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装的立体裁剪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14
龙岩技师学院教案纸龙岩技师学院教案纸附页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方法和指导(1)人台准备。
在人合上用标志线标出原型直裸所需的主要结构线。
腰围线因体型差异而构成前高后低,后腰下落1cm。
标出省尖位置的标志线从前到后自然顺畅。
(2)布样准备。
布样长度可根据成品设定的裙长加上腰部的缝份及下摆贴边宽略加一些余量。
宽度可按人台的臀围尺寸(半身)加上围2cm的松量和侧绩线的份中心线外加10cm。
讲授示范演示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方法和指导操作:(1)前裙片裁剪。
固定CF,保持HL水平,布样向腹侧转折(2)塑造臀部廓形,提正侧面布样.在HL转折面空间量约1cm.在右侧缝基准线内侧固定HL,由HL往上推直布丝。
在侧缝上段会产生自然松量。
(3)分配前片腰臀差所产生的余量。
根据体型特征将前片腰臀差所产生的余量分为三部分两省道捏缝省道,省量的分配以省道之间的中心布纹垂直于腰围线为前提,并保证腰臀的圆润造型及腰部0.20.3cm的基本松量造型时常用针法。
利用现有教学工具进行详细分析讲解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方法和指导(4)初步确认前身造型。
标前侧缝线,该线与毛边平行,与地面垂直。
(5)后裙片裁剪。
其操作过程同前裙片一样用大头针固定,将腰部的余量分为两个后腰省头针作斜由于后身腰臀落差大于前身,则后腰省大于前腰省。
(6)用珠针沿前裙片标志线内侧平行抓合侧缝。
(7)确定前后臀围道部松量和省位标WL,标摆边线,修剪缝份,用失笔点影省道、侧缝标记。
小结:原型直裙的裁剪制作。
作业:P43 讲解每个学生制作一个针包。
总结布置作业。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立体裁剪》课程标准课程代码:512079 总学时:90学分:5艺术设计系服装教研室制订2011年1月20 日《立体裁剪》课程标准课程编码:512079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模块适用专业:服装设计授课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分:5 学时:90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范君 2011年1月20日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陈玉红 2011年2月10日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立体裁剪》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建设单位重点建设专业群重点建设课程之一,也是服装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采用立体造型的手段,在人体或人体模型架上,直接进行服装三维立体设计,解决平面结构设计难以解决的不对称、多皱褶的复杂造型,从而把设计艺术转化为实用服装,是集服装设计、面料使用、裁剪制作和审美、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综合学习领域课程,直接培养学生的立体结构设计能力和样板获取能力。
依据企业生产实际制板人员应用立体裁剪技术制作服装样板时所需要的岗位能力要求,教会学生熟练应用立体裁剪技术圆满完成制作样板的工作任务,具备相应的岗位任职能力。
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立体裁剪》是服装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立体裁剪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服装制版方向)的一门专门化方向课程。
其功能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知识、具备处理立体裁剪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达到服装制版人员相应的上岗标准。
立体裁剪是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裁剪,面对人体模型,直接感受面料的特征及可塑性,并可做出平面裁剪所无法做到的造型,不仅可独立操作,而且可以与平面裁剪相结合,达到完美的效果,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体形特征,加深学生对服装立体性的理解,明确人体对服装的基本要求,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与其他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课程的作用: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我们与企业专家共同研究分析,将服装典型种类的生产过程所需的知识能力序化为课程的学习内容,重构了基于岗位能力系统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立体裁剪》课程处在中间环节,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服装设计中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结合服装设计中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结合在服装设计的实践过程中,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结合更加高效、精确,同时也为未来服装设计逐渐转向商业化生产打基础,两者结合是国外顶级服装设计院校导师最为推崇的手法。
今天店铺为大家解读服装设计中立裁和平裁相互转化的原则和方法。
服装设计中立体裁剪和平面裁剪的结合篇1什么是立体裁剪?立体裁剪是区别于服装平面制图的一种裁剪方法,是完成服装款式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是一种直接将布料覆盖在人台或人体上,通过分割、折叠、抽缩、拉展等技术手法制成预先构思好的服装造型,再从人台或人体上取下布样在平台上进行修正,并转换成服装纸样再制成服装的技术手段。
立体裁剪是选用与面料特性相接近的试样布,直接披挂在人体模型上进行裁剪与设计,故有“软雕塑”之称,具有艺术与技术的双重特性。
立体裁剪相对于平面裁剪的优势1、造型准确——直接以人体为基础进行裁剪,可以准确的把握造型,达到设计师心中最初的形象要求。
2、直观——造型过程可谓立竿见影,便于设计师充分表达设计创意,可以根据直观随时调整比例和细节,并且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便设计师可以根据细微的变化抓取更多的灵感。
3、造型快捷随意——瞬间迸发出的灵感如果不能快捷有效的记录下来就会消失,而相比于平裁制版复杂又漫长的过程,立裁更加快捷随意,设计师可以利用立裁的方式非常快地表现出脑海中的创意。
4、有利于复杂造型的表现——相对于平裁,有些复杂的、不对称的款式如果用立裁的手法来表现会更加方便容易。
立裁为什么要转化为平裁?尽管立裁照比平裁来说有很多优点,但是同样,立裁也有不及平裁的地方。
首先,立裁的手法一开始更加适用于高级定制,有时一些基础的立体款式如果大量运用立裁所产生的费用会非常高,操作工作量也比平面裁剪套版要大。
其次,在一些套版大小号的制作上,立体裁剪不像平面裁剪那样能得到完全精确的样衣。
所以,将立体裁剪与平面裁剪结合起来使得设计更加精确、高效,同时也是国外顶级服装设计院校推崇的方法。
实验一上装原型的立体裁剪一、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了解与掌握衣身立体裁剪的原理、操作步骤与方法;了解制板的方法;了解布料的使用纱向对服装成形与板型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设备、工具实验设备为制版桌、平缝机、人台和熨斗。
并需准备布料、棉花、缝纫线、硬纸板、放码尺、卷尺、剪刀、HB铅笔、2B铅笔、橡皮擦等工具和材料。
三、实验原理原型是指覆盖人体躯干,且位于腰节线以上部分的纸样造型。
它既不是人体体表的展开,也不是服装的具体款式,而是构成各种服装造型的基本型,是服装样板设计的基础。
胸部是衣身设计的重点,胸、背部的自然形态为其结构的依据。
四、实验步骤(一)布料的准备1. 确定长度:根据款式估测用布量。
可按模型上的颈肩点到腰节处的长度为基本长度,上下再各加上3~4cm余量(缝份与松份)。
2. 确定宽度:按模型胸围为基本宽度,前、后中心处各加5cm的余量,侧缝处加6~8cm的余量。
3. 整理布纹:按布料纵横向打剪口并将布边用手撕开,用前面介绍整理布纹的方法把布纹整理好,保证布料的丝绺横平竖直。
4. 标记基准线:用2B铅笔在布料上标记出相应基准线,用来标示坯布的布纹,控制以后的操作,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前衣片的基准线有前中线、胸围线,后衣片的基准线有后中线、通过肩胛骨最高处的水平线、背纵线。
(二)立体裁剪操作方法进行立裁初步造型,先前片,再后片。
1. 制作前身(1)披布:把布料披到人体模型上,使布料的基准线对准模型的基准线,布料上的前中心线和胸围线都应对准人台上相应粘带的中心位臵,固定布料的大头针足够多即可,这里只需中心线外侧上下各一枚,要注意针的别插方向,针刺入人台1/3针身即可。
并在胸围中心处将布边抬平,与实际穿着状态相符。
在侧缝将胸围线抬平,侧插针固定面料,然后用针在颈窝、腰节处固定。
(2)处理领口:将颈围的布料抚平,使布料与模型自然贴合,并用针固定。
按模型的颈围线标记布料的领口线,并预留1.5cm的缝份后剪掉领口处的余料。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立裁基础裙的制作方法。
2. 熟悉裙子的款式设计及裁剪技巧。
3. 提高服装制作技能,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二、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验地点服装实训室四、实验器材1. 人台2. 针线包3. 剪刀4. 尺子5. 纸样6. 布料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准备工作(1)选取合适的布料:根据裙子款式及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布料,如棉麻、雪纺等。
(2)测量尺寸:根据人台尺寸,测量裙子的腰围、臀围、裙长等尺寸。
(3)制作纸样:根据测量结果,绘制裙子纸样,包括裙片、裙腰、裙摆等。
2. 裁剪(1)将布料铺平,按照纸样尺寸裁剪出各部件。
(2)对裁剪好的部件进行标记,确保组装时正确。
3. 立裁(1)将裙片按照标记进行折叠,确保裙片对称。
(2)用针线固定裙片边缘,确保裙片不变形。
(3)将裙腰、裙摆等部件按照标记进行折叠,与裙片边缘对齐。
4. 缝制(1)按照顺序缝合裙片、裙腰、裙摆等部件。
(2)缝合过程中注意线头处理,避免线头外露。
(3)缝合完成后,检查裙子是否平整,如有褶皱,进行熨烫处理。
5. 装饰(1)根据个人喜好,在裙子上添加装饰,如蕾丝、纽扣等。
(2)将装饰物缝合在裙子上,确保牢固。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一款基础裙。
裙子款式简洁大方,布料舒适,穿着效果良好。
2. 实验分析(1)在裁剪过程中,要确保布料平整,避免裁剪误差。
(2)在立裁过程中,要保证裙片对称,避免裙子变形。
(3)在缝制过程中,要按照顺序缝合,注意线头处理,确保裙子平整。
(4)在装饰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装饰物,确保裙子美观大方。
七、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立裁基础裙的制作方法,提高了服装制作技能。
2. 实践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在裁剪、缝制等方面的不足,为今后进一步提高制作水平奠定了基础。
3. 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4. 通过本次实验,对服装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自己在服装设计领域的潜力。
立体裁剪(课程代码)》课程标准(适用专业: 服装与服饰设计)一、课程定位【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服装结构设计专业拓展课,类型为理实一体化课程。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立体裁剪空间理论有初步的认识,熟练掌握上衣原型裁剪,学习上衣及裙装的各种应用设计。
为今后服装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课程衔接】本课程与平面制版课程在结构设计方面内容上有交叉,但前者侧重于直观表现设计后者侧重于数据经验。
该课程前续课程为《服装工艺基础》《服装结构基础》,后续课程为《创意立体裁剪》《女装系列设计》等。
二、参考学时及学分本课程共3学分、64学时。
其中,32学时为理论学时,32学时为实践学时。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学生通过立体裁剪知识的学习和实训,了解服装平面结构与立体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构的变化规律. 熟练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原理、方法,能够独立进行有目的的服装立体裁剪的操作。
具备分析服装结构、进行服装造型创作、完成平面样板的基本能力,以达到从事服装设计专业、服装制版专业工作的职业素质要求。
(二)具体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服装立裁的概念与目的,以及服装立裁的发展趋势。
(2)掌握服装立体裁剪的基本方法。
(3)对服装立裁的方法要素和技能要素有深刻的认识掌握。
(4)能够熟练运用到实践中。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以及对物体进行系统、连贯思维的能力,把握好特定空间的想象范围,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2)实践过程中注重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结合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服装立体裁剪的创新能力。
3. 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2)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主动适应团队工作要求;(3)形成良好的工艺设计理念。
四、设计思路根据基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开发思路,本学习领域针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
《服装⽴体裁剪》课程标准《服装⽴体裁剪》课程标准(⼀)课程定位课程性质《服装⽴体裁剪》课程是⾼职⾼专服装类专业学⽣的必修课程,也是服装类专业的核⼼能⼒课程。
本课程主要教授服装⽴体裁剪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法,共分成五个部分。
第⼀部分主要讲授⽴体裁剪基础知识以及⽴体裁剪的⼈台标线⽅法;第⼆部分主要教授⾐⾝原型⽴体裁剪⽅法和省的变化以及⽴裁⼈台胳膊的制作;第三部分主要教授裙装连⾐裙制板;第四部分教授⾐领和⾐袖⽴体裁剪;第五部分教授裤装⽴体裁剪。
课程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在学习结构制板的基础上深⼊理解制板技术的追求⽬标,提⾼利⽤服装材料进⾏造型的能⼒,将学习的平⾯制板技术提升到⽴体空间领域,实现从⼿绘绘服装效果图、时装画和款式图到三维成⾐的空间转变,培养真正意义上的板师。
学⽣通过把⽴体裁剪的理论运⽤到制板实践的训练过程,掌握⼀技之长,为学⽣的就业打好基础。
(⼆)课程训教⽬标通过《服装⽴体裁剪》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体裁剪的基础知识、⽴体裁剪的基本⼿法、对服装制板技术有⼀个完整的认识,通过作业练习,有针对性地提⾼学⽣的提⾼学⽣的审美能⼒、造型能⼒,为参加⽐赛和实习就业打好基础,使学⽣在校期间掌握服装板师、助理板师的基本技能。
(三)课程训教⽬的与任务本课程教学内容适⽤于⾼职服装设计相关专业的教育需要,符合服装⾏业和岗位需求特点,集科技性、艺术性于⼀体。
通过学习,要求学⽣正确认识⽴体裁剪的基本概念理论、掌握服装⽴体裁剪的基本技能、实现从设计效果到成⾐的转变。
把设计、材料、制板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做⼀次总结和提升,拓展专业就业领域,可以使学⽣的职业岗位技能得到提升。
(四)课程内容1.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化整合教学内容服装⽴体裁剪技术是服装技术应⽤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在实践⽅⾯是重要性和科学性已经⼴泛被专业⼈员所认可。
随着服装制板技术⽇新⽉异的发展,⽴体裁剪技术越来越成为为现代服装板师造型公认的⼿法,服装⽴体裁剪技术在服装成⾐领域借助其直观性、创造性、独特性的优势,必将有着宽⼴的应⽤空间。
低腰小A裙:常指下摆略张大的直筒裙,长度多在膝盖以上,无须开衩亦能满足正常走路的需要。
风格较西裙活泼、轻松,与T恤搭配更显年轻、活力,见图1。
图1二、低腰小A裙裙立裁步骤1、款式分析:该款裙子整体呈现低腰形A字轮廓,装腰式,长度至膝盖附近,右侧装隐形拉链。
本款式既可采用无里布制作,也可采用有里布制作。
2、布料准备:(1)采样内层裙前片长度:裙长+5~10cm内层裙前片宽度:1/2臀围+15~25cm;外层裙前片长度:裙长+15~20cm外层裙前片宽度:1/2臀围+30~40cm;约克长度:20~25cm前腰约克宽度:1/2臀围+10~15cm后腰约克宽度:1/4臀围+10~15cm;后片长度:裙长+5~10cm后片宽度:1/4臀围+10~15cm。
(2)布样整理熨烫平整,丝绺顺直,对折方正。
(3)划样内层裙前片:将样片沿丝绺方向对折,沿对折线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FC。
从上往下量取13cm,从左至右作一条水平线为HL,如图。
外层裙前片:从左往右量取10cm,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侧缝线。
从上往下量取15cm,从左至右作一条水平线为HL,如图。
前腰约克:将样片沿丝绺方向对折,沿对折线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FC,如图。
后腰约克:从左往右量取4cm,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BC,如图。
后片:从左往右量取4cm,从上至下作一条垂直线为BC。
从上往下量取13cm,从左至右作一条水平线为HL,如图2。
图23、裙前片的立体裁剪图3(1)褶裥小A裙的设计特点是无腰头中腰裙,腰部有约克,裙前片为两层,内层为小A裙造型,外层为不对称褶裥造型。
根据款式设计特点,在人台上贴好相应的标志线,如图3。
(2)将约克样片的前中心线与人台的前中心线对齐。
(3)从腰部上口离标志线约1~2cm处边修剪边打剪口,操作时顺势抚平样布,直至约克平整,固定并点影。
(4)将内层裙前片的中心线、臀围线与人台的前中心线、臀围线对齐并固定。
(5)将臀围线以上抚平,左、右上端分别向下倾斜,则下摆程“A”字形展开,向下倾斜越多,“A”形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