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6
清代文学概述对于清代文学,结合政治与社会变化的情况,大致地分为三个时期:自清入关至雍正末年(1644-1735)为前期,自乾隆初年至道光十九年(1736-1839)为中期,自道光二千年鸦片战争至宣统三年辛亥革命(1840-1911)为后期。
清前期到中期约二百年间的文学,既没有出现明代前期那种明显的低落,也似乎看不出很明显的高潮。
在明末清初诗坛上,钱谦益是影响最大的诗人。
到乾隆时代,沈德潜倡导以“温柔敦厚”为准则的“格调说”,翁方纲倡导重学问、重义理的“肌理说”,袁枚所倡导的“性灵说”。
袁枚的思想很多地方接受了晚明思潮的影响,有些直接来自于李贽。
袁枚的诗歌主张大体就是公安派理论的重兴,其核心也是强调真性情的自然流露,重视轻灵活泼的趣味。
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出现了杰出思想家兼优秀诗人龚自珍。
他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的诗歌以一种高傲和尖锐的个性精神抗击社会的沉闷与压抑,乃是中国社会本身所积蕴的变革力量的产物,也是元明以来的进步文化向现代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清代文学概况清代文学集封建时代文学发展之大成,是古代文学的一个光辉总结。
各种文体无不具备,诸多样式全面繁荣。
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样式,在清代得到复兴;小说、戏曲、民间讲唱等新兴文学样式,在清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诗歌。
清代诗人提倡兼学唐宋诗歌的长处,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风格多样,流派林立,在数量上和总体成就上都超过了元、明两代,使已经走向衰微的古代诗歌又呈现出“中兴”的局面。
清初的遗民诗人,抒写家国之痛,张扬民族气节,关注民生疾苦,铸就了一代史诗。
另外一些诗人则在诗艺方面有所拓新,如:钱谦益(江苏常熟人)主盟的虞山诗派,吴伟业领袖的娄东诗派等。
虞山诗派是明末清初以常熟虞山命名的东南诗坛重要流派,代表人物是钱谦益。
虞山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泥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开创了有清一代新的诗风。
第八编清代文学第一章清代文学概论一、社会概况明代末年,李自成等人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推翻了明王朝。
由于农民起义军的各种局限,给了居住在东北地区的满洲族政权入主中原的机会。
公元1644年,已称帝建国的清朝统治者在明朝降将吴三桂引导下入主中原,定都北京建立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朝建国之初,以明亡为戒,励精图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安定社会、恢复生产。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使清代社会进入了全盛时期。
这个时期从康熙中叶到乾隆中叶,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史称“康乾盛世”。
从康熙末年开始,伴随着经济的繁荣,统治阶级也日益腐朽,土地兼并也加速进行。
特别是乾隆后期,官僚、贵族、富商、地主豪绅掠夺了大量土地,积聚了巨额财富,朝政日趋腐败,贪污成风,人们的不满情绪越来越高涨。
到了嘉庆道光年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相继发生,清王朝陷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
道光20年(公元1840年)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国由一个封建社会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文学史上沿用了历史学的分期,习惯于将此前的称为古代文学,此后的称为近代文学。
清统治者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形成皇帝裁决一切的极端专制的封建统治,“以汉制汉”加强思想控制是清统治者的重要统治方略。
沿袭八股取士制度,对文人采取笼络和镇压并用的政策。
严禁文人结社,大兴文字狱,大力提倡程朱理学,通过编篡《四库全书》大规模销毁一切不利于清统治者的历史文献和其它书籍。
与之相应的是文化思想领域的激烈斗争: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带有民主性或非偏救弊的改良主张;批判和反抗民族压迫;以经学反对程朱理学及明末空谈心性的王学。
表现出明显的复古主义倾向。
二、文学概况清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夕阳返照时期。
无论是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还是新兴的小说,戏曲和民间讲唱文学,都呈现繁荣。
这一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加上文学领域因袭、复古之风较盛,所以这一时期的文学从总体上呈现出某些总结时期的特点。
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时期,也是满族文学繁荣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有许多优秀的满族作家涌现出来,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风格各异,对于研究满族文学和清代文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清代满族作家中,有许多优秀的诗人。
他们以纵横捭阖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创作了许多富有感染力和艺术美感的诗作。
这些作品清新自然,充满了浓厚的民族色彩,对于研究清代满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诗歌之外,清代满族作家还涉及到散文创作。
他们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饱满的情感表达,塑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绝伦的故事情节。
这些作品既反映了满族民间传统和习俗,又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对于了解清代满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特点有重要意义。
清代满族作家还创作了许多历史题材的作品。
他们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在作品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满族在历史演进中的角色和作用。
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对于研究满族民族历史和了解清代社会的变迁有着重要的意义。
清代满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对于满族文化和清代文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他们的作品丰富多样,既展示了满族民间传统和习俗,又反映了清代社会的生活面貌。
研究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清代满族文化的多样性和满族民族在历史演进中的角色和影响力。
清代文学概况
清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文
思想、文化及文学创作受到康熙帝鼓励,从而在政治上受到巩固,文
艺方面蓬勃发展。
清代文学受到传统文学和中西文学的共同影响,受到传统思想影响,以明文学为主流,兼有清新精致的文风,以及自然而然的多样性,有别于前史时代的文学派别的特征。
清文学形式多,文种广泛,主要
有小说、诗歌、散文、戏曲、杂文等文种,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社会、习俗、农业、军事等领域。
清代诗歌受传统尚文及雅诗影响,以新月及壶天诗派为主流,唐
宋古典诗文有重大的影响。
散文主要是受古典文学及草书文化影响,
笔调朴实明快;戏曲表演繁荣,主要有评剧、越剧、昆曲、川剧、秦
腔等;小说主要有红楼梦、三国演义、金瓶梅等,是清代文学的代表
作品。
清代的文学创作有开元文津、琴操文坛、吴侯文林、篆隶文学等
流派,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学家,例如王实甫、苏轼、徐霞客、郑板桥、程砚秋等,他们创作了众多出色的作品,为清代文学的繁荣做出
了卓越的贡献。
清代文学的发展不仅受到传统文学的影响,而且也受到西方文学
的影响,成就了一代精品文学。
整个清代文学的发展,对中国文学的
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文学百年发展史上一个伟大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