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课:林冲棒打洪教头
- 格式:ppt
- 大小:195.50 KB
- 文档页数:20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解、还、差”3个多音字,能利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2.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品味课文,理解课文通过对比描写所塑造的“林冲”和“洪教头”鲜明的人物形象,并练习复述课文。
4.体会明快、洗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学生在阅读中初步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朗读品味课文,理解课文通过对比描写所塑造的“林冲”和“洪教头”鲜明的人物形象,并练习复述课文。
难点:体会明快、洗练、准确、生动的语言风格,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学生在阅读中初步感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增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整体感知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以及读书情况。
2. 在初读感知环节,借助课题质疑,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自由读、默读、圈画、合作交流、联想画面、感情朗读等方式“林冲”和“洪教头”的形象、性格特点。
激发学生阅读《水浒传》的兴趣。
4.在回归整体环节,运用抓关键词想画面的方法,练习复述课文。
运用对比描写,写出一个人物的特点。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前置性学习单。
(见后附件1)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有效推进教与学。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导入,引导质疑1.同学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名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选自《水浒传》的课文。
2. 出示资料,简介《水浒传》。
3. 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质疑:林冲棒为什么要棒打洪教头?是怎样打的?结果怎样?【设计意图:环境是故事情节展开的依托。
在此,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一位位好汉的人物形象,通过资料补充和语言描述,帮助学生了解整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同时检查并指导学生课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备课人:大庆市拥军第一小学孟祥力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大庆市拥军第一小学孟祥力【教材分析】《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主要写林冲遭刺配来到“小旋风”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武,几招之内便将洪教头败于棒下,最后使之羞惭而去的故事。
全文紧紧围绕“比武”这一中心,以动作、语言等描写来刻画林冲、洪教头的性格特征。
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故事情节的,依次为“进庄——相遇——比武——离庄”,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易于学生阅读,理解,是《水浒传》中一段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篇课文林冲和洪教头两位主要人物性格鲜明,林冲谦虚、机智、心胸广阔、善于思考、镇定自若、武艺高强,而洪教头骄傲、心胸狭窄、自不量力、自以为是、小肚鸡肠,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探究并感受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了解人物的性格。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课后阅读水浒传,开展有关《水浒传》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2. 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语文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感知林冲和洪教头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认识两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设计作者姓名:冯皓珺职称:一级教师单位:昆明市五华区大观小学教材: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3课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词语,有选择地积累。
2、了解故事梗概,学习复述课文。
3、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学会概括人物个性特点,以体会林冲“忍”的性格特点为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4、初步引导学生体会古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第七自然段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经过。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主要词语的意思。
2.通过人物的动作、外貌描写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导入。
课文内容回顾: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洪教头是怎样的人?林冲是怎样的人?3.林冲为何要与洪教头比武?二、精读品味,学习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林冲怎样棒打洪教头的?自读课文第四至第七自然段,用笔圈出洪教头的语言和动作和林冲的语言和动作,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1、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耍”“喝”说明什么?“只好”说明什么?为什么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他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练习读课文,读出洪教头的嚣张、林冲的忍让。
2、学习第六自然段。
推测一下,谁会取得这次比试的胜利?林冲尚未比试却已认输,他真的认输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还有一个人也看出林冲并没有真的输,请你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小结:林冲不仅有勇,而且有谋,用迂回的方法使自己得以解开木枷轻松应战。
为什么林冲这样做?他是怎样想的?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从柴进的话中,说说你对“权且”“彩头”的理解。
柴进为什么将大银“丢”在地上?三、重点学习第七自然段林冲棒打洪教头的精彩场面。
1.如果你是洪教头,既看不起林冲,又想赢得银子,你会怎么做?2.他们的过招,这一段中主要描写了几个来回?分别是什么?3.洪教头未打着林冲,心情如何,文中哪几句做了详细的描写?怎样描写的?洪教头“来来来”,前面说“来来”,多了一个“来”,你体会到什么?4.面对气势汹汹、急不可耐的洪教头,林冲是怎样对付的?(洪教头盛气凌人,急不可待,林冲只是“一横”、“一退”、“一扫”便轻松获胜。
23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前播放《好汉歌》。
教学过程:一、尝试朗读,自主释疑1、同学们都看过或者听过《水浒传》中的故事吧?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来介绍一下,自己所熟悉的水浒故事或者故事里的英雄人物。
2、总结同学们的发言,简介《水浒传》、施耐庵。
明确《水浒传》通过一系列故事塑造了108位性格鲜明的好汉。
3、小结: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水浒传》中的一个小故事来了解其中的一个人物——林冲。
(出示林冲图)4、请同学默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以及其中的人物5、提问:这个故事是围绕哪几个人物展开的?6、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师讲述: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
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7、引导学习生字生词。
指导书写。
二、熟练朗读,大胆质疑(一)领悟洪教头形象1、请同学画出描写洪教头的句子形象: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神态: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
洪教头全不理睬。
动作: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语言: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林冲棒打洪教头》导学案教学案22、林冲棒打洪教头一、导航台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一曲《好汉歌》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更是走进了千家万户,让同学们了解了《水浒》,喜爱上了《水浒》。
当听到那铿锵有力的歌声时,我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那一幕幕精彩的画面,一个个英雄的身影便活脱脱地展现在眼前。
回忆一下,看一看哪些英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浒传》与《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合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你读过《水浒传》这部名著吗?现在就让我们读一读,根据《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改编而成的一篇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看一看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林冲棒打洪教头》说的是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
途中来到柴进庄上,被洪教头所逼与之比试,几招之内便使洪教头败于棒下,最后让他羞愧而去的事。
明白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再读读课文,联系题目,想一想课文重点应该写什么?对,应该写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经过。
这经过应写清楚两个人为什么比武,怎么比武的,比武的结果怎样。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课文第二至第七自然段详细地叙述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经过。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容易的把课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交代了林冲被押解沧州,来到柴进庄上。
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详细地叙述了林冲与洪教头比武的经过。
第八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洪教头败给了林冲,满面羞愧而去。
课文第二部分,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把它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第二、三自然段,写了洪教头席间向林冲挑战。
第二层是第四、五自然段,写了二人初次交手。
第三层是第六、七自然段,写林冲与洪教头再次交手,林冲获胜。
到这里,基本上弄清楚了课文是怎么来写"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大家可以在读一读,看看是不是这样叙述的?读了几遍课文,林冲和洪教头这两个人物形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林冲给人感觉很沉稳,是一个谦和忍让的英雄;而洪教头则是一个气势汹汹、逼人太甚的狂燥之人。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读后感小学课文读后感《林冲棒打洪教头》是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文第23课。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读后感,更多课文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读后感一今天,我学了《水浒传》里的一则故事,那就是《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
林冲是一百零八将中的一位英雄豪杰。
因为和高太尉有过失,寻事发下开封府问罪,断遣刺配此沧州。
来到柴进庄上,柴进待人宽厚,好酒好菜来款待林冲,却遭到了洪教头的误会,说林冲是来骗吃骗喝的。
洪教头是一个自以为是、目中无人、傲慢无礼的人。
他跟林冲比武时,自以为自己能打败林冲,自己才配当八十万禁军总教头,还能拿到一锭二十五两的银子。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却被林冲打伤了,他气得都冒烟了,只好溜走了,洪教头真是个小人。
《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小说里的三个人给予我一个很深的印象。
柴进:待人宽厚、善解人意。
林冲:武艺高强、足智多谋。
洪教头:自以为是、目中为人。
以本文中我可以体会到两个道理:(1)无论你是什么罪,只要为国立过功,别人一定会好好待你。
(2)你要是个傲慢无礼的人,无论到哪儿,别人都不会把你放在眼里。
我希望洪教头能以林冲为榜样,一起保护国家,使国家强大起来,以后和平相处,成为一对好兄弟,并且洪教头不再自以为是,傲慢无礼,而是要待人宽厚。
《林冲棒打洪教头》课文读后感二《林冲棒打林教头》一文写了八十万禁军林冲被高俅高太尉陷害,发配到沧州,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柴进庄上,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就杀鸡宰羊款待林冲。
从文中我认识到一个机智聪明、武力高强、谦和沉稳的林冲,还有一个骄横狂躁、目中无人的洪教头。
正因为洪教头的骄傲自满、盛气凌人,比赛以后才输得惨不忍睹。
古今中外,因为骄傲而失败的人数不胜数,我们怎么能忘记呢!通过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骄傲自满、目中无人,应该学会宽容别人。
做人应该象林冲一样学会谦虚,要做一个会忍的人,但也不能什么事情都忍着,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对的那就不该忍着,要大声的说出你的想法,让别人赞成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