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感作用
- 格式:docx
- 大小:34.87 KB
- 文档页数:1
植物化感作用和化感物质的应用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通过挥发出的化学物质相互影响的现象。
化感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草业、园艺、环境保护等领域。
一、植物化感作用的原理植物化感作用是由植物挥发出的挥发性化合物引起的。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各部位均可产生不同挥发性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称为化感物质。
植物挥发出的化感物质会因空气、温度、湿度、光照、风向和细菌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当一种植物挥发出的化感物质与另一种植物的叶片或根系接触时,产生的效应就是植物化感作用。
植物化感作用的效应可以是促进生长,也可以是抑制生长,还可以是诱导抗性、调节花期、吸引授粉昆虫等。
二、化感物质的应用1. 农作物的保护在农业中,可以利用化感物质保护农作物不受害虫侵害。
例如,在玉米田里种植白芷,可以通过化感作用吸引天牛,从而减少玉米棒虫危害。
又例如,种植矮牵牛可减轻黑斑病对西红柿的危害。
2. 植物生长调节通过化感物质的应用,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用青蒿提取液喷洒在甜椒上,可以促进甜椒的早熟和增产。
喷洒丁香花油可以促进西兰花的生长。
3. 花卉园艺在花卉园艺中,可以利用化感物质调节花期和增加花期。
例如,施用百合素可以延长百合的花期。
在育苗过程中,也可利用化感物质调节根系的生长和发育,从而促进幼苗的生长。
4. 环境保护化感作用还可用于环境保护。
例如,在污染严重的地区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物,从而净化空气和水质。
三、化感物质应用的优势和劣势化感物质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1. 安全无毒:化感物质通常是植物挥发的自然产物,具有安全无毒的特点。
2. 环境友好:化感物质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成本较低:化感物质的制备成本相对较低,易于推广应用。
化感物质的应用也存在一些劣势:1. 作用时间短:化感物质的作用时间普遍较短,需要不断地补给。
2. 作用因素复杂:化感作用的效应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需要具有高超的操作技巧。
植物化感作用与植物保护技术植物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干扰或影响其周围的生物。
这种作用可以用来保护植物免受害虫或病原体的侵害,同时也可以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
植物保护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化学和物理手段来预防和控制植物病虫害的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重点讨论植物化感作用与植物保护技术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农业和园艺领域中的应用。
一、植物化感作用的机制与作用方式植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影响周围环境中的生物,从而实现保护自身和改善生长环境的目的。
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是挥发性物质,也可以是溶解在根际土壤中的次生代谢产物。
植物化感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发挥作用:1. 招引天敌:植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天敌来捕食害虫,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某些植物可以释放出具有招引作用的挥发物,吸引天敌前来捕食食害虫,降低害虫的发生率。
2. 抑制害虫生长与繁殖:植物化感物质可以直接抑制害虫的发育和繁殖能力,减少害虫对植物的危害。
例如,某些植物可以释放出具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抑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3. 抗菌抗病:植物化感物质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具有抗菌、抗病的作用,抑制土壤中的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保护植物的根系健康。
同时,一些植物还可以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提高自身对病原体的抵抗力,降低病害的发生率。
二、植物保护技术中的植物化感作用应用植物化感作用在植物保护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生物农药开发:通过研究植物化感物质对病虫害的抑制作用,可以开发出天然、环保的生物农药。
这些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数量,同时对环境无毒副作用。
2. 植物间作用:植物间作用是指利用植物化感物质来干扰或影响周围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选择特定的植物进行搭配种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嗜病虫害防治:根据植物散发的化感物质和病虫害的特性,可以采取特定的防治措施来减小嗜病虫害的危害。
例如,在农田中种植抗性强的作物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感染率。
化感作用名词解释
化感作用也叫异株克生,指植物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化感化合物〕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通过信息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并加以排解的现象就称为异株克生。
异株克生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些植物通过根系分泌的有机化合物对其他植物产生影响。
松根分泌的一种激素可抑制桦木的生长,接骨木根系的分泌物可对大叶钻天杨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有人还发觉,在前茬为毛白杨的育苗地上播种的杏树幼苗;不仅生长量降低,还有局部苗木枯萎死亡,而合欢和澳大利亚桃金娘具有浓郁香味的根则对豌豆和蚕豆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这种树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门新的学科——植物化学生态学。
研究说明,生物化学的作用方法是不同的,有些是通过干扰细胞分裂或抑制营养物质的汲取和传递来影响植物的营养和生长,但大量的干扰作用与呼吸等能量转换过程有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阻挡植物沉降或毒害沉降植物,但大多数只是降低植物的生长。
据报道,发觉的大局部生化抑制剂是酚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它们存在于几乎全部的植物中,并被雨水过滤掉。
它通过根系分泌和凋落物分解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影响一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包含它们自身。
扩展:
研究说明,生物化学的作用方法是不同的,有些是通过干扰细胞分裂或抑制营养物质的汲取和传递来影响植物的营养和生长,但大量的干扰作用与呼吸等能量转换过程有关,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阻挡植物沉降或毒害沉降植物,但大多数只是降低植物的生长。
植物的化感作用与应用植物的化感作用与应用,指的是植物通过产生化学物质来影响其他生物的行为和生理过程的现象。
这种作用可以对其他生物产生有益影响,如吸引授粉昆虫,抵御病虫害等,也可以对其他生物产生有害影响,如抑制竞争对手的生长等。
以下将从化感的定义、作用机制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化感的定义:化感是指植物通过释放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化学活性的化合物,影响其他生物的行为、生理活动或者产生特定的反应的现象。
化感的作用机制:化感作用是由植物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或根系分泌的非挥发性物质等所介导的。
对于植物的挥发性化合物而言,它们通常由植物细胞内的细胞器或腺体合成,随后通过气孔或表皮细胞的微裂隙释放到外界环境中。
这些挥发性化合物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被其他生物察觉和接收,从而发挥化感作用。
化感作用的应用领域:1.农业领域:对抗病虫害:一些植物通过释放具有抑制作用的挥发性化合物,来对抗病虫害。
例如,茉莉花具有抑制蚜虫和凤蝶幼虫的作用,可以用于防治农作物上的害虫。
此外,植物也可以通过释放具有引诱作用的化合物,吸引天敌(如寄生昆虫和捕食性昆虫)来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
改善作物品质:一些植物通过挥发性化合物来改善作物的香味、口感和营养价值。
例如,番茄和草莓等作物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释放的挥发性化合物可以影响果实的风味和香气。
2.生物多样性保护:引诱授粉昆虫:一些花卉植物通过释放具有吸引力的挥发性化合物,如游蜂素和芳香物质,来吸引授粉昆虫。
这些化合物可以帮助花朵获得更高的授粉率,从而提高种群的生存和繁殖成功率。
吸引天敌:植物可以通过释放具有吸引力的化合物,如提供食物或栖息地等方式,吸引天敌来捕食植食性昆虫。
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物免受昆虫害虫的侵袭。
3.药学领域:药用植物:许多植物中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药物。
例如,利用植物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可以提取香料或精油,用于制备食品添加剂或药物。
中药研究:植物中的化合物被广泛用于研究中药和草药治疗的活性成分。
1、化感作用的定义
化感作用(allelopathy)是指一种植株向环境中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他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
具有化感作用的物质称作化感作物(allelochemical).如该物质直接来源于植物的分泌或分解出来的,起产生的化感作用称为真化感,如该物质是通过微生物降解来的,间接来源于植物的化感则称为次生化感化合物,起作用称为功能性化感。
2、化感作用物:化感作用物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有水溶性有机酸、酚类、单宁、生物碱、类萜类、醌类、苷类等。
3、化感作用物进入环境的途径主要有:
①挥发:多在干燥条件下发生;
②淋溶:降雨、灌溉、雾及露水能够淋溶化感作用物,使之进入土壤;
③根分泌:根系主动分泌化感化合物于土壤中;
④残体分解: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促使各种化合物释放到环境中,而微生物分解植物残体过程,形成许多化感物质。
4、化感作用的机理
①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②抑制蛋白质合成及细胞分裂
③抑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④抑制酶活性
⑤影响水分代谢和营养吸收。
植物的化感作用范文植物的化感作用是指植物通过释放特定化合物,与其他生物相互作用,以达到自身保护或营养获取的目的。
这些化合物可以影响其他植物、昆虫、微生物以及动物。
植物的化感作用对于植物生长发育、病虫害防治以及生态系统的维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植物对其他植物的化感作用植物通过化感作用可以与周围的植物相互竞争、抑制对方的生长发育。
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可以抑制其他植物的发芽、生长、营养吸收和光合作用等,从而减少与其竞争。
这种化感作用通常表现为对方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生长受限或死亡。
例如,核桃树会释放出一种叫做“青蒿害草素”的物质,对周围的青蒿植株有抑制作用,有效防止了青蒿害草的侵袭。
二、植物对昆虫的化感作用植物通过化感作用可以吸引益虫防害虫,增加其对害虫的抵抗能力。
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可以吸引害虫的天敌、寄生生物以及功能性的昆虫(如蜜蜂等),使其聚集在植物旁,形成对害虫的生物防治环境。
例如,一些植物会释放出特殊的香气或颜色吸引蜜蜂,帮助传粉;有些植物也会释放出特定的化合物来引诱天敌,如释放出咖啡因来吸引食草动物以降低害虫的侵袭。
三、植物对微生物的化感作用植物通过化感作用可以与一些有益微生物共生合作,提高自身养分供应和耐逆能力。
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可以与根际活动的微生物相互交流,形成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例如,豆科植物根际的根瘤菌能为植物提供固定氮素的能力,而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生长所需的碳源,双方形成共生关系,相互受益。
四、植物对动物的化感作用植物通过化感作用还可以对动物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从而保护自身。
植物释放的化感物质可以使动物避免或减少对其的攻击和食用。
这种化感作用通常表现为对方动物对植物的避开、绕过或停留时间的减少。
例如,有些植物会释放出特殊的气味来吸引大型草食动物,使其停留在植物旁,吃掉周围的植物而不是自己;还有一些植物在受到损伤后会释放出苦味物质,使攻击者感到不适而逃离。
这些化感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植物不受食草动物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