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及其发展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27.58 KB
- 文档页数:3
南京智慧旅游发展现状以及对策提纲
提纲:
一、南京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1.概况
2.现状
二、南京智慧旅游发展对策
1.培养智慧旅游服务专家
2.建立综合性的智慧旅游系统
3.加强大数据分析与智慧旅游
4.积极落实智慧旅游相关政策
5.优化旅游环境
一、南京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1.概况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智慧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具有较高市场前景。
近年来,南京政府积极布局智慧旅游发展,推进了一系列智慧旅游建设,使智慧旅游成为南京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现状
目前,南京智慧旅游的发展还有很多局限性。
一方面,受到政策和技术的限制,旅游资源数据的集成、共享和应用难度较大,信息反馈不及时滞后,影响其发展。
另一方面,智慧旅游服务专家相对稀缺,很多企业及
相关部门仍处在初级探索阶段。
同时,旅游环境优化也需要各方积极参与,相关限制和拦截系统的建立尚未完善,安全性尚待改善。
二、南京智慧旅游发展对策
1.培养智慧旅游服务专家
为了支撑智慧旅游的发展,首先要抓紧培养智慧旅游服务专家,加强
专家队伍建设。
2015年9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江苏智慧旅游建设现状与思考 吴高莉智慧旅游是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本文从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的背景入手,着重分析七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在推进智慧旅游发展进程中的做法和经验,并对江苏智慧旅游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江苏智慧旅游发展背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旅游信息化开始步入“智慧旅游”时代。
智慧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目的。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智慧旅游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是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及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将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实现“智慧旅游”。
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
我国国家旅游局将“智慧旅游”写入了“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中,并启动了智慧旅游创建工作,国家旅游局部署了“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
江苏省在《“十二五”智慧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江苏智慧旅游建设的核心和发展模式。
预计到2015年,初步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智慧旅游。
目前,苏南和苏中地区正在积极推进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为解决试点中的资源整合、成果共享和降低成本,减少盲目投资、信息孤岛和技术混杂等问题,2011年5月,南京、苏州、常州、无锡、南通、扬州和镇江等7个城市建立了“智慧旅游城市联盟”,2012年5月,都同时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首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最多的省份。
目前,这几个城市正积极推进合作共建智慧旅游城市试验区,实现技术、项目和产业的集约化发展,逐步向城市群、区域性智慧旅游发展。
现代经济信息492南京智慧景区的发展——以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为例任 静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升级换代。
本文首先论述了智慧旅游的概念和智慧景区的功能,结合南京牛首山文化景区的发展实例,介绍了该景区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及不足,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发展建议。
关键词:智慧旅游;智慧景区;牛首山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01-0492-01一、智慧旅游的概念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命名为“智慧旅游年”,南京市是第一批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之一,重点围绕游客的智能服务和政府的智能管理两条主线,基本构建了城市智慧旅游应用体系[1]。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智慧旅游是以游客为中心,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GIS 等“互联网+”技术为手段,以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种旅游运行新模式。
二、智慧景区概述智慧景区是综合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对景区地理空间、自然资源、游客行为、景区工作人员动态、景区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的感知和智能化管理。
智慧景区的内涵主要包括三方面:1.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对景区的状况进行动态、系统的监控,获得各种有效数据用于管理景区和提高服务。
2.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可视化管理以便及时有效地沟通,并尽量在第一时间对各种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
3.利用电子商务手段与酒店、旅行社和航空公司展开紧密合作,全面提高业务能力与效率[2]。
三、南京智慧景区的发展——以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为例牛首山文化旅游区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规划总面积49.37平方公里,整个文化旅游区涵盖佛顶圣境、宝相献花、隐龙禅谷、谧境禅林、天阙小镇五大功能区,是融佛禅文化、金陵文化、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文化休闲胜地。
(一)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智慧旅游的应用1.电子门票系统景区二维码形式的电子门票可借助游客的智能手机进行管理,在促销平台和预订类门票中有较多的应用。
交旅融合典型案例交旅融合典型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两个产业的融合发展,不少地方开始探索交旅融合模式。
本文将以南京市为例,介绍其交旅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
一、南京地铁+智慧旅游南京地铁是南京市最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而智慧旅游则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模式。
南京地铁公司与南京市旅游局联手推出“智慧地铁+智慧旅游”服务,通过在地铁站点、列车上设置导览屏幕和二维码等方式,让乘客在乘坐地铁的同时方便获取周边景点、美食等信息,并提供优惠购票等服务。
此外,南京地铁还与多家知名景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景区联票”,乘客可以在购买地铁票时一并购买景区门票,并享受优惠价格。
这种模式不仅方便了游客,也为景区带来了更多流量。
二、南京市公共自行车+旅游南京市公共自行车是南京市的又一重要交通工具。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南京市政府联合多家企业推出“自行车+旅游”服务。
游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自行车租赁站点借用公共自行车,前往周边景区、美食街等地,享受更加便捷的出行服务。
此外,南京市还建立了多个“骑游线路”,将多个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线路,方便游客进行游览。
这种模式不仅让游客更加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也为城市带来更多环保、健康的交通方式。
三、南京长途汽车站+旅游南京长途汽车站是连接南京与周边城市的重要枢纽之一。
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汽车站管理方与多家旅行社合作推出“长途汽车+旅游”服务。
乘客可以在购买长途汽车票时一并购买景区门票和导览服务等,不仅省去了排队购票等待时间,还能享受优惠价格。
此外,汽车站还开设了旅游咨询中心,为游客提供各方面的旅游信息和帮助。
这种模式不仅让游客更加便捷地到达目的地,也为旅行社和景区带来了更多的流量。
四、南京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平台为了更好地推进交旅融合发展,南京市政府还建立了交通运输综合服务平台。
该平台整合了公共交通、出租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以及周边景点、美食等信息,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的出行服务。
结合案例说说牛首山智慧旅游的特点牛首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近年来,牛首山景区利用智慧旅游技术,逐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景区管理的效率,成为智慧旅游的典范案例。
一、智慧导览系统牛首山景区利用先进的智慧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导览服务。
通过手机APP,游客可以获取详细的景区介绍、路线推荐、景点导览等信息,同时还可以实时查询游览进度、景点开放状态、活动信息等,为游客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导览体验。
这样的智慧导览系统不仅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景区的管理效率。
二、智慧互动体验牛首山景区还在一些主要景点设置了智慧互动体验设施,例如在文殊院灯塔下设置了智能互动展示屏,游客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获取有关佛教文化的知识,并与其他游客进行互动交流。
在山顶观音宝阁还设置了虚拟现实体验设备,游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感受到不同的佛教禅定场景,增强了游客的互动体验和学习效果。
三、智慧安全和便民服务牛首山景区还利用智慧技术提升了安全和便民服务。
景区内设置了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游客的流量和行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措施。
同时,景区还建立了智能化的停车管理系统和票务管理系统,实现了停车位的实时监测和票务的移动支付,方便了游客的出行和购票流程。
四、智慧营销和推广牛首山景区还利用智慧技术实现了精准营销和推广。
通过大数据分析,景区可以对游客的偏好和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精准的营销策略,提高了营销效果和游客满意度。
同时,景区还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支付平台开展在线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五、综合智慧管理除了以上方面,牛首山景区还综合运用智慧技术实现了景区综合管理。
例如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景区设施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大大提高了设施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景区的运营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景区管理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江苏省智慧旅游市场分析与发展策略作者:章露张雪芳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10期章露张雪芳当今,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对智慧旅游产业的开发不仅能促进旅游业全方位发展,提高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同时也是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要求。
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对智慧旅游进行概述,分析江苏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并通过SWOT态势分析法对江苏智慧旅游市场进行探究,从而提出相适应的智慧旅游发展战略。
一、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分析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率先提出“智慧旅游”的理念并开展相关项目建设,随后江苏省各级政府和相关旅游行业将如何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作为旅游产业转型的重点工作。
2011年镇江市建立了挂靠国家旅游局的“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为全国的智慧旅游建设发展率先提供了示范。
镇江“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实施建设之后,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7市迅速建立了“智慧旅游联盟”,并联合其他兄弟城市从城市智慧旅游逐步向城市群、区域性智慧旅游发展,形成点、线、面、网的连接和结合。
《江苏省“十二五”智慧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江苏省将在2015年实现所有5A级景区、半数4A级景区达到智慧景区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智慧旅游全覆盖。
截至2012年7月,我国绝大部分一线城市和80%的二线城市均已提出智慧旅游发展目标和建设总体规划,包括北京、上海、江苏等在内的旅游经济发达地区,已有近40多家单位完成了智慧旅游总体规划或是智慧旅游总体建设框架。
智慧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所取得的成果却相当显著,智慧旅游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无疑将成为旅游业转型的必然方向,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缺陷,但相信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势必会得以解决。
二、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1.旅游资源丰富,战略联盟建立。
南京智慧旅游建设框架方案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智能化、信息化、数据化等新型技术逐渐渗透到旅游领域,智慧旅游已经成为了未来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南京智慧旅游建设框架方案成为了南京市政府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旨在通过整合各项资源,推动南京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旅游体验,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南京智慧旅游架构方案,是指将南京旅游业的相关方面进行统一的集成和整合,形成一个旅游智慧化的系统,以此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观光质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南京智慧旅游建设框架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基础设施建设。
这需要南京市政府为南京旅游业建造一个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建设,以满足旅游业对于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需求的基础。
第二步:业务流程整合。
在整合南京旅游业的业务流程过程中,需要将旅游景点、交通信息、酒店、餐饮等线下的旅游资源整合到互联网上来,以创造更加完整、丰富和智慧的旅游服务。
同时,采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优化旅游服务流程和旅游产品,以提高游客对南京旅游业的满意度和留存率。
第三步:旅游服务创新。
利用新技术和智慧模式,南京市政府可以创造更加智慧化和智能化的旅游服务。
通过人工智能语音识别、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手段,将旅游服务与信息科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创造更加便捷、快速和舒适的旅游服务,同时满足游客对旅游体验和消费的不同需求。
总的来说,南京智慧旅游建设框架方案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南京旅游业的品牌和竞争力,实现南京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虽然该计划需要面临各种政策、资源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但目前看来,智慧旅游仍然是南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
可以预见,南京智慧旅游建设框架方案将在未来的旅游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今后到南京旅游不用提前查攻略、做功课了。
只要输入吃、住、行、玩的关键词,电脑就会自动设计出线路供游客选择。
昨天南京市旅游园林局副局长金卫东透露,南京未来将推出的“智慧旅游”将为游客提供这样的服务。
据悉,“智慧旅游”即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把一些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然后为广大游客量身定做,提供适需对路的旅游产品。
今后,游客们只要将一些关键词输进电脑,就可以专门设计出一条线路来供游客筛选。
“这个设计既要和智慧南京相衔接,又要有旅游的一些特点。
”金卫东介绍说,设计方案近期将会出炉。
“智慧旅游”虽便捷,但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存在难点。
如怎样把游客所需的大量信息整合到一个数据库、怎样把这些数据库通过加工传递到利于游客接受的服务终端上去等,目前和相关的部门在进行这些方面的开发。
此外通过旅游专业人士的加工和包装,旅游部门正准备在近期推出《庐山恋2010》南京新一日游线路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