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发动机特性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2.67 MB
- 文档页数:18
内燃机原理名词解释上/下止点:活塞顶离曲轴中心最远/近处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发动机排量: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四冲程发动机:曲轴旋转两周,活塞上下止点间往返四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爆燃:由于压缩比过高导致压缩终了时气体的温度、压力过高,在火花塞点火之后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引起不正常燃烧的现象;表面点火:在火花塞点火之前,燃烧室内灼热表面点燃可燃混合气而引起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的现象;发动机负荷:发动机在某一转速下输出的实际功率与同一转速下能输出的最大功率之比;发动机速度特性:发动机的有效转矩、有效功率、有效燃油消耗率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关系;发动机热效率: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与燃料燃烧释放热量之比;充气系数:在进气行程中,实际进入气缸内的新鲜气体质量与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充满气缸的新鲜气体质量之比;过量空气系数: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点火提前角:火花塞点火时与活塞位于压缩上止点时分别的曲轴曲拐位置之间的夹角;第一章循环热效率:工质做循环功与循环加热量之比,用以评定循环经济性;循环平均压力:单位气缸容积所做的循环功;泵气损失:工质流动时,需要克服进、排气阻力而消耗的功;●指示指标(i):以工质对活塞所做之功为计算基础的指标;指示功:气缸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得到的有用功;平均指示压力:单位气缸容积一个循环所做的指示功;指示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指示功指示热效率: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的燃料热值的比值指示燃油消耗率:单位指示功的耗油量●有效指标(e):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础的指标有效功、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经济指标:有效热效率-----实际循环的有效功与得到此有效功所消耗的热量的比值;有效燃油消耗率-----发动机每输出1kw.h的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量;●强化指标(me):声功率-----发动机每升工作容积所发出的有效功率;比质量-----发动机的质量与所给出的标定功率之比;强化系数-----平均有效压力与活塞平均速度的乘积,与活塞单位面积的功率成正比机械效率:有效效率和指示效率的比值;第二章排气损失:从排气门打开起,直到进气过程开始、缸内压力达到大气压力之前,所损失的循环功;充量系数:每缸每循环实际吸入新鲜空气的质量与进气状态下理论计算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质量的比值;进气状态:指空气滤清器后进气管内的气体状态,即进入气缸前气体的热力学状态,如温度与压力等。
第9章发动机特性内容提要1 .发动机特性与特性曲线的含义、分类与意义2 .发动机调整特性的含义、分类与曲线3 .发动机负荷特性4 .发动机速度特性5 .发动机方有特性6 .发动机调速特性7 .发动机性能指标的校正9.1基本概念全面了解发动机在全部工况下的性能指标的变化,对合理使用、检查与修理发动机,都有很强的适用价值。
10.LI发动机特性与特性曲线1 .发动机特性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调整状况及运转状况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特性。
发动机性能指标主要有功率、转矩、燃料消耗率、排气温度、排气烟度等;调整状况主要指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发动机燃料等可调因素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运转状况一般指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等。
2 .特性曲线为了直观显示发动机的特性,常以曲线形式表示,称为发动机特性曲i线。
图97为AUdi(奥迪)2.4L四缸5气式门汽油机的外特性曲线。
3 .发动机特性分类发动机特性分调整特性和性能特性两大类。
(1)调整特性指发动机的性能指标随调整状况而变化的关系。
如柴油机的供油提前角调整特性、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调整特图9T发动机特性曲线性、汽油机的燃料调整特性等。
(Audi2.4L5气门V6汽油机外特性)(2)性能特性指内燃机的性能指标随运行工况而变化的关系。
如负荷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万有特性、螺旋桨特性等。
9.1.2 发动机特性的制取发动机特性需在特地的试验台(俗称发动机台架)上进行,图9-2显示了带水力测功器的试验台的基本组成。
它可以模拟发动机的实际工况,使其在要求的转速和负荷下工作,并可以同步测量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功率、燃料消耗、废气排放、气缸压力等性能参数。
发动机特性试验,我国已有标准,需按有关标准,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9-水温传感器Io-油压传感器11-排温传感器12-气缸压力传感器13-油压传感器14-针阀升程仪15-电 荷放大器16-电荷放大器17-霍尔针阀传感器18-示 波器19-水力测功器20-转角信号发生器21-电荷放 大器22-A/D 转换板23-微机24-打印机25-显示器它是指在发动机转速肯定和油量掌握机构条件下,其功率、燃料消耗率等性能指标随供油提前角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汽、柴油机万有特性(经济性比较柴油机的最低油耗值较小,而且经济区范围较宽(负荷特性);汽油机经济区偏上(ηv 特性,处于较高负荷区;经济区在万有特性图的移动。
万有特性的对比首先,汽油机的燃油消耗率比柴油机高;其次,汽油机的最经济区域处在偏上的位置,即高负荷区,随负荷降低,油耗增加较快,而柴油机的最经济区则比较适中,负荷改变时经济性能变化不大。
由于车用汽油机常在较低负荷下工作,燃油消耗率较大,故其使用经济性能不佳。
对于车用柴油机而言,由于多数用于载货汽车、工程机械、矿山车辆等场合,负荷率高,从万有特性上可以看出其使用经济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