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营养型(热值>2%蔗糖16kJ/g)
-天然甜味剂: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饴糖、淀粉糖浆 淀粉糖浆,以还原糖含量表示等级(DE42);还原糖/干物质 果葡糖浆,以果糖含量表示等级(42%;55%) -合成甜味剂(天然物质化学方法处理,低甜度):糖醇类 淀粉水解低聚糖的醛基经过催化还原成糖醇类
⑵非营养型(热值<2%蔗糖 )
柠檬酸 苹果酸
分 类
酒石酸 乳酸
其它琥珀酸、延索酸、抗坏 血酸,葡萄糖酸,磷酸等
分类
• ①令人愉快的酸味剂,如柠檬酸、抗坏血 酸、葡萄糖酸和L-苹果酸; • ②伴有苦味的酸味剂,如DL-苹果段; • ③伴有涩味的酸味剂,如磷酸、乳酸、酒 石酸、偏酒石酸、延胡索酸; • ④有刺激性气味的酸味剂,如乙酸; • ⑤有鲜味的酸味剂,如谷氨酸。
• • • • •
三、不同味觉的相互作用 对比现象 消杀现象 相乘现象 变调现象
• 四、调味的基本原理
• 各种呈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组合,产生一种新味
• 四、调味的基本原理 • 1.味强化原理 即一种味加入会使另一种味得到一定程度 的增强。这两种味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 是不同的,而且同味强化的结果有时会远 远大于两种味感的叠加。 • 2.味掩盖原理 即一种味的加入,而使另一种味的强度减 弱,乃至消失。
⑵甜蜜素cyclamate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钙)
化学式 C6H12O3NSNa 分子式量 201.22 商品多为钠盐;白色结晶粉末,20 g/100mL LD50:15g/kg(小鼠口服);ADI:0-11mg/kg(酸) 甜度50略苦;限量:饮料等0.65g/kg;果脯8 g/Kg
⑶安赛蜜acesulfame乙酰磺胺酸钾,双氧噁噻嗪钾
第三节调味剂
• 一、酸味剂 • 是以赋予食品酸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 剂,给人爽快的感觉,可增进食欲。一般 具有防腐效用,又有助于溶解纤维素及钙、 磷等物质,促进人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吸 收,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防腐和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