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不完整品(缺少非关键部分,不完整) ➢ 例如:缺少门、未安座位等的汽车仍然按汽车归
类。 ➢ 缺少键盘的便携式计算机按便携式计算机归类。 • 2、未制成品(尚未完全制成,需进一步加工才成
为制成品) ➢ 例如:做手套用已剪成手套形状的针织棉布
★解释规则二(一)
• 规则二(一)规定税目条文不仅仅限于税目条文 本身,还应扩大到:
• 教材中的《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有8位,也就是说第7、 8位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入的本国字目。在实际的业务 中分得更细,有些编码是9位、10位。考试中,以考试指定 的教材为准,只要求掌握到8位。
• 判断题 ➢ 《协调制度》中的编码采用的是8位数编码。 ➢ 答案:错误。
归类总规则(六条规则)
• 规则一:
• 3、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尚未组装或已拆散) • 例如:实际业务中庞大的或易碎的货物:例如多
功位组合机床、桥架、灯具、照明设备等通常都
是未组装或拆散开的,通过简单组装即可装配起 来。 • ※只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就应按 制成品归类。规则二(一)不适用于第一类到第六 类的商品。而且是只有在规则一无法解决的时候, 才能够运用规则二。
商品归类考试介绍
• 1、商品归类,占的分值是40-45分左右。
• 出题方式是给出20个商品名称,在《进出口商品名称与 编码》找到正确的商品的8位数编码,将这8个数字相加, 求得的和在答题卡上涂上。
• 例题:1、洗衣皂
• 经查商品编码为3401.1910,将这8位数字相加,即: 3+4+0+1+1+9+1+0=19,将答题卡上两行0-9数字框涂成
System)。该公约及其附件于1983年6月海关合作 理事会第61/62届会议通过,并于1988年1月1日 正式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