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列强瓜分世界
- 格式:ppt
- 大小:742.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三节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亚洲国家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1884——1885年柏林会议的重要文件、性质、标志;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高潮;英美等国加紧向拉丁美洲渗透;美国在拉丁美洲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及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要求学生认识1.通过对本节的分析,要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激烈斗争,使亚、非、拉美各国的民族灾难更加深重,人民的处境极为悲惨。
2.通过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虽然帝国主义列强给亚、非、拉各国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真正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世界殖民体系沟通并加强了全世界各地紧密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历史到此才真正具有了世界性。
3.通过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即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在不停顿的掠夺中发展起来的)。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指导学生阅读《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概况简表》与小字部分列强各国侵略非洲的计划,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帝国主义列强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侵略。
二、本课难点:对世界殖民体系的评价。
教学设备:幻灯机、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要点(板书)一、亚洲国家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1.在西亚:①土耳其——英、俄、法、德②阿富汗——英③伊朗北部——俄南部——英2.在东南亚:①缅甸、马来半岛的大部分一一英②越南、老挝、柬埔寨——法③菲律宾——美3.在东亚:①朝鲜——日本②中国——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提出“门户开放”二、帝国主义瓜分非洲1.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2.柏林会议(1884——1885年)3.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高潮三、帝国主义加紧对拉丁美洲的侵略1.英美等殖民势力加紧向拉美渗透2.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扩张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形成原因及评价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西方近代殖民主义定义: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强国对力量弱小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压迫、统治、奴役和侵略的政策早期殖民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
沪教版九年级历史列强瓜分世界知识点
一、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加剧
二、概况
1、亚洲国家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①西亚:土耳其英法德俄德半殖民地
②中亚阿富汗英国控制;
伊朗北部为俄国、南部为英国德势力范围
1)概况印度、缅甸、马来半岛大部英国侵占
③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法国侵占
菲律宾美国侵占
④东亚朝鲜日本吞并
中国帝国主义共同瓜分,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Ⅲ
2)对亚洲造成的后果:政治上的统治亚洲人民处境悲惨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九年级历史列强瓜分世界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第12课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开辟新时代的宣言知识点。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列强瓜分世界》教案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原因和条件;英国扩张方式、目的及原因;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资本主义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双重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及分析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有关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材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引导学生在分析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原因和物质条件的学习中认识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是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引导学生在理解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影响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资本主义侵略扩张具有双重使命——建设和破坏的使命,资产阶级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以此得知,分析历史要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出发,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⑶引导学生从全球的角度理解世界历史,初步培养一种全球史观。
教学重点、难点:资本主义列强扩张的原因和条件;资本主义列强在全球扩张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类社会的历史自形成起,一直是各地区孤立发展、相互闭塞的,自新航路开辟,这种局面才开始被打破。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终于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
而这一整体的最终形成是通过列强对世界的瓜分来实现的。
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侵略扩张中走在最前边的是哪个国家?为什么?新课教学一、“日不落帝国”请同学描述一下19世纪中叶英国的生产能力与国际地位如何英国为什么要进行殖民扩张?根据课文的“读与思”分析史料,思考:1)英国政治家罗德西说的“新的销售区”指的是什么?2)“新的销售区”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起什么作用?3)英国经济学家穆勒所说的最好投资方式是什么?投资的结果如何?当时的英国为什么被称为“日不落帝国”?1、原因明确:抢占商品市场,掠夺原料产地,转移国内矛盾成为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根本原因2、条件回想第九课,当时的英国凭借什么能够在全球扩张?它扩张的条件是什么?(工业革命所取得的雄厚科技与经济基础)3、扩张方式指导学生观看《日不落帝国》图,讲解:在亚洲,早在1600年英国在印度建立东印度公司,尔后以此为基地向东侵略缅甸,向西入侵伊朗、阿富汗,沿印度洋南下侵略新加坡,并发动了侵略的鸦片战争,用特殊的商品——鸦片打开大门,占领香港岛,九龙司地区。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唯物史观:分析欧洲列强对外侵略扩张的原因。
2.时空观念:通过解读地图,了解西班牙、葡萄牙在17世纪初-19世纪初在东南亚、南亚、西亚、东亚等地的侵略活动,培养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通过学习殖民者对亚非拉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统治,证明殖民者的统治措施和暴行导致了这些地区的落后,培养史料实证能力。
4.历史解释:通过学习欧洲列强的殖民活动,分析这些地区是如何一步步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培养历史解释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西方殖民者的侵略,亚非拉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沉重打击了殖民统治,从此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难点: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及其评价。
课前准备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率先踏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首先是西班牙、葡萄牙,之后荷兰、英国、法国也加入了殖民扩张的行列。
他们通过暴力手段将广大亚非拉地区变成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样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新课讲授】【师】请同学们结合地图阅读教材69页和70页内容,学习西班牙和葡萄牙占领了拉丁美洲哪些地区,是怎样进行殖民统治的?产生了哪些影响?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表现(1)西班牙的殖民扩张①1496年,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②16世纪中叶,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③在殖民地建立总督辖区进行管理,总督代表国王在辖区内行使军事、行政和司法的最高权力。
(2)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在巴西建立殖民地,设立总督制度。
2.结果:到18世纪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处于欧洲列强的殖民统治之下。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教科书分析与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1.本课立意介绍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过程,为下一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阐述作背景准备。
2.子目间逻辑关系本课包括四个子目:“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西方列强瓜分非洲”“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这四个子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遵循历史的时空顺序,沿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逻辑,介绍了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被殖民化的过程和特点,总结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3.内容取舍的考虑第一子目“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介绍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的殖民过程,重点是分析西班牙、葡萄牙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它们在拉丁美洲殖民统治的特点,这也是早期殖民侵略的典型特征。
第二子目“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讲述了西方列强在亚洲的殖民过程,分析了亚洲国家传统的封建政治经济在资本主义面前节节败退,揭示了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生产力的优势,引入了半殖民地概念。
第三子目“西方列强瓜分非洲”展示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迈进过程中对非洲的瓜分,这是列强瓜分世界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四子目“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总结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分析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4.关键内容表述的说明第一,拉丁美洲殖民地化的过程和特点。
随着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西班牙开始了对美洲的殖民活动。
1496年,哥伦布的弟弟巴塞多缪·哥伦布来到加勒比海的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海岸,建立了第一个殖民据点圣多明各。
1502年,哥伦布的儿子迭哥成为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第一任总督。
到1550年为止,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全部中、南美洲以及北美洲的部分地区。
1500年前后,葡萄牙探险家卡布拉尔在远航印度途中偏离航道,来到了南美大陆,后来建立了巴西殖民地。
沪教版历史与社会九上《列强瓜分世界》教案1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亚洲国家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1884——1885年柏林会议的重要文件、性质、标志;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高潮;英美等国加紧向拉丁美洲渗透;美国在拉丁美洲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及评价;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要求学生认识1.通过对本节的分析,要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激烈斗争,使亚、非、拉美各国的民族灾难更加深重,人民的处境极为悲惨。
2.通过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虽然帝国主义列强给亚、非、拉各国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真正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世界殖民体系沟通并加强了全世界各地紧密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历史到此才真正具有了世界性。
3.通过对世界殖民体系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即资本主义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在不停顿的掠夺中发展起来的)。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1.指导学生阅读《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概况简表》与小字部分列强各国侵略非洲的计划,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世界殖民体系”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一、本课重点:帝国主义列强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侵略。
二、本课难点:对世界殖民体系的评价。
教学设备:幻灯机、小黑板、录音机。
教学要点(板书)一、亚洲国家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1.在西亚:①土耳其——英、俄、法、德②阿富汗——英③伊朗北部——俄南部——英2.在东南亚:①缅甸、马来半岛的大部分一一英②越南、老挝、柬埔寨——法③菲律宾——美3.在东亚:①朝鲜——日本②——列强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提出“门户开放”二、帝国主义瓜分非洲1.欧洲殖民者对非洲的侵略2.柏林会议(1884——1885年)3.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高潮三、帝国主义加紧对拉丁美洲的侵略1.英美等殖民势力加紧向拉美渗透2.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扩张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1.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形成原因及评价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西方近代殖民主义定义:殖民主义是资本主义强国对力量弱小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压迫、统治、奴役和侵略的政策早期殖民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资本主义的资本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