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 1-4节
- 格式:ppt
- 大小:4.12 MB
- 文档页数:167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1. 引言城市给水工程系统是城市根底设施的重要组成局部,为居民和商业用途提供稳定的供水。
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可以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供水的平安可靠以及未来城市开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针对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重要性、目标和主要考虑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2. 规划目标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的目标是确保城市居民和商业单位的正常日常供水需求得到满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的具体目标如下: - 提供足够的供水量,以满足城市持续开展的需要; - 确保供水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防止供水短缺和中断; - 优化供水管网布局和设计,减少供水损失; - 提升供水的质量和平安性,确保水源不受污染; - 优化供水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和效劳水平。
3. 规划考虑因素在进行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3.1 水资源评估水资源评估是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第一步。
需要评估城市所属地区的水资源总量、水质以及水文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城市所需的水资源供给来源和可行性。
3.2 供水需求预测基于城市人口增长预测和用水需求分析,确定城市未来的供水需求。
这个需求预测是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的根底,必须充分考虑城市开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3.3 管网布局和设计在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时,需要合理布局供水管网。
管网设计应考虑到供水量、水压、管道材料、管道直径和布置等因素,以确保供水的效率和可靠性。
3.4 水源保护水源的保护是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中至关重要的一局部。
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水源受到污染的风险和影响。
水源周边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水源管理策略是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
3.5 管网管理和维护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还需要考虑管网的管理和维护。
建立健全的管网管理体系,包括管网监控、设备检修和管网更新等方面,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3.6 紧急应急措施规划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还需要考虑紧急应急措施,以应对突发性供水中断的情况。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P56城市用水分类: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市政用水、管网损漏水量、未预见用水、消防用水综合生活用水标准:包括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和公共建筑用水量标准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城市中每个居民日常生活所用的水量范围称为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单位常用L/人.日计。
P65时变化系数:一天中,每小时的用水量也是在不断变化的,变化幅度与居民人数、居民作息制度、房屋设备情况、生活习惯等有关。
最高日中,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叫时变化系数Kh。
通常为1.3~3.0。
Kh=最大日最大时用水量/最大日平均时用水量P75水源的选择与保护水源选择1.水源具有充沛的水量,满足城市近远期发展的需要。
2.水源具有较好的水质。
3.坚持开源节流方针,协调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4.水源选择要密切结合城市近、远期规划和发展布局,从整个给水系统的安全和经济来考虑。
5.选择水源时还应考虑取水工程本身与其他各种条件,如当地的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形、人防、卫生、施工等方面条件。
6.水源选择应考虑防护与管理的要求,避免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
7.保证安全供水。
水源保护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
根据不同水质的使用功能,划分水体功能区,从而可以实施不同的水污染控制标准和保护目标。
地表水源卫生防护、地下水源卫生防护P81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城市取水工程、净水工程、输配水工程等组成。
(职能:供给城市各类用水、保障居民生存与生产。
)1、城市取水工程城市取水工程包括城市水源(含地表水、地下水)、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的一级泵站以及输送原水到净水工程的输水管等设施,还应包括在特殊情况下为蓄、引城市水源所筑的水闸、堤坝等设施。
取水工程的功能是将原水取、送到城市净水工程,为城市提供足够的水源。
2、净水工程净水工程包括城市自来水厂、清水库、输送净水的二级泵站等设施。
净水工程的功能是将原水净化处理成符合城市用水水质标准的净水,并加压输入城市供水管网。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规划第一节城市用水量预测1、最小服务水头:从地面算起的最小水压节点服务水头=地面高程+供水压力长度2、城市用水量标准:是计算各类城市用水总量的基础,是城市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依据,并且对城市用水管理也有重要作用。
3、p62图看看。
4、城市用水量变化日变化系数:年最高日用水量与年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名词解释】时变化系数:最高日中,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用水量时变化曲线:每小时用水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数计。
【要会依据曲线数据计算时变化系数】平均日用水量:1÷24×100%=4.17% 看图找最大时用水量若为6%,则时变化系数为6%÷4.17%=1.445、城市用水量预测的基本方法:【填空】人均综合指标法、单位用地指标法、线性回归法、年递增率法、城市发展增量法、分类加和法整个城市的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定额不包括消防用水量。
第二节城市给水水源规划6、水资源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水量以及贮存和转化的地下水量,加上外来水量(主要时河川径流量)的贮存量和动态水量。
【名词解释】7、取水点上游1000m至下游100m的水域,不得排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其沿岸防护范围不得最放废渣。
第三节城市给水工程设施规划8、城市给水系统组成:⑴取水工程⑵水处理(净水)工程⑶输配水工程9、城市给水系统布置形式:⑴统一给水系统⑵分质给水系统⑶分区给水系统⑷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⑸区域性给水系统10、并联分区:由同一泵站内的低压和高压水泵分别共给地区和高区用水,叫并联分区。
串联分区:高地两区用水均由低区泵站供给,高区用水再由高区泵站加压,叫串联分区。
11、地表水取水:(看课件)地表水取水构筑物在弯曲河段上,宜设在河流的凹岸。
取水口离公共设施的距离:支流汇入主流处——在汇入口下游400m以外;分汊河流——在分汊口上游500m以上;丁坝——与丁坝同岸时,取水口设在丁坝上游,而不宜在下游,与坝前浅滩上游端的距离,岸边式取水口不少于150m~200m,河床式取水口设在丁坝对岸时,须有护岸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