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5 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
- 格式:pdf
- 大小:365.92 KB
- 文档页数:4
八年级物理下册(压强、浮力部分)计算思路解析一、计算压强P 和压力F1.计算压强和压力时,先分析属于液体压强和压力,还是固体压强和压力。
2.若属于固体压强和压力(关键词:物体对桌面或地面、桌面或地面受到的压力或压强)先算:总G F = 再算:SFP =3.若属于液体压强和压力(关键词:水对容器底、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或压力)先算:gh 液ρ=P 再算:PS F =4. 若属于气体压强和压力先找:a 101a 10013.155P P P P O O ⨯=⨯=或(题目会给) 再算:S P F O O =5.其他物理量符号——S :受力面积; h :深度; G 总:总的重力,注意容器的问题,除了容器本身的重力G 容,还要加上里面所装液体的重力G 液。
二、计算浮力F 浮1.先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1)若F 浮>G 物或ρ液>ρ物,物体 上浮 ,最终 漂浮 。
(2)若F 浮=G 物或ρ液=ρ物,物体 悬浮 。
(3)若F 浮<G 物或ρ液<ρ物,物体 下沉 ,最终 沉底 。
2.若属于漂浮(如:轮船)或悬浮,选用公式法:排液排排浮gV g m ρ===G F平衡法:物物物物浮gV g m ρ===G F3.若属于下沉(有弹簧秤或细线拉着的题型或遇到无法分析到底属于哪类浮沉类型的题型时,都当作下沉来考虑),选用公式法:排液排排浮gV g m ρ===G F称重法:F G F —物浮= 4.压力差法:向下向上浮—F F F =5. 注意:V 排 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或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 m 排即:排水量或排开液体的质量;三、计算质量m1.找密度ρ和体积V : V ρ=m2. 找重力G ,其中g=9.8N/kg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题目给时按题目,没给只取g=9.8N/kg ): gm G=四、计算密度ρ1.计算固体密度ρ物【本方法可以用来测固体的密度,用到的仪器:弹簧测力计】gm 物G =物物物V m =ρ F G F —物浮=gV 液浮物ρF =2.计算液体密度ρ液 (1)排浮液V F g =ρ(知道浮力F 浮)(2)ghP=液ρ(知道压强P 和深度h ) 五、计算体积V1.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 (1)已知浮力F 浮用:gV 液浮排ρF = (2)已知排水量m 排用:水排排ρm V =2.计算固体的体积V 物 (1)gV V 液浮排物ρF == (适用于悬浮和下沉);(2)先算:gV 液浮排ρF =,再算:露排物V V V +=;(适用于漂浮)(3)物物物ρm V =水水物物物ρρF G -=G机械效率公式汇总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班级姓名计分日期月日2020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5(力学计算专题)一、速度与路程、质量与密度、压力与压强、浮力、功与功率的综合计算1.(2017•齐齐哈尔)如图为现役某导弹驱逐舰,该舰最大航速54km/h,满载时排水量9000t。
(海水密度约为1.0×103kg/m3)g取10N/㎏。
(1)该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1h,通过的路程为多少?(2)若声呐探测器在水下10m深处,则声呐探测器所受海水压强为多少?(3)驱逐舰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4)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时所受海水阻力为驱逐舰重力的0.1倍,那么该导弹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时,推力的功率为多少?解:(1)由v=可得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1h,通过的路程为:s=vt=54km/h×1h=54km;(2)声呐探测器所处深度:h=10m;受到的压强:p=ρ海水gh=1×103㎏/m3×10N/㎏×10m=1×105Pa.(3)导弹驱逐舰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满载时,武汉号受到浮力:F浮=G排=m排g=9×103×103㎏×10N/㎏=9×107N;(4)由物体漂浮得,G物=F浮=9×107N;因为驱逐舰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F=f=0.1G=0.1×9×107N=9×106N,v=54km/h=15m/s,驱逐舰功率:P===Fv=9×106N×15m/s=1.35×108W=1.35×105kW;答:(1)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1h,通过的路程为54km;(2)声呐探测器在水下10m深处,则声呐探测器所受海水压强为1×105Pa;(3)驱逐舰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9×107N;(4)导弹驱逐舰以最大航速匀速航行时,推力的功率为1.35×105kW。
专题五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张庄中学孙良友一、复习目标(1)熟记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公式(2)学会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二、知识储备1、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变形公式m=v=2、压强的计算公式p=(适用于所有压强)p=(适用于液体压强和密度均匀的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3、计算浮力的公式有:(1)F浮=G排=(适用于知道液体密度和能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2)F浮=(适用于知道物重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探究实验中用得较多)(3)F浮=(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4)F浮=(适用于知道压力的题目中)三、典例解析1、有关密度的计算例1、一个容器装满水,总质量为65克,将30克的沙子投入容器中,有水溢出,此时容器及水、沙子的总质量为83克,求沙的密度?解析:关键是找出沙子的体积。
不难看出,沙子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
解题方法:对于单纯有关密度的计算,关键是抓住密度的计算公式ρ=m/v,以及变形公式m=ρv, v=m/ρ想办法找出已知量就可以了。
针对性练习:1、质量0.9千克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0.1升,求:(1)冰的质量是多少?(2)冰的密度是多少?2、纯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某工厂生产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过10%,用抽测密度的方法来检验,则合格产品的密度应在什么范围之内?2、有关压强的计算例2、如图1所示,一梯形截面容器重10N,容器底面积是200cm2,倒入4 Kg水的高度是30cm。
(g=10N/Kg )求:(1)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2)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解析:第一问是液体压强,用公式P=ρg h。
第三问是固体压强,用p=F/s解题方法:对于压强的计算,如果是固体压强,首先考虑的公式应该是p=F/s;如果是液体压强,首先考虑的公式应该是P=ρg h针对性练习:1、通常情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同则压痕深度相同。
野生动物调查员在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他把底面积为10 cm2的容器放在足印旁边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沙子,直到泥地上出现和黑熊足印相同的痕迹,测出此时装了沙子的容器总质量为1.25Kg,g=10N/Kg ,求:(1)装了沙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800cm2,估算黑熊的质量有多大?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烹煮食物的温度,缩短烹煮的时间,人们利用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性质制造出了高压锅。
专题五 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一、复习目标(1)熟记密度压强浮力的计算公式(2)学会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二、知识储备1、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变形公式 m=v=2、压强的计算公式 p=(适用于所有压强) p=(适用于液体压强和密度均匀的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3、计算浮力的公式有:(1)F 浮 = G 排=(适用于知道液体密度和能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2)F 浮 =(适用于知道物重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探究实验中用得较多)(3)F 浮 =(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4)F 浮 =(适用于知道压力的题目中)三、典例解析1、有关密度的计算例 1、一个容器装满水,总质量为 65 克,将 30 克的沙子投入容器中,有水溢出,此时容器及水、沙子的总质量为 83 克,求沙的密度?2、有关压强的计算 例 2、如图 1 所示,一梯形截面容器重 10N,容器底面积是 200cm2 , 倒入 4 Kg 水的 高度是 30cm。
(g=10N/Kg )求:(1)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2)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 (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针对性练习: 1、通常情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同则压痕深度相同。
野生动物调 查员在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他把底面积为 10 cm2 的 容器放在足印旁边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沙子,直到泥地上出现和黑熊足印相 同的痕迹,测出此时装了沙子的容器总质量为 1.25Kg,g=10N/Kg ,求:(1)装了沙 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 800cm2,估算黑熊的质 量有多大?针对性练习: 1、质量 0.9 千克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 0.1 升,求:(1)冰的质量是多少?(2) 冰的密度是多少?2、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提高烹煮食物的温度,缩短烹煮的时间,人们利用水的沸点随 气压的升高而升高的性质制造出了高压锅。
某种规格的高压锅出气口的直径为 3.2mm, 计算出它的面积为 8mm2 ,要使锅内气压达到 2 个标准大气压,请计算该高压锅应配的 限压阀的质量为多少克?(外界气压为 1 标准大气压,1 标准大气压取 105 Pa,g= 10N/Kg )2、纯酒精的密度是 0.8×103 Kg/m3 ,某工厂生产的酒精要求含水量不超过 10%,用抽 测密度的方法来检验,则合格产品的密度应在什么范围之内?3、有关浮力的计算 例 3、将重为 4.5N,体积为 0.5dm3 的铜球浸没在水中后放手,铜球静止后受到的浮力 为多少?之前,浸入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________(选填“大”或“小”); (6)分析图像 CD 段,可得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力与压强综合计算技巧浮力和压强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向上的力,而压强则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我们来看一下浮力的计算方法。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出的液体的重量。
因此,要计算浮力,我们需要知道物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
浮力的计算公式如下:浮力 = 体积 × 密度 × 重力加速度其中,体积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密度是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物体受到的重力加速度。
举个例子,假设有一块木头,它的体积为0.01立方米,液体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为9.8米/秒^2。
那么这块木头所受的浮力为:浮力 = 0.01立方米 × 1000千克/立方米 × 9.8米/秒^2 = 98牛顿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压强的计算方法。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如下:压强 = 力 ÷ 面积其中,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面积是力作用的面积大小。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力为100牛顿作用在一个面积为1平方米的物体上,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压强为:压强 = 100牛顿 ÷ 1平方米 = 100帕斯卡通过浮力和压强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我们可以用浮力来解释为什么一个船在水中能够漂浮,因为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它所受到的浮力大于它的重力,从而使得船能够浮在水面上。
而压强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一个尖锐物体能够轻松地刺入一个物体中,因为尖锐物体的力作用在一个很小的面积上,所以它所产生的压强很大,从而能够穿透物体。
浮力和压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通过浮力和压强的综合计算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中。
有关压强浮力的计算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是压力的一种度量。
而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是由于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压力不均匀导致的。
在涉及压强和浮力的计算中,我们通常需要考虑物体的形状、密度、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力等因素。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浮力的计算。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F=ρ*V*g其中,F表示浮力,ρ表示液体的密度,V表示物体所排开液体的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根据公式可知,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成正比,与液体的密度成正比,与重力加速度无关。
而物体所受到的压强可以通过浮力的计算结果得到。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受到的力,A表示力作用的面积。
根据公式可知,受到的力越大,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
同时,在计算压强时,还需要考虑物体受到的其他力的影响。
例如,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受到重力的作用,需要将重力的大小计入浮力的计算中。
另外,如果物体底部还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也需要将这些力的大小计入压强的计算中。
举例来说,假设有一个体积为V,密度为ρ1的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如果物体受到的外力只有重力,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ρ*V*g如果物体还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浮力则等于所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
然后,根据浮力的大小可以计算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强。
假设物体的底部受到的其他外力为F0,物体的底部面积为A,则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强为:P=(F+F0)/A以上仅仅是压强浮力计算的一种情况,实际的计算中还需要考虑很多其他因素,如流体的流动性、物体的形状等。
对于复杂的情况,可能需要运用更加详细的流体力学理论来进行计算。
总结起来,压强浮力的计算需要考虑物体的形状、密度、液体的密度以及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力。
通过计算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可以进一步计算出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强。
密度压强浮力知识点总结一、密度: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所含质量的大小,通常用ρ表示。
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ρ=m/V其中,ρ为密度,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密度的特点:1.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受物体大小和形状的影响;2.密度高低可以说明物质的致密程度,密度大的物质相对来说比较紧密。
二、压强:压强是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通常用P表示。
压强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F/A其中,P为压强,F为力的大小,A为力作用的面积。
压强的单位通常为帕斯卡(Pa)或牛顿每平方米(N/m²)。
压强的特点:1.压强与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有关,力的增大或面积的减小都会导致压强的增加;2.压强越大,物体受力越大。
三、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通常用Fb表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在物体上部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Fb=ρ*V*g其中,Fb为浮力,ρ为液体或气体的密度,V为物体排在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g为重力加速度。
浮力的特点:1.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开的体积有关,排开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2.物体受到的浮力方向与排开液体或气体的方向相反;3.如果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物体将会下沉;如果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物体将会上浮。
在实际应用中,密度、压强和浮力的概念常常同时出现。
1.浮力是由于密度差异而产生的,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时,物体将下沉;反之,物体将上浮。
2.物体受到浮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当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相等时,物体将处于浮力平衡状态,即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此时物体的平均密度等于液体或气体的密度。
3.在涉及到液体或气体的力学问题中,常常需要考虑浮力对物体的影响。
例如,船只能浮在水面上是由于浮力的作用,气球能够悬浮在空中也是由于浮力的作用。
总结起来,密度、压强和浮力是力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物体的浮沉、物体受力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1届江苏省盐城市苏科版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专题五压强浮力一、填空题1. 课本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虽然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但重力并不是压力,因为重力作用在___上,施力物体是___。
而压力作用在___上,施力物体是___。
2. 用50牛的压力作用在1厘米2的面积上所产生的压强是_____,如果保持压力不变,要产生5×103帕的压强应使受力面积变为_____。
压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
3. 如图,甲、乙、丙三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等高的酒精、水、水银,则比较各容器底部所受压强p甲__p乙__p丙。
(选填“大于”、“小于”和“等于”)4. 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它对桌面的压强约为0.5帕,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______,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是_______。
6. 实验表明: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的增大而_____;气体的液化温度与压强也有关系,压强增大时,液化温度______。
7.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8. 把三个完全相同的实心铁球分别放在煤油、水和水银中,静止时受浮力最大的是在____中的铁球。
9. 将石块挂在弹簧秤下面,在空气中弹簧秤读数为9.8牛,若把石块的一半浸没在水中,弹簧秤读数变为7.84牛,这时石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牛,石块的体积为_____,石块密度为______。
石块若全部浸没在煤油里,弹簧秤的读数将为_____。
(ρ煤油=0.8×103千克/米3)10. 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_原理来测量______的仪器,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置在甲、乙两种液体里均静止不动,则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F甲__F乙。
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__ρ乙。
(选填“>”、“<”或“=”)11. 某轮船的排水量是7×105千克,船自身重为2.45×106牛,则这艘船最多能装载_____牛的货物。
密度、压强和浮力的计算(g=10N/kg)1.一只底面积为0.01m²的盛水烧杯放在面积为1.4m²的水平桌面上,烧杯和水的总重量为11N,烧杯高为0.12m,杯中水深0.1m。
求:(1)杯底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2)桌面受到杯底的压强和压力?2.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测定石块的密度。
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受到的重力为2N,再将石块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则石块的密度是多少?3.一实心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为300cm³,塑料块的质量是多大?当在塑料块上放置一个重量为2N的砝码后,塑料块刚好没入水中,问此时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塑料块的密度是多大?4.某同学想知道某种液体的密度,但由于条件所限,他不能直接测出这种液体的质量或重力,于是他就利用学过的浮力知识设计了一种求密度的方法:先将重1N的小金属筒口朝上放入水中,筒有1/2的体积浸没在水中;然后他取100 cm³的这种液体装入小筒;将筒又放入水中,筒的1/10体积露出水面,通过计算他知道了这种液体的密度。
请问这种液体密度是多少?5.在面积为0.5m²的方形水平桌面中央放有一只装有酒精的圆柱容器(ρ酒精=0.8⨯10³㎏/m³)容器底面积为500cm²,现将一质量为0.9kg、密度为0.9⨯10³㎏/m³的实心小球放入容器中(小球不溶于水)(1)试判断小球静止时是漂浮、悬浮还是沉在容器底部?(2)此时小球所受浮力是多少?(3)小球放入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变化了多少?(4)小球放入前后,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6.密度为0.6 10³㎏/m³、体积为1dm³正方体木块,用一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细绳,两端分别系于木块底部中心和柱形容器底部的中心,细绳对木块的最大拉力为3N。
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密度。
密度是物体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它的计算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其中,质量是物体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而体积是物体的体积,单位可以是立方米(m³)或其他单位,如升(l)或立方厘米(cm³)。
在实际问题中,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仪器来测量物体的体积。
接下来,让我们来讨论压强。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
它的计算公式为:压强=力/面积其中,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大小,单位为牛顿(N),而面积是物体上受到力作用的面积,单位可以是平方米(m²)或其他单位,如平方厘米(cm²)。
在实际问题中,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或其他测力仪来测量力的大小,使用尺子或其他测量仪器来测量面积。
最后,让我们来讨论浮力。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它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浮力=密度×重力加速度×体积其中,密度是液体或气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米/秒²,而体积是物体的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与重力方向相反。
通过上述三个概念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密度,并根据密度来确定它的性质,如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
同样地,如果我们知道一个物体所受到的力和作用面积,我们可以计算出它的压强,从而了解物体所承受的压力大小。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浮力的概念来解释为什么物体在水中会浮起来,以及物体在空气中会受到上升的力。
总结起来,密度、压强和浮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它们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几个基本的物理量即可。
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考虑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形状的物体的测量方法以及其他复杂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问题中应谨慎使用这些概念和计算方法,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专题22 密度、压强、浮力的综合分析与计算(速记手册)考点1计算浮力方法(1)称重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3)漂浮、悬浮: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F浮=G物或F浮=ρgV排(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2.浮力计算题方法总结:(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判断物体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漂浮、悬浮、下沉、上浮);(3)根据浮沉条件列出等式(一般平衡状态的居多)。
3.必须弄清楚的一些概念:①物重G与视重F;①物重G与物体排开的液重G排;①浸在(浸入)与浸没(没入);①上浮、漂浮、悬浮;①物体的密度ρ物与液体的密度ρ液;①物体的体积V物、物体排开液体体积V物、物体露出液体的体积V露。
4.解浮力问题经常用到的一些规律和概念:①二力平衡条件(推广到三力平衡);①密度;①液体内部压强规律;①浮力;①阿基米德原理;①物体浮沉条件。
考点2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规律三: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
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例1】一艘质量为2 000 t的货轮沉没在主航道60 m深的水底。
相关部门派出满载排水量为4 000 t 的打捞船进行打捞。
经过现场勘探后得知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1 500 m3,决定采用浮筒打捞法(利用充满水的钢制浮筒靠自重下沉,在水下充气将筒内水排出,借助浮力将沉船浮出水面)进行打捞。
若打捞时所用钢制浮筒体积为200 m3,浮筒充气排水后的质量为30 t。
(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g取10 N/kg)求:(1)60 m深的水底受到水的压强。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五)➢【学习目标】1.掌握压强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2.掌握浮力公式及应用计算➢【互动探索】➢【精讲提升】一、压强【知识梳理】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3.压强公式:P=F/S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 同时把F↑,S↓。
减小压强相反。
5.液体压强公式:p=ρgh,其特点:(1)液体对容器底和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系。
6.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7. 测定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
8.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1.013×105帕=10.34米水柱。
9. 流体压强大小与流速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例题精讲】【例1】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 ,其右端与桌边相齐。
木板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被缓慢的向右拉出桌边一小段距离。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B.M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C.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D.M 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解析:压力=重力不变,S变小,p变大,而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答案:C【例2】学习上的“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如图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2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
(g取10N/kg)(1)若空桶的质量为2 Kg,则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2)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约为多少Pa?(3)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约为多少N?放到石料刚好接触湖底前)。
有关密度、压强及浮力的计算一、公式1、密度的计算公式ρ=变形公式m= v=2、压强的计算公式p=(适用于所有压强) p=(适用于液体压强和密度均匀的柱体对水平面的压强)3、计算浮力的公式有:(1)F浮= G排=(适用于知道液体密度和能知道排开液体的体积时)(2)F浮=(适用于知道物重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探究实验中用得较多)(3)F浮=(适用于漂浮和悬浮的物体)二、典例解析1、一个容器装满水,总质量为65克,将30克的沙子投入容器中,有水溢出,此时容器及水、沙子的总质量为83克,求沙的密度?2、质量0.9千克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了0.1升,求:(1)冰的质量是多少?(2)冰的密度是多少?3、如图1所示,一梯形截面容器重10N,容器底面积是200cm2,倒入4 Kg水的高度是30cm。
(g=10N/Kg )求:(1)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2)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4、通常情况下,物体压在同样的泥地上,如果压强相同则压痕深度相同。
野生动物调查员在泥地上发现黑熊刚留下的足印,为了估算黑熊的质量,他把底面积为10 cm2的容器放在足印旁边的泥地上,再慢慢往容器中倒沙子,直到泥地上出现和黑熊足印相同的痕迹,测出此时装了沙子的容器总质量为 1.25Kg,g=10N/Kg ,求:(1)装了沙的容器对泥地的压强(2)量出黑熊与地接触的足印痕总面积共800cm2,估算黑熊的质量有多大?4、将重为4.5N,体积为0.5dm3的铜球浸没在水中后放手,铜球静止后受到的浮力为多少?5、如图2所示的是棱长为0.1m的立方体铝块,它的每个正方形表面的面积是()m2,如果它下表面受到水向上的压力是20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Pa,上表面受到水向下的压力是()N,铝块受到水的浮力是()N 。
(g=10N/Kg)6、用手将一重为6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10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N;放手后物体将(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N。
专题(四)压力、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能力点1:受力分析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析:(1)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
(2)液体中物体的受力分析,若物体不受拉力,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时,F浮=G物,沉底时,G物=F浮+F N,若物体受拉力且拉力竖直向上时,G物=F浮+F拉,若物体受拉力且拉力竖直向下时,F浮=G物+F拉。
能力点2:压强、压力的计算明确产生压强的主体:(1)固体:先求压力,F=G总,注意受力面积S(实际接触:多轮、多脚、移动、切割、叠加等,单位:m2);再应用公式,p=FS 计算压强。
(特殊情况如密度均匀的柱状固体,也可用p=ρgh直接计算对水平面的压强)(2)液体:先求压强,p=ρgh,注意受力面积S(S底,单位:m2);再应用公式,F=pS计算压力。
(特殊情况如图ZT4-1乙所示的柱状容器,也可用F=G液)图ZT4-1能力点3:浮力的计算判断或计算浮力的大小要先选择合适的公式,分析问题时可以由状态直接确定密度或受力。
(1)压力差法(浮力产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
(2)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F浮=G排。
(3)称重法(弹簧测力计法):F浮=G物-F示。
(4)阿基米德原理法(已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的密度):F浮=ρ液gV排。
(5)二力平衡法(已知物体漂浮或悬浮):F浮=G物。
能力点4:体积的计算根据F浮=ρ液gV排的变形式V排=F 浮ρ液g计算体积。
能力点5:密度的计算已知质量和体积:ρ=mV。
已知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ρ液=F 浮V 排g。
已知重力和浸没时受到的拉力:ρ物=GG -F ρ液。
已知物体漂浮或悬浮时F 浮=G 物,物体的密度:ρ物=ρ液V 排V 物。
压强与浮力的衔接公式△h=△V 排S 容、△p=△F 浮S 容。
(用来解决液面变化问题时使用,有些时候面积是S 容-S 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训练类型一 固体、液体压强的计算1.如图ZT4-2所示,正方体物块A 的质量与正方体物块B 的质量之比为3∶1,底面积之比为2∶1,那么物块A 对物块B 的压强p A 与物块B 对桌面的压强p B 之比p A ∶p B = 。
压强压力浮力密度公式详细总结一、压强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是衡量物体受到的压力的一种量度。
压强的公式为:压强=力/面积其中,压强的单位可以是帕斯卡(Pa)或牛顿/平方米(N/m^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较大的单位,如千帕(kPa)或兆帕(MPa)。
二、压力压力是压强作用于物体其中一部分的结果,是压强的综合体现。
这是一个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压力的公式为:压力=力/面积压力的单位也可以是帕斯卡(Pa)或牛顿/平方米(N/m^2)。
压力是个广义的概念,可以应用在各种场景中,如液体中的压力、气体中的压力、机械中的压力等等。
三、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浮力是由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排斥一部分物质而产生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斥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并且与物体所在介质的密度有关。
浮力的公式为:浮力=密度x重力加速度x体积其中,浮力的单位通常以牛顿(N)为计量单位,在浮力的计算中还需知道物体所在介质的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的数值。
四、密度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衡量物质紧密程度的量度。
密度的公式为:密度=质量/体积密度的单位可以是千克/立方米(kg/m^3)。
物体的密度决定了它的浮力和沉浮性质,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密度来辨别物质的种类和性质。
压强、压力、浮力、密度这四个概念与应用是相互关联的。
在液体或气体中,根据物理原理和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其压强、压力和浮力。
而密度则通常被用于根据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密度或者根据密度计算质量或体积。
这些概念与公式为我们研究物体和物质的特性提供了基本的工具与方法。
总结起来,压强、压力、浮力、密度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
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压力是压强作用于物体其中一部分的结果。
浮力是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这些概念和公式为我们研究物体与物质的本质提供了指导并有着广泛的应用。
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在浮力的计算中,首先需要了解浮力的概念。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当物体浸入液体中时,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大小等于所排开液体的重量。
根据此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浮力的公式:Fb=ρgV其中,Fb代表浮力,ρ代表液体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V代表物体在液体中所排开的体积。
在压强的计算中,首先需要了解压强的概念。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大小。
在液体中,压强同时受到由上方液体压力和下方液体压力产生的合力。
根据浮力的作用,压强可以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计算:1.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上下压强相等;2.物体半浸没在液体中,上、下压强不等。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种情况,即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此时,上下压强相等,且与被浸没的深度有关。
根据上述浮力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物体上方液体对物体的压强公式:P1=Fb/A=ρgV/A其中,P1代表上方液体的压强,A代表物体的底面积。
此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到物体下方液体的压强公式,即:P2 = P1 + ρgh其中,P2代表下方液体的压强,h代表被浸没的深度。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物体半浸没在液体中,上、下压强不等。
此时,我们可以将物体分解为两部分进行计算,即上方部分和下方部分。
根据浮力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物体上方液体对物体的压强公式:P1=Fb/A=ρgV/A其中,P1代表上方液体的压强,A代表物体上方部分的底面积。
同样地,我们还可以得到物体下方液体的压强公式:P2 = P1 + ρgh其中,P2代表下方液体的压强,h代表上方部分离液面的高度。
综合计算压强浮力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此外,还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确保公式中各个量的单位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计算公式都是在不考虑表面张力的情况下得到的。
当液体表面存在表面张力时,物体所受的压强浮力还需要考虑表面张力产生的影响。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表面张力的影响,进行更为精确的计算。
最后,压强浮力的综合计算是研究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现象以及浮力大小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压强和浮力的综合计算,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规律,并为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压强与浮力的计算压强与浮力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许多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压强与浮力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一、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力的大小,常用符号为P,计量单位为帕斯卡(Pa)。
压强的计算公式为:压强(P)= 施加力(F)/ 单位面积(A)其中,施加力的单位为牛顿(N),单位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m²)。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物体的质量为100千克,它的底面积为1平方米,施加在它上面的力为1000牛顿。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来求解它所受到的压强:压强(P)= 1000牛顿 / 1平方米 = 1000帕斯卡(Pa)二、浮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浮力是指在液体或气体中物体受到的向上的力。
它是由于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所受到的压强不同而产生的。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浮力的计算公式为:浮力(Fb)= 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密度(ρ) ×重力加速度(g) ×排开的体积(V)其中,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密度的单位为千克/立方米(kg/m³),重力加速度的单位为米/秒²(m/s²),排开的体积的单位为立方米(m³)。
举个例子,假设一个钢铁块在水中的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重力加速度取10米/秒²,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来求解它所受到的浮力:浮力(Fb)= 1000千克/立方米 × 10米/秒² × 1立方米 = 10000牛顿(N)由于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所以钢铁块受到的浮力为10000牛顿。
三、压强与浮力的关系当物体浸入液体或气体中时,它受到的压强和浮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或气体中的压力作用于物体的各个部分时,它们的大小相等。
同样,液体或气体中的压强也会作用于物体的各个部分,并且大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