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液压伺服阀接头接线方式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1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有五种。
(1)螺纹连接阀体油口上带螺纹的阀称为管式阀。
将管式阀的油口用螺纹管接头与管道连接,并由此固定在管路上。
这种连接方式适用于小流量的简单液压系统。
其优点是:连接方式简单,布局方便,系统中各阀间油路一目了然。
其缺点是:元件分散布置,所占空间较大,管路交错,接头繁多,不便于装卸维修。
(2)法兰连接它是通过阀体上的螺钉孔(每油口多为4个螺钉孔)与管件端部的法兰,用螺钉连接在一起。
这种阀称为法兰连接式阀。
适用于通径32mm以上的大流量液压系统。
其优缺点与螺纹连接相同。
(3)板式连接阀的各油口均布置在同一安装平面上,并留有连接螺钉孔,这种阀称为板式阀,如电磁换向阀多为板式阀。
将板式阀用螺钉固定在与阀有对应油口的平板式或阀块式连接体上。
其优点是:更换元件方便,不影响管路,并且有可能将阀集中布置。
与板式阀相连的连接体有连接板和集成块两种形式。
①连接板。
将板式阀固定在连接板上面,阀间油路在板后用管接头与管子连接。
②集成块。
集成块是一个正六面连接体。
将板式阀用螺钉固定在集成块的三个侧面上,有时在阀与集成块间还可以用垫板安装一个简单的阀,如单向阀、节流阀等。
剩余的一个侧面则安装油管,连接执行元件。
集成块的上、下面是块与块的接合面,在各集成块的结合面上同一坐标位置的垂直方向钻有公共通油孔:压力油孔P、回油孔T、泄漏油孔L以及安装螺栓孔,有时还有测压油路孔。
在集成块内打孔,沟通各阀组成回路。
每个集成块与装在其周围的阀类元件构成一个集成块组,每个集成块组就是一个典型回路。
这种集成方式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装卸和维修,可把液压系统的设计简化为集成块组的选择,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但它也有设计工作量大,加工复杂,不能随意修改系统等缺点。
(4)叠加式连接将各种液压阀的上下面都做成像板式阀底面那样的连接面,相同规格的各种液压阀的连接面中,油口位置、螺钉孔位置、连接尺寸都相同(按相同规格的换向阀的连接尺寸确定),这种阀称为叠加阀。
(一)预装①卡套式管接头的预装的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到密封的可靠性。
一般需要专用的预器。
管径小的接头可以在台钳上进行预装。
具体做法是,用一个接头作为母体,将螺母、卡套压紧到管子上可。
主要有卡套式直通管接头、卡套式端直通接通头、卡套式三通管接头等型式。
笔者发现,即使是同一厂家一批货,这几种接头体上锥形孔的深度往往不相同,结果就造成了泄漏,而此问题往往被忽视。
正确的做法是,管子一端用什么样的接头体连接,对应的连接端则用相同类型的接头预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泄漏问题。
②管子端面应平齐。
管子锯断后应在砂轮等工具上打磨平齐,并且去除毛刺,清洗并用高压空气吹净后再使用。
③预装时,应尽量保持管子与接头体的同轴度,若管子偏斜过大也会造成密封失效。
④预装力不宜太大使卡套的内刃刚好嵌入管子外壁,卡套不应有明显变形。
在进行管路连接时,再按规定的拧紧力装配。
ф6-1卡套的拧紧力为64-1 15n、16фmmr 259n、ф18mm的为450n。
如果在预装时卡套变形严重,会失去密封作用。
(二).禁止加入密封胶等填料。
有人为了取得更好密封效果,在卡套上涂上密封胶,结果密封胶被冲入液压系统中,造成液压元件阴尼孔堵塞等故障。
(三).连接管路时,应使管子有足够的变形余量,避免使管子受到拉伸力。
(四).连接管路时,应避免使其受到侧向力,侧向力过大会造成密封不严。
(五).连接管路时,应一次性好,避免多次拆卸,否则也会使密封性能变差。
卡套式管接头安装(1)按第9章要求对需要酸洗的管子应先酸洗处理;(2)按需要长度用锯床或专用切管机等机具切断管子,绝对不允许用溶断(如火焰切割)或砂轮切割;除去管端内外圆毛刺、金属切屑及污垢;除去管接头的防锈剂及污垢;同时还要保证管子圆度;(3)将螺母、卡套先后套入管子,卡套前端刃口(小径端)距管子口至少3mm,然后将管子插入接头体内锥孔,顶到为止;(4)慢慢拧紧螺母,同时转动管子直至不动时,再拧紧螺母2/3~4/3圈;(5)拆开检查卡套是否已切入管子,位置是否正确。
液压阀的安装连接方式张海平【期刊名称】《《流体传动与控制》》【年(卷),期】2012(000)002【总页数】5页(P49-53)【关键词】流体技术; 液压阀; 螺纹插装阀; 安装连接【作者】张海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37.3从安装连接方式来分,液压阀大致可分为管式、板式、片式、叠加式和插装式等几类。
1 管式管式阀(Line mount valve)的进出油口都带有内螺纹,通过相连接的管接头与管道,和其他元件相连。
有二通口、三通口、或更多,见图1、图2。
管式阀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安装连接方式的阀,上世纪初起就普遍使用,至今还继续有使用。
管式阀是各种安装连接方式中唯一的一种独立完整的阀:接上管接头和管道就能用,不需要其他任何配件。
随着液压系统日益复杂,这种安装方式的弱点就日益凸显:元件分散布置,占地大;可能泄漏的部位多;装拆不便。
图3为一个安装在卡车上的液压系统,由多个管式阀通过管道连接组装而成。
由于受安装部位面积限制,管道不得不三层安排。
其组装与拆卸之不便,可想而知。
2 片式片式阀(Sectional valves,multiple section directional valve,multiple flow valve),国内普遍称为多路阀。
它是从管式的手动换向阀发展而来的:一个控制片含一个换向阀阀芯,控制一组执行器—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几乎所有的控制功能都集中在这一片上(见图4)。
把各片的进油口P和回油口T的位置做得相同,就可集合在一起,共用P、T(见图5)。
多路阀一般都有一通用控制块:油源块,也称主控块,或头块;一般还有一个尾块。
然后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见图6)。
这种安装连接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灵活,需要控制几组执行器就选几片。
因为共用油源块,结构也比较紧凑。
阀体大多用铸铁,也有钢制的。
多路阀从最早的手动发展到今天,已有液控、电磁阀控、比例阀控、总线控制等多种控制形式(见图7)。
伺服阀使用说明书伺服阀是DEH 控制系统中电液转换的关键元件,它可将电调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转 变成相应的液压信号, 并通过改变进入油动机油缸液流的方向、压力和流量,来达到驱动阀门、控制机组的目的。
1结构特点伺服阀是一个由力矩马达、两级液压放大及机械反馈所组成的系统。
第一级液压放大是 双喷嘴挡板系统;第二级放大是滑阀系统。
其基本结构如图 1所示。
i.i 力矩马达:一种电气一机械转换器,可产生与电指令信号成比例的旋转运动,用在伺服 阀的输入级。
力矩马达包括电气线圈、极靴和衔铁等组件。
衔铁装在一个薄壁弹簧管上,弹 簧管在力矩马达和阀的液压段之间起流体密封作用。
衔铁、挡板和反馈杆刚性固接,并由薄壁弹簧管支撑。
1.2先导级:挡板从弹簧管中间伸出, 置于两个喷嘴端面之间, 形成左、右两个可变节流孔。
衔铁的偏转带动挡板, 从而可改变两侧喷嘴的开启, 使其产生压差,并作用于与该喷嘴相通 的滑阀阀芯端部。
1.3功率放大级:由一滑阀系统控制输出流量。
阀芯在阀套中滑动,阀套上开有环行槽,分 别与供油腔P 和回油腔T 相通。
当滑阀处于“零位”时,阀芯被置于阀套的中位;阀芯上 的凸肩恰好将进油口和回油口遮盖住。
当阀芯受力偏离“零位”向任一侧运动时, 导致油液 从供油腔P 流入一控制腔(A 或B ),从另一控制腔(B 或A )流入回油腔 T 。
阀芯推动反 馈杆端部的小球,产生反馈力矩作用在衔铁挡板组件上。
当反馈力矩逐渐等于电磁力矩时, 衔铁挡板组件被移回到对中的位置。
于是,阀芯停留在某一位置。
在该位置上,反馈力矩等 于输入控制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因此,阀芯位置与输入控制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1.4 特点: 衔铁及挡板均工作在中立位置附近 , 线性好 喷嘴挡板级输出驱动力大 阀芯基本处于浮动状态 , 不易卡住 阀的性能不受伺服阀中间参数的影响 , 阀的性能稳定 , 抗干扰能力强 , 零点漂移小 圃定节流口 F芯阀F駅肝—— 控轴畫的出逵电插2 工作原理:当力矩马达没有电信号输入时,衔铁位于极靴气隙中间,平衡永久磁铁的磁性力。
plc及伺服IO接口电路常用接法集电极开路输出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
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
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
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
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
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
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
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
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
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
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
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
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进口液压卡套接头操作方法
液压卡套接头是用于连接液压系统的关键部件,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确保其安全和有效地进行工作。
操作液压卡套接头的步骤如下:
1.检查接头:在使用液压卡套接头之前,首先要检查接头的外观,确保没有损坏或者漏油的现象。
2.准备工具:准备好正确的螺纹连接工具,确保其能够适配液压卡套接头的螺纹。
3.清洁工作区:在安装液压卡套接头之前,清洁工作区,确保工作区域没有杂物和污垢,以避免污染接头。
4.螺纹连接:将液压卡套接头与管道螺纹连接器进行螺纹连接,确保螺纹连接牢固并且没有漏油的情况。
5.紧固接头:使用正确的工具,对液压卡套接头进行紧固,确保接头紧密连接并且不会松动。
6.检查连接:安装完成后,检查液压卡套接头的连接情况,确保没有松动或者漏油的现象。
7.操作液压系统:在安装完成后,可以开始操作液压系统,确保液压卡套接头正
常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液压卡套接头时,要确保操作人员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严格按照液压系统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地使用液压卡套接头。
液压多路换向阀接法液压多路换向阀接法液压多路换向阀是一种可以控制液压系统流向的关键元件,其接法方式直接影响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液压多路换向阀的接法方式,包括串联式、并联式和混合式三种不同的接法方式,并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一、串联式接法1.1 串联式接法原理串联式接法是将多个换向阀按照流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复杂的流体控制功能。
在串联式接法中,每个换向阀都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与下一个换向阀的进口相连,另一个出口则与油箱相连。
1.2 串联式接法优缺点优点:串联式接法可以实现复杂的流体控制功能,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或减少换向阀数量。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调节最后一个换向阀即可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
缺点:由于每个换向阀都会带来一定的压力损失和能量损失,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压力和能量损失问题。
此外,由于每个换向阀都需要一个出口与油箱相连,因此串联式接法在系统布局上比较复杂。
二、并联式接法2.1 并联式接法原理并联式接法是将多个换向阀按照流体流动方向并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简单的流体控制功能。
在并联式接法中,每个换向阀都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其中一个出口与油箱相连,另一个出口则与下一个换向阀的进口相连。
2.2 并联式接法优缺点优点:并联式接法可以减少压力损失和能量损失,并且可以实现简单的流体控制功能。
此外,在使用过程中只需调节每个换向阀即可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
缺点:由于每个换向阀都需要一个出口与油箱相连,因此在系统布局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此外,在需要实现复杂的流体控制功能时,并行连接多个换向阀可能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
三、混合式接法3.1 混合式接法原理混合式接法是将多个串联式或并联式组合起来使用,从而实现更加复杂的流体控制功能。
在混合式接法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组合方式。
3.2 混合式接法优缺点优点:混合式接法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串联式和并联式的组合方式,从而实现更加复杂的流体控制功能。
EY-5液压振动台使用说明书苏州苏试试验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目录1. 概述及用途 (1)2. 主要技术指标 (1)3. 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3)3.1 伺服放大器的技术指标及功能键 (4)3.2振动控制系统 (5)4. 起重与安装 (7)5. 使用准备工作 (7)6. 振动台的试验步骤 (9)7. 振动台的停机步骤 (11)8. 使用中的有关注意事项 (12)9.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3)10. 电控箱面板示意图(附图7-9) (14)11. 电控箱总图(附图10) (15)1. 概述及用途随着科学技术及工业的发展,对产品性能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
各种机电产品、仪器仪表、各种元器件及结构件,在提交使用前要模拟实际使用及运输过程中所遭受的各种振动,检测试件的耐振可靠性;在设计和科研中结构力学动态分析也要振动试验。
因此,都需要振动试验台。
EY-5液压式振动台是进行低频(最低0.5Hz),大推力(50000N),垂直和水平振动试验的试验设备。
它是由KE-2000液压台控制仪、油源泵站、垂直水平振动台体、K2控制测量仪等部分组成。
该液压台垂直和水平试验共用一个油缸及伺服阀,垂直或水平试验通过油缸翻转来实现。
本试验台能在实验室中以频率0.5~160Hz,加速度0~40m/s2的参数对试件重量在1000kg以下的机电产品进行正弦振动、随机振动、地震模拟等试验。
2. 主要技术指标2.1 振动台型号: EY-52.2 最大推力: 50000N2.3 最大试验负载: 1000Kg2.4 额定频率范围: 0.5-160Hz2.5 最大加速度: 40m/s2.6 最大位移: 100mm2.7最大速度: 0.5m/s2.8 台面尺寸: 1000mm*1000mm2.9 系统消耗功率≦75Kw(三相)电源交流50Hz 380V/220V2.10工作条件环境温度 0℃~40℃环境相对湿度 20%~80%以下不结露电源电压 380V±10%环境周围无腐蚀性介质及较强振源2.11 振动方向(翻转切换):垂直、水平2.12 控制测量仪: K2 Sprit包含功能:正弦振动控制、随机振动控制、地震模拟。
伺服阀使用说明书伺服阀是DEH控制系统中电液转换的关键元件,它可将电调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转变成相应的液压信号,并通过改变进入油动机油缸液流的方向、压力和流量,来达到驱动阀门、控制机组的目的。
1 结构特点伺服阀是一个由力矩马达、两级液压放大及机械反馈所组成的系统。
第一级液压放大是双喷嘴挡板系统;第二级放大是滑阀系统。
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1.1 力矩马达:一种电气—机械转换器,可产生与电指令信号成比例的旋转运动,用在伺服阀的输入级。
力矩马达包括电气线圈、极靴和衔铁等组件。
衔铁装在一个薄壁弹簧管上,弹簧管在力矩马达和阀的液压段之间起流体密封作用。
衔铁、挡板和反馈杆刚性固接,并由薄壁弹簧管支撑。
1.2 先导级:挡板从弹簧管中间伸出,置于两个喷嘴端面之间,形成左、右两个可变节流孔。
衔铁的偏转带动挡板,从而可改变两侧喷嘴的开启,使其产生压差,并作用于与该喷嘴相通的滑阀阀芯端部。
1.3 功率放大级:由一滑阀系统控制输出流量。
阀芯在阀套中滑动,阀套上开有环行槽,分别与供油腔P和回油腔T相通。
当滑阀处于“零位”时,阀芯被置于阀套的中位;阀芯上的凸肩恰好将进油口和回油口遮盖住。
当阀芯受力偏离“零位”向任一侧运动时,导致油液从供油腔P流入一控制腔(A或B),从另一控制腔(B或A)流入回油腔T。
阀芯推动反馈杆端部的小球,产生反馈力矩作用在衔铁挡板组件上。
当反馈力矩逐渐等于电磁力矩时,衔铁挡板组件被移回到对中的位置。
于是,阀芯停留在某一位置。
在该位置上,反馈力矩等于输入控制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因此,阀芯位置与输入控制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1.4 特点:●衔铁及挡板均工作在中立位置附近,线性好●喷嘴挡板级输出驱动力大●阀芯基本处于浮动状态,不易卡住●阀的性能不受伺服阀中间参数的影响,阀的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零点漂移小2 工作原理:当力矩马达没有电信号输入时,衔铁位于极靴气隙中间,平衡永久磁铁的磁性力。
当有欲使调节阀动作的电气信号由伺服放大器输入时,力矩马达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产生一磁场,在磁场作用下,产生偏转力矩,使衔铁旋转,同时带动与之相连的挡板转动,此挡板伸到两个喷嘴中间。
电液伺服阀使用方法说明书使用方法说明书一、产品概述电液伺服阀是一种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装置,通过电流信号控制阀芯的运动,从而精确地调节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
本说明书将详细介绍电液伺服阀的使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安装1.确认电源:确保电源电压与电液伺服阀的额定电压相符。
2.安装定位:将电液伺服阀安装在与液压系统相连的位置,并确保其位置固定稳定。
3.连接管路:根据液压系统的设计要求,正确连接电液伺服阀的进、出口管路。
4.接线操作:根据电液伺服阀的接线图,正确连接电源线和控制信号线。
三、调试1.启动液压系统:确保液压系统的操作条件正常,启动系统并确保润滑液正常供给。
2.检查电液伺服阀:检查电液伺服阀的工作状态,确认其是否正常。
3.调节参数:通过液压系统的控制设备,调节电液伺服阀的参数,包括压力、流量等,以达到系统的要求。
4.试运行:在调试过程中,进行试运行以测试电液伺服阀的工作效果,并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使用注意事项1.操作要求:在使用电液伺服阀时,请按照相应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切勿过度使用或反复启动停止。
2.温度控制:请确保电液伺服阀工作环境的温度在允许范围内,并避免过高的温度对其产生影响。
3.保护措施:在长时间停用电液伺服阀时,请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加装防尘罩、定期保养等。
4.维护保养:定期检查电液伺服阀的工作状态,及时清洁阀体和阀芯,并检查相关零部件是否磨损或需要更换。
五、故障排除在使用过程中,若出现以下情况,请检查并排除故障:1.阀芯无法运动或运动不灵敏:请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液伺服阀是否正常供电。
2.液压系统无法调节:请检查电液伺服阀的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液压系统的其他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3.频繁泄漏:请检查电液伺服阀的密封件是否损坏,是否需要更换。
六、维修与保养1.保养周期:请按照电液伺服阀的使用情况及使用环境,制定相应的保养周期和保养计划。
2.防尘处理:定期清洁电液伺服阀的外部表面,并加装防尘罩以避免灰尘对其产生影响。
伺服阀使用说明书伺服阀是DEH控制系统中电液转换的关键元件,它可将电调装置发出的控制指令,转变成相应的液压信号,并通过改变进入油动机油缸液流的方向、压力和流量,来达到驱动阀门、控制机组的目的。
1 结构特点伺服阀是一个由力矩马达、两级液压放大及机械反馈所组成的系统。
第一级液压放大是双喷嘴挡板系统;第二级放大是滑阀系统。
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图11.1 力矩马达:一种电气—机械转换器,可产生与电指令信号成比例的旋转运动,用在伺服阀的输入级。
力矩马达包括电气线圈、极靴和衔铁等组件。
衔铁装在一个薄壁弹簧管上,弹簧管在力矩马达和阀的液压段之间起流体密封作用。
衔铁、挡板和反馈杆刚性固接,并由薄壁弹簧管支撑。
1.2 先导级:挡板从弹簧管中间伸出,置于两个喷嘴端面之间,形成左、右两个可变节流孔。
衔铁的偏转带动挡板,从而可改变两侧喷嘴的开启,使其产生压差,并作用于与该喷嘴相通的滑阀阀芯端部。
1.3 功率放大级:由一滑阀系统控制输出流量。
阀芯在阀套中滑动,阀套上开有环行槽,分别与供油腔P和回油腔T相通。
当滑阀处于“零位”时,阀芯被置于阀套的中位;阀芯上的凸肩恰好将进油口和回油口遮盖住。
当阀芯受力偏离“零位”向任一侧运动时,导致油液从供油腔P流入一控制腔(A或B),从另一控制腔(B或A)流入回油腔T。
阀芯推动反馈杆端部的小球,产生反馈力矩作用在衔铁挡板组件上。
当反馈力矩逐渐等于电磁力矩时,衔铁挡板组件被移回到对中的位置。
于是,阀芯停留在某一位置。
在该位置上,反馈力矩等于输入控制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因此,阀芯位置与输入控制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1.4 特点:●衔铁及挡板均工作在中立位置附近,线性好●喷嘴挡板级输出驱动力大●阀芯基本处于浮动状态,不易卡住●阀的性能不受伺服阀中间参数的影响,阀的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零点漂移小2 工作原理:当力矩马达没有电信号输入时,衔铁位于极靴气隙中间,平衡永久磁铁的磁性力。
当有欲使调节阀动作的电气信号由伺服放大器输入时,力矩马达的线圈中有电流通过,产生一磁场,在磁场作用下,产生偏转力矩,使衔铁旋转,同时带动与之相连的挡板转动,此挡板伸到两个喷嘴中间。
西博士(经济型):带继电器板的直接连接(开关型)X3.1:3接OD-,CD-;4接CD+;5接OD+;X3.2:18和19短接;X2:1、2接OP+/OP-;5、6接CP+/CP-;19、20接F+/F-西博士(专业型):带继电器板的直接连接(调节阀)X3.1:1接P+2接P-X3.2:14接O+15接O-没有故障信号可接,如果要接紧急停的话,QCD+接3号端子,QCD-接7号端子,18号端子与20号端子短接(这个一般是不接的)西博士执行机构1 、ECOTRON经济型:带继电器板的圆形插头式连接(电动门)短接:5、6端子指令:开:3、1;关:2、1紧急关:9、10 停:4、1反馈:开:28、29;关:32、33模拟量反馈:7+、8—2、.PROFITRON 专业型:带继电器板的圆形插头式连接(调节门)模拟电流指令:11+、12-模拟量反馈:7+、8—EMG系列(开关型):1和21短接;20接OD+/CD+;3 接CD-;4 接OD-;5接CP-/OP-/F-;7 接CP+;9 接OP+;10接F+;EMG系列(调节型)1和21短接,2和20短接;22接O+;23接P+;24接O-/P-(0V);5接F-;10接F+;瑞基RA系列电动门(开关型)指令:关5 33 开5 35反馈:关6 7 开10 11短接:5~34(用于自保持)4~36RQ系列调门反馈:22+ 23—指令:26+ 27—瑞基RA2系列电动门(开关型)5跟34短接(用于自保持),4跟36短接;5接CD-/OD-;35接OD+;33接CD+;6和7分别接CP+/CP-;8和9分别接OP+/OP-;42和43分别接F+/F-;瑞基RA系列电动门(调节型)5跟39短接(自保持),4跟41短接;26接O+;27接O-;22接P+;23接P-;42和43分别接F+/F-;瑞基RJ系列电动门(开关型):5跟25短接,6跟24短接;6接CD-/OD-;7接OD+;8接CD+;9跟11短接,10跟12短接;9和10分别接F+/F-;17和18分别接CP+/CP-;19和20分别接OP+/OP-;瑞基RJ系列电动门(调节型):3接O+;4接O-;1接P+;2接P-;9跟11短接,10跟12短接;9和10分别接F+/F-;ROTORK系列(开关门)4跟36,5跟34短接(如果要点动的话,5不要与34短接,指令公共端接5);5接CD-/OD-;33接CD+;35接OD+;42、43接F+、F-;6、7接CP-、CP+;8、9接OP-、OP+;22接P+;23接P-;ROTORK系列(调节门)39跟5,41跟4短接;22接P+;23接P-;26接C+;27接C-;42、43接F+、F-;Autork系列IKM型(调节门)4~36短接5~39短接模拟信号指令:26+、27—:阀位反馈信号:22+、23—Autork系列IK型(开关门)4~36短接5~34短接(有停止指令中间停不短接)指令:开:35、5 关:33、5 停:34、5 反馈:开:8、9 关:6、7模拟量电流反馈:22+、23—电源失电故障反馈:42、43(常闭)AUMA电动阀门的接线方法11接CD-/OD-;2接CD+;3接OD+;6接CP-/OP-;7接CP+;8接OP+;反馈或接:开:39、40 关:35、36(未经过电路板,可用万用表检测)14、15接F+、F-;AUMA电动阀门的接线方法(非一体化)关力矩开关:1 2 (常闭)开力矩开关:5 6 (常闭)关行程开关:9 10 (常闭)11 12(常开)开行程开关:13 14 (常闭)15 16(常开)\TH 开关:19 20 (常闭)1接CD-2跟9短接10接CD+5接O D-6跟13短接14接OD+反馈:开:39、40 关:35、3619、20接F+、F-;GEQ的接线方法7接OD+8接CD+9跟6短接,接OD-,CD-15、16接OP+,OP-18、19接CP+,CP-常州施耐德阀门接线方法7跟10短接(自保持),7接OD-/CD-;8接CD+;9接OD+;12和14接开反馈的OP-/OP+;15和17接关反馈的CP-/CP+;27和28接故障的F-/F+;GEK的接线方法4跟36短接,5跟34短接;5接OD-/CD-;35接OD+;36接CD+;42、43接F-/F+;6、7接CP-/CP+;8、9接OP-/OP+;扬州西门子一体化电动门MK系列(1)、作调节型电动阀门模拟量指令:15+、16-模拟量反馈:13+、14-(2)、作开关型电动阀门指令:开:18、21 关:19、21反馈:开:3、4 关:1、2模拟量反馈:13+、14—;(3)、电源AC380V:22(A)、23(B)、24(C);AC220V:23(L)、24(N)扬州西门子一体化电动门LK系列(国产技术)作开关型电动阀门短接:19、20指令:开:3、4;关:2、4停止指令1、4反馈:开:17、18;关:5、6模拟量反馈:8+、7—电源故障:9 21自保持:X11需点动则将此插头拔掉。
求解220v液压电磁阀怎么接?
220V液压电磁阀怎么接?
液压电磁阀就是接助电磁通电产生使阀芯在阀体内部移动,从而实现换向。
上图就是块三位四通
的液压电磁阀,左右两边都线圈,给线圈接电即可工作。
接线不是问题,直接用个开关控制电源就能控制线圈得失电。
现在用的控制系统比较多,例如DCS或PLC,那就接它们的开关量输出端子,用控制系统来控制线圈得电或失电。
将电源一根线接在控制系统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然后再接到线圈一个端子,然后在把电源另一根线接到线圈,此时只要用控制系统发出开指令就能使继电器的常开变常闭,就能使液压电磁阀的线圈得电,发出关指令就是使液压电磁阀线圈失电。
在平常遇到液压电磁阀的问题不是接线问题,还是它的一些故障。
例如阀芯不动,主要原因阀芯卡死、电磁铁故障、复位弹簧等故障。
泄露方面无非就是外漏和内漏,这个检查各个连接处即可。
冲击振动,这些故障现象主要是电磁阀的阀芯运行速度太快,或者电磁阀
固定螺丝松动了,因此紧锢螺丝或者调节下液压油压力。
压力损失大,例如阀芯移动不到位,或者本身的尺寸误差,或者实际流量过大都会导致压力损失大。
漏磁这样故障现象会导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这是电磁阀线圈表面的缺陷所致。
所以说,电磁阀接线不是问题,主要是后期的维护保养。
液压振动电气调试说明液压振动装置的电气系统调试按下列步骤进行:一、 设备安装并检查。
PLC柜内模块的正确安装,检查电缆和接头(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阀芯驱动等等)。
注意:1。
FM458和EXM438的安装方式;SU13与EXM438的接线方式。
说明:1)SU13的X1端子排第一(11~12),第二(13~14),第三(15~16),第四(17~18),四个+/-10V模拟量输出通道;其中第1通道,为左(东)侧放大器的给定,对应变量DB320.DBW 188,第3通道为备用;第2通道,为右(西)侧放大器的给定,对应变量DB330.DBW188,第4通道为备用;第5(36~37)、第6(38~39)、第7(40~41)、第8(42~43)通道接采集系统。
2)位置传感器通道四个,两用两备。
通过变量DB240.DBW 16(左侧)、DB240.DBW 18(右侧)选择接入的位置传感器通道号。
例如:DB240.DBW 16=1,代表左侧的位置传感器接线第1通道,即如上SU13的X3端子排11~14.DB240.DBW 18=2,代表右侧的位置传感器接线第2通道,即如上SU13的X3端子排16~19.2。
检查到放大板的接线----- 使能 z16 、b14----- 控制给定 z20 、b20--- 伺服阀给定 b8 (E) 、b6 (F)--- 伺服阀反馈 b30 (B)、b24 (D)、z30(A)、b22 (C)、z28 (SHD)---- 工作电源 z2 、b2确认屏蔽线接好。
3。
检测位置传感器接线,线外径要求0.25--0.75,采用分屏加总屏电缆。
2m -----位置传感器管脚定义------插头的内部焊接点定义说明:位置传感器由开关供24V 电源。
4。
检查plc 柜到设备的电缆,走线距离越短越好,电缆单独走桥架。
插头箱到设备端的电缆要套防高温护管。
长度在20-60米内,伺服阀给定信号(b8 (E) 、b6 (F))的电缆外径选2.5,60米之外,电缆外2m 径选42m ,反馈信号的电缆外径1.0~1.5 。
液压阀的连接方式,你知道有几种吗?液压系统中常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液压阀,那么液压阀的连接方式有哪些呢?硕辰液压厂家告诉你液压阀的连接方式有管式连接、板式连接、集成块式及叠加阀式等,下面就给大家来分别介绍一下。
1.管式连接管式连接又称螺纹式连接,它是将管式液压阀用管接头及油管连接起来,流量大的则用法兰连接。
其优点足系统中各阀间油液走向一目了然;缺点是结构分散,所占液压系统空间较大,节路交错,不便于装拆、维修,管接头处易漏油和进人空气,而且易产生振动和噪声.目前应用较少。
2.板式连接如图2所示,板式连接是将板式液压阀统一安装在连接板上,采用的连接板有以下几种形式。
(1)单层连接板阀类元件装在竖立的连接板的前面,阀间油路在板后用油管连接。
这种连接板简单,检查油路方便,但板上管路多,装拆不方便。
(2)双层连接板在两板间加工出连接阀的油路.两块板再用粘接剂或螺钉固定在一起,工艺简单,结构紧凑.但液压站系统压力高时易出现漏油串腔问题。
(3)整体连接板整体连接板在一块较厚的连接板中钻孔或铸孔作为连接油路,结构紧凑,油管少,工作可靠,但加工较困难,油路的压力损失较大。
3.集成块式如图3所示,集成块式液压装置,将板式液压元件安装在集成块周围三个侧面上,另外一个侧面则安装管接头,通过油管连接到液压执行元件。
块内由钻孔形成的连接油路,块与装在其周围的元件构成一个集成块组,通常是可以完成一定功能的典型基本回路,如调压回路块、调速回路块等.一个液压系统往往由几个集成块组所组成,各集成块与顶盖、底板一起用长螺栓联接起来。
这种连接形式具有结构紧凑.油管少,可标准化,便于设计与制造等优点.因此它在各种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叠加阀式如图4所示,叠加阀式是液压装置集成化的另外一种方式,每个叠加阀既起控制阀的作用,又起通道体的作用。
因此,叠加阀式配置不需要另外的连接块,,只需用长螺栓直接将各叠加阀彼装在底板块上,即可组成所需的液压系统。
1、液压阀的实际流量液压阀的实际流量与油路的串、并联有关:串联油路各处流量相等;同时工作的并联油路的流量等于各条油路流量之和。
此外,对于采用单活塞杆液压缸的系统,要注意活塞外伸和内缩时的回油流量的不同:内缩时无杆腔回油与外伸时有杆腔回油的流量之比,与两腔面积之比相等。
2、液压阀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各液压控制阀的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一般应与其使用压力和流量相接近。
对于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系统,阀的额定压力应高出其使用压力较多。
如果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小于使用压力和流量,则易引起液压卡紧和液压动力并对阀的工作品质产生不良影响;对于系统中的顺序阀和减压阀,其通过流量不应远小于额定流量,否则易产生振动或其他不稳定现象。
对于流量阀,应注意其最小稳定流量。
3、液压阀的安装连接方式由于阀的安装连接方式对后续设计的液压装置的结构型式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选择液压阀时应对液压控制装置的集成方式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采用板式连接液压阀,因阀可以装在油路板或油路块上,一方面便于系统集成化和液压装置设计合理化,另一方面更换液压阀时不需拆卸油管,安装维护较为方便;如果采用叠加阀,则需根据压力和流量研究叠加阀的系列型谱进行选型,等等。
4、方向控制阀的选用对于结构简单的普通单向阀,主要应注意其开启压力的合理选用:较低的开启压力,可以减小液流经过单向阀的阻力损失;但是,对于作背压阀使用的单向阀,其开启压力较高,以保证足够的背压力。
对于液控单向阀,除了本款换向阀中相关的注意事项外,为避免引起系统的异常振动和噪音,还应注意合理选用其泄压方式:当液控单向阀的出口存在背压时,宜选用外泄式,其他情况可选内泄式。
对于换向阀,应注意从满足系统对自动化和运行周期的要求出发,从手动、机械、电磁、电液动等型式中合理选用其操纵式。
正确选用滑阀式换向阀的中位机能并把握其过渡准状态机能。
对于采用液压锁(双液控单向阀)锁紧液压执行器的系统,应选用“H”、“Y”形中位机能的滑阀式换向阀,以使换向阀中位时,两个液控单向阀的控制腔均通油箱,保证液压控单向阀可靠复位和液压执行器的良好锁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