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案例分析(20100611)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27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
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
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1。
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
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
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
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从此埋下隐患,刚好她家中的零线与火线不知当天被谁对换了,造成冰箱电器成为导电体,险出人命。
案例一、触电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概述201×年×月×日21时30分左右,×分厂二段电仪班主操唐某某在检查制酸电尘操作室1#配电柜空气开关时,由于操作失误造成触电,被在现场的制酸三班班长荆某某发现后及时施救,同时报告分厂将其送往医院救治。
二.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一)、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值班主操电工唐某某安全意识淡薄,在带电作业过程中思想不集中且无专业人员监护的情况下,冒险违章作业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二)、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1、电仪工段对电工作业期间“必须安排专人有效监护的规定”执行不力;平时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是造成本次事故主要原因。
2、分厂对夜间值班电工管理不到位,是造成本次事故的次要原因。
(三)、事故的性质经事故分析及调查认定,该事故类别为违章冒险作业,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
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1)分厂立即组织召开安全专题会议,并开展一次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以书面形式于××月××日前上报安环科。
(2)分厂督促电仪工段组织全员学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严格考核,以书面形式于××月××日前上报安环科。
案例二、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情经过201×年×月×日早上8:00,×化副产品岗位化验员刘某某、索某某上岗后开始称取样品进行分析,8:10分,索某某称样结束,将样品移至溶样间东通风橱内,开始溶样操作,当时室内一切正常,索某某返回仪器室内进行其它操作;8:13分,刘某某称样结束,在西通风橱内开始溶样,8:15分,在开通风橱开关时,通风橱内突然着火,刘某某立即切断电源并呼救,索某某赶到溶样间后,发现通风橱内已着火,室内充满浓烟,两人在进行必要处置后撤离现场。
二:事故调查事后,安环科、保卫科、质检科联合对事故进行调查,初步认定:通风橱内长期用酸分析样品,造成可燃性气体聚集,是诱发火灾的主要原因。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学院: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安全工程班级:000000000学号:0000000000姓名:00000000000日期:000000000目录:不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而引发人身死亡事故一、事故过程: (3)二、事故原因: (6)三、暴露出的问题 (7)四、防范措施 (8)附:其他常见电气安全事故: (10)不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而引发人身死亡事故一、事故过程:事故前,5月5日,豆坝发电厂110KV豆吊线出线间隔停电检修。
电气车间检修副主任曹×签发了110KV豆吊线133开关检修及豆吊线出线间隔绝缘子清扫的电气一种检修工作票。
由邱×担任工作负责人。
成员共5人。
工作开始后,曹×又签发了一张110KVⅠ段母线停电清扫的一种电气检修工作票,由兰×担任工作负责人。
邱×的工作组全部并入兰×的工作组,工作组成员共7人。
在邱×的工作中,车间安排了电气预防性试验的工作内容,工作由电气试验班完成。
但工作任务、工作组人员没写在邱×的工作票上。
在试验班做试验时,邱×配合拆开了所需预试设备的接线头。
5日下午,当邱拆完豆吊线A相耦合器接线头后,就穿越1334旁路刀闸上方构架去拆C相,拆完后做试验。
试验于16时做完,试验班人员离开现场,但该耦合电容器的接头没立即接好。
第二天,电厂又安排清扫110KVⅡ段母线设备的瓷瓶,这样就需将110KV Ⅰ段母线恢复运行。
运行要进行倒母线的操作。
运行副总范×先来到110KV变电所,了解检修工作完成情况,范问在变电所的配电班班长刘×,刘答110KVⅠ段母线工作没有了,可以进行倒母线操作。
但110KVⅡ段母线的清扫工作,检修没向运行提交工作票运行副总在问明110KVⅠ段母线清扫工作完了之后即令运行人员开始进行110KV Ⅱ段母线的倒母线操作。
10时15分,运行人员对110KVⅠ段母线充电。
河南火灾事故教训总结报告会议近日,河南省发生了一起可怕的火灾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深刻总结这次事故的教训,防止类似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召开了一场专题会议。
本文将就此次会议的重要内容进行综合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事件回顾与原因分析1.1 事件描述在某市某化工厂,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危险品储存区域发生爆燃,从而引发了大规模的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多名工人和周边居民不幸罹难。
此次事件震惊了全省乃至全国。
1.2 事故原因通过对该化工厂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以及现场检查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是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失;另一方面是应急预案执行不彻底;再者是现场消防设施不完善。
二、教训总结2.1 提高安全意识和紧急反应能力本次火灾暴露出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淡薄的问题,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应对不当。
因此,需要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并进行定期演练,使他们能够熟悉火灾应急预案和使用消防设备的方法。
2.2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该化工厂存在的安全管理制度缺失,在火灾事故中显得尤为突出。
所以,在类似行业内建立一套完整、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还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相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管。
2.3 完善现场消防设施本次火灾事故发生后,我们发现该企业的消防设施相对薄弱。
为了预防类似火灾事件再次发生,必须加大力度改善和完善现有设施。
包括但不限于增加灭火器数量、更换陈旧配件以及安装自动报警系统等措施。
三、相关建议3.1 强化行业监管和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应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标准等方式,切实加强对化工企业的监管。
同时,鼓励企业开展自检自查,并采取合适的防范措施。
3.2 加强宣传与警示宣传教育是提高社会人员安全意识的关键环节之一。
政府和媒体应联合起来,加大对火灾事故的宣传力度,向公众普及有关火灾预防知识,并通过倡导文明生活、绿色生产等方式引导企业和个人注重安全。
3.3 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为了改善现有消防设施不足的问题,需要动用更多资金投入到设备更新、技术升级等方面。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2)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2)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4)三、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 (5)四、带负荷推开关 (6)五、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 (8)六、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造成机组跳闸 (10)七、PT保险熔断造成机组跳闸 (11)八、励磁整流柜滤网堵塞,造成机组跳闸 (12)九、励磁变温度保护误动,造成机组跳闸 (13)十、6KV电机避雷器烧损,发变组跳闸 (14)十一、MCC电源切换,机组跳闸 (15)十二、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停机 (17)十三、220千伏A相接地造成差动保护动作停机 (18)十四、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19)十五、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21)十六、检修工作不当,造成机组跳闸 (23)由于人员工作不当,229出线与220kV下母线距离过近放电,引起保护动作。
(23)十七、主变差动保护误动 (24)十八、主变冷却器全停使母线开关跳闸 (25)十九、试验柴油发电机造成机组停运 (26)二十、定冷水冷却器漏泄,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停机 (27)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事件经过1月8日某厂,#3发电机有功85MW。
运行人员XX一人到#3发-变组保护屏处学习、了解设备,进入#3发-变组保护A柜WFB-802模件,当查看“选项”画面时,选择了“报告”,报告内容为空白,又选择了“传动”项,想查看传动报告,按“确认”键后,出现“输入密码”画面,再次“确认”后进入保护传动画面,随后选择了“发-变组差动”选项欲查看其内容,按“确认”键,#3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出口,#3发-变组103开关、励磁开关、3500开关、3600开关掉闸,3kV5段、6段备用电源自投正确、水压逆止门、OPC保护动作维持汽机3000转/分、炉安全门动作。
原因分析:1.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在查看3号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保护传动”功能时,越权操作,造成发-变组差动保护出口动作。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工业电气化设备和家用电气化设备普及,接触电气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而引发电气事故、引起火灾或爆炸、损坏电气设备,影响正常供电等事故也越来越多,给国家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然而大多电气事故的教训,都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章操作和思想麻痹是造成电气事故的重要原因。
本章一些电气安全事故是本人多年经历过,有些是地方报道的真实案例。
在此通过活生生的人身触电伤亡、火灾、爆炸、设备损坏、停电的电气事故,介绍发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加强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敲响警钟,提醒大家时时、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用电,避免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一违章作业,触电身亡1.某机械厂,7月的一天,中午12点过几分钟某修理工想利用大家都去饭堂吃饭的时间,停电检修一台设备,另一职工因上午请了一会假,中午匆匆赶来上班,赶到车间满头汗,一开电扇没电,就把闸刀送上,因为修理工蹲在设备的后面修电机,他没有仔细看,结果修理工当场身亡。
原因是修理工没挂停电牌违章作业。
2.某酒店服务员使用吸水机,吸水机插头损坏,他把插头卸掉,直接把插头的三条线(一条火线、一条零线、一条接地保护线)错把接地保护线插在二孔插座中的火线上,他一手去开吸水机的开关,一手触到吸水机的金属部分,本身脚下潮湿有水,当场触电身亡,因接地保护线是接在设备的金属上。
原因是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无牌违章工作。
3.某地正在施工中的住宅楼将要封顶时,一青年站在脚手架上给阳台穿钢筋,当他双手拿着一根ф16毫米6米长的钢筋向脚手架伸出时,钢筋顶部碰到离住宅不到2米10KV架空线上,一声惨叫,双手和一只脚都被烧掉,惨不忍睹,年仅29岁。
原因是违反国家电力安全法违章建房。
4。
某一住户,中年妇女到冰箱取食品准备做饭,谁知道刚一摸到冰箱门被电打的全身麻木,吓的半死。
后来经过检查分析原因,发现冰箱对地电压确实220V。
拔掉冰箱电源插头检查,冰箱又无问题,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又检查电流三扁孔插座,发现插座接地保护线桩接了一条线与零线串联,因为在此地区很多家庭中没有接地保护线和漏电开关,询问得知,原来此冰箱以前接触时,有轻微的麻手,后来请来一个低级电工来检查,是他接的。
#1降压变及10KV二段进线开关J203损坏的事故分析报告运行方式:2010年10月25日,110KVⅠ登合金2 H114开关投运西母线带2矿热变。
Ⅱ登合金2线路、Ⅱ登合金2 H112开关投运东母带H111、H113、H116、H118四台整流变、10KV#1降压变投运带10KV一段。
10KV一段100母联开关投运带二段。
10KV二段母线负荷带有J203开关10KV二段进线开关。
事故经过:2010年10月25日14点52分110KV变电站主控室,中央信号屏警铃响,出现“10KV一段母线接地”。
14点53出现事故喇叭叫,四台整流变、#1降压变、跳闸,#1降压变保护屏上出现“重瓦斯”信号。
电气设备短路电流产生的烟雾喷出,弥漫整个10KV配电间。
现场勘查跳闸事故原因为10KV二段进线J203开关下侧隔离开关被电弧光放电短路烧碎并导致# 1降压变严重损坏。
事故原因分析:公司领导非常重视这次事故,迅速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事故调查组数次进入事故现场勘察事故原因,并对事故现场J203隔离开关瓷砫瓶残片上的结垢物、#1降压、变保护屏上出现“重瓦斯”信号进行分析。
发生事故时,10KV二段进线J203开关自是在热备用状态,“也没带负荷”。
J203隔离开关爆炸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是小动物活动引起打结造成带电设备对地放电短路;另一方面是隔离开关投运时间长,瓷砫绝缘低引起带电设备对地放电后造成短路引起J203隔离开关爆炸导致#1降压变严重损坏。
责任追究:根据《生产事故调查规定》第二章、第一条:(3)之规定,电气车间应负此次事故的主要责任,按照安全事故的考制度,考核电气车间车间责任事故一次,下浮责任车间效益工资50%。
防范措施:1、各单位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作业现场制度落实,保证运行中的设备安全运行,严防此类事故的发生。
2、电气车间重新完善设备巡视检修制度,建立完善运行巡视、检修设备台账。
3、电气车间对配电设备做一次预防性试验。
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 (2)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 (2)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 (4)三、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 (5)四、带负荷推开关 (6)五、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 (8)六、小动物进入电气间隔,造成机组跳闸 (10)七、PT保险熔断造成机组跳闸 (11)八、励磁整流柜滤网堵塞,造成机组跳闸 (12)九、励磁变温度保护误动,造成机组跳闸 (13)十、6KV电机避雷器烧损,发变组跳闸 (14)十一、MCC电源切换,机组跳闸 (15)十二、励磁机过负荷反时限保护动作停机 (17)十三、220千伏A相接地造成差动保护动作停机 (18)十四、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19)十五、查找直流接地,造成机组跳闸 (21)十六、检修工作不当,造成机组跳闸 (23)由于人员工作不当,229出线与220kV下母线距离过近放电,引起保护动作。
(23)十七、主变差动保护误动 (24)十八、主变冷却器全停使母线开关跳闸 (25)十九、试验柴油发电机造成机组停运 (26)二十、定冷水冷却器漏泄,定子接地保护动作停机 (27)电气事故案例分析题一、运行人员擅自传动发变组保护装置,造成机组跳闸事件经过1月8日某厂,#3发电机有功85MW。
运行人员XX一人到#3发-变组保护屏处学习、了解设备,进入#3发-变组保护A柜WFB-802模件,当查看“选项”画面时,选择了“报告”,报告内容为空白,又选择了“传动”项,想查看传动报告,按“确认”键后,出现“输入密码”画面,再次“确认”后进入保护传动画面,随后选择了“发-变组差动”选项欲查看其内容,按“确认”键,#3发-变组“差动保护”动作出口,#3发-变组103开关、励磁开关、3500开关、3600开关掉闸,3kV5段、6段备用电源自投正确、水压逆止门、OPC保护动作维持汽机3000转/分、炉安全门动作。
原因分析:1.在机组正常运行中,运行人员在查看3号发-变组微机保护A柜“保护传动”功能时,越权操作,造成发-变组差动保护出口动作。
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2.继电保护装置密码设置为空,存在人员误动的隐患。
是事故的次要原因。
3.运行人员无票作业,且未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暴露问题:1、违反《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无票作业。
2、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执行不到位,继电保护密码管理存在漏洞。
3、运行人员安全意识不牢固,盲目越权操作。
4、运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对操作风险无意识。
采取措施:1、加强对运行人员的技术培训,并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
2、认真对照集团公司《防止二次系统人员三误工作规定》进行落实、整改,进一步完善制度。
3、加强“两票”管理,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集团公司两票管理工作规定》,严禁无票作业。
4、发电部加强对运行人员安全教育和遵章守纪教育及技术培训,并认真吸取此次事故的教训,不要越限操作。
5、继电保护人员普查所有保护设备,凡有密码功能的一律将空码默认形式改为数字密码。
完善警告标志,吸取教训。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管理。
二、擅自解除闭锁带电合接地刀闸事件经过12 月 10 日 15 时 18 分,某发电厂112-4 刀闸消缺工作应该在 112 开关检修工作结束(工作票全部终结),并将 112 系统内地线全部拆除后,重新办理工作票。
在 112-4 刀闸准备做合拉试验中,运行操作人员不认真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和位置,在执行拉开 112-2-7 接地刀闸的操作中,错误走到了与 112-2-7 接地刀闸在同一架构上的 112-7 接地刀闸位置,将在分闸位置的 112-7 接地刀闸错误的合入,造成带电合接地刀闸的恶性误操作事故。
原因分析:1、操作中,监护人、操作人走错间隔,不认真核对设备的名称、编号和位置,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未严格使用操作票,并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操作人执行拉开接地刀闸操作时变成了合闸操作,监护人未能及时发现错误,以致铸成大错。
3、未经总工批准,擅自解除五防闭锁装置。
4、违反 25 项反措中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相关规定。
暴露问题:1、安全生产疏于管理,导致出现习惯性违章。
2、两票三制的执行不严格。
3、操作监护制流于形式,监护人未起到监护的作用。
4、电磁锁及其解锁钥匙的管理不完善,存在漏洞。
按照规定,电磁锁解锁操作需经总工批准。
采取措施1、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无票作用。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习惯性违章。
3、加强对 25项反措中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相关规定学习和理解。
4、值班负责人在工作安排时要交代清运行方式此项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5、严格执行电气防误闭锁管理制度。
6、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业务技能的学习。
7、加强运行倒闸危险点分析与预控管理工作,危险点的分析要具体、有针对性,防范措施要具有可操作性。
三、安全措施不全电除尘内触电事故经过5月31日2时30分,某电厂电除尘运行人员发现:3号炉三电场二次电压降至零,四个电场的电除尘器当一个电场退出运行时,除尘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在夜间,便安排一名夜间检修值班人员处理该缺陷。
在检修人员进入电除尘器绝缘子室处理#3炉三电场阻尼电阻故障时,由于仅将三电场停电,造成了检修人员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分析1.夜间抢修,检修人员无票作业。
2.运行人员停电操作存在严重的随意性,且仅将故障的3电场停电,安全措施不全面。
3.检修人员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规定,在没有监护的情况下单人在带电场所作业,且安全措施不全,造成触电。
4.运行班长在检修人员触电后,应急处理和救援不当。
不是立即对所有电场停电救人,而是打电话逐级汇报,延误了抢救时间。
暴露问题1.安全生产疏于管理,导致出现习惯性违章,无票作业。
2.工作监护制度执行不到位。
3.作业前危险点分析不到位。
采取措施1、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杜绝无票作业。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杜绝习惯性违章。
3、对工作场所存在可能发生的触电危险情况,事前开展危险点分析。
4、对职工加强应急处理和救援的教育。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救人,再向上级汇报。
四、带负荷推开关事故经过8 月 19 日,某厂维修电气专业厂用班人员根据工作安排检查沙 C2 号空压机一启动就跳闸缺陷。
16 时 50 分和 19 时 40 分,运行人员先后两次应电修人员要求,在空压机房就地试启动2 号空压机,但不成功。
电修人员怀疑开关二次回路插头接触不良,由 A 值电气操作员将 2号空压机开关小车从开关横内拉至“检修”位置,交厂用班人员继续检查。
20 时 35 分,电修人员认为缺陷已消除,电话通知当班值长毛某,要求再次试启动 2 号空压机运行,电气操作员助理冯某去执行该项任务。
冯某到 2 号机3kV2A 工作母线段后,将 2 号空压机开关小车从“检修”位置送入“隔离”位置(即“试验”位置),在此位置做过开关分合闸试验,然后将开关小车推入“工作”位置,第一次推入不成功,便将操作杆恢复至原位置,然后进行第二次推送,也不成功,再退回至原位置。
20 时 42 分,当冯某双手用力进行第三次推送操作杆过程中,开关发生三相短路,浓烟滚滚,强烈的弧光射出,将在场的冯某、周某、蔡某等三人烧伤。
事故后对现场检查:2号空压机开关在合闸状态;合闸闭锁杆被撞弯;开关机械脱扣装置变形;开关母线侧触头完全烧熔。
原因分析开关由“隔离”位置(即“试验”位置)送往“工作”位置时,没有查开关确在分闸位置,致使小车开关在开关合闸状态下带负荷碰合插头,三相弧光短路,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暴露问题1.没有执行操作票制度,严重违反《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2.操作监护执行不到位。
3.设备管理不到位,开关的机械五防存在严重缺陷。
4.开关送电操作中,没有认真检查开关的实际状态。
5.运行值班人员对所管辖的开关设备基本构造不熟悉。
送电操作中当出现两次小车推送不到位时,明显与往常送电操作不一样,未能觉察到是机械闭锁发挥作用。
没有立即停止操作,找出原因弄清问题后,再继续操作。
6.开关的分合闸指示灯灯泡烧坏后,没有及时更换,使开关状态得不到有效监视。
7.3kV 小车开关机械脱扣装置的打跳接触部分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偏差,但未及时发现和调整。
采取措施1.严格执行操作票和操作监护制度。
2.加强培训,操作人员应熟悉开关的结构、原理,防止野蛮操作。
3.完善开关、刀闸等设备的防误闭锁装置。
五、野蛮操作开关,导致三相短路事故经过6 月 22 日下午 14 时 10 分至 15 时 30 分,6 号 PA 皮带开关拉检修位置,检修人员对该开关拉闸失灵的缺陷进行处理。
15 时 30 分,检修工作终结。
15 时 55 分,张XX、袁XX按操作票开始操作,检查开关在断开位置后,把小车开关推至试验位置,打开帘板,将小车开关推向运行位置,在开关接近运行位置时,小车开关处于运行位置的定位杆不能落入孔内。
张XX将开关重新拉到试验位置,并将帘板关上。
15 时 58 分,张XX进行第二次操作,打开帘板,将小车开关推向运行位置,开关在行进过程中发生短路,短路产生的弧光将人灼伤。
同时 6kV 公用动力中心进线开关的继电保护动作,造成 6kV.380V 两公用动力中心断电,因 6kV 公用动力中心电源取自 6kV 工作动力中心 B 段,短路时造成 6kV.380V 工作动力电压波动,锅炉控制中心(电源取自380V 工作动力中心)电压瞬间下降,使燃烧器冷却风机、磨煤机密封风机、清扫风机、给煤机和辅机等低压释放,导致磨煤机掉闸,同时 1 号、2 号空预器掉闸,锅炉 MFT 动作,机组掉闸。
经开关解体检查发现,静触头金属帘板没有全部打开。
原因分析1.开关送电操作时,金属帘板没有全部打开,开关柜五防装置失去应有的强制保护功能,手车接近6kV 母线静触头时,动触头导电杆与帘板绝缘距离不够,发生三相短路。
是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2.KYN3—10型开关柜静触头帘板为金属板材,尚未完全打开时,对可能进入的手车不但不能起到阻止作用,反而会造成手车室短路,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3.操作人员对开关机械闭锁的原理和结构不清楚,虽然懂得操作程序,但对每一项操作的到位标准不清楚,没有认真检查帘板是否完全打开,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4.操作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不足,对开关已经出现的行走不畅缺陷没有进行全面检查、分析,没有向主岗和值长及时反映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是继续进行重复性操作,是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暴露问题1.操作票执行不严格,操作项目执行不到位。
2.设备、运行管理存在漏洞,开关五防装置存在重大缺陷,没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3.培训不到位,运行人员对开关结构不熟悉。
4.操作前没有进行事故预想和危险分析采取措施1.将将手车室内金属帘板更换为绝缘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