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东南亚
- 格式:ppt
- 大小:30.00 MB
- 文档页数:107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1《东南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南亚》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需要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基本情况,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东南亚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亚洲的其他地区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知识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丰富这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对于东南亚的国家及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掌握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特点,了解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南亚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2.难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国家的主要特点,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通过观察地图,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东南亚的典型国家,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人文环境和国家特点。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了解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4.讲解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地图:准备东南亚地图,用于观察和讲解。
2.课件:准备东南亚的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
3.实例材料:准备东南亚的实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东南亚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学习东南亚的兴趣。
第六章认识地区第一节东南亚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两大组成部分-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及主要国家,说出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2、过程与方法(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寻找地理事物间的关系、分析其特征和成因的能力。
初步掌握认识一个地区的方法。
(2)、关注全球经济发展的差异和相互合作的问题。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南亚位置及其重要性;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
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农作物及分布;2、难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气候与农业的关系;农作物的分布.三、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提前发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可以做到重点和难点提前感知,有助于优生的培养。
2、自学讨论法:通过教师提出的自学讨论提纲,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在主动的学习中获取知识,变学会为会学。
3、图导图练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动眼识图、动脑析图、动口说图和动手绘图等多项措施的训练过程,理解和巩固地理知识,培养用图习惯和发展地理智能。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时数: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一)、情景设计导入新课1、导语: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