
不规则形状的砂子颗粒容易使砂浆的流变特性发生变化,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使用角料率较高的砂子能提高混凝土与石子的亲和性,增强力学性能。
对于石子的质量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粒度、含泥量、含饱和面积、含气体和颗粒形状等指标。
石子的粒度应符合标准要求,有利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含泥量是指石子中含有的泥土颗粒的比例。
含泥量过多会影响石子与水泥浆体的反应,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常要求石子的含泥量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含饱和面积是指石子中利用化学试剂浸泡后的表面积。
含饱和面积较大的石子有利于提高石子与水泥浆体的接触面积,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含气体是指石子中的气孔。
气孔过多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融性。
通常要求石子的含气体不得超过一定的限制。
建筑用砂石质量技术指标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建筑用砂石质量技术指标1.2.1 砌体用石材 1. 1.天然石材(1) (1) 常见天然石材的主要技术性能可参照表 1-6。
(2) (2)定的强度等级和岩种,并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3) (3) 当设计对石料强度无具体要求 时,抗压强度可参照以下数值: 毛石、毛料石 30MPa粗料石、半细料石、细料石 40MPa常见天然石材主要技术性能注:石灰岩的耐热、耐酸性较差,故高温及2. 卵石卵石规格应基本一致,并应无脱层、料石表面加工质量要求蜂窝,外形应呈扁平状。
呈圆球状、针3. 毛石毛石砌体所用的毛石,包括乱毛石和平毛石,其外形应呈块状,中部厚度不宜小于15㎝(砌挡土墙的毛石,中部厚度不小于20㎝)。
石系指形状不规则,但有两个平面大致平行的石块。
4. 4. 料石(1)(1)料石表面的加工,应符合表1-7的要求。
(2) (2) 各种砌筑用料石的宽度、厚度均 不宜小于20㎝;长度不宜大于厚度的4倍。
料石规格尺寸的加工允许偏差符合表1-8 要求。
1.混凝土用石子的技术要求见表1-9。
注:1.相接周边的表面系指叠砌面、接砌面与外露面相料石规格尺寸加工允许偏差 注:如设计有特殊要求,应按设混凝土用石子的技术要求注: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针状颗粒定义:颗粒枨度大于该颗粒级平均粒径的倍;片状颗粒定义;厚度小于该粒级平均粒径的倍。
2.石子的颗粒级配标准应符合表1-10要求。
卵石、碎石的颗粒级配标准表1-10注:1.公称粒级的上限为该粒级的最大粒径。
2.单粒级一般用于组合成具有要求级配的连续粒级,也可与连续粒级的碎石或卵石混合使用,以改善它们的级配或配成较大粒度的连续粒级。
国内沙子标准要求
1.纯度要求:沙子纯度是指其中杂质和有害物质的含量,国内标准要求沙子中的杂质、有机物等含量应低于标准规定的限值。
2. 颗粒大小要求:沙子颗粒大小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因此国内标准对沙子颗粒大小也有明确要求,一般要求沙子颗粒大小在一定范围内。
3. 含水率要求:因为含水率高的沙子易结块,不易施工,因此国内标准对沙子含水率也有要求,一般要求含水率不超过一定限值。
4. 色泽、硬度等要求:国内标准还要求沙子的色泽、硬度、耐磨性等指标符合标准规定,以保证沙子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总之,国内沙子标准要求严格,以保证沙子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并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 1 -。
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砂石料是建筑材料中常用的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领域。
为了确保砂石料的质量,提高工程质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的相关内容。
二、原料选择1. 砂石料的原材料应选择具备良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的矿石。
2. 砂石料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如砂石的颗粒分布、含水率、含泥量等指标。
三、原料加工1. 砂石料的加工过程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
2. 加工设备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加工过程中应对原材料进行适当的筛分、洗涤、破碎等处理,以提高砂石料的质量。
四、质量检测1. 对砂石料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外观检查、颗粒分布分析、含水率测定、含泥量测定等指标。
2. 质量检测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3. 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五、质量控制1. 砂石料的质量控制应从原料选择、加工过程到最终产品的出厂,全程进行控制。
2. 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砂石料,应及时进行处理或淘汰,以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3. 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工参数,如破碎机的转速、给料量等,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六、质量记录1. 对砂石料的生产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原材料的采购记录、加工过程的操作记录、质量检测记录等。
2. 质量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查证和追溯。
七、员工培训1. 对从事砂石料生产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了解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操作规程。
2. 培训内容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检测方法等。
八、质量改进1. 定期评估砂石料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建立质量改进的长效机制,持续提高砂石料的质量水平。
九、结论通过以上的砂石料质量控制措施,可以保证砂石料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工程质量,满足建设项目的需求。
同时,对于砂石料生产企业来说,也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形象。
砂石、红砖技术协议甲方(需方):甘肃华能天竣能源有限公司乙方(供方):环县宏发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地点: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刘园子煤矿砂子、卵石、碎石及红砖技术附件一、技术部分(一)砂子的使用技术要求1、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2级配区规定注: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标中所列数字相比,除和筛档外,可以允许略有超出分界线,但总量应小于5%。
2、泥和粘土快泥和粘土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一等品规定3、有害物质砂不宜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品、煤块、炉渣等杂物。
砂中云母、硫化物与硫酸盐、氯盐和有机物的含量应符合表3的一等品规定。
注: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接角水体或潮湿条件下的混凝土所用砂,其氧化物(以NaCl计含量应小于%。
4、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砂样在其他和溶液中经5次循环浸渍后。
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4的一等品规定。
表45、密度、体积密度、空隙率砂密度、体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如下规定:密度大于g/cm³;松散体积密度应大于1400Kg/m³;空隙率小于45%。
6、碱集料反应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砂制备的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等现象,试件养护6个月龄期的膨胀率值应小于%。
(二)卵石和碎石使用的技术要求卵石公称直径为:20~40mm;碎石公称直径为:5~10mm。
1、颗粒级配卵石和碎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2颗粒级配(单粒级配)表1-3颗粒级配(单粒粒级)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卵石、碎石的泥含量和泥块含量应符合表2的Ⅱ类指标规定。
表2含泥量和泥块含量3、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3的Ⅱ类指标规定。
表3针片状颗粒含量4、有害物质卵石和碎石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
其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表4的Ⅱ类指标规定。
表4有害物质含量5、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卵石和碎石经过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应符合表5的Ⅱ类指标规定。
表5坚固性指标6、强度岩石抗压强度在水饱和状态下,其抗压强度火成岩应不小于80MPa,变质岩应不小于60MPa,水成岩应不小于30MPa。
产品质量要求及技术规格书一、产品质量要求及技术规格书1、质量标准物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行业、招标单位的具体要求2、技术标准碎石的各项技术指标应同时满足以下规范标准要求执行《建设用碎石》(GB/T14685-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或业主和监理提供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同时满足下述粗骨料性能要求及检测项目和检验标准。
表1粗骨料性能要求及检测项目和检验标准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备注<C30 C30~C45 ≥C501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10% ≤8% ≤5% 按GB/T 14685检验2 含泥量≤1.0% ≤1.0% ≤0.5% 按GB/T 14685检验3 泥块含量≤0.2% 按GB/T 14685检验4 岩石抗压强度母岩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100MPa)按GB/T 14685检验线下母岩抗压强度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2.0(≥120MPa)按GB/T 14685检验梁场5 吸水率<2% 按GB/T 14685检验6 紧密孔隙率≤40% 按GB/T 14685检验7 坚固性≤8%(混凝土结构)≤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按GB/T 14685检验8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0.5% 按GB/T 14685检验9 Cl-含量≤0.02% 按TB 14024-2010 附录C检验10 有机物含量(卵石)浅于标准色按GB/T 14685检验11 强度等级<30% ≥C30按GB/T14685检验岩石种类沉积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喷出的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或深成的火成岩喷出的火成岩碎石≤16% ≤20% ≤30% ≤10% ≤12% ≤13%卵石≤16% ≤1212 表面密度不小于 2600Kg/m313 堆积密度/14 堆积空隙率I类II类III类≤43% ≤45% ≤47%细骨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应同时满足以下规范标准要求执行《建设用砂》(GB/T14684-20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或业主和监理提供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同时满足下述细骨料性能要求及检测项目和检验标准。
砂石料技术要求
1术语
1.1人工砂
岩石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而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颗粒。
1.1碎石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公称粒径大于5.00mm的岩石颗粒。
1.12含泥量
砂、石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颗粒的含量。
1.13砂的泥块含量
砂中公称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630μm的颗粒的含量。
1.14石的泥块含量
石中公称粒径大于5.00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 mm的颗粒的含量。
1.15石粉含量
人工砂中公称粒径小于80μm,且其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与被加工母岩相同的颗粒含量。
2质量要求欧
2.11、砂的粗细程度按细度模数μ1分为粗、中、细、特细级,其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粗砂:μ1=3.7~3.1
中砂:μ1=3.0~2.3
细砂:μ1=2.2~1.6
特细砂:μ1=1.5~0.7
2.12、砂筛应采用方孔筛。
砂的公称粒径、砂筛筛孔的公称直径和方孔筛筛孔应符合下列规定。
2.16人工砂的总压碎值指标应小于30%。
2.2石的质量要求
2.2.1石筛应采用方孔筛。
石的公称粒径、石筛筛孔的公称直径与方孔筛筛孔应符合以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