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经纬网
- 格式:ppt
- 大小:903.00 KB
- 文档页数:15
初中地理经纬网讲解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向初中学生讲解地理经纬网的概念、作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经纬网的基本构成,掌握经纬度的表示方法,了解经纬网在定位、导航、地理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等。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学习经纬网这一新的地理概念。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和兴趣点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经纬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经线和纬线的特点及其表示方法;(2)掌握经纬度的表示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地理位置;(3)了解经纬网在定位、导航、地理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提高地理实践能力;(4)运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和描述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运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经纬网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4)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形成系统化的地理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热情;(2)通过学习经纬网知识,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知;(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地球的情感,让他们意识到保护地理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经纬网知识,还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
初中地理经纬网知识点初中地理经纬网知识点第六章我们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亚洲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图6.2p2)亚洲的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
2、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注意不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3、地形与河流: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图6.5p4,结合图认真完成第5页的活动题)4、亚洲之最:(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3)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
(注: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多瑙河[欧洲],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亚马孙河)(4)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5)世界最大的湖泊:里海(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北美];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5、气候:亚洲地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第二节人文环境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
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和墨西哥。
七年级地理上册经纬网和经纬线知识点一、纬线1、概念:地球上与赤道平行,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线(圆圈),叫做纬线。
2、特点:①形状:圆形,且纬线相互之间平行。
②指示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如下图:A在B的正西方向,B在A的正东方向③长度:赤道最长(40000千米),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二、纬度1、概念:用来标注纬线的度数,叫做纬度。
2、划分:从赤道往南北两极各划分90°。
往北增大为北纬,符号为N;往南增大为南纬,符号为S。
三、特殊的纬线1、0°纬线:即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纬度的起点。
2、30°纬线、60°纬线、90°纬线:低中高纬分界线0°~30°:低纬地区;30°~60°:中纬地区;60°~90°:高纬地区③ 23°26′纬线、66°34′纬线:五带分界线3、0°~23°26′:热带;23°26′~66°34′:温带;66°34′~90°:寒带四、经线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
2、特点:①形状: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极点。
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①数值互补②符号相反思考:与100°E、20°W组成经线的经线是哪两条?②指示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如下图:A在B的正北方向;B在A的正南方向③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约为2万千米。
如下图:70°E经线长度=130°E经线长度=170°W经线长度=20000千米注意:纬度差为1°的两条纬线,所夹的经线的长度L为:110km,如下图所示:五、经度1、概念:用来标注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
2、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两个方向各分180°。
经纬网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站得高,看得远(登高望远)。
(3)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月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
(4)麦哲伦环球航行;(5)卫星照片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练一练1、下列有关地球形状和大小的描述错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椭球体B.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米C.最大的周长是4万千米D.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2、下列诗句中能够反映地球形状的是()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3、下列选项中可以说明地球的形状为球体的是()①麦哲伦环球航行②卫星照片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⑤流星现象⑥昼夜更替A.③④⑤B.②③⑥C.①②③D.①②⑥4、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约4万千米B.6371千米C.约5.1亿千米D.6378千米5、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1天圆地方,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③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④地球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二、经纬线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应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赤道最长,极点最短为0,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特殊线(点)赤道(0°)、南北回归线(23.5°)、南北极圈(66.5°)、30°、60°、两极(90°)本初子午线0°、西经20°经线、东经160°经线、180°经线1、在地球表面,既在50°N、又在180°经线的地点一共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2、关于地点(10°S,16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中纬度B.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位于东半球,低纬度D.位于西半球,高纬度3.下列关于纬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纬线都等长B.地球以上的纬线都可平分地球C.所有的纬线(除南北极点以外)都是圆,可称作纬线圈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三、经纬网定位1.经纬网的含义: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
初中地理经纬网教学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任务是基于初中地理课程中关于经纬网的知识内容。
学生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经纬网的基本概念、构成、作用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空间定位和地理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理位置与地形等,具有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
此外,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在教学中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激发。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中将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进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经纬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其表示方法;(2)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并能够阅读和分析各类地图中的经纬网信息;(3)掌握经纬网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如地理坐标、时区、气候区划等;(4)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实践活动,提高空间定位能力和地理信息处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经纬网知识;(2)运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图像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经纬网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兴趣;(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图制作等,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地理奥秘的欲望;(2)通过学习经纬网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科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3)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地理观念,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5)通过地理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增强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感。
一、纬线与纬度1、什么是纬线圈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的特征圆;相互平行;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指示东西方向。
3、认识赤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它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4、纬度(1)概念: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纬线,分别为它们标度的度数。
(2)纬度的标定:赤道的纬度为0°,赤道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纬,北纬和南纬各有90°。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北纬90°(写作90°N)和南纬90°(写作90°S)。
(3)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二、经线与经度1、认识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2、经线的特征半圆;相交于极点;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1)概念: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分别为它们标度的度数。
(2)经度的标定:本初子午线的经度为0°,从这条经线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东经和西经最大度数为180°。
(3)经度的变化规律(4)东、西半球的划分国际上习惯用西经20°(写作20°W)和东经160°(写作160°E)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三、利用经纬网确定位置要素纬线经线形状纬线都是圆圈(除极点)经线都是半圆长度纬线长度有长有短,最长的是赤道,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相互关系经线和纬线相互垂直,构成网状1.利用标注的度数,读出经度和纬度的度数。
2.利用经度和纬度的变化规律,判断其是东经还是西经,南纬还是北纬。
如图,写出A、B两点的坐标。
A:20°S,40°W B:40°N,60°E典例精析1.(新疆中考)经纬网的主要作用是()A.区分东西半球B.定位C.区分南北半球D.美化地球【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经纬网知识点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经纬网知识点(一)经纬度的(1)经度的①自西向(或顺地球自转方向)数值逐渐增大则为经度,数值逐渐减小则为西经度。
②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已知一条经线的经度为X,则与它正相对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Y=180—X(X、Y所属的、西经不同)(2)纬度的①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或者说就是北极星的地平高度(南半不到北极星).②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北纬度,数值减小者则是南纬度。
③纬度相隔 1 ,其间的经线长度约为111千米,因此,南北方向两点相隔的纬度数,大至等于其直线距离除以 1 1 1千米得到的商。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经纬网知识点(二)(1)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南北纬相反,数值相等例:A(40N,20 W)与B(40S,20 W) (2)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例:A(40 N,20 W)与C(40N,160 E) (3)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趾点):经线相对,和为 180 南北纬相反,数值相同例:A(40N,20 W)与D(40 S,160 E)经纬网定方向(1)一般规律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西方向。
(2)在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只有南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只有西方向。
(3)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两点的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的南北方向。
(4)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线的:若是北极,它四周都是南,南极则相反; 纬线的:在判定西方向时,向增大的为经;向西增大为西经; 若一个在经一个在西经,两地经度之和小于180 (劣弧段),则经在西经的边,若大于180 则经在西经的西面.(或: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画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尾为西,箭头为。
)初中地理中考复习经纬网知识点(三)(1)概念:球面上任意两点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
①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 ,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过两极点为最短航程,具体又分为三种情况:a.同为于北半球,最近航程一定是先向北,过极点后再向南;b。
初中地理经纬网知识点初中三年地理主要讲了地球、地球仪(经纬线)、地图、世界海陆分布(七大洲和四大洋)、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世界人口及人种分布、东半球的国家和地区、西半球的国家和地区、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就是球体(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麦哲伦环球航行;登高望远;月食;卫星图片)2、地球自转的周期:一天(24小时)方向: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a、昼夜交替;b、产生地方时差异(例如后半夜起来看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3、地球的公转周期:一年(约天)方向:自西向东。
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产生的地理现象: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变化(a)任何一天,赤道地区均昼夜平分。
(b)任何地点,春秋二分均昼夜平分。
(c)太阳照射北半球(北半球的夏半年,3月21日至9月23日),越向北方向昼越短;太阳照射南半球(北半球的冬半年,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越向南方向昼越短。
(d)凡太阳照射的地区都昼长夜短(除赤道外);c、五拎分割(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子长短变化)4、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a:有指向标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无指向标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经纬网纬线代表东西方向,经线代表南北方向b:(分子相同情况下,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5、海拔:高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6、相对高度:把两个海拔相减7、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越陡峭;等高线越稠密,代表坡越缓 8、地形部位识别:山顶(画有黑色三角形▲)、山脊(凸低为高)、山谷(凸高为低)、鞍部、陡崖(等高线重合)、盆地9、地形类型存有5种:地形区就是以某种地形类型居多的一片区域;平原:地面平缓,海拔较低,通常在米以下;高原:海拔较低,通常在米以上,地面坦大度,边缘山壁;山地:海拔较低,通常在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山壁;丘陵:地面曲折,海拔不低,坡度平缓相对高度通常不少于米;盆地:周围低,中间高,没有海拔建议二、亚洲地区南亚1、位置和范围: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到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南亚次大陆2、三小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3、两大河流: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和恒河(注入孟加拉湾)4、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流行西南风,冬季流行东北风),乞拉朋齐为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方5、农作物:水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小麦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加尔各答)以恒河下游地区种植面积最广;棉花(孟买)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地区6、宗教: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7、主要国家: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首都新德里,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西亚8、二洋:印度洋、大西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9、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世界最小的湖泊)10、气候:西亚气候炎热干燥,沙漠面积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