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洗手、手消毒(快速手消毒)、外科洗手操作规程
- 格式:docx
- 大小:104.81 KB
- 文档页数:5
外科洗手和手消毒操纵流程
1.修剪指甲,锉平甲缘,消除指甲下的污垢.
2.洗手前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流淌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的下1/3处.
3.用肘或合适办法打开水龙头,潮湿双手.取干净洗手液按七步洗手段清洗双手.掌心→手背→指缝→指背→拇指→指尖→
手段→前臂→上臂的下1/3处.
4.从指尖往上臂用流淌水冲清洁,用无菌巾擦干,次序如下:双手掌→手背,将无菌巾折成三角形擦干一侧手段→前臂→上
臂下1/3,用无菌巾另一面擦干对侧手段→前臂→上臂下1/3,无菌巾弃入污物桶.
5.取适量手消毒剂按七步洗手段揉搓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至消毒剂湿润.
留意事项:
1.每个步调搓洗时光许多于10秒.
2.冲洗双手时,防止水溅湿衣裤.
3.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防止倒流.。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和标准预防正确性和规范性内容:一、概念手卫生(hand hygiene):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handwashing):指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洗手目的:是为了消除或杀灭手上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的传播感染途径。
卫生手消毒(hand antisepsis):指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手的消毒是指使用消毒剂杀灭手上沉积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是暂住菌,常住菌也可被部分杀死。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洗手定义为:将手涂满肥皂,并对其所有表面进行强有力的短暂的摩擦,产生大量泡沫,然后用流动水冲洗的过程。
洗手可分为使用单纯的肥皂或清洁剂和用含有消毒剂的洗涤两种方法。
前者为机械去污过程,能使皮肤脂肪乳化和微生物悬浮于表面,再用水将其冲洗干净;后者为化学去污过程,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二、洗手的指征在医院内非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均应认真洗手1、进入和离开病房前,在病室中由污染区进入清洁区之前2、进行深部侵入性操作前,如脑室引流,胸腔穿刺等3、护理每例特殊高危病人前,如严重免疫缺陷病人和新生儿4、接触伤口,无论是切口、创口,或深部切口前后5、处理污染的物品后,如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渗出物污染的物品6、在护理感染病人或可能携带具特殊临床或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如多重耐药菌)的病人之后7、与任何病人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8、在高危病房中接触不同病人前后9、戴脱手套前后;戴脱口罩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10、准备及分发病人食品或发药送水等。
11、无菌操作前后三、正确的洗手方法(一)、洗手的条件与设备1、洗手池的设置洗手池位置合理,每个病房内应有一个洗手池.居住数个病人的大病房,特别是重症监护病房内,最好设置多个洗手池.洗手池的位置应便于使用,而且不妨碍有效利用室内空间,如紧靠门处,进行侵入性操作的邻近处。
外科手消毒的操作流程
1. 洗手,首先,医护人员应该用肥皂和流动的温水彻底洗净双手,确保手部没有明显的污垢和污染物。
2. 戴手套,在进行手消毒之前,医护人员应该戴上干净的手套,以保护双手免受外界污染。
3. 涂抹消毒剂,将适量的外科手消毒液倒入手心,然后均匀地
涂抹在双手的所有表面,包括手背、手指、指间、指甲和手腕,确
保每个部位都被覆盖到。
4. 摩擦,用力摩擦双手,使消毒液充分渗透并发挥杀菌作用,
一般需要摩擦30秒至1分钟。
5. 等待干燥,在摩擦后,双手应该保持干燥,不要用毛巾擦拭,让消毒剂自然挥发并发挥最大的杀菌效果。
6. 戴手术手套,在手消毒完成后,医护人员应该立即戴上干净
的手术手套,以避免再次受到污染。
外科手消毒的操作流程需要严格遵守,确保每一个步骤都被正确执行,以保证手术操作的安全和患者的健康。
只有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外科手消毒才能发挥最大的杀菌效果,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外科洗手、手消毒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
日期:姓名: 考核人:得分:
外科洗手注意事项:
1.整个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手臂,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2.冲洗双手时应避免水溅湿衣裤,若溅湿应立即更换。
3.整个过程,应防止手和手臂接触任何物品。
一旦接触,必须再搓揉Imin。
外科手消毒注意事项:
1.手术结束后,若手套完好无破损,摘除手套后采用消毒剂搓揉双手;若手套有破损则采用刘用水洗手,之后即可离开手术室。
2.连台手术时,若手套完好无破损,按以上步骤消毒手臂和双手即可;若手套有破损,则应按以上步骤重新洗手,再消毒手臂和双手。
7.1清洁洗手/手消毒:是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环境清洁过程中,应履行洗手、手消毒规程,以减少病原菌传播。
预防外源性感染发生。
7.2外科洗手:是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都必须严格遵守此规程。
相关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士应严格监督医生、护士认真执行情况。
8.相关文件
8.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8.2《医院感染管制手册》 8.3《牙科诊疗的感染控制》 8.4《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 8.5《消毒技术规范》
附件1洗手六步法
附件2 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摘录) 环境类别 范 围
标准
工作人员手(cfu/cm 2 )
Ⅰ类 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5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Ⅱ类 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 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 症监护室病房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
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一、术语与定义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的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揉搓冲洗双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微生物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揉搓冲洗双手、前臂至上臂下1/3,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前臂至上臂下1/3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二、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1.医疗机构应设置与诊疗工作相匹配的流动水洗手和卫生手消毒设施,并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2.手术部(室)、产房、导管室、洁净层流病区、骨髓移植病区、器官移植病区、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室)、烧伤病区、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消毒供应中心、检验科、内镜中心(室)等感染高风险部门和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3.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4.应配备洗手液(肥皂)及干手用品或设施。
三、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指征1.下列情况医务人员应洗手和/或使用手消毒剂进行卫生手消毒:(1)接触患者前。
(2)清洁、无菌操作前,包括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3)暴露患者体液风险后,包括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4)接触患者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包括接触患者周围的医疗相关器械、用具等物体表面后。
2.应洗手指征:(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2)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
3.先洗手,后消毒指征:(1)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4.手卫生的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能接触艰难梭菌、肠道病毒等对速干手消毒剂不敏感的病原微生物时,应用肥皂(皂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外科手消毒流程图(外科手消
毒标准操作规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外科手消毒流程
注意事项:
1.外科手消毒原则应遵循先洗手,后消毒。
2.冲洗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保持手尖朝上,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避免倒流。
冲洗双手时应避免水溅湿衣裤,若溅湿应立即更换。
3.若甲下污垢较多,可使用灭菌的柔软毛刷清洁甲下。
4.消毒后的双手应置于胸前,抬高肘部,远离身体,迅速进入手术间,避免污
染。
戴无菌手套前,防止手和手臂触碰任何物品,一旦触碰,必须重新进行手消毒。
5.摘除手套后应洗手。
6.连台手术、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7.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8.外科手消毒剂开启后应注明日期、时间,易挥发的醇类产品开瓶后的使用期不得超过30天,不易挥发的产品开瓶后使用期不得超过60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313-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201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手术室护理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口腔科手卫生操作规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淮北市人民医院门诊口腔科手卫生操作规程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是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门诊口腔科主要涉及洗手与卫生手消毒。
口腔科医务人员直接与患者接触,手易被血液、唾液等分泌物污染,口腔科医务人员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两倍。
所以,口腔科医务人员要做好手卫生,减少医源性传播。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1)当手部有血液或唾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指征:(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
(2)接触患者口腔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分泌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口腔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口腔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处理污物后。
(6)处理口腔麻醉等药物前。
3、洗手流程:(5)口腔科医务人员手部皮肤有破损时应戴双层手套。
2、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1)接触患者粘膜、血液、体液时,可以戴清洁手套。
(2)进行侵入性操作时,戴无菌手套。
(3)手部皮肤破损时,戴乳胶手套。
三、手卫生效果的监测1、监测要求:每季度进行手消毒效果的监测,应包括医生、护士、实习生、进修生、保洁人员等。
每年度全科人员至少监测一次。
当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2、监测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用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抹2次,一只手涂抹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中,及时送检。
3、手卫生效果的要求:细菌总数应≤10cfu/cm2。
管理规程1. 政策清洁洗手、手消毒是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及家属、探视者等来访者共同遵守的规程。
外科洗手是外科手术前,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应严格遵守的规程。
2. 目的2.1 清洁洗手、手消毒:清除手污染的微生物,减少其传播,是预防外源性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22外科洗手:清除手上所有暂住菌;降低常住菌至最低程度而达到近无菌状态的要求;维持较长的抑菌作用;防止细菌从工作人员手转移至病人手术部位。
3. 标准在手没有明显污迹或者无明确病原体污染的情况下,清洁洗手和手消毒可以相互代替。
但如果手有明显污迹则必须清洁洗手。
如手有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先进行清洁洗手,再用有效消毒剂擦拭消毒。
3.1 清洁洗手(洗手)3.1.1 洗手设备:包括洗手池、洗手液、消毒剂、擦手纸或烘干机、加盖垃圾桶(内有黑色胶袋)。
3.1.1.1 病房及各诊疗科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或手拨式。
3.1.1.2洗手液(建议选择刺激性小、有较好的护肤性能)应避免污染,容器每月清洁和消毒一次。
3.1.1.3不便洗手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
3.1.2 洗手的指征3.1.2.1 接触病人之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之前后。
3.1.2.2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之前后。
3.1.2.3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之后。
3.1.2.4 对病人进行不同部位的诊疗操作时。
3.1.2.5 穿脱手套之前后。
3.1.2.6 餐饮前;便后;回家后。
3.1.3 洗手准备:修剪指甲(长度与指端皮肤平齐)、不涂指甲油、手部不戴任何首饰(除手表)。
3.1.4 洗手方法3.1.4.1 打开水龙头(提倡感应式)。
3.1.4.2 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
3.1.4.3 洗手液在双手揉搓起泡后开始计时,时间不少于15 秒(发生职业暴露时清洁洗手10 分钟以上)。
管理规程
1. 政策
清洁洗手、手消毒是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及家属、探视者等来访者共同遵守的规程。
外科洗手是外科手术前,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应严格遵守的规程。
2. 目的
2.1 清洁洗手、手消毒:清除手污染的微生物,减少其传播,是预防外源性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22外科洗手:清除手上所有暂住菌;降低常住菌至最低程度而达到近无菌状态的要求;
维持较长的抑菌作用;防止细菌从工作人员手转移至病人手术部位。
3. 标准
在手没有明显污迹或者无明确病原体污染的情况下,清洁洗手和手消毒可以相互代替。
但如果手有明显污迹则必须清洁洗手。
如手有明确病原体污染时先进行清洁洗手,再用有效
消毒剂擦拭消毒。
3.1 清洁洗手(洗手)
3.1.1 洗手设备:包括洗手池、洗手液、消毒剂、擦手纸或烘干机、加盖垃圾桶(内有黑色胶袋)。
3.1.1.1 病房及各诊疗科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或手拨式。
3.1.1.2洗手液(建议选择刺激性小、有较好的护肤性能)应避免污染,容器每月清洁和
消毒一次。
3.1.1.3不便洗手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
3.1.2 洗手的指征
3.1.2.1 接触病人之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和侵入性操作之前后。
3.1.2.2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
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之前后。
3.1.2.3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和被污染的物品之后。
3.1.2.4 对病人进行不同部位的诊疗操作时。
3.1.2.5 穿脱手套之前后。
3.1.2.6 餐饮前;便后;回家后。
3.1.3 洗手准备:修剪指甲(长度与指端皮肤平齐)、不涂指甲油、手部不戴任何首饰(除手表)。
3.1.4 洗手方法
3.1.
4.1 打开水龙头(提倡感应式)。
3.1.
4.2 湿润双手,取适量洗手液。
3.1.
4.3 洗手液在双手揉搓起泡后开始计时,时间不少于15秒(发生职业暴露时清洁洗手10 分钟以上)。
在这时间内注意揉搓频率。
要用力搓揉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等八个部位(洗手六部法见附件1)。
洗手具体步骤:
第一步: 掌心对掌心: 手指伸直先不要交叉,揉搓时间稍延长一手指交叉。
第二步: 掌心对手背。
第三步: 指端在掌心上揉搓。
第四步:稍握拳打开手指皱褶T在掌’心上揉搓。
第五步: 旋转揉搓拇指。
第六步:旋转揉搓腕部。
3.1.
4.4 用流动水再次按“洗手六步法”用力搓揉,冲净泡沫。
3.1.5 干手方法:擦手纸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3.2 手消毒需进行手消毒的区域(如:ICU、新生儿室、母婴同室、血液透析中心的入口
处)须配备充足的快速手消毒剂,定位放置,随时补充。
3.2.1 指征
3.2.1.1 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3.2.1.2 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穿脱隔离衣之前后。
3.2.1.3 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3.2.1.4 接触特殊病原体之后。
3.2.1.5 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病人污物之后;
3.2.1.6 双手需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3.2.2 快速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3.2.2.1 取适量的消毒剂于掌心。
3.2.2.2 严格按照“洗手六步法”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2.2.3 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3.3 外科洗手
3.3.1 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见附件2)
3.3.2 手消毒前的准备
3.3.2.1 换上清洁的洗手衣。
3.3.2.2 手术帽必须完全地遮盖头发。
3.3.2.3 口罩必须完全地遮盖口鼻。
3.3.2.4 摘去手上各种饰物,剪短指甲,除去指甲内污垢,并使指甲平整、光滑。
3.3.3 洗手方法
3.3.3.1 洗手前,将衣袖卷至肘上1/3 处。
3.3.3.2 用水湿润双手和前臂。
3.3.3.3 取洗手液适量,均匀涂布双手、前臂、上臂至肘关节以上10cm 处,注意指甲和指间部位,用流动水彻底冲净。
3.3.3.4 再取适量洗手液揉搓双手(按洗手六步法)) lmin ,用流动纯净水〔软水)冲洗双手、上臂至肘部淋下,彻底冲净。
3.3.3.5 抬起双手保持高过肘部,并远离身体。
3.3.3.6 取无菌擦手巾擦干双手,然后将擦手巾斜对角折叠,先由一手从手腕往上慢慢移拭干至肘上(注: 不得回擦拭)。
3.3.3.7 以相同方法(同一块斜对角折叠手巾,反转后将未接触皮肤的一面)拭干另一只手臂。
4. 定义(无)
5. 指南
本规程是控制外源性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要求全院工作人员严格遵守。
外科洗手规程是手术前,手术医生和洗手护士进行洗手消毒的规定。
相关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应全面掌握并严格执行,互相监督,定期做手的细菌培养。
6. 流程(见附件3、附件4、附件5)
7. 职责
7.1 清洁洗手/ 手消毒: 是工作人员在医疗活动、环境清洁过程中,应履行洗手、手消毒规程,以减少病原菌传播。
预防外源性感染发生。
7.2 外科洗手: 是手术医生及手术室护士都必须严格遵守此规程。
相关科室护士长、主管护士应严格监督医生、护士认真执行情况。
8. 相关文件
8.1《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8.2《医院感染管制手册》
8.3《牙科诊疗的感染控制》
8.4《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
8.5《消毒技术规范》
附件1 洗手六步法
环境类别范围
标准
工作人员手(cfu/cm2)I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5
并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杆菌、铜绿假单胞菌
n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
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
症监护室病房
•取擦手纸擦干(1张纸/)或烘干机烘干双手
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
摘下饰物、剪指甲
1►
湿润双手和前臂
—>
戴无
菌手
:安尔碘消毒
揉搓自然~
干燥
•双于用力慄搓掌心——
再取消毒凝胶3〜5ml涂揉双手
及肘上拇指m3min腕
.指缝
r 手背・
于指关节消毒凝胶6
〜8ml按六步法时揉双手及肘
上秒10cm
再取上液适 *量再
次揉洗」指腹叮
冲净
无菌巾擦干
I 冲水I 摘下饰物、
剪指甲湿润双手和前臂
普通洗手液
按六步法洗手
取浸有安尔碘纱布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
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附件3洗手流程
洁肤柔消毒
抗菌洗手液按六步法均匀
涂布双手及肘上10cm。